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花间点点香,蜂蝶抢蜜忙。

旁边是御花园的花海,众人坐在凉亭长廊之中。

这是吴王朱允熥第一次赐宴臣子,解缙和铁铉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宫中赐宴分餐制,他二人各自坐在一张方桌后。朱允熥身上穿着的还是早上锻炼身体的布衣,因为不够庄重所以在宫中换衣。

十二个太监一字排开,手里捧着缠枝青花瓷。

首先每人面前四样素菜,酸甜口腌青瓜片,香油干萝卜丝,芝麻酱炝拌白菜丝,糖蒜。(青瓜就是黄瓜,黄通皇,所以避讳)

然后是每人一枚切开的咸鸭蛋,鸭蛋腌制的刚刚好,煮的也刚刚好,阳光下红色的油脂,似乎在流淌。

梗米粥一人一碗,葱油金丝卷,配虾皮肉馅包子。

以帝王之家来说,吃的有些寒酸,但老爷子这边的厨子终年预备的就是这些。一是老爷子性子简朴,二来是老爷子就喜欢这些家常小菜。

若是哪个不开眼的,敢早上给老爷子预备燕窝,估计老爷子会把他当燕窝给熬了。

朱允熥还在换衣服,两位吴王属官不能擅自开动,坐在那眼观鼻,鼻观心。

铁铉性子沉稳,高大的身体坐得笔直,一动不动。

解缙坐在御花园之中,满眼姹紫嫣红的景象。心中诗意大发,本想吟诗一首,再见到身边榆木疙瘩的一样的铁铉,顿时什么诗都做不出来了。

“兄台!”铁铉比解缙年长六七岁左右,所以解缙口中兄台。

铁铉微微转头,微微颔首(han)。

“在下解缙,江西人,洪武二十年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进士。”解缙开始自报家门。

相传当年他科举的时候,本来应该是第一甲前三,但是年纪太小,而且文章言语激烈,考官为了磨他的性子,所以微微靠名此后了一些。

铁铉略微沉吟一下,“在下铁铉,河南邓人,国子生授官。”

“祖上可是?”解缙微微错愕之后,八卦的追问。

铁铉面不改色,“元臣。”

“哦!”解缙恍然大悟,“怪不得!”

铁铉眼皮子抖三抖,随后面无表情。

“原来不是科举,国子生现在还能授官,再过些年,一个知县都了不起了。更别说中枢六部,兄台好福气!”解缙继续笑道。

铁铉忽然扭头,高大的影子直接笼罩在解缙的身上。

后者只觉得眼前一暗,像是堵了座山。

国子生就是国子监的肄业生,国子监虽然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学府,但是其中的学生都是各地推荐的监生,监生就有了做官的权力。

自古以来这种好事,几乎是轮不到老百姓的,地方推荐的都是各地的望族子弟,官员或者干脆就是贵族子弟。

明初官员成分驳杂,除了中枢掌权的淮人一派,还有淮人的死对头江南一派,另外还有归降大明原来的大元降官,贵族等人。

朱元璋虽然出身不高,但是胸怀坦荡。当日常遇春等人攻克大都之前,朱元璋曾再三嘱咐过,大元贵族与官吏不得加害。

他的这一举动,不但赢得了失败一方的好感,而且也把这些人迅速转化为大明的官员力量。

铁铉祖上也曾显赫,所以被保举入了国子监。

解缙只觉得眼前一黑,再看铁铉那张木讷的脸,顿时有些心慌,“兄台,铁兄,您挡住光了!”

铁铉忽然莞尔一笑,摇头回到自己的位置。

这时朱允熥换好衣服,一身金丝缠线的亲王袍服,大步流星进来。

“别人赐宴都是正宴,我这却是早饭。两位别嫌弃,随便用些!”朱允熥笑道。

其实他心里正愁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想到老爷子已经给他选好了左膀右臂。一个好汉三个帮,铁铉稳重,解缙有才,他心中不胜欢喜。

两人都是读书人出身,礼节上挑不出毛病,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吃起饭来慢条斯理。

而朱允熥则是稍微有些不够庄重,他吃饭和老爷子是一个路数,大开大合。

“虾皮肉包子不错,又香又鲜!”朱允熥笑道,“鼎石,你怎么不吃呀!”

朱允熥注意到,铁铉只是吃梗米粥和小菜,肉包子一动不动。

这肉包子只有龙眼大小,看着虽小,做工却很复杂。不像北方包子那样拳头大,吃起来是别有风味。

铁铉犹豫下,站起来说道,“回殿下,臣是色目人后裔,家中信回教,所以不吃大肉.......”

“明白了!”朱允熥看看铁铉犹如混血儿一样的面容,恍然大悟道,笑道,“是我的不是了。”

“臣不敢!”铁铉赶紧肃容道。

“不吃大肉?古人云,上有赐,下不能辞..........”解缙刚开口,感觉铁铉的黑影又压过来,立马闭嘴不言。

明代是一个非常宽容的朝代,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形成真正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朱元璋虽然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一代雄主。但是他从没有盲目狭隘的排外。他不但命令宋濂等人修元史,承认元代的正统地位,并且对于元代初期一些利民的政策,给予肯定的态度。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自行去看一下南宋末年江南的经济政策,还有元初忽必烈时期的政策对比)

并且对待天下的臣民,无论是元时在中原扎根落户的色目人后裔,还是其他胡人,都一视同仁。只要遵守律法,就是大明子民,可以做官,可以务农,可以经商,没有任何限制。

洪武初年,他下旨复衣冠如唐制。也就是说明初的衣装,有盛唐的影子。同时禁止了胡语,胡姓,辫发,胡服等。胡人,色目人可以和汉人相互通婚,但是必须双方都是自愿。

总的来说,大明初年是一个自信包容的国度。这也使得大明的文化呈现了非常多彩的一面,而且在政治上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甚至说,这样的包容也使得外来的东西,能更好的融合在本土文明之中。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素养和道德品质。

后世朱允熥成长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还是蛮荒之地。但他成长的时候,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同学,汉满蒙回朝,赫哲,鄂伦春,达斡尔都有。

大家都有相同的文化血脉,相同的价值观,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来人,把鼎石那包子,拿我面前来!”朱允熥笑道。

而铁铉木讷的脸上,罕见的露出一丝表情松动。嘴上说道,“殿下如此,臣心中感激,不必拿,无碍的!”

“你不吃放在那不是浪费吗?”朱允熥开玩笑道,“我多少也知道你们的规矩,你们虽然不吃,但是公共场所,也不在乎别人吃的,对吧!”

铁铉有些诧异的抬头,他真是没想到这个少年吴王,居然对他们色目人的习性如此了解,点头道,“正是如此。”

“你妻子是汉人?”朱允熥又问道。

“臣的妻子,母亲,都是和汉人!”铁铉微微笑道,“其实臣之家,只是在大元的户籍上是色目人,家族历代都有和汉人通婚的。”说着,犹豫下,“臣之家,世代居住河南邓地,和汉人无异。”

“明白,明白!”朱允熥继续笑道,“河南的烩面可挺香。”

提起家乡,铁铉的脸上多了些笑意,“臣家中有厨子,做得一手好面食,若是殿下不弃,改日驾临寒舍,臣叫他给您煮一碗。”

不过,随即心中也有些奇怪,应天和河南何止千里,为何吴王如此了解。

朱允熥笑着点头,“一言为定!”

“殿下!”解缙也开口说道,“臣是江西人,家中的厨子做得一手好茶饭,尤其是豆花。”

“呵呵!”朱允熥笑出声,“好,改日有工夫,我去看看!”

解缙有些不放心,继续说道,“殿下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朱允熥笑道。

这时,朴不成悄悄走来,在朱允熥耳边轻语。对面的两人,都放下筷子。

朱允熥脸上的笑意褪去,正色道,“黔国公沐英的棺椁到了,他的身后事,皇爷爷叫我操办。两位,跟我一块去吧!”

“是!”二人起身恭敬的说道。

随后,朱允熥禀明了老爷子,准备出宫。

吴王在宫中有全副仪仗,等朱允熥准备出宫之时,殿外二百侍卫亲军,一百多宫人,数十锦衣卫正肃立等待。

“臣等参见吴王殿下!”侍卫之中,傅友德之子傅让,楚国公廖家的兄弟,还有许多勋贵子弟齐齐叩拜。

“免礼!”朱允熥坐上无顶的软轿,发现侍卫们的服饰和往日有些不同。

往日这些宫中的侍卫,大多是锦衣绣服,而今天都是铁甲。而且这些人脸上的表情,都透着比往日更加亲近的神情。

“什么事笑这么高兴!”朱允熥对身边随行的廖镛问道。

廖勇微微低头,“殿下不知道吗?早上陛下旨意,臣等现在都是殿下的亲军了!”

“我的亲军?”朱允熥顿时一愣。

按大明藩王制度,藩王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而且都是大明的精锐。这些兵表面上听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管理,实则是藩王的私人兵马。

“老爷子不但给了文臣,现在还给了我武将!”

朱允熥看着那些昂首挺胸的侍卫们思考起来,要知道这些宫中的侍卫,大多都是将门子弟。

如今是大明开国之初,老子英雄儿子好汉,这些将门子弟可不是晚明时期的勋贵草包,从小都受过专门的军事教育,放出去稍微打磨一番,就是良将。

坐在软轿上的朱允熥忽然回头,奉天殿外,老爷子带着几个太监站在那里,微笑的观望。

“皇爷爷!”朱允熥的心中,无限感动。

~~~~~

我水几个字。

写这一章比以前任何一章都难,要考虑的非常多。第一是审核,第二是我知道这么写铁铉,肯定会不讨好,会失去一些读者。

但是作为一个偏严谨的历史作者,我觉得我不能在书中向年轻的读者朋友,灌输那些狭隘愚蠢的片面思想。

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精神,才是对读者负责,才是尽心尽力。

而今时今日,当下严苛的网络环境,其实始作俑者,就是这些不断灌输歪曲思想,夹带私货,故意吸引眼球的历史类作者。

各种不让写,其实都是咎由自取。

一个真实的大明,一段真实的热血的历史,才是读者希望看到的。

铁铉是色目人的后裔,他的后代分成两支,具体的大家自行百度,说的差不多。

我们中国和别的国家不同,我们是一种以国家形式,屹立在世界上的文明。我们是一个文明国家。

我们这种文明的特性,在全世界独此一家,也正是如此,我们的文明无论如何都没有断绝过。

我之所以这么写,是因前几天看了一条书评,让我很火大。那条书评,充斥着片面的狭隘思想和mZ主义。

要知道我们的文明是大海,能够自我净化和超强的纠错能力。大海能容纳不同河流涌入的流水,大海是由干支汇聚而成,没有江河,怎有大海。

我不是要说教,而是因为越是读历史,越深有感触。

历史上,明代除了铁铉之外,郑和也是回教人,着名的学者马沙亦黑,胡登洲等。而中原地区的回教,和其他地区是不同的,他更兼容了我们本土的色彩。

如果有北方的小伙伴,就会明白我说的什么意思,北方的清真饭店,除了没有大肉,其他随便。

除了色目人之外,蒙古人在明朝也是避不开的话题。

明代的宽容,在这些其他民族身上得到了体现。

明太祖朱元璋在江淮起兵,后来队伍里多了许多穷苦的下层蒙古军人。傅友德,常遇春,徐达的次次战役,都有他们的影子。

等到了朱棣,更是重用这些骁勇善战的战士,并且视之为心腹手足。

大明之殇,土木堡之变中,壮烈战死的蒙古将领,数不胜数。

薛绶是明朝蒙古将领,骁勇善战,战至弦断矢尽,仍然拿空弓击打敌人,最终被肢解而死。

吴克忠、吴克勤兄弟是归附明朝的蒙古将领,精通骑射,麾下也以明朝蒙古骑兵为主力。

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以免有水字数的嫌疑。

总之,我们热爱的大明,热爱的历史,是博大的兼容的。

是灿烂的,是美好的。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千宋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武炼巅峰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三国之大汉再起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带着基地闯三国命理探源【译注】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乾元盛世系统大明锦官梦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