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津,大沽。

不时有炮鸣。

海面上能看到大量的船只残骸,冒着火焰与黑烟,看得人心慌慌。

海浪扑打,不多时有一些旗帜被冲上岸。

送到了王三的面前。

“郑。”王三看着展开的旗帜,缓缓念着,“难怪孙承宗反应会这么快,原来是直接抽调了运粮的郑氏船队。”

王三身边,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正在抖掉披风上的风霜:“郑芝龙终究是海防游击将军,他插手此间事,也是正常的。不过三叔,天津城已经克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把重心放在顺天府,天津这里有岸防炮在,还有陆军,郑芝龙的水师,必然不敢上岸。”

王三看了一眼来者,王信。

“让你押运的机械送到承德了?”

“是,已经停放承德兵工厂了,我来之前,已经有一条铁炮产线投产了。”

王信将兵工厂的报告递给王三,打开火漆看了两眼,王三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

就在此时,有人惊呼道:“北面来了一条船,挂……挂林字旗。”、

王三抬起头,皱眉来到了大号望远镜上,越过海滩,看到了海面上忽然从北塘方向驶来一条船,挂着林字旗。

这一条船很快来到了郑芝龙的势力范围,融为一体后,不多时郑芝龙的船撤了。

“陛下,北塘来报,我们在北塘码头的守军,遭到了突袭,有千余倭寇打扮的人,护送一个青年离开。不过千余倭寇,只有三百人逃走,而且我们在他们的军中,缴获了这种武器。”

一个人将武器递给王三。

“神机4327!”王信大骇。

王三则是面色如常的拿过来搬动,露出里头的机括说:“不是,是掣电铳的改进版本。”

“这……”王信表情凝固了几分,“北方有如此制造实力的全在东面,但南方的话……”

“广东货,佛山铁。”王三敲了敲手中的武器,虽然和神机4327很像,但这玩意儿的膛线只有两根,比不上神机的五根膛线。

不过,大明南方的火器,终究是迭代了。

“缴获了多少这样的火铳?”王信又问来报之人。

这人想了想回答:“末将离开之前,抓住了找到了一百多条左右,敌人约莫有三百条。所以,大概能弄到两百条。”

“三百!不低了!”王信表情不怎么好看。

他是知道上次王三带着三百神机,就打出了什么样的战绩。

南方一个势力能弄出三百条,那保不齐其他的势力也有,这可不好对付。

王三这边装填了一下火药,然后试射了一发,百步外的一处瓦当,当场被他击碎:“果然,大明的南方,才是这个时代最强的生产中心。只要有样品,他们就算是手搓,也能给你弄出丐版武器。

装填速度,威力都只有咱们的六成。

但只要给他们时间,仿制跟我们一样的火器,不难。”

“可是,怎们流出去的。”王信警惕的说,“会不会是咱们出内鬼了。”

“你呀,太小瞧这个世界的聪明人了。仿制不难,难的是技术壁垒。他们没有化学火药,至少短期内不是我的对手。”王三随手将这杆火铳丢给王信,然后看向已经退出天津沿海的郑芝龙船队说,“北方打完,下一步就是他们这些南方人了。今天秀一把肌肉,就是在告诉孤,南方是有能力跟我对抗的。

只怕不用多久,江南各个利益代表,就会出没在咱们这里了。”

“那……还要速战速决吗?”王信紧张的问。

“要。”王三点了点头,“之前我没有迭代这样的火器,他们就没有制造出来这样的火器,是因为他们不想?不,是因为利益集团不想看到这些东西,若是我没有猜错,这一次来秀肌肉的是广东海商。

大明境内的利益团体也有分化。

海商与孤之间,暂时没有绝对的利益冲突,因为孤要封建功臣,就得出海。

不过郑芝龙不能留。

通知一下阿菜哥,计划有变,让他在南京孝陵扶秦王监国。秦王可是大明的长藩,监国绝对够格。

然后让人将洛阳的福王世子朱由菘赶出去,直接拉去凤阳,交给被卸职了不知所措的马士英。

再派人去衡阳,告诉桂王,顺天府被拿下了,皇帝只给他送来一个天子之宝,说崇祯属意他挽天倾,让他准备登基。

哦对了,凤阳那边还有一个唐王朱聿键,想办法将他和他弟弟送去福建。

另外潞王朱常淓也可以提前拉出去,嗯……送去南昌。

至于浙江那边,估计这一会儿运河沿线的藩王都在准备跑路了,到时候再让人去其中挑选就是。

总之,一个省给我安排一个朱家的皇帝。

他们想搞事,那就先搞乱江南!”

王三冷笑一声:“还想秀肌肉?也不看看老子究竟做了多少手准备。”

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恭敬神情。

王三的布置,永远是那么深远,以前看起来很无用的资源浪费,现在一转动就盘活了。

“走吧,去顺天府了。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准备了,也到了看一场大戏的时候了。两百年的大明江山,该换号了。中国,也该往前迈出一步了。”

王三走出了直沽港,沿着河道慢慢的走着。

过天津城。

战火的痕迹俨然消弭,百姓正在接受户籍的审议,以及土地的改革。

北直隶这边试点的土改方案是,按照行政村设置行政区划,然后将境内大部分土地回笼,然后遴选人口,要么加入集约农场,要么选择合作农场。然后根据他们的选择,重新调整他们的落户。

相当于人为的重新清扫北直隶境内旧有的宗亲关系。毕竟集约农场,是由原来的军屯农场改造出来的。

统一管理,按照整个农场的人口,配置口粮田。

口粮田之外,分包城市人口的口粮任务,最后多余出来的土地,由农场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种植。

当然,集约农场的好处就是,直接对接国营公司。

每年每个县的国营公司,会直接下方任务给他们,基本上都是生活必需品,比如棉花、麻、葛等东西。

也就集约农场属于集体化的表征,有一个兜底,但赚得不见会有多少,胜在一个稳定。

而合作农场,就是私人配置,以土地入股,所有人都是股东,再去选择大掌柜、二掌柜,然后做规划求发展,也可以承接国营公司的任务,但价格肯定要跟集约农场竞争,因此最好的方案就是自产自销,或者做产业升级。

当然除了这样的农场之外,还有军屯农场依旧保留,这玩意儿是用来兜底的。

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至于私人自耕农,硬性规定为个人土地必须承包到二十亩,一户上限八十亩,只有形成了规模,才能去私人自耕发展。

而按照新顺国这边的承包地租来看,不管是集约农场还是合作农场,地租不仅便宜,而且更能转移出大量的劳力投入新的工作方向,尤其是接下来王三想要南下用兵,这批农民就是他最好的转运兵,以及南下镇守一地,协防治安的佣兵。

大户必须配合行政村接到的村社建设、水利建设、河道清淤的任务目标,要么出人,要么花钱雇佣人力帮忙发展。

总之,所有人都必须接受地方发展的任务目标,以此来保证一座城乡的稳定。

尽可能在北方完成自给自足。

当然人口肯定还是太多的,只有再进行移民。尤其是接下来他需要解决辽西、辽东的问题。

那边被“明满战争”破坏得有点严重了,都需要人的。

北直隶这点人,可不见得够填东北的。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李狗蛋异界升官记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带着DeepSeek闯大明资治通鉴白话版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