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名身穿锦袍的宫中内侍,手持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在一队金吾卫的护卫下,缓缓走了进来。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狼狈不堪的王景和面沉如水的韩愈身上略作停留,最后落在了郭昕身上。
“韩愈、郭昕,接旨。”
韩愈和郭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他们整理衣冠,躬身下拜。
“臣,韩愈(郭昕),恭迎圣上旨意。”
那内侍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用他那特有的,不阴不阳的语调念道:
“门下:朕闻,御史台审理王景一案,牵涉甚广,群情激奋。然,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刑狱之事,亦需审之又审,不可因一时之民愤,而废国家之典章。”
“王景一案,既涉朝廷命官,又关世家颜面,更引万民瞩目。兹事体大,非御史台一司可独断。
着,将人犯王景,及所有卷宗、人证,即刻移交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法司会审。由大理寺卿崔植主审,刑部尚书卢坦、御史大夫韩愈协审。”
“另,武威郡王郭昕,劳苦功高,乃国之柱石。听闻近日为国事操劳,心力憔悴,特赐天山雪莲一株,着其即刻回府休养,非诏不得入朝。钦此!”
圣旨念完,整个公堂死寂一片。
韩愈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郭昕缓缓直起身子,苍老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那双微微眯起的老眼中,却闪烁着骇人的寒光。
这道圣旨,看似公允,实则字字诛心!
三法司会审?
主审官是新任大理寺卿崔植,清河崔氏的嫡系!协审的刑部尚书卢坦,范阳卢家的人!
这两人,都是山东世族的核心人物,是王涯的铁杆盟友!
把王景交到他们手里,这案子还怎么审?这跟直接放了王景有什么区别?
更狠的是最后一句,让郭昕回府休养,非诏不得入朝。
这等于是变相的软禁!
皇帝这是在做什么?
他这是在拉偏架!他这是在向山东世族妥协!
郭昕一辈子征战沙场,何曾受过这等鸟气?他心中的怒火“腾”的一下就窜了上来,刚要开口。
韩愈却在旁边,不动声色地拉了他一下,对他微微摇了摇头。
郭昕一怔,随即明白了韩愈的意思。
这是圣旨,是皇帝李纯的意志。当众抗旨,那就是谋反!给了对方最好的口实!
郭昕深吸一口气,将那口恶气强行压了下去。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臣……遵旨。”
韩愈也躬身道:“臣,遵旨。”
那内侍满意地点了点头,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二位大人深明大义,咱家定会在陛下面前,为二位美言几句。来人啊,还不快给王公子松绑,将人犯和卷宗,一并移交大d理寺!”
原本绝望的王景,在听到圣旨的那一刻,便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此刻见衙役上来为他松绑,更是嚣张气焰复燃。
他从地上爬起来,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衫,怨毒地看了一眼韩愈和郭昕,冷笑道:“韩大人,郭郡王,后会有期了!”
说罢,他便要跟着那内侍和金吾卫扬长而去。
公堂内外,那数百名原告和围观的百姓,全都傻眼了。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证据确凿的恶贼,就要这样大摇大摆地走出公堂,一个个义愤填膺,却又敢怒不敢言。
一股巨大的悲哀和无力感,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这就是权势!
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什么真相,什么公道,都不过是个笑话!
那位《洛阳日报》的记者李想,手持钢笔和册子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飞快地记录着眼前这荒诞的一幕,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就在王景即将踏出御史台大门的那一刻。
一个清冷如玉石相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慢着。”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门外不知何时,站着一位身穿月白长裙,容貌绝美,气质清冷的少女。
她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不染一丝人间烟火。
在她身后,跟着一名身材高挑,英气勃勃的鲜卑族少女,正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谁家的女儿?竟有如此绝世的容颜和气度?她来这里做什么?
那传旨的内侍眉头一皱,厉声喝道:“什么人?胆敢阻拦圣旨执行?!”
那白裙少女没有理他,只是迈步走进公堂,她的目光清澈而平静,扫过堂上众人,最后定格在韩愈的脸上。
她微微一福,声音清脆悦耳。
“小女子杨文菁,见过韩大人。”
韩愈一愣,他并不认识此女,但见她气度不凡,也不敢怠慢,沉声问道:“姑娘是……?”
杨文菁抬起头,平静地说道:“小女子乃西北王府侧妃,船山书院格物院首席。”
西北王李唐的妃子!还是船山书院的首席!
杨文菁从容淡定的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王景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崔植和卢坦的门生们,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谁不知道,船山书院,是西北王李唐亲手创办,汇聚了天下奇人异士的最高学府,地位等同于大唐的国子监,甚至犹有过之!
这少女,不但是李唐的学生,而且还是这位西北王的侧妃?
她来做什么?
杨文菁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她从怀中取出一份用火漆封口的信函,双手呈上。
“韩大人,此乃我家王爷,亲笔所书。”
她顿了顿,清冷的目光扫过王景,以及那名传旨内侍,一字一句地说道:
“王爷说,王景一案,他很感兴趣。”
“既然山东王家、清河崔家、范阳卢家都想玩,那他奉陪到底。”
“三法司会审,可以。但我西北王府,也要派人参与协审。毕竟,王景所犯之罪,第一名受害者王四海之女,其父如今已是我西北治下之民。”
“按我西北律法,凡我西北子民,无论身在何处,其人身、财产安全,皆受王府庇护。伤我子民者,虽远必诛!”
“此案,我西北王府,跟进到底!”
“另外……”
杨文菁的目光转向那名脸色煞白的内侍,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王爷还让我给陛下的这位内侍大人,带一句话。”
“王爷说,他知道,查封郭氏商号,背后有宫里的影子。”
“他让我问问陛下,这天下,究竟是他李家的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
“若这天下还是李家的,那他李唐,便为陛下扫平这些国之蛀虫!”
“若陛下觉得,这天下已是世家的天下,那也无妨……”
杨文菁的声音陡然拔高,清冷之中,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锋锐!
“……那本王,不介意换个姓李的皇帝,来坐这张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