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315中文网 >  穿越南宋当皇帝 >   第65章 春耕

自兴庆三年夏,宋军挺进河西,宋廷移民实边,屯田戍耕,来自四川的近百万移民陆续迁居河西各地,筚路蓝缕,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顽强生根。

好在蒙古大军只在河西待了一年出头,河西虽然人口损失巨大,但有大量四川移民进入,正好可以填补差需。但战火涂炭过的城池要塞、房屋驿站,则要一砖一瓦垒成。

移民进入河西,河西各地屯垦,恢复工商业,河西制置司衙门派遣官员,在河西四郡及河西各县镇建立衙门,治理民政,新造户籍,劝课农桑,平决狱讼及催理赋税。

四年过去,河西路人口已近百万,屋舍俨然,城墙修葺一新,其热闹繁茂,已经远非宋军当日接手河西时百里无人烟的惨状。

蒙古大军进入河西时的断壁残垣,良田荒芜,已经被一片熙熙攘攘、沃野千里所代替。

短短四年过去,由于移民数量远远大于原住民,吏治清明,使得河西境内倒是治安稳定,没有出什么乱子。

敦煌城,原来的沙州,随着土地开垦,商业繁荣,也恢复了原来的繁华。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中南街,街中间的“河西酒楼”中,看着昔里鲁卜的身影,掌柜刘大义笑嘻嘻迎了上去。

“昔里相公,你来了!”

昔里家族,昔日河西的世族,可惜这几年坐吃山空,风光不再,家产已经被糟蹋挥霍的差不多了。

“刘掌柜,不要再叫昔里相公,我现在只是个普通的百姓而已。”

昔里鲁卜讪讪一笑,在桌旁坐了下来。

刘大义可不是普通的商人,家大业大,凉州和甘州等地都有他的产业,和宋人的官府交情不一般,他可不敢得罪。

“刘掌柜,照旧。”

“昔里相公,小人有个亲戚新购了宅子,他要买些家具。你那还有吗?”

刘大义离开,一个圆脸胖子围了上来。

“现在没有了。不过我那还有两把椅子,一张方桌,都是黄花梨的,要不要?”

“昔里相公,这我得问一下我那亲戚!”

听到没什么好东西,圆脸胖子兴趣全无,脸上笑容立刻消失,他坐到了一旁,扭过头去,自顾自吃喝,不再搭理昔里鲁卜。

“好好说说,要的话,我便宜点给你!”

囊中羞涩,昔里鲁卜已经没羞没臊。

“好好好!昔里相公,你就等我的信吧。”

圆脸胖子头也不回,自斟自饮。

刘大义亲自端上菜来,又一个瘦子围了过来,向昔里鲁卜问道。

“昔里相公,你那宅子到底卖不卖?那富商李大官人,可是愿意出大价钱。”

“卖了宅子,我去哪里住?”

昔里鲁卜脸上陪笑说道。

“卖了大的,换个小的,够你用上好几年的了!昔里相公,回去好好想想!”

瘦子自来熟,给自己倒了一杯。

“好吧,我回去想想。”

昔里鲁卜端起酒杯,慢慢喝了起来。

“昔里相公,回去好好想想,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

瘦子还不死心。

“我知道,我知道。我想想。”

昔里鲁卜点点头,沉思了起来。

“好好想想!”

瘦子拍了拍昔里鲁卜的肩膀,转身离开。

“昔里相公,别听那厮的。他有多黑心,你难道不知道吗?”

刘大义过来,在昔里鲁卜耳边轻声说道。

“多谢刘掌柜。多谢了。”

“昔里鲁卜,你要是真想卖宅子,你去找官府,安稳不说,钱也不会少。你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在灵州和兴州,你做点买卖,不比什么都好?”

刘大义心善,看昔里鲁卜浑浑噩噩,给他出起了主意。

“多谢刘掌柜提醒!”

昔里鲁卜点点头,忽然开口。

“刘掌柜,你说我卖了宅子,带上以前的家人,下南洋或者去非洲怎么样?种上几百亩地,盖个庄园,怎么样?”

“昔里相公,看来你也不傻啊!”

刘大义哈哈笑了起来。

“下南洋印度洋非洲,沿途不需要盘缠,去了吃喝管饱。你昔里家族都会养马,去了那些地方,有的是大展身手的机会。”

下南洋印度洋非洲,报纸上屡见不鲜,连昔里鲁卜也是动了心思。

“我吧,主要是因为不想在河西待了,想离开这个伤心地,重新来过。”

这一刻,昔里鲁卜难得地人间清醒。

“昔里相公,只要你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掌柜说完就要走开,却被瘦子叫住。

“刘掌柜,昔里相公,春耕开始了,你们不去看看吗?”

“我就不去了,店里太忙。昔里鲁卜,你不去看看,安抚使范相公、郡守江相公可都在,顺便熟悉一下。河西这地面上,还得和这些封疆大吏、一方父母官搞好关系不是?”

刘大义笑着摇摇头,反而劝起了昔里鲁卜。

“刘掌柜,我这就去看看。不过,我想问问去南洋非洲的事情。”

“昔里相公,这么说,你的宅子要卖了?”

瘦子和胖子一起,跟在了昔里鲁卜的身后。

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敦煌南城外五里,阳关镇东,一处田间地头,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地头上,一张摆着三牲、果饼的方桌之上,安西郡的几位父母官员,以及一众地方豪族,正在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众人三伏三拜,谦恭异常。

河西安抚使范钟、敦煌郡太守江万里、敦煌名族没藏乐护为首,一众当地士绅名流跟随在后,依礼参拜,随着祭奠天地神的告词读起,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百姓的喝彩声中,河西安抚使范钟,敦煌郡太守江万里,各自亲自扶犁,跟随在耕牛之后,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

“往年间的春耕,要么是那些大官和沙州的豪族,要么就根本没有。想不到现在却是安抚使和太守,真是难得一见啊!”

围观的百姓里头,有人感慨而言。

“这你还不懂?以前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作威作福,装装样子,后来鞑靼大军来了,整个沙州都快被杀光了。然后宋军又来了,又是拿粮食,又是拿种子、耕具、牛马,这是会做人,不然怎么让人信服?”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懒洋洋说道,看他秃发金环,左衽皮袍,应该是党项族无异。

“没藏孙护,你别放什么狗屁!”

说话的汉子刚说完,就被旁边青色棉袍的中年汉子怼了回去。

“你没藏家在沙州这么久,怎么没见你们给穷人发一升粮食?鞑靼军来了,你没藏家死了多少人,你心里没数吗?你要不是刚好不在沙州,你没藏家就死绝了!你现在回来了,有吃有喝,你有什么可抱怨的?还想当你的富家公子,你做梦去吧!”

没藏孙护脸上一红,却没有吭声。

这焦二虽然话难听,但都是实话。他不满的是,原属于他没藏家的十多顷良田,都被官府没收,归为了公田或分给了来河西屯耕的百姓和军户。

“没藏孙护,能保一条命,你就知足吧。安抚使和太守相公都是清官,爱民如子,河西没有了不交税的私田。你要是想种田,你花钱租地就是了,反正要交赋税。像以前不交税,没那事了!”

河西安抚使衙门政令,无论是商屯还是民屯,三年期满,都要交赋税。军士种的都归官府,民屯分两种,官府雇人种的,官府提供种子和耕牛,种出来的民七官三。至于百姓自己种的归自己,交赋税就是。

“高士廉说的是。想想几年前什么样子,如今这沙州,终于又热闹起来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党项老人,感慨万千。

“河西,可千万不能再打仗了!”

另外一个老者,摇摇头叹道。

连年战乱,人口剧减,大多数地方十不存一,良田都成了荒地,处处都是骸骨,百里无人烟。宋军来了,荒地都归为官地,归于官府。官府再由军人、商人、移民的百姓进行耕种,所产归官府和种地的商人和百姓。

每日里,田间地头,一群群的军士、百姓早出晚归,在地头忙碌。经过四年的恢复,河西终于恢复了生气。

“江相公,小人读书少,不会算,你帮着给算一下。”

董四昂起了黑黝黝的脸庞,一身粗衣的他搓着双手,很有些不好意思。他旁边的一群庄稼汉,也是个个竖起了耳朵,仔细倾听和观察。

“小人一家租种了一百二十亩地,到时候秋收了,能得多少?”

江万里踢了踢鞋子上的泥巴,沉吟了一下道:“董四,你种了一百二十亩地,按照大概的产量,大约是一百二十石,你拿 84石,官府拿 36石,一清二楚。”

“江相公,这要是碰到天灾人祸呢?”

旁边的一名汉子,陪着笑脸问道。

“天灾人祸?”

江万里微微一笑,继续道:

“若是天灾人祸,欠产超过平常的一成,三成以下,官府会少收一成半,若是超过三成,官府免收当年。不过,官府至少会保证你们能吃饱饭。要是你们所产的粮食吃不饱,官府还会贴补你们,不让你们饿着。”

众人都是嘿嘿笑了起来。

这样的官府,让人信服。

“江相公,这赋税不会再多收吧?”

看这位太守相公也是泥手土脸,旁边的百姓胆子大了许多,继续问道。

“十税一,所有的人都是一样。没有其它任何的苛捐杂税,大家伙就放心吧。”

十税一,也是因为百姓的土地够多。一个人二十亩,相比原大宋境内的每人三四亩,不可同日而语。

百姓辛辛苦苦耕种,税赋负担可谓巨大,但河西特殊,牛马居多,灌溉方便,比起内地,尤其是长江以北,日子可好过多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河西,恐怕这耕地,很快就要分光了。

“江相公这么一说,小人这心里就踏实了,早知道,小人今年就多租些地,得到的也多些!”

董四笑呵呵说道。多租些地,无非多雇些人耕种而已,最后获利的还是自己。

“四哥,你一家五口,若是收成有 120石,这 86石的收成,可足够一年吃了,你就知足吧。”

人群中,有雇工羡慕地说了起来。

董四摇了摇头回道:“吃是够吃了,可这柴盐肉茶,发病生病什么的,都是要钱,负担可是不轻啊!”

众人都是点头,江万里也是无奈。

民生多艰,如今这世道,能吃饱饭,已经是不错了。

地头上,看到江万里和百姓打成一片,范钟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江万里,的确是个人才,再磨炼上几年,可以大用。

目光扫向西面,范钟不由得眉头一皱。

数百匹骏马奔驰而来,烟尘滚滚。马上的骑士到了跟前,滚鞍下马。

“范相公,高昌回鹘发兵入侵,破了阳关镇,正在向敦煌而来,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地!”

“我大宋边军呢?”

范钟心头一惊,面上不动声色。

“张统制已经传下军令,调阳关、玉门关、敦煌三军前去截击!我营将士过来,是要掩护相公等回城。”

范钟点点头,略加思索,立刻传令下去。

“让所有百姓退往敦煌。不要慌乱,前方自有大军杀敌。”

敦煌和玉门关、阳关三地,都是边关重镇,一万精兵,高昌回鹘又有多少兵马敢来进犯?

希望,不要误了此次的春耕。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第一兵王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地球球长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大帝纪民国:开局觉醒千倍成长系统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我家娘子有点厉害千宋我给玄德当主公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三国:我的季汉帝国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开局亲兵背刺?反手召唤高宠赵云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