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当世,盐的利润之高远胜于房地产。

明朝没有城管,所以睡门洞桥洞也没人管,但每个人都得吃盐,这是妥妥的刚需。朱慈烺上辈子享受了几十年一斤盐一块钱的好日子,遽然回到一个盐是暴利产业的世界,颇感不习惯,特意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恶补相关知识。

从宫廷旧档里很清楚看出来,正是因为弘治时改纳粮换引为纳银换引,开始了皇亲国戚、中涓外官盗卖盐引的大潮。到了万历时候,福王就藩时郑贵妃死活要了数以千计的盐引,难道福王会去卖盐?当然是卖盐引!

有供有求就有市场,对于商人而言,只要有利润空间,倒卖盐和倒卖盐引其实就是一回事。然而对于发售盐引的终端——朝廷——就性质迥异的两件事了。如果盐引的市场价格高,朝廷大可以加大盐引的发售量,控制盐价,直到盐场供能达到饱和为止。

朱慈烺当了一辈子的商人,又当了十几年的太子,眼界之宽别说同辈人,就是自己上辈子都要被现在比下去——上辈子的朱慈烺可没资格参与到哪怕一省的全局工作中去。

“只要有人用这地引获利,地引就会有人要。”朱慈烺进一步阐释道:“然后嘛,就让他们自己‘偷偷’买卖地引。”

张诗奇笑道:“殿下所言正是,只要连同地价不超过地值,必然是有人抢着要的。”

朱慈烺微笑不语。

张诗奇还是太过天真了,不知道十年前的欧洲已经上演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崩溃的惨案。

那是走在资本化前沿的荷兰人,在公元一六三零年代刮起了一股郁金香热潮。这种原产于土耳其的观赏植物,在欧洲获得了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致青睐。一六三五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一千六百弗罗林,而四头公牛或者一辆拖车只要四百八十弗罗林;一千磅奶酪也只要一百二十弗罗林。

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以四千六百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在巴黎,一枝最好的郁金香花茎的价钱相当于一百一十盎司黄金。放在大明。若是有人说花六十二两黄金去买一株花,绝对会被认为脑袋被驴踢了。即便是再胆大的宦官,也不敢对再白痴的皇帝开出这种价格。

欧洲人都傻了么?

不,他们只是相信这东西会一直涨价,即便涨得再高都有人买!

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专门开辟了郁金香市场。供人们进行交易。

结果当然很可悲。囤积郁金香的商人在短时间内大量抛售郁金香球茎。致使价格大跌,普通品种的郁金香甚至连洋葱头都不如。

由此而诞生了经济学中十分有趣的博傻理论。

在不知道存货量的状态,只因为舆论导向就投入市场。这不是哭着喊着求庄家洗白么?

廖兴的“地引”原本只是模仿盐引进行一番增值炒作,并不期望超出土地价值。然而现在东宫手中有土地所有权,诚如高悬的鱼饵;有制造舆论的人——各界名流谁不想成为太子的座上宾?谁回去之后不会吹嘘与太子交谈的内容?非但会吹嘘,还会意淫呢!

最重要的是,太子手里有“地引”的发行权。

朝廷是需要信誉的,否则就会如同宝钞贬值一样,彻底失去民众信心,无法推行纸币。但在洛阳这么一个战略上要放弃的地区,针对掌握社会财富最多的士绅阶级。进行一场隐形的抄家灭门活动……就算有明人看出来东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但东宫也可以完全装傻啊。

天时地利人和已经齐备,此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

崇祯十六年十月的洛阳,北风萧瑟,城里却热火朝天。不仅仅是前线的捷报频传。制造出一副天下安定,一切尽在朝廷掌握的局面。还有一桩事更是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就连贩夫走卒都在休息时忍不住说两句。

那就是地引。

一张方方正正的宣纸,上面印了票号才用的秘字,写清楚这是购买无主土地的凭证。每张地引只能购买一亩地。朝廷定价五分银子,严禁私相转卖。而土地价格也是固定的,即上等良田五两银子,中等三两,下等一两,等外三分。

简单来说,只要花五两五分银子就能买一亩上等良田。

这可是中州洛阳!

不是被黄河淹过的开封!

更不是土地白送也没人要的河北!

似乎为了刺激市场,崇祯皇帝十分凑趣地发来一份圣旨,蠲免河南一省粮税、徭役三年!

朱慈烺拿到这份圣旨的时候,心中动荡许久:这是他的蝴蝶翅膀第一次引起一省风暴!

百姓逃地的原因只有一个:土地负担超过了土地收益。

谁都不是白痴,辛辛苦苦种一年地非但没存下钱粮,反倒还贴进去一笔,谁干?现在有了圣旨蠲免粮税、徭役,那起码三年内种地都是给自己干的!至于三年后政策如何,那是三年后的事!

三千年农耕文明的惯性使然,整个洛阳都在寻找一张名为“地引”的纸。若不是因为地引上面盖着的朱红公章,恐怕伪造地引的人都不在少数。至于上面写着的“严禁私相转卖”,因为不需要在衙门登记造册,完全被人视若不见。

张诗奇的知府衙门几乎被人挤破了门。士绅们用了最简单直接而且符合大明特色的方法:贿赂!

一张五钱银子的地引,附加的贿赂成本已经高达二两。

市面上很快就又有了消息,第一批放出来的良田被人一扫而空,许多人家甚至连地都不看,只见了图册就捧上了真金白银。其中巩县廖家不声不响得了大头,一举买了五百亩良田,让人眼红。

廖家竟然还放出话来,这是廖家小子廖兴得了东宫青睐,赐了许多地引。除了这五百张,家里还多!得!是!

一时间的,廖家门庭若市,各种亲戚故旧纷纷冒了出来。不说别的,只想要一张地引安身。廖家到底是乡土情深,出于人情世故只能割爱——当然也少不了求购者的“心意”。

有了廖家打头阵,越来越多的“地引”开始在市面上流通,甚至到了在茶馆酒楼当众议价交易的程度!

朱慈烺在闵展炼的保护下,带了吴甡和廖兴从侧门出了福王府。他一身青色道袍,头上戴着方巾,一看就是个富家子弟。三人出了福王府,直奔洛阳城里最大的酒楼,也不要雅间,只是要了一张临窗的桌子,点了些许水酒和肉食,却是谁都没心思吃一口。

三人落座没一会,便有个身穿褐衣,头戴瓜皮小帽的男子凑了过来,先打躬作礼,旋即谄笑道:“诸位老爷、公子,可是外地来的?”

“你是谁人?”廖兴用本地话斥道:“瞎了你的眼珠子!想欺外客么?”

“哎呦,小人走眼了,走眼了。”那人笑着却不肯走:“公子是本地人就更好了,可要买地引么?”

廖兴望向皇太子,一脸得意,分明是说:看!我没扯谎吧!如今买卖地引已经是风气啦!

朱慈烺一向不是个追求低级满足感的人,他自认身为一个成功人士转世,碰到这种自己一手掀起的金融风暴,理当站在小楼之上,展开一柄象牙骨扇,对着清风明月,悠悠吟唱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然而他终究还是出来了,来到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红尘, 亲眼看看本来不属于这个时代里这片土地应有的产物——金融泡沫。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大明终于在前行的道路上追出了一步。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