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十月十八,唐国大朝。

按照还不完善的《大唐会典》,唐国朝会分为内朝,常朝,大朝三种。

内朝不定期不定时,参与内朝者一般只有政事堂,军师阁,御史台三府正副长官,以及唐王特别指定的官员,也称御前朝会。内朝上一般是文武宰执和唐王讨论军政大事,出台草案。

但由于唐国初创,三府官员缺额很多,所以目前还不重要。

常朝逢三六九举行,临安正五品以上官员参加。常朝一般是官员当堂奏事,朝议唐王难以决断的大政草案,以及直接宣布王命。

大朝每月初一和十八举行,京中七品以上官员参加,唐王和王后御门听政。大朝一般是直接颁布大诏,接受群臣朝贺,并不议论政事。

可如今的唐国大朝,却要议论政事。

为何?

因为唐国官员如今非常精简,很多职位都是空缺,哪怕是大朝,临安城中也只有两百来人有资格参加,实际上等同于常朝。

“咚—咚—”

凤凰山宫的钟声敲响,唐国文武百官们顶着朝霞,骑马赶向宫城。

此时的唐国官员无人坐轿。就唐王李洛和王后崔秀宁,出行也是乘坐马车,谁敢坐轿?

由于文天祥和林必举等人被赐予的府邸就在宫城之外,所以他们也是最先赶到。

文天祥是军师阁东阁太尉,林必举是政事堂中相,两人都是正一品宰执,所以戴的是七梁冠,穿的是紫袍玉带。

官员们鱼贯而入进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在宫门口解下唐刀和汉剑,然后直驱归德殿。

说来可怜。由于赵宋皇宫被蒙元破坏太大,李洛又不愿意修建新的宫殿,哪怕大朝也只能在归德殿这个偏殿举行。

身穿紫色比甲,腰挎紫鞘唐刀的御前侍卫,已经打着仪仗侍立在归德殿内外。

殿外的广场上,七座鼎炉燃放着香烟,使得广场上的气氛更加肃穆。

三通钟声过后,两百多七品以上京官全部到来,按照官位大小,文左武右的排好。

“大王驾到!”

随着一个侍卫的唱喝声,一身常服的李洛和崔秀宁就乘车而来,一起坐在归德殿的大门口临时设置的大案上。

李洛在中,崔秀宁在侧,两人都是正坐在蒲团上。按照唐国礼制,正坐才是礼,坐椅乃轻佻之举。

“臣等拜见大王,王后!万福金安!”众人一起下拜,二拜,再拜。

“平身!”李洛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崔秀宁则是面容娴静。

总体而言,唐国朝会的特点是简而不陋,既不繁复,也该讲究的都讲究。

“今日大朝,寡人有事要让众卿朝议。想必众卿也有要事上奏。”李洛说完一挥手,“都别站着了。来人,赐座!”

一队侍卫搬来一个个蒲团,所谓赐座,其实就是正坐在蒲团上。

宫中没有宦官,外朝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侍卫来做。李洛目前定下了666个侍卫的员额,这么点人除了负责宫中禁卫,还要打杂。

侍卫队是李洛和崔秀宁的亲卫改编的。所以还有石珊瑚等几十个女侍卫。

文武大臣坐下之后,天师府司道天师郑思肖首先站起来,举起象牙笏牌奏道:

“启奏大王。如今,临安,江宁,庆元,洪都四地的道宫都已经竣工,可谓神速。只是,道官缺口甚大。臣以为,是否应从东州(海东)各道宫,道庙抽调道官?”

李洛恢复东南后,一边赈济百姓流民,一边以工代赈,用他们和战俘修建各地的水利设施,道路桥梁,仓库,以及各大道宫。

由于人力充沛,四个地方的道宫数月间就已经竣工了。

李洛点头道:“道宫,关系大唐明道教化,此乃国之大事。准郑卿所奏,从东州调拨各级道官,哪怕是乡中道社的小道官,只要合格,也可以来江南道庙做庙长。”

“忠武神宫中的各级道官,就由受伤退役的武士担任。”

根据制度,忠武神宫的道官必须有武士出任。李洛安排受伤退役的武士担任新建忠武神宫的道官,也算是一种照顾。

唐国道官遵循的是天道,人道,臣道,不像僧尼那样禁止婚嫁。因为男女婚嫁,本身就是人道,也是天道。

李洛的话说完,新任命的秘书郎执笔写下:“唐四年十月十八,大朝。王准郑思肖奏,调道官于东州。”

郑思肖退下之后,礼部侍郎周三慎出列奏道:“启奏大王,如今大唐虽初创,可王室内庭之礼不可废也。臣闻王宫尚无阉人为侍,恐为天下笑也。臣听说,就这临安城中,还有不少宋宫阉人,衣食无着,贫苦交加,生缺衣食,死如野狗。”

“倘若大王下诏选用,一来可充实宫廷,而来亦可施恩于彼,两全其美也。”

原来,宋朝灭亡后,临安皇宫的数千宦官顿时没了去处,沦为城中的最底层。这些年很多宦官没有熬过来,现在也不剩多少了。

另一个官员也出列说道:“大王,周侍郎所言不差。这宫中,终究不能缺了阉人。宫中侍女虽多,但没有阉人做工,很多事力不能及啊。再说,自古宫中皆有阉人,我大唐不用,恐为天下后世非议也。”

李洛点点头:“准奏。着礼部会同临安府尹,警士堂,遴选宋宫阉人。只要没有劣迹者,皆可入宫。”

林必举出列奏道:“启禀大王,如今四州人口田亩皆已经普查经界完毕。各地数目由乡村公所详查后汇总上报,很多历年逃匿的隐户,讨户,流民都被搜检,料无偏差。”

“浙州有人口一千一百一十三万余;扬州有口四百六十万余(苏南皖南);赣州(江西)一千三百二十四万余;闽州四百零八万余;东州一百一十一万余。我大唐四州人口共计三千四百万口。”

李洛和崔秀宁都露出笑容,三千四百万啊,接近南宋的一半人口了。南宋在册人口最多的时期,也才八千多万啊。当然,南宋没有统计汉人之外的人口。而唐国这次的普查不止是汉人。

文武大臣听到林必举汇报的最新数字,也都神色振奋。

却听林必举继续说道:“四州共有水田一百兆三千四百七十七万余亩,旱地一百兆四千七百二十一万余亩……”

这个数字已经占到南宋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了。

“只是,虽然水利灌溉工程已经修葺完善,可民间急缺耕牛。这些年流民四起,百姓无奈之下宰杀耕牛,加上元军频繁征发耕牛服役,导致耕牛数量大减。”

“如今,民间耕牛总共只有十七万头,不足宋时一成啊!百姓耕地,男拉女推,一家数口一起上阵,也抵不过一头牛啊。”

林必举说到这里,满脸忧色,“大唐要恢复农耕,如今最紧要的大事,就是耕牛。没有大量耕牛补充,明年夏秋要想丰收,绝无可能。”

李洛也皱起眉头,粮食是除了人口外最重要的资源。明天能不能丰收,决定了唐国能不能开疆拓土。

可是,他上哪里去搞那么多耕牛?

崔秀宁道:“辽东的盐马贸易,全部改成盐牛贸易,行不行?”

林必举苦笑道:“启禀王后,这缺口太大了。辽东一年才能来多少牛?臣算过,最少需要五十万头,才能满足全面复耕之需啊。”

君臣议论半天,也难以短期内解决耕牛问题,李洛只好宣布散朝,容后再议。

…………

“耕牛是个大事,要抓。但传国玉玺也是大事,而且夜长梦多,我们要赶紧行动。”

李洛和崔秀宁回到后宫,就直接谈论到传国玉玺。

“问题是,派谁去呢?这么重要的事,到底派谁去合适?”崔秀宁道,“你要准备打仗,应对元军反扑,肯定走不开。要不我亲自去?”

“你去?不行!”李洛想都不想的拒绝,“传国玉玺是很重要,但在我眼里还没有你重要,你不能亲自去冒险!”

两人正在商议行动人选,忽然有人求见。

特察局总务处的李绵赶过来汇报一个重要的消息。

“大王,老师,云南军情!也先帖木儿已经攻入缅甸京城蒲甘,杀了蒲甘国王官员一千多人,蒲甘城被元军屠城!蒲甘已亡!”李绵取出一份文件。

缅甸亡了?

李洛和崔秀宁对视一眼,虽然并不意外,却多少有点感慨。

缅甸蒲甘王朝坚持抵抗一年,还是亡国了啊。

这一年时间,缅甸拖住了也先帖木儿的重兵集团,硬是让十几万精锐元军无法北上攻打东南。

客观上,也是缅甸的坚持抵抗为反元势力争取了更大的空间。

南方元军最精锐的兵马,就是云南王的大军。无论是张弘范,还是完哲都,忽都帖木儿的兵马,都没有云南王那么多骑兵。

据情报,云南王的攻缅大军有十六七万,其中骑兵就超过七万。

这还不算,与张弘范等三人以汉奸军为主的军队不同,云南王的大军中汉奸军很少,不会超过五万人,大半都是蒙古色目兵,西南蛮兵,甚至金齿兵。

这些兵马本身比较野蛮,又以抢劫战利品为生,这些年跟着元军尝到了很多甜头,战斗意志不是汉奸军能比的。

李绵继续汇报:“也先帖木儿在蒲甘国大肆招募各寨蛮兵,抢劫蒲甘国的粮仓,大象,马匹,奴隶。他们北归时,肯定不会缺乏粮草,可能还会增加几万蛮兵。”

李洛点点头,“正常的很。也先帖木儿灭了蒲甘,声势大振,蒲甘国内很多墙头草的豪族都会归附。不过,也先帖木儿要想北征两江湖广,起码还需要一个月。”

李绵道:“综合各方的情报,臣等预估,两个月内会有大战。四川元军可能会攻打萧隐,也先帖木儿的主力元军会经湖广攻打大唐,田家黄家岑家的土司兵马可能会攻打广东灭宋。”

崔秀宁问:“那大理军,安南军,吐蕃军的动向呢?”

李绵回答:“大理方向没有重要的情报,段氏父子肯定是要出兵的,但他们到底是攻梁还是攻唐,还没有确定。安南元军会和也先帖木儿合兵一处,吐蕃那边还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我们的人去吐蕃也不久。”

“吐蕃军一定会先攻梁。”李洛判断道,“段氏和父子不会放任吐蕃军绕道大理。吐蕃军东来,湖广是绕不开的,萧梁首当其冲。”

李绵退下之后,李洛拿出地图和崔秀宁看了半天,耳鬓厮磨的商量。

“……各方各族敌军加起来,最少五十万,最多七十万,取中间值六十算。”崔秀宁写出一个数字,“我们的兵马呢?唐国老兵加新兵有四十万,萧梁现在有三十万,赵宋有十五万。加起来,八十五万。”

李洛摇头,用手指点点地图,“我们空有兵力多。唐军四十万,新兵就占了大半。江浙新兵训练不到半年,福建新兵训练最短,还不到两个月。真正能打的,还是十几万老兵。”

“再说萧梁,号称三十万,但老兵只有五万多,其余全部是最近招募的新兵,训练不到两个月。赵宋的情况也差不多。”

“反观元军,除了大量的蒙古色目骑兵,其他兵马也都是老兵,族属成分很杂,兵员更加野蛮。而且,元军这次骑兵很多,加起来光骑兵就有十几万。而唐军现在只有骑兵三万,梁军骑兵不过数千,宋军更是没有成建制的骑兵。”

崔秀宁道:“我最担心的还不在这,而是火药!我们的火药受到硝的影响很大,半个月内再找不到大硝洞,下次大战火器就只能帮点小忙了。”

“那个硝工出身的奸细呢?你不是说他擅长找硝洞么?难道他宁死不降?”李洛听到火药不够,立刻整个人都不好了。

火药不够,光靠冷兵器打,就算能打赢,他的老兵估计也要死光了。

现在最严重的不是耕牛了,当务之急是火药,或者说是硝!

PS:今天打点滴,只能这样了,症状很严重。。。在家人的反对下执意更新了几千字。。。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黄天之世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第一兵王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皇上请驾崩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一把砍刀平大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兵锋王座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大帝纪民国:开局觉醒千倍成长系统碰瓷在大汉帝国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