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

杨承祖一听,心中一亮。

所实在的,多铎来的太快了。

快得杨承祖都反应不过来,很多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安排。比如岘山之上的人马。如果知道清军来得这么快,杨承祖估计早就在岘山之上。筑一座城堡,有一座城堡在,就没有现在的这个尴尬事情了。

不过,袁宗第所想的办法,也不错。

甬道,是一种很古老的军事工事。可以看做一道两面防御的长城,可以运输兵员物资,如此一来将岘山与襄阳城连在一起了。襄阳城自然固若金汤了。

“只是,如此一来清军必然来争夺。”刘芳亮咳嗽几声说道。

他在上一战受了一点伤。

“无妨。”杨承祖说道,他一边说,一边拍着城头大炮说道:“我军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杨承祖一声令下。白旺领命。

从正对着岘山的城墙上,硬生生的凿出一座城门。随即在护城河之上架浮桥,大队人马,猬集在一起,有如刺猬一样,随即大量的民夫在将士的保护之下,开始修建城池。

甬道规格不大,其实就是平地起两道墙壁而已。

不需要多高。只要能掩护人通过就行了。

吴三桂看襄阳城之中有动静,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不怕襄阳城中兵马外出,就怕不出来。

毕竟铁打的襄阳,绝非不能小视。纵然而今的襄阳城,远远比不上宋代的襄阳城。但是依然是一座雄城,纵然占据岘山之后,轰击城墙,也不是数日之内能够拿下来的。

接下来的必然是一场血战。

比起惨烈的攻城战,吴三桂更喜欢野战。

这才能发挥出吴三桂所部的全部实力,毕竟吴三桂所部是关宁铁骑,并不擅长攻山。

只是吴三桂手中三四万精锐人马,在清军之中,也是一个大山头,多铎顺手消弱一下,也是自然的。

吴三桂立即下令道:“调转炮口,轰击敌军,先放过岘山。”

“是。”吴三桂调集的炮队,是多铎派过来支援吴三桂攻山的。并不是吴三桂自己的。

此刻吴三桂下令,顿时将炮口转移过去了。

经过调整之后,这些大炮开火了,瞬间一轮炮弹砸了过去,虽然仅仅有几枚炮弹砸进了密集的队形之中,不过这几枚炮弹就足够了。这几枚炮弹瞬间打出几道血胡同。

一瞬间所有人都乱了起来。

当然更乱的是民夫。

白旺的军队虽然训练并不是太好的,但毕竟是军队,有一些状况也是知道,但是这些刚刚从襄阳城之中征召的民夫,就没有这分经验了,有瘫软在地面之上的,就转身就炮的,还有这样那样的。

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白旺见状了,立即下令道:“撤。”

这个时候不撤也不行了。

不过,在白旺下令的同时,城头的炮火也纷纷开火,有一些炮弹砸在地面之上了,就是够不着清军的炮火阵地。

这也是自然的。

如果能够着,根本等不到现在,早就开始轰击了。

随即吴三桂一身令下,千余铁骑冲了过来,气势汹汹,似乎卷着风,一掠而过,就冲到了乱军之前。

“轰,轰,轰。”城头大炮小炮一瞬间轰鸣起来。但是吴三桂手下骑兵,精锐程度不下于清军,故此,对如何应对炮击,还是有心得的,他们分散开来,只是城头距离岘山仅仅有四里。

而这四里并非说岘山山脚下,而是在山头之上,除去岘山到岘山山脚的距离,这一段距离的宽度也不足四里。

这些骑兵又要避开,离着护城河最近的地步,所以分散开来,也散开不了多少,不过一会功夫,就有不少人死在城头的炮火之下。噼里啪啦的掉下来不少士卒。

不过,伤害从来是互相的。

这些骑兵在出城的白旺部前面,汇合在一起,猛地一冲。

本来混乱的阵势就已经无法维持了,更不要说人群之中,还有很多没有训练过的民夫,这个时候这些民夫只能给他们找麻烦。几乎是轻轻一触,他们就溃败下来,就要倒冲进刚刚凿开的城门之中。

在城头之上的杨承祖又怎么能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立即下令断绝浮桥。

原本架在护城河上面的浮桥,立即被截断了,有一半被拉上了岸。

溃败的士卒,立即面对前途无路的窘境,有一个是一个噗噗通通的掉进护城河之中。

襄阳城的护城河并不窄,直接引得是汉水的活水,甚至里面还能行舟。一时间,好像无数只手在护城河之中拼命向上伸。河水好像沸腾了一样。

吴三桂所部,还不撤退,反而在岸上好像射靶一样射击,不过几轮箭雨下来,大片大片的护城河水都染红了,这红色随着水流向下面蔓延开来,最后冲到了汉水之中。

不过,城头之上,也不会让他们猖狂太久的。

一会功夫,无数大大小小的火炮,轰击下来。

一轮打击下来,这些人损失不少,随即传来吴三桂鸣金之声,这些骑兵撤走了。

这仅仅是一轮接触下来,白旺所部最少伤亡千余,还有更多死伤的民夫。不过,这一场败仗,非但没有动摇杨承祖修建甬道的决心,反而更加加固了这一点。

杨承祖暗道:“清军战力如此之强,岘山之上,数千人马,恐怕支撑不了多长的时间,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襄阳城与岘山之间的交通问题,将来出兵救援的话,伤亡数量恐怕比这个还多一点吧。”

杨承祖沉吟一会儿,调集炮兵,是重炮,想办法。轰击清军的炮兵阵地。

比如在城头建立炮台,发挥居高临下的优势。并准备派出骑兵警戒,将所有民夫都换成士卒,并且在夜里出城。一方面派援军上岘山。另一方面修建甬道。

三四里的甬道,其实并不是什么大工程。

如果不要求防炮的话,一夜之间,就能修建出来。即便是要求防炮。也不会要求能防御红夷大炮。只要能防御寻常小炮,方便维护就行了。

双方关于岘山的征战还是刚刚开始。

吴三桂也重新改变方略。

一方面决定加强对岘山的攻势。

岘山其实山脉之中的一角,正对着襄阳城的岘山后面,有连绵起伏是山脉,虽然并不是太大。但是吴三桂准备派人从山中进攻,只是吴三桂不熟悉当地地理,必须细细探测过才能确定从什么地方下手。

多路围攻岘山,增加岘山山头的压力。

第二就是随时准备与杨承祖在襄阳城下打上一仗,截断襄阳城与岘山之间的联系。

对此,吴三桂最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襄阳城之中大炮。

夏军大炮数量之多,不仅仅让吴三桂,连多铎阿济格等清军宗王也绝对很是棘手。在攻打李自成的时候,根本没有这种情况,即便是在最关键的潼关之战中,清军的红夷炮队一出来。

立即锁定了潼关之战的胜利。

原因无他,就是闯营之中没有能抗拒红夷大炮的火器。而明朝打造红夷大炮,大部分都落到了清军手中。

但是对付夏军却是另一个样子。

夏军的火炮虽然比清军稍弱,但是已经解决了有无问题。在好几次交锋之中,都能牵制红夷大炮,让红夷大炮的威力不能完全发挥。双方炮战一次多过一次。

吴三桂甚至有一种直觉,今后清夏两国交战,定然是炮战为先。这让吴三桂不得不想起一件事情,暗道:“这就是铁模铸炮法的威力吗?”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千宋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武炼巅峰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绝世邪仙三国之大汉再起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穿越宋末,海上发家天赐良臣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一世豪权,一世月明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庆熙风云录乱世红颜之凤临三国逍遥王传说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古代打工日志:从退婚开始躺赢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北军悍卒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大夏第一神捕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上山为匪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魔改白话水浒,梁山好汉够野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高启强成吕布,娶了孟钰很合理吧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开局被捉奸,从小吏到权倾南北寒门:从纳妾开始无敌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孤臣血,玄启燃长安烬长月烬明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大秦:九皇子百夜承欢远古人皇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