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赵半甯那急不可耐的样子,程煜不禁觉得好笑,同时想起自己之前在小玉面前的时候,恐怕也是这副德行。
招手喊过来一名军汉,程煜道:“这位兄弟,劳烦爬到那假山顶上去。”
虽然不明就里,但这名军汉本就跟程煜相识,今日这么大的阵仗又全是因他而起,自然无需赵半甯多吩咐,将袍子的前后裾撩起夹在腰间,二话不说就爬上了假山的山顶。
“你晃晃假山的那个尖儿……”程煜手指之处,军汉立刻伸手尝试。
“诶,会动诶,这个尖儿跟山体不是一块……”
听着军汉惊讶的声音,程煜微微一笑,看了赵半甯一眼,道:“你将那个尖儿往上拔起。”
随着军汉的动作,程煜走到假山前方,伸手那么轻轻的一推……
赵半甯仿佛在欣赏一出大型近景魔术一般,眼睁睁的看着程煜把那庞硕的假山只用一只手就轻轻的推到了一旁。
他情知这是假山有鬼,连忙抬头望去,只见那军汉手中擎着假山的山尖儿,下边连着一根黑黢黢的铁棍。
“嘿,这东西有意思啊,底下怎地是一根烧火棍……哎哟……”假山上的军汉正好奇的喊着呢,万万没想到程煜推动假山,他脚下微微一晃,连忙抱住山体,这才没有摔落下来。
稳住身形之后,军汉不由得有些尴尬的抱怨:“我滴个乖乖,这个假山居然会动……不过,我说程头儿,你下次有什么要搞的,阿能先打个招呼啊?我差点儿从这个高头摔下去。”
程煜笑呵呵的对委屈不已的军汉拱了拱手,然后对赵半甯说:“看见了没?这就是你要找的洞。你还带了绳索啊?”
赵半甯走到地洞前,来回转了三圈,赞叹不已:“这尼玛要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相信,假山居然轻轻一推就动了,底下居然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地洞。这有多深啊?我感觉完全看不到底呢?”
“这个地洞的底部,到地面差不多接近十一丈了,但这远不是地洞里头最深的地方。我所知道的,是里头少讲也有十六七丈以上,但还有很多我没有探到的地方,所以我也没办法确定的告诉你,这底下到底有多深。”
“十一丈啊?”赵半甯暗暗咋舌。
也别说古人没见识,受到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限制,古代建筑极少有超过十丈的。明朝的尺寸和现代已经非常接近了,一尺差不多是三十二厘米,十丈就是三十二米,这放在现代社会,那也是十层楼都不止的高度。而在明朝中叶时期,无论是从地面上往上建,还是往地底下挖,那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工程浩大还在其次,最主要是有许多的技术问题很难解决。
古代的墓葬,宋代之后几乎不超过两米,唐朝之前比较深,可着名的西汉马王堆,深度也才十六米,换成明朝的建制那也就是五丈的样子。
是以在这翠玉小馆的地下,出现一个人工挖掘,深达十多丈的地洞,对于赵半甯这种古代人来说,那绝对是极为剧烈的冲击。
换成普通人可能还没什么概念,但对于赵半甯这样的军人来说,他非常清楚,他们攻打或者防守的城墙,高的也就五丈,大部分连四丈都不到,甚至有些不主要承担城防功能的城墙,仅有一丈多高。
更为直观的解释,就是明朝bJ的故宫,其最高的建筑,连同台基也不过三十五米,换算成明朝的建制,还不到十一丈。
“这都是挖出来的?”赵半甯难以置信的问。
程煜点点头,说:“至少从这里下去,深达十一丈以上的整个地洞,都是人工挖掘形成的。不过,到了底下更深的地方,却是依据地形进行的改造,没有那么夸张。”
“地形改造?这地下不都是土,能改造个什么倒头东西啊?”赵半甯很是不解,这就是古今人类的知识差距了。
程煜笑了笑,耐心的解释说:“地下会有河流,这事儿你知道吧?”
这个赵半甯还是知道的,作为一名识字且读过一些书的军事将领,尤其是驻守过边疆,跟外族打过无数场仗的将军,他当然知道在野外行军的时候,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河流,尤其是在北方戈壁地带,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地表的一些植物去判断,地下是否藏有水源。而那些水源,就是地下流经的河流。
“废话,老子带兵打仗,要是连这个倒头东西都不知道,手底下的兵不全渴死的啦?”
“地下有河流,自然就会形成空间相当可观的溶洞,地下河小些的,那些溶洞可能只能容纳一个趴伏的人,但遇到地下河比较大的,那里头也是可以肆意奔马的。”
这是赵半甯万万没有想到的,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体系,他张大着嘴,说:“能有那么大的地下空间?我们走在上边,那个洞不会塌下去嘛?”
“只要不过度采集地下河的水资源,就不会塌。这个涉及到很复杂的地理知识,我跟你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总之,这个地洞下方,连接的地下河,就是我讲的可以奔马的那种。你不要觉得难以置信,等刻儿你下去看一眼就全都明白了。而且,我告诉你,你不要以为这个能奔马的地下河溶洞通道就很大了,在西南,有些地下河,尤其是在山体之下的地下河,那里头能让画舫在里头行驶……”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再小的画舫也至少能摆开来三五张圆桌,在地底下行驶……”
程煜笑了笑,不再解释,反正俩人很快就要下去探地穴,一切都留到让赵半甯自己去看便可。毕竟,就此地,下边那个地下河的通道,也足够赵半甯所说的最小的画舫行驶,而根据程煜所知,比这里更大的地下河通道有的是。
“你还带了下地穴的工具啊?”
赵半甯招招手,过来两名军汉,吩咐了两句,那两名军汉很快就从外边搬进来两捆结实的绳索,以及火把钩镰枪等等有可能在地下能用得着的工具。
工具准备的很充分,程煜也就不再多言,将绳索绑在院子里的柱子上,另一头则分别绑在二人腰间,随后,带着必须的工具,二人一前一后的让军汉们帮忙,吊了下去。
或许是知道这地底下有重要的秘密,是以当赵半甯表示要亲自下去的时候,他手下的那些军汉,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要跟着下去的。
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朝,知道的太多,真的是有可能掉脑袋的。
程煜先行,随后是赵半甯,两人俱皆到了地底之后,点亮了火把,一人一支,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前走去。
由于程煜已经下来过一趟,将这地穴里的地形讲给了赵半甯听,是以赵半甯在地下走着回廊的时候,并没有像是程煜那般的惊讶。
反倒是由于心里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加上他从军多年,对于很多细节要比程煜更加敏感,是以走不多远,赵半甯就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这地道不是平的,微微有些向下倾斜,我们刚才转过弯之后,倾斜依旧。我大概感受了一下,从适才我们落到底的地方,在拐弯之前,差不多是五丈左右的路程,我们又往下走了约莫有两尺多……”
程煜皱了皱眉,心中飞快的计算着。
赵半甯和他第一次下来的时候对于通道长度的计算基本一致,都是五丈也就是十五六米的样子,程煜倒是没感觉到自己一直在走下坡,但他绝对相信赵半甯这种老兵的感觉,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之下,赵半甯的感觉绝对比程煜要强大许多。
十五六米,下坡又降了两尺多,这就是个斜边为十五六米的直角三角形,而他们下沉的深度就是那个三角形的高。斜边的长度等于高乘以夹角的正弦函数。
很快,程煜就反推出他们这一路走来的角度大约在二点五度附近。
如果是这样的话,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样,这意味着最终抵达那个地下河入口时的位置,比起他们刚下到地洞时,要又深了十尺三米多的样子。
整整一层楼啊,当年在这里挖这个地洞和地道的人,他也是穿越到这个虚拟空间里来的吧?而且还得是带着各种现代测量工具来的,否则,程煜真的很难想象,在明朝这种科技环境下,什么人能如此精准的控制这么细微的工程数据?
两人继续前行,到了拐弯处,程煜问道:“还是下沉了两尺多?”
赵半甯在黑暗中点点头,道:“嗯,一样。”他点头的动作,在火把的映照下,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显得尤为的巨大,一点头,通道里的光线就会受到影响,看上去颇有些诡异。
两人很快又走到了第三个拐弯处,这次不用程煜开口发问,赵半甯就自己说:“还是下沉了两尺多。”
走到了回字形通道的尽头,赵半甯依旧告诉程煜,他们再度下坡行走了两尺多的距离。
果然是一丈么?
上一次程煜下来的时候,原本以为走到回字形通道的尽头,只要打穿眼前的土壁,就会回到地洞的下方。但是现在程煜明白了,对着前方的土壁挖过去,的确是会回到地洞的正下方,但这土壁是不会被打穿的,只能继续挖掘,因为此时,他和赵半甯已经站在比刚才初下地洞时更深了三米多的位置,他面前的土壁,已经是扎扎实实的土壤层了。
很快程煜就明白了设计这个回字形通道的人的用意。
上一次的时候,他想到了一部分,那就是这地下瀑布的冲击,所带来的空气流动是异于寻常的,也就是说,原本地下河流淌带来的风,是要比现在小许多的。考虑到已经有地洞打通下来的缘故,如果只是普通的地下河流动,当然不会对地面以上造成太大的影响。可当这个设计者地下河截流制造了一个人工的瀑布的奇观之后,空气流动加剧了何止数倍?这地下若是没有回字形的通道阻碍,那风必然会引起垂直地洞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反应。就好像程煜刚下来的时候就发现了那根把活水送到地面的铜管一样,久而久之,这里的地穴风,也会经由地洞,吹向上方的假山,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总有人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动静,这就不免会让这里有暴露的风险。
而现在,程煜的领悟又加深了,这个设计者到底有多么的思虑周详。
之所以他要将整个通道设计为不断的缓缓下坡的模样,就是为了让最终的终点,和地洞的落脚处,并不仅仅只相隔一层土壁。
毕竟只是土壁,这里的空气又因为地下河的缘故极为的潮湿,加上这瀑布造成的风,久而久之,年深日久的,那土壁就未必还能保持土壁的形状,随时都有可能坍塌。而一旦土壁穿裂坍塌,那么这回字形的结构就荡然无存,妖风会在地下肆虐,上边的人也会在深夜听到鬼哭狼嚎般的声音。
是以此人将整个回字形通道设计为缓缓下坡的结构,这就确保了不会出现一层薄薄的土壁,也就彻底确保了瀑布造成的异常空气流动绝不会影响到地面上的任何。
只有这样,这里才能确保安全,不会被人发现。
活水虽然也会造成暴露的风险,但那也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标记,这座地下建筑总是要被人知晓的,而其建造者想要让其知道的那个人,就需要通过这活水来判断,哪里才是地洞的入口。小院会被转卖乃至翻修,但只要这沉重的假山不被移动,那么就唯有了解活水是标记的那个人才能找到地洞入口。
只是,当初的设计者,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多年之后会有个顽皮的小姑娘,自顾自的爬上了假山顶,发现了那个原本不该被发现的秘密。
程煜感慨的是这里的设计者以及建造者的思虑周全和鬼斧神工,而赵半甯却是惊讶于另外一边,通道转弯后真正的尽头处那挂令人瞠目结舌的瀑布。
“我滴个妈诶,你跟老子讲这个地底下有个瀑布,我还心说地底下再大的瀑布能有多大啊……尼玛……我现在是真不晓得讲什么话好咯。”
赵半甯目瞪口呆的,像是个刚进城的乡下人,又或者是从未去过乡下的城里人,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
程煜想明白整个设计者的思路之后,也终于走向了最后的三五米通道,跟赵半甯肩并肩站在了那个下方是深潭的洞口处。
上次来的时候,程煜手里只有一根小小的蜡烛,由于这地底下风力着实有点儿太大的缘故,他也只能影影绰绰的看到瀑布后边似乎是另有天地。
而这次,手里拿着的是别说是风了,就算是插到水里也能再烧个半分钟的火把,程煜算是可以把瀑布后方的天地看的更加透彻和清楚。
赵半甯的感慨和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程煜是懒得管的,他只想看清楚,那瀑布后边到底是不是真的另有乾坤——哪怕他内心早已认定,那里头肯定有天大的玄机。
不止是因为发丘中郎将盯上的毫无疑问只能是这里的缘故,也不是因为孙守义等摸金校尉大概率也是在寻找这里的原因,更是因为程煜很难相信,有人花费如此大的手笔在这假山的地下搞出这么大的场面,最终就只是为了弄个瀑布给地面上整点儿活水?大场面就必须要有大玄机来相配,而水流和溶洞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以唯一有可能藏着天大秘密的,就唯有那瀑布之后。
换做一个真正明朝的人可能还不太好理解,哪怕此时西游记的故事其实早就已经口口相传,只不过吴承恩还没出生,还没将其添油加醋的记载下来,明朝的普通百姓大多数都已经知道了花果山水帘洞这么个传说。听过水帘洞不代表他们看到了真的水帘洞,就会意识到这一点。
这一点,现代人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这是任何一部西游记的电影电视剧作品都绕不开的名场面,从早年寻找勉强应景的地方拍摄,到之后搭建布景,以及到最后用动画制作的手段模拟出来的水帘洞,哪一个也都不会比程煜现在眼前看到的这处规模差了。
有了那些大规模的水帘洞,这里的水帘洞也就变得无比的好理解了。
“你看那水幕后边,是不是有亭台楼阁?”
看清楚水幕之后的确另有天地之后,程煜依旧赶到了无比的震惊,而他震惊的原因,正是他问赵半甯的话。
因为,哪怕他是一个现代人,看过那么多现代影视作品里的水帘洞,他也绝对想不到,这世上会存在一个里边藏着亭台楼阁的水帘洞。
这是在地下造了一个世界?还是造了一座城市?哪怕仅仅是在地下又造了一个翠玉小馆,那也足够惊世骇俗的了。
这里的建造者,设计者,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或者说,他们到底在这深达三四十米的地下,建造了些什么,而建造这些,又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最初,程煜以为这里可能是某个人,某个大人物的墓葬,但是即便是他并不懂风水堪舆,也能想到,一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不太可能出现适合作为墓葬的风水宝地的。中国的风水术讲究龙脉山水,而绝大部分城市都是建造在地势尽可能平缓的地带,那些适合被作为墓穴的地点,几乎毫无例外的都在城外,并且是距离城市较远的位置。
而现在,程煜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地下迷城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