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代的国家教育机制相当成熟,每年的公费学生有七八千人,大概的录取比例是二十多比一。全科目计算。

所有科目中,只有秀才的考试人选是由各州推荐,不需要提前考试,但若推举不中要受罚。

秀才为第一科,主要是选拔宏观人才,考虑的是国家的宏观发展,大势。

第二科明经,第三科才是进士。明经补经撰博士,宏学之人,进士补低级官员。

“回郎君,并无要事,”司功判司笑着拱了拱手:“今岁春闱,某等只需筹措五镇生员诸事,余镇尚未接手。早已准备妥当。”

张军负十镇,但陇右只是挂个名,地盘全在吐蕃手里。山南西道剑南两川是年前才交给他的,夏绥刚到手,都还没有全面交接。

再加上原来的五镇经过战乱以后,户丁流失很大,还先后往凤翔这边迁了不少,有的县学甚至都没人了。

“那你二人这是?”张军迷糊了。没事你们找我干什么?

“是这样,郎君,姚司功是某拉扯过来的,”经学博士拱了拱手:“某有同科故友来信,有所谋求,是以某厚颜来见郎君。”

“同科故友?所求何事?”张军看了看博士。大唐的博士那真的都是真材实学出来的,都是明经进士两科的及第生员。

“某同科为河阳人韩殿中弇,多年未解,递信来只为其族弟科考事,欲从卷。”

“韩弇?”张军愣了一下。

“正是,郎中可是识得?”

张军点了点头:“到是有谋面,并无交际。”

他原来是侍御史,韩弇是殿中侍御史,大家算是一个单位的。在宫中碰过面。

不过侍御史属台院,殿中侍御史属殿院,负责的具体工作不同。

侍御史称台端,端公,在朝殿上有专坐。

殿中侍御史称副端,比侍御史低一级,没有坐位,只能在侍御史身后站立,负责纠正朝仪,就是检查上朝的官员们着装规不规矩,行为举止合不合礼。

不过让张军发愣的并不是韩弇这个名字,而是他的族弟。

为他的族弟求从卷……那不就是着名的硬命人,倒霉鬼,斜杠青年韩愈么?

想一想,好像今年确实是韩大家第一次离开宣州进京琢磨科考的时候。

韩愈其实家世相当不错,几代为官,父亲是秘书郎,编撰了曹植文集,哥哥是中书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

韩愈三岁,他爹地去世,他就跟着他大哥韩会生活,结果十岁,他哥也死了。

他大嫂郑夫人就带着他回了原籍孟州,结果被族亲排挤,最后没办法,他大嫂带着他回了宣州老家,把他抚养长大。

他来长安投奔族兄韩弇,结果人没到,韩弇也死了。然后就是连续多年的科考不第。

考了六年,终于考中了,他大嫂又死了,他回到宣州为大嫂发丧守孝,等再回长安,又是连续四年的吏部考落榜:被评为没有做官的能力。

801年,终于通过了诠选,他已经三十四了。整整折腾了十五年。

接下来两年他抱到了李实的大腿,但又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终于在803年实名检举李实,结果自己被贬了官。

后面,磕磕绊绊的,除了迎佛骨事件,到也算是通达,824年病退,坐死靖安坊家中。

为什么说他是斜杠青年呢?因为老韩事实上把第二职业做的比当官溜多了,顺风顺水,就是给人写墓志。

这也是他留存现世最多的文章。

下至凡夫走卒,上到帝王将相,就没有他没写过的墓志,牛逼不?刘禹锡说他‘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最多的一次一道碑得米十万斤,确实赚了不少钱,甚至都不把工资放在眼里了。

主要就是小时候,年青的时候,太苦,穷怕了,就想挣钱。于是就成了大唐朝最能赚钱的官,赚的光明正大。

被人酸溜溜的骂他谀墓,说他谄媚死人。是古往今来墓志写的最好的。八大家嘛,这可是陪祀孔庙的人。

张军瞬间把老韩的一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笑着问:“可是寻某从卷?只怕是寻错了人。”

“正是。”经学博士说:“韩殿中与郎君不相熟,嘱我求郎君为其弟从卷,某观之文章梦笔生花,文采斐然,是以抖胆请郎君一观。”

“某不识韩殿中,”姚司功在一边说:“博士此言某甚是赞同,犹似古文,果然是文采斐然。”

是啊,古文运动的发起人,推动者嘛。这个古文是指秦汉文章,大唐流行骈文,就是四字一句,整篇需要工整齐对。

张军点头应允:“到是不难,便拿来给某罢,只是韩殿中怕是不知,某在朝中并无亲近朋党,只怕耽误了。”

司功就笑:“郎君判定之事,朝中哪个敢拦?”

张军确实和朝中大臣们不来往,但是和皇帝诸相熟啊,亲王公主来凤翔玩谁不知道?司功这话还真不是吹捧。

凤翔的官员,那,老自信了。

张军也笑起来,问司功:“今春知贡举是谁?”

司功笑答:“萧礼部知贡举,礼部侍郎鲍子慎权知贡举,国子祭酒包幼正副贰。某与博士亦为监考。”

礼部尚书主考,礼部侍郎实际执行,国子监祭酒协助,各州府主考官监考。

每年的考生太多,尚书省没有那么多人来服务,就会从周边州府调派人手去帮忙。司功和经学博士是府考的主次考官,都要去长安监考。

张军挑了挑眉****防么?却是替接萧礼部的好人选。如此,文章某便不看了,某修书一封,递去长安乔吏部府吧。”

“某代韩殿中谢过郎君。”经学博士给张军施了一礼。

张军看也不看,直接把人送到宰相那边,这是对经学博士的认可和信任。

他们可不知道张军熟悉老韩的全部人生,而且,张军对韩弇也素有好感。

事实上张军还算是救了韩弇一命,到是不知道他那首‘我有敌国雠,无人可为雪。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还会不会写出来了。

他是死在尚结赞手里的,现在是不可能发生了。

张军又想到了乔琳。自己已经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啦。

张军就抱着小清禅回了南堂,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持笔,给乔琳写了封信,向他推荐了一下老韩,然后说了一下萧昕和鲍防的事情。

礼部尚书萧昕已经八十四了,基本上就是占个位置,连诸相议事都很少参加。太老了。

张军建议乔琳找刘丛一和萧复商量一下,请老萧致仕吧,把鲍防推上去。这是个好官,可惜也是时运不济,被窦参给害了。

李适喜欢并信任的人,真的就没几个好东西,都是祸害。卢杞,窦参,李实,裴延龄……

这会儿窦参就是个祠部郎中,张军想把鲍防推上去,看看窦参还能怎么样。

这个窦参在历史上并不算出名,但相当跋扈,他拜相以后嚣张的不得了,到什么程度呢?他想兼刑部,刑部尚书就得让位。

他找到鲍防说,我想兼吏部,你辞职吧。然后鲍防就只能辞职,郁懑而死。

原因是窦参没拜相之前,两个人有过一点矛盾。两个人的车子在街头相遇,鲍防没给窦参让路……那时候窦参的职位比老鲍低半级。

其实乔琳也有那么老了,而且眼睛花的很厉害,张军也是侧面的点一点他,该琢磨致仕了。

这老头是个浑不吝的性子,有点任性,现在侥幸活了性命,张军希望他能安度一个晚年。他不太适合朝庭上的勾心斗角。

陪皇帝跑路,半路上跑去出家,这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被朱泚抓去让他主吏部选官,他就真去选官。

然后又不正经干活,胡来。被遴选的官员都受不了了,问老头:“你这选官是正经的吗?”老头反问:“你感觉这选官他能正经么?”

就是不太能分得清火候轻重,结果就被李适给杀了。估计当时李适感觉被背叛给伤害了,但实际上这老头还真没叛心。

张军这边写信,那边怀里的小清禅就鼓着腮帮子噘着小嘴给吹墨,爷俩到是配合的好,书信写好,墨迹也干的差不多了。

侍婢过来压墨,张军一只手去寻了信封出来,把折好的信页装进去,也没做密封,递给经学博士。

“平日里要多和颜老请教,要保证府内孩童悉数入学,不得疏漏一个,一应供给务须保证,明白吗?”

经学博士双手接过书信,郑重的点了点头:“诺。职下铭记。”

张军热心办学,对经学博士来说就是知遇之恩,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和支持,自然会努力。

“功曹也要多加勤勉,本府之未来,便与你二人之身。”张军又勉励了司功一句,司功拱手称是。

功曹参军事就相当于省教育厅卫生厅民政部组织部宗教事务部的一把手,经学博士相当于省立大学校长,省教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军的意思,就是未来在于教育,在于培养孩子,两个人自然听得懂。

颜真卿颜老公和孔老公就是张军给自己的两个教育主管请过来的顾问,导师,靠山,希望他们能放开手脚大干快干。

现在做事靠人脉,大唐也是一样,而且更重要,哪怕是州府官员做事,有大佬支持和没有大佬支持也完全是两码事。

家有两老,那绝对是两宝,还是超级无敌大宝贝。

插一句。老这个字,在这个时候,是尊词,表示尊祟尊重尊敬,和春秋时期的子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而公,也是绝对的尊称,表示尊贵。就像宰相被称相公,亲王是王公,这是专属的称呼。

后来慢慢的,这些称呼就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被老百姓用来当做了敬称,像年青人被称秀才,管丈夫叫相公,都是一种期许。

老公这个称谓其实也是这么发展出来的,和相公的意思差不多,寄望家里的男人登科及第被人尊祟的意思。有方言的原因。

那个所谓老公是太监的称呼的说法不全面。有身份的太监被称为老公,但老公并不是专指太监。

所有的称谓,都是从高贵渐变成普通,最后只是一个称呼了,其实都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期望。

良人(秦),郎(汉),郎君(唐),官人(宋),相公(明),老公(清),都曾经是高官,身份尊贵之人的专有称呼,是递增式的,职务级别越来越高。

估计如果不是怕触犯了天子惹来杀头之祸,怕不是现在的老公已经叫成皇公帝公了,表达了广大妇女同胞对丈夫的深刻期望。

谁不想自家男人身居高位哗哗挣钱呢?

反而丈夫这个词儿啊,还真不是专指老公的,原来就是指男人,老公也行,儿子也这么叫,尤指有作为的男人。也是一种期许。

“韩氏此子,某有耳闻。”

张军想了想,还是给两位属下解释了一句:“文采缤纷绚烂,尤善雅古文,到是可以积些文章刊印成册,让生员学习一二。”

功曹和经学博士自然没有不允,应了下来,告辞,退了出去。到了门口博士又给张军施礼,表达心中的感激。

他就是个府内经学(文学)博士,正八品外官,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还没什么权力。

张军做为镇压中外的超品大员,皇帝和首宰都要给面子的大人物,能对他寄予重望,言行上更是平等尊重,让他心里火热火热的。

尤其是这事儿,他实在也是抖着胆子找过来的,一个人不敢才拉上了司功曹参,结果张军是相当给他面子。

别看韩弇也只是个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人家是中官,放出来起码是个少尹,刺史,大家就不在一个平面上的。

这脸面就大了。

乐津津的就跑回去给韩弇回信,以后在韩弇眼中,他就也是个人物了。张军把书信未封交给他处理也是这个意思,帮他挣脸。

大唐偏武,武将的官阶相对都比较高,纯粹的文官就比较悲催,升官也很不容易。

“耶耶,清禅也会写字。”看看人走了,张军也没忙,小清禅眨着乌亮的大眼睛来了精神,扳着张军的脸夸赞自己。

“是么?”张军笑着拿过麻纸来,把毛笔掭了墨交到小清禅手里:“来,那便写给耶耶来看。”

尽管张军现在家中富贵,威势无两,但像小清禅这会儿也是接触不到纸笔的,平时也就是在地上划,或者用硬笔。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都曾经万般的羡慕用钢笔写字一样,盼着赶紧三年级。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五世同堂记帝业从捡垃圾开始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重生1949海外争霸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飞刀圣剑2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致诚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