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314章灾后的查漏补缺

第一波的物资需要军队运输,同时也需要军队去打通被冬雪冰封的道路。

第二批物资顺着赵安所率领的军队前进的道路,然后输送过去,虽然慢了一点,但也能接济的了兖州百姓,使得尽可能多百姓生存下去。

而第三批物资,差不多就能通过运河甚至黄河去运输了,因为经过一个月沉淀。

这段运河,甚至连黄河本身都结冰结得相当严实,也就没什么运输问题了。

永济渠这条运河修建起来的确方便了邺城到黄河以南地区的交通,但一年中也不可避免的有两个时节不方便使用,一个是结冰的时候,一个是融化的时候。

基本上在第二批物资运输过去没多久,郗鉴便已经专门派人写信告知雪灾救助情况。

至少情况已稳定了下来,接下来有足够的避寒物资帮助百姓渡过冬天就好。

而刘泰马上便下令继续调度物资前往兖州,同时也把曹嶷叫过来,让他先派人在兖州组织徭役,帮助百姓搭建那种能集中供暖的集体房屋。

当然,也不要感觉这东西先进,大概就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火炕,只不过这火炕是长时间在烧开水,所以一般上都修建在能直接引河水进入大锅,同时底层则是进行煅烧。

所以这间房间则会成为买卖开水,以及提供洗澡功能的澡堂。

因为煤炭是内部价格,或者说直接采用划账的方式运输给这房间的,某种程度上算是政府补贴,而这煅烧的热气便是用来给周围一大圈的房屋进行供暖。

这算是刘泰推行煤炭替代柴火的重要设施之一,不过也就只是在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地区才能搭建。

因为就算有朝廷补贴,想要把这设施给养起来,也是需要相当高的人口密度。

毕竟给百姓们出售开水,或者让百姓们享受到搓澡或者足疗,都是需要一定成本的。

这东西对北方百姓来说有点像基础设施,有点类似学校或者医院,所以这东西也跟学校跟医院一样,依旧是较为分散的民房结构是养不起来的。

但这次趁着雪灾,把兖州地区的百姓进行整合,强行集村并寨,根据朝廷的需要建立新的村庄,那不仅开水房,像医院跟蒙学学府实际上也都能顺路配置起来。

每次灾难本身都不值得去歌颂,但每次挺过灾难的百姓,都会以更茁壮的姿态发展。

“所以曹叔,你修路事倒先放一放,借助这次的雪灾,先把当地的百姓征召起来修建遮风挡雨新瓦房!”刘泰对曹嶷郑重道。

“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吧!”曹嶷听到刘泰的吩咐,到底是郑重的点点头。

说实话,曹嶷虽然在刘泰主政后,基本上所有的任务都只在做工程,但也就只有曹嶷自己知道自己的权利到底有多大。

哪怕自己已经逐渐把水运事务拆分给王波,自己的道路建设交付给郭璞,但即使如此,真遇到了什么大工程,到底还是需要自己上手。

尤其涉及到城市建设时,整个大汉也就只有自己的经验最充足了。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曹嶷马上便是明白,刘泰希望自己通过工作把这些灾民先引导出来,不要让灾民继续沉浸在雪灾带来的灾难之中。

毕竟活下来了,那人总是要继续活下去的,而在这次建设就是帮助百姓们跟这世界重新建立联系。

说实话,凡经历大灾大难的人,尤其自己所有用的一切都被无情毁灭或者抹除后,对能帮助他们的办法,并不是给予他们怜悯,而是尽可能的帮助他们重新跟世界建立联系,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遭遇了灾难,但是并没有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因为受到灾难时人往往很脆弱也很敏感,对朝廷也来说,若安抚的好了,他们会成为朝廷的皈依者,若是安抚不好,那便会变成整个王朝的破坏者。

而让他们重新跟着这世界建立好关系的方式便是工作,因为人们的身体只要还能存续,那渐渐会从悲伤的泥沼中挣脱出来,因为时间本身就是伤痛最好的解药。

而曹嶷因为跟着刘泰多了,刘泰的治理方式也习惯了,基本上遇到灾祸,刘泰推崇的从来不是与民休息,相反的,刘泰会调度大量的资源,让百姓行动起来。

让他们劳动,让他们赚到钱粮,让他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他们还活着,这就是刘泰对于灾厄的治理方式。

只能说这种方式相当具有刘泰的风格,毕竟这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与物资,但是刘泰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从而挤出更多的物资,向着灾区去建设。

当然,这只是曹嶷的想法,所以他恭恭敬敬的接受了任务,马上便招募属官调度物资,跟着第三批的物资一起前往的兖州,比较起道路建设,倒是先一步的去完成城市建设。

刘泰自然不知道曹嶷的想法,毕竟对刘泰来说,钱真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自己的盐票已逐渐取代货币的作用,这让自己调度物资的时候变得非常方便。

至于物资本身虽然打了一场战争,但自己又没有动用自己的储备,虽然持续范围相当大,但就实际来说也就只是持续了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而已,褚自己就能安抚下来的。

对刘泰来说,这次雪灾有点击穿了刘泰所认为的通过永济渠到黄河的一整个运输渠道。

原本刘泰以为永济渠这种运河出现,自己能先省下道路建设,先集中资源完成统一,以后再慢慢去想道路建设的事,但现在看来,道路建设也必须要跟上啊!

只不过对刘泰本人来说,这次雪灾也未必全是坏事,至少有的时候天灾降临,是一次梳理地方的机会,尤其对现在的刘泰来说。

毕竟自己当初讨伐兖州时,尽可能的选择安抚当地百姓,接受了祖约与桓宣的投降。

所以虽然对基层加入了府兵制与军史体系,但真说到了调整那还真算不上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冬雪还真是协助自己解决了很多麻烦。

毕竟只要对着百姓完成了集村并寨的工作,不说他们能够彻底的斩断世家对他们的掌控,但是至少他们有机会靠着朝廷给与的各种基础工作存活下来。

要说有什么大的发展自然是要看机遇,但是至少求一个温饱,求一个生存,至少不需要看世家的脸色。

“谋远?”刘泰则是把目光放到了说褚的身上。

褚停下手中的笔,因为很多事情刘泰完成了框架的搭建,需要褚去补充细节,然后再交给下面的人做,此刻听到刘泰的话不由抬起了头来。

“我想要给功勋体系补充一些东西,比如遇到了极端的情况调度军队前去抢险救灾时的所作所为也被视为战功,补充入军功爵体系之中!”

听到了这话,褚皱眉道:

“若如此对士卒们来说的确是好事,同时也能奖励士卒救助百姓的积极性。

但自古以来非军功不得封爵,若出现了空子,我怕以后有人会利用这事作文章。

毕竟制度出现了明显的漏洞,我想后来人定然会钻空子的!”

“嗯,的确是值得提醒!”刘泰听到褚的话,赞同的点头,然后道,

“那凡涉及抢险救灾之事,全部都设立为集体功勋奖励,而若涉及个人奖励,就必须要是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出现牺牲时候进行追封。

若出现尸体找不回来,无法确认是否死亡,则享受牺牲待遇,但追封之事需要一年之后才能进行追封。”

褚听到刘泰的话,却点头开口道,“这追封上限是多少?”

“不能传承的关内侯吧!”刘泰思索了一下对褚道。

褚点点头,有了刘泰规划的这个范围,自己只要把相应的政策嵌入到自己当初建立起来的军功爵制就好。

虽然褚觉得刘泰有些实在太过重视军旅的感觉,但转念想了想,等到将来战争结束,天下统一,周围四夷也都臣服,那终究需要给军队找一个出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们有一个通过非战争而晋升的渠道,尤其是这一件事情对于安抚灾区的百姓也能起到益处,自然是值得提倡的。

而且灾难真发生,只要不是那种百年难得一遇的灾难,实际上更多起到作用的还是当地的府兵与军史体系,而不是战卒。

所以通过了这件事,获利更多的还是基层士卒,所以褚思索一下,倒也没有觉得这种让军官在救灾中获得军功的事,有什么大错。

相反对底层因战卒名额有限而难以选入其中的府兵来说,真是不错的渠道。

“只不过这样的话,军史体系所需要的人手怕就是更多了,每个府兵体系里面,至少也要三名军史来记录救灾时候的情况才行!”褚若有所思的想到。

对褚来说,刘泰设计的府兵战兵的制度,只能说是适合刘泰带兵方式的一种士卒制度,但这一种制度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以后会不会暴露,说实话褚看不出来。

但褚非常欣赏刘泰弄出来的军史制度,这种作为第三方的存在,实际上对权利的监督很出色,军史只有记录事实,然后将其上报的权利,其他任何权利都没有。

但就这种记录与知悉的权益,对权利本身来却有非常强大的监督与威慑。

这个制度,谁都不防,只是单纯的记录而已。

对心中毫无底线之人,比如贾诩程昱之类的,他们也不介意自己以后在史书上留下毒士或者狠人的名声,对于真正有当担的人,也不怕军史笔下自己会有何等的丑态。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治理好自己的管辖范围,让百姓们得到帮扶,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但对绝大多数的在官场上的人来说,他们也就只是普通人而已。

当他们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会被记录下来,然后送到了朝廷面前去被人小心的复查,那做人做事自然是会变得谨慎许多。

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会出现不粘锅类型的官员,但是更多的却是不敢对底层百姓胡作非为,以为自己成为了官员,便是能够违法乱纪,一手遮天的昏官。

这就是褚欣赏这制度的地方,因为这些军史能够对地方起到很好的教化与约束的作用,他们的存在不会对一些心志坚毅的官员有影响,但他们的存在的确提升了官员的下限。

毕竟在唐太宗硬是要自己看起居注前,史官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受到尊敬的职业。

只不过在唐太宗看了起居注之后,有人带头,后面的皇帝有样学样,直接导致越是后面的史书,众人就越是怀疑史书的真实性,甚至需要足够多的野史去佐证官方的史书。

而史官的地位,自然随着正史的逐渐下降,自然而然这地位渐渐低了下来。

但现在的话,史官依旧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尤其南北朝时,更出现了不少史官精英,尽心尽力详细记录下南北朝的历史。

而史官能让皇帝感觉到头疼,现在让史官去监督官员,哪怕是封疆大吏,面对这些只写不说的军史,又哪里能安心到哪里去。

至少他们清楚,自己为官的时候造福一方,这些军史未必会把自己的事记记录明晰,但是自己若是做了错事,这些军史绝对让自己遗臭万年。

军史虽然只有着记录史书,以及上报的小小权利,其他根本就不涉及到其他任何权利。

但不论地方一把手,亦或者军队中的一把手,对军史的忌惮,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来得警惕。

因为他们是真的有可能会让自己身败名裂,且遗臭万年的,最重要得是,自己跟他还互不统属,自己都不知道军史在这小本本里面写了自己什么东西就向上报。

所以在褚看来,军史制度才是让大汉长治久安的优秀制度,但是唯一让褚感觉到头疼的,就是军史制度本身需要大量的识字人才,而这种人才本身就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

“所以军史的规模上去啊,只能期待下一次的科举了。

按照大王所说,至少也要登上三到五年的时间才会举行下一届的科举啊!”

褚不由感觉到了叹息,“为什么人才不能像韭菜一样,割了就马上长出来呢!”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北宋小厨师汉厨江山权色冠冕唐皇承包大明我的道姑师父支点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天唐锦绣贞观楚王绛色大宋逍遥初唐大明虎威军门奸臣长平长平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三国之替身王者明末之生存危机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穿越了的学霸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长安四象重燃热血年代带着商城去大唐一品布衣铁甲轰鸣内医品狂妃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抽个美女打江山天风大唐最强路人甲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麴义传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神三群聊:三国我在日本战国以下克上浴血兵锋潜伏从伪装者开始李强明末造反专业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三国:我,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不见长安从敌国开始征战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三国秘事第二部大唐广播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