民以食为天。我们活着虽然不是为了吃饭,但吃饭一定是为了好好的活着。对于南方人而言,吃饭就离不开不稻。为了解决几亿人吃饭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记忆犹新,轰轰烈烈的开田运动,移屋上山。无非是多向土地要粮食,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十年或许微不足道。在万年水稻的演变过程中,七十年或许只是一瞬;在中华绵绵五千年的文明里,七十年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在新中国伟大的进程中,七十年是一个新世界的诞生、成长、励精图治、强大的全过程。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从贫穷到富有,从弱小到强大,直到屹立于世界之林,是一部中华民族壮丽的史诗。
古人说,一叶知秋。在这个秋天,在这个金灿灿的十月,我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起走进水稻博物馆倾听水稻的故事。一株小小的水稻不仅养育着我们的生命,它的成长故事,也是共和国亿万农民从饥饿到温饱,从温饱到富足最好的注解,更是最好的见证
这天,天气晴和。水稻博物馆如一个迷宫,向世界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张璎馆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水稻王国,如此真实地面对和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水稻的前世今生。一会儿走进了刀耕火种远古时代,一会儿又回到了科技高速发达的当下。在这里,我们穿越时空,看到水稻从远古演变到今天。
张馆长介绍,这个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水稻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库藏、公共服务、技术与行政管理等5个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
张馆长欣喜地告诉我们,整个水稻博物馆已向全世界开放,讲叙中国水稻的故事,讲叙它的荣光与梦想,历史和未来。
说起水稻的发展和历史,张馆长如数家珍:先秦时期是一个由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过发时期,以“发稻羹鱼”着称的南方 “楚越之地” 是农业的主体,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水利的开发,水稻生产出现了持续的增长。巴蜀、江南、淮南、南阳、汉中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稻产区;北方虽不以稻米为主食,但随着稻米的传入,稻米生产也有不俗的表现。农田水利的发展导致了水稻种植的扩展,在一些地方,利用河水淤灌盐碱地往往是和改种水稻相结合的。
“但水稻真正的飞速发展,真正解决亿万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在建国七十年来才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更是令世界瞩目。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杂交稻,成为解决世界吃饭问题的重要突破。”说起杂交水稻,张馆长豪情满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小小稻米,谱写了农耕社会的绚丽华章,奏响了华夏大地的文明弦歌,寄托了人类生活的美好向往。一件件文物,一帧帧图片,一幅幅画卷,一个个故事,筑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稻米之路、文化之路、文明之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这一粒粒凝聚人类智慧的稻米,如同展现中国创造的杂交稻,也正在造福全人类!而七十年杂交稻的飞速发展,更是共和国的骄傲!
从博物馆出来,站在高处俯瞰,5栋形态别致的主体建筑仿佛5颗饱满的“大米”,在讲叙着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日新月异,也预示着五谷丰登。
水稻的故事,不仅仅是农民的故事,更是吃饭的故事。
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几千年,吃饭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难题。
别说解放前,就是解放后因为人口众多,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而说到水稻的发展,甚至远离饥饿,我们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名字: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和贡献,也见证了共和国水稻光荣的发展史。
建国初期,国家就开始着手解决吃饭问题。20世纪50年代,水稻育种成功, 有效地解决了倒伏和耐肥问题,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 到 30%。广东省于1956年首先选育出矮秆品种委脚南特”,1959年育成 “广陆矮”。此后全国各地又相继育出50多个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矮秆良种,实现了稻矮秆品种熟期类型配套,成为中国水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饥馑在中国大地上肆虐,人们为了填饱肚子,甚至出现了“双蒸饭”。面对因饥饿倒下的人们,年轻的袁隆平陷入深深的自责: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却没能让人们远离饥饿,那是一种耻辱。他立志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育种家选育成功三系杂交水程优优二号” ,带动了栽培技术的根本变革。中国成为第一个将 杂交稻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使水稻单产水平实现第二次飞跃。同时,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 已被世界主要产稻国广为应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了超级稻计划。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以“两值培九“‖优明86” 等为代表的中国超级稻组合和品种。并不断创造出百亩连片示范的高产记录。至2013年, 中国已有101个超级稻品种, 大面积种植的亩产记录也在不断刷新。,中国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正破土而出。
“目前,单产已突破1200公斤。”张馆长脸上洋溢着一个中国人的自信与幸福。
为进一步发掘水稻增产潜力,1996年, 中国农业部正式启动“超级稻育种计划”,提出在2000年单季实现亩产700公斤,2005年实现800公斤和2015年实现900公斤的三期目标。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指标和技术路线。 经过农业科学家们的努力,超级杂交稻综合运用三系法和两系法,已经实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 期目标。2013年启动了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稻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获得突破。目前,农业科学家们正向着更高目标前进。
袁隆平曾做过“禾下乘凉”梦,梦见了高粱一般的稻株 与花生米般的稻粒,超高的产量让国人远离饥饿。随着杂交水稻大幅度增产的梦想变成现实,他又孕育出一个新梦想,那就是让杂交水稻推广到全球稻作区,让全世界人民都摆脱饥饿,他称之为“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随着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获得成功,中国开始努力将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推广到国外。在他看来,如果让全球一半的水稻面积种植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将可以多养活4到5亿人口。目前,杂交稻已经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影响亿万人的吃饭问题。为了让中国人民远离饥饿,也为了世界粮食安全,建国几十年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家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成功培育出强优势杂交水稻,让水稻大幅度增产的梦想成真,极大缓解了人口增长的粮食压力,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持续创新,从三系法、两系法走向屡创高产纪录的超级杂交稻,从神州大地走向更广阔世界,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水稻博物馆试营运的过程中,我们接待了很多来自国外的客人,他们对中国制造的杂交水稻的敬意,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张馆长说起陪同外宾参观水稻博物馆的故事,一脸自豪。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老人家人的话。也是很多年前我的老父亲——一个中国典型农民饱含着对土地和粮食的热爱,而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父亲是经历过旧社会和困难时期的人,如今健在的话90岁了。他一生最为担心的事情是挨饿。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他生前总是一次又一次很朴素地告诉我们:生根的要肥,长嘴的要吃。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呷饿的荒。父样对饥饿的恐惧已深入骨髓。小时候,我记得因为我们家人口多,而赚工分的只有父亲,永远是超支户。寅吃卯粮成为家常便饭。在大困难时期,父母都曾吃过观音土,手脚浮肿,险些死去。后来的许多年,一半的时间是靠红薯或红薯丁丁填饱肚子。那时起早贪黑的父亲总是充满期望地说“要是哪天全家人都能吃饱饭就好了。”1982年,我们家打了8千斤谷子,父亲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捧了一把在手里,眼里是激动的泪花。后来,不仅吃饭问题解决了,而且想吃肉就能吃肉了,父亲经常喃喃自语,甚至怀疑这样的日子是不是真实的。因为他实在饿怕了。我父亲那一辈人对粮食的热爱是后来的几代人无法理解的。后来看到许多粮田被建上了房子,父亲也曾充满了忧虑:他很害怕后辈人糟蹋了土地会挨饿。如今,父亲过世已经十多年了,他的孙子孙女早已成家立业,如果他看到今天曾孙子们的生活,看到现在人们的日子,不知会有多么惊奇。仓廪实,礼义足。一个民族,在完成温饱后奔向小康的过程中,文化和文明将成为我们追逐的目标,而祖国的富强是每个国人真切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