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泰考举制的颁布,对当地世家来说也不由感觉到惊讶。

因为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察举制,突然换了赛道自然让当地世家感觉到几分陌生。

随着考举制在入冬后举行考试的消息传开,很快人们便是注意到考试范围在《汉书》与《九章》上选取。

这提前一年时间通知,为得就是让所有有志于考这两门科目的人,能把这两门科目给补起来,否则你千里迢迢的来邺城做什么?

正因褚翜把这消息给传递出来后,很快这两本书便变得一书难求。

不过,一书难求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官方马上便把《汉书》与《九章算术》填满刘泰治下的每一个郡县。

价格算不上便宜,《汉书》如果想买到全册则六十金左右,《九章》便宜些定价是六金,如果想要直接购买这两者至少需要六十六金。

但府兵军史营地中,是允许任何愿意过来求学的士子和百姓卷抄《汉书》或《九章》。

每张纸一文钱,笔墨需自己携带把《汉书》与《九章》卷抄过去。

不过,如果有谁损坏了作为样板卷抄的《汉书》与《九章》,就必须要把这一册书籍卷抄替换,以方便后来者使用,否则等到府兵营地上报,就会取消相应资格。

自然而然的,对一些世家子来说,自然毫不犹豫的出钱购买了《汉书》与《九章》。

六十六金而已,对他们来说,这哪算得上是钱,不过只是自己一顿青楼的花销。

但对寒门出身的子弟来说,哪怕有独栋带院带书房的小间,有帮助自己打理食事务的老管家,有给自己红袖添香的小侍女,还有出门代步的小驴车,有自己一时兴起去卖酒做乐的小兴致,但这六十六金的数额的确不上少。

但若说一些世家里面有《汉书》全册,说不定一些世家中还真有收藏,但若说寒门家里有《汉书》全册,那就太高看寒门了。

就算刘泰手中的《汉书》全册,都还是当初王弥洗劫了洛阳,然后搜刮了洛阳城里的各种书籍送到青州时,刘泰才真正补全了《汉书》全册。

寒门手中也许七零八爪的也许会有主要的几册,但若说所有章节全有是不现实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版本的《汉书》与《九章》加入了标点,能让人更快掌握文章精要,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统一文章思想。

总而言之,世家因为在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就算看起来公平的考试,如果国家没给寒门一定程度帮助,那寒门想跟世家子同台竞技,怕也是千难万难。

而且这还是寒门,刘泰希望的是那些军史能给世家一点小小的刺激,那就更要在一定方面给与这些军史们一定程度的照顾了。

所以刘泰提出考试的范围也就只是《汉书》与《九章算术》,因为如果还要加入其他的四书五经,那考试范围对军史就超纲了。

需得知道,世家跟寒门,跟再底层的军史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有名师,有名校,有长辈,从小学习的是四书五经,交往的是达官显贵。

如果不把科目限定在这两样上,那刘泰可以肯定,等到时候考试考出来全部都是世家子,军史从头到尾就没有丝毫的机会。

所以指定了《汉书》与《九章》作为项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军旅中出来的军史,他们接触的也就只是这两个项目,这就让他们与寒门与世家子有了抗衡可能。

就好像是小镇做题家们,比拼《语文》比拼《数学》往往不落下风,但加入英语后,有经济条件的肯定会比没经济条件的更容易考高分。

随着自主招生越来越频繁,小镇做题家想靠自己的能力就进入名校的难度也会越来越难。

因为很多看起来公平的考试项目,但对经济不平等的地区来说,就是毫无办法的天堑。

而且也不能怪这些名校,因为他们开出的条件是他们认知中最宽裕的条件。

却从来没想过,很可能有些人在他们目光外艰难生存,读书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

而刘泰提出了《汉书》与《九章》就是如此,像是四书五经什么的,刘泰难道不知道这些东西作为考试材料其实很好的吗?

但对底层的军史来说,如果刘泰提出这这些科目,那就要把军史从考试中筛选出去,到时候自己只能会录取到世家子。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把基础书籍铺开的难度了。

因为原本每一处地区都有府兵,从府兵到战兵,基本上都是需要经过《汉书》与《九章》的考试,所以刘泰统辖的区域,只要是有府兵的,就有这些书籍。

自己只需要在各处准备好空白纸张,让那些自愿抄写的学子抄写就好!

当地士子或者寒门,在知道考试范围后,能很快找到教材,至于抄写,这东西想要记住本身就是要抄写的,这对一年后想考核的士子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总而言之,这件事到底这般顺利铺开来,所有觉得自己掌握了字,学会了算术的家伙都打算试一试。

就算自己不会,但要是自己运气好蒙对了几题,然后顺利被选中了呢!

不论怎么说,整个黄河以北的世家,寒门,亦或者军史,都投入到了努力学习中。

这时候的世家哪怕知道在刘泰想出来的考举制是对自己等人推崇的察举制的对抗,但这些世家也实在不敢站出来对刘泰说不。

毕竟这是乱世,不是和平的盛世。

对刘泰这种手持兵戈,杀心自起的不败将军,祖逖看了都发休,难道世家看了不担心吗?

他们原本支持的大汉三大将,石勒被杀,刘曜被擒,现在他们还能推举出什么人来?

对世家来说,他们必须要有个领头人,世家才会汇聚到这领头人身后做什么动作。

但若让这世家自己去上战场,说实话,极少数世家会这么干。

因为这样的风险太大,而回报却又太低,毕竟就算是匈奴当权,他们一样受到重用,刘泰约束,他们一样存续。

但若直接参与了争霸,想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那可是要做好死全家的准备。

所以,面对刘泰的考举制度,河北世家们更多只是去努力寻找适合的名师,去努力凑齐需要的教材,以及想办法去找羊曼、褚翜等人照个面,说不定考试时就提携一下自己儿子呢!

总而言之,世家在发现自己没办法改变规则后,会以极快的速度去适应规则,去寻找规则之中的漏洞,从而让自己能够顺利的存续下来。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像是主学《易经》的王氏,《尚书》的郑氏,《古文尚书》的孔氏,《毛诗》的郑氏,《周官》《礼记》的郑氏,《春秋左传》的杜氏,服氏……等等世家,他们也陡然发现,自己家族传承的经书完全失去了作用。

因为现在的刘泰只推崇,讲述汉家历史的《汉书》,以及提倡数学的《九章算术》,这不免让他们感觉到恐惧。

他们很想反抗,但根本就组织不起来,相对于他们家族传承的这些经书,《汉书》与《九章》算术对广大军史与寒门子弟才是相对公平的选择。

而没有更广泛的学子作为支持,他们就算闹也根本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毕竟这是乱世,他们甚至没有几天的安稳日子,世家若依托规则那的确很强大,但只要出现有能破坏规则的人,那世家却又显得格外脆弱。

当然,在刘泰的境内闹腾归闹腾,却也没有什么太多影响。

毕竟不想要当官选择继续做隐士就好,只要是讲规则的世界,总归是割不到躺平的家伙。

但这些世家只要还想当官,那他们就必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毕竟他们也清楚,如今刘泰势力已成,想要再到刘泰的核心,就必须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考核上来才行。

而对世家来说,这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

刘泰硬是占据了所有的官位,一点都不分润给他们,那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绝望的事。

当然,这也未必好到哪里去,至少在他们看来那些寒门将会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窃取原本属于他们的官位。

至于军史甚至泥腿子,他们是谁?反正世家是不认识他们的。

但这种事,对相互交流紧密的荥阳,自然是瞒不住的。

甚至不论是祖逖也好,刘泰也好,都有种想要把荥阳与汲郡作为双方交流的窗口,能去观察对岸变故的意思。

所以,像是李矩等统帅很快便发现刘泰推举考举制的事。

不过这种风气才刚吹起来,但在荥阳的读书人尤其荥阳郑氏,便开始吹鼓,

“用人不好好考察,只考取《汉书》与《九章算术》便任免做官,这岂不是任人唯才。

哪怕得利一时,却也免不了德行有亏,必然遗祸无穷!”

当然,荥阳郑氏对外宣传是这般的宣传,但对自家这一代子弟郑略,马上让他回到家中闭关苦读。

像什么《汉书》全套八十万字给我全部会背会默,《九章算术》上面的题目哪怕解不出来,也都给我背出来。

给我到入冬为止,你必须要把这些知识娴熟于胸,然后去邺城考试,给我留在刘氏。

说实话,郑略是真想反抗的,但看着自己的父亲老泪纵横的苦苦劝说自己,郑略实在说不出一个不字。

什么叫做世家,就是你平时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在家族需要伱时,哪怕要你的命,为了家族的存续,你也必须要把自己的命拿出来。

现在的刘泰占领了河北之地,对很多世家来说,自己想要下注到刘泰的身上已经晚了,但晚了不代表自己不要快点上去!

荥阳郑氏就在荥阳,正好是这黄河两岸的特区,所以对局势比其他世家更加看得明白。

因为他们能非常容易判断出,刘泰没顺势南下是在休养生息,积蓄下一波南下的粮食。

毕竟黄河水道一年有半年的时间被刘泰的舰队封锁,刘泰想要向南打实在太简单了。

所以荥阳郑氏作为世家,总会做出明智抉择,对比起将来刘泰打过来要不要投降,这是李矩说了算的。

但自己先安排儿子过去,以后荥阳若被打下来,自己荥阳郑氏到底也有了退路。

“阿爹,你来真的吗?!”郑略看着自己面前堆积起来有着八十万字的《汉书》却晕乎乎道,“这是汉书啊,汉书!真要我背下来吗!?”

“这是基本操作!”郑氏家族听到郑略的话,一脸我不是恶魔的继续说道,

“只有汉书的确有点不太保险,只是这些市面上的教材,想来能去考试的人谁还不会背了,完全凸显不出你你身为荥阳郑氏的才华与底蕴……

有了!

你记得把郑郎中手记(郑浑日记),郑司农奏章(荥阳郑氏出了好几位大司农)都背诵默写下来。

现在刘泰没南下就是粮草受限,应该是在休养生息积蓄粮秣,想来缺少得就是农事高手。

你就算不懂农事也没关系,有先辈高层建瓴,你一心向学,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比得上你。

等你被刘泰甄选就专心往农事上扑,将来若刘泰真能得天下,你想来就是大司农了!”

“父亲,您觉得刘泰有可能取得天下吗?”郑略听到郑氏家主的话不由问道。

郑氏家主不由叹息道:“不知道啊,若我眼睛能看穿未来,也不需要让你去大汉考举了。

但如今这刘氏不是又起来了嘛,那当初那刘备可是曹操硬熬了他几十年才把刘备熬死。

若汉末没曹魏,说不定这汉室就在刘备手中复兴了!

但如今的晋廷,祖刺史还在倒是好说,但若祖刺史倒下了,你觉得司马睿能熬死一路杀出来的刘泰吗?!这天下说不定又要姓刘了!

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去河北吧,不论天下如何,至少我们郑氏也多一条出路!

略儿,一切为了家族存续啊!”

(本章完)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北宋小厨师汉厨江山权色冠冕唐皇承包大明我的道姑师父支点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天唐锦绣贞观楚王绛色大宋逍遥初唐我夺舍了隋炀帝大明虎威军门奸臣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长平长平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明末之生存危机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长安四象重燃热血年代带着商城去大唐一品布衣铁甲轰鸣内医品狂妃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抽个美女打江山天风大唐最强路人甲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神三群聊:三国我在日本战国以下克上浴血兵锋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三国:我,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不见长安从敌国开始征战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三国秘事第二部大唐广播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