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思前想后,如今自己内帑的银子已经够多了,户部的国库存银也不算少,满足于自己的一己之私和贪图个人的享受意义已经不大,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朱厚照狠下了决心。

次日,奉天殿内,李东阳已经成了新任的内阁首辅,而王鳌和王养廉也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内阁,四人组成的全新内阁已经开始在帮助大明朝的运转。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刘瑾的声音再一次响彻在了奉天殿内,显得格外的庄严,百官们也立即正色以待起来。

看着下边的大臣在李东阳的带领下向自己行了礼,一脸的恭顺,再也没有几年前的跃跃欲试,朱厚照满意了不少。

一个国家,一个政体,出现太多的声音可不是一件好事,统一,可不仅仅是思想到文化的统一,更是政务意见的统一。

而在封建王朝,这种政见的态度,更是绝对的统一,由天子一个人垄断的统一!

百官们已经没什么大事想要上奏了,如今各地都算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算是受到近些年来气温下降的冲击,朝廷也有了银子去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百姓。

而历经了宁王叛乱,各地的藩王也是老老实实的缩在了封地之中,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全心全意的践行着自己祖宗赐予自己的姓氏。

对外,鞑靼人经过了锦州之战,又加上天灾连绵不绝,早已经是元气大伤,一两年内肯定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和胆量来再次侵扰大明的边疆了。

可以说,除了还没实现万国来朝以外,朱厚照如今的功绩,已经超越了前几任的君主,还是吊打的那种。

众臣也开始重新审视起了自己的这位天子,如今的局势,人家要钱有钱要兵有兵有笔杆子有笔杆子,在和他对着干就不太划算了,与其作茧自缚,倒不如安安稳稳的过渡,到时候后人提起“正德盛世”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有上寥寥几笔。

其实这群大臣已经够幸福的了,只要挂机就行,按规矩办事,只要不自己作死,那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当官的嘛,有时候没有过失就是最大的功劳,只要能够安全下庄,那么一生的奋斗必定是不会被辜负的。

等了半天没人开口说话,朱厚照也就不等了,看着李东阳问道:“户部尚书李东阳何在?”

“回陛下的话,臣在。”听到自己居然第一个被点名了,李东阳站了出来,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这些年,被陛下盯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截止到今日,户部国库的存银有多少?”

“回陛下的话,据统计,现如今我大明的国库共有存银二千六百七十三两白银,此外还有粮食,黄金,田产不等。”

说起自己户部的事情,李东阳一脸的自信,说起国库的家底,更是如数家珍,怪不得外头都说历届的户部尚书都是将国库当作自家的钱袋子一样上心的。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个数据还算不错,二千六百七十三两,比起自己接受大明朝第一年的七百多两,已经翻了整整三倍有余!

只可惜,这点自己和自己的内帑比起来,还是显得有些片面和瘦弱了。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刘瑾那狗东西说自己的内帑现在可是有四千多万两银子的。

“那么,我大明朝现如今官员的俸禄又是多少银子呢?”

朱厚照突然有些好奇起这帮子大臣的工资了,想知道到底是多么高额的工资,才能供养起这群人如此大的排场。

“回陛下的话,根据定律,我大明朝的俸禄一直都是用俸米来发放的。”

李东阳显得有些尴尬,在场的文武百官,包括各家勋贵也有些脸红。

确实,大明朝的官员俸禄一直都是发的粮食和布匹,这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规矩,至于银子,那是什么东西,不好意思,没见过。

其实也不能怪朱元璋太吝啬,在他老人家看来,想要马儿跑,就要马儿吃草,自己要让这群官员给自己卖力干活,那就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所以发放粮食和布匹,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自己做皇帝的,要什么有什么,反正你也不领工资,自然是没问题的,可对于这群官员来说,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平日里逢年过节的迎来往送要花钱吧,你总不可能送人家几斤米,几匹布吧?自己的马车,车夫,家中的奴仆,这些不花钱吗?夫人要买点胭脂水粉,你总不能让我抱着一堆大米和布匹去跟人家交换吧?

好在从古至今向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发银子给我们不要紧,我们自己有的是办法搞到银子。

手段低劣一些的,就直接将手伸到了自己所在的衙门,或者直接利用自己的特权身份来强取豪夺,手段高明一些的,则各种名目的“冰敬”“炭敬”,光这些东西每年就能收上不少,手段再厉害一点的,就直接扶持商人或者是与商人合作,官商勾结,狼狈为奸,有钱一起赚,各取所需罢了。

如此一来,原本是为了肃清吏治,避免贪官滋生的国策,反倒是成了逼迫官员们不得不动歪脑筋的政策,说来也是造化弄人。

要是有谁说自己仅仅是靠着朝廷发放的俸米过日子的,那恐怕要被当成天底下头号大蠢货。

不过你还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海青天,蠢得有些让人无语,让人无可奈何,但又让人心生敬佩。

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天子还是六部尚书,甚至是吏部尚书这个专门管理贪官污吏的机构,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做的不太过分,一般也都是由着他去了,渐渐地也形成了一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暗规则。

所以说,朱厚照今天这么一问,真的把大家难住了,这可要怎么回答,若是告诉陛下你老朱家发给我们的都是粮食和布匹,那么如果陛下问你你们那么多的田产,那么多的宅子怎么来的,自己总不能说是用大米和布匹换来的吧?

看着下头突然沉默的有些可怕,朱厚照也有些尴尬,有些东西大家都懂,可你要是放在明面上来说,那可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牌坊,还是要立一立的嘛。

“诸位爱卿不必多想,朕的意思是,问一问我大明朝对诸位爱卿的待遇怎么样,是为了关心大家,没有别的意思。”

听了陛下的话,李东阳才松了口气,生怕这位小祖宗又要搞事情,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我大明如今的俸禄机制,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正二品官员月俸六十一石,正三品官员月俸三十五石,正四品官员月俸二十四石,正五品官员月俸十六石,正六品官员月俸十石……”

后头的俸禄李东阳没说,因为今天能够站在奉天殿内参加早朝的官员,之前都是正六品的,所以再往下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诸位爱卿,可都觉得我大明朝对待官员的俸禄有些问题,或者说少了一些,是否应该换做发放现银呢?”

朱厚照一头黑线,这朱元璋做的也太狠了一些,全部是粮食,这可让人怎么活啊,简直就是逼着大家上下其手,损公肥私。

虽然自己有心改善这群官员的俸禄状况,但总不能由自己主动提出来吧,我朱厚照不要面子的吗?

听了陛下的话,这群百官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当老板的主动要给自己升职加薪,这想一想都有些不太现实。

第二个反应就是幸福来的太突然,这点俸禄确实什么都干不了,要是董事长愿意的话,大家自然是双手赞成的。

第三个反应就是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说明现在的俸禄窘境,让陛下将俸米改成现银来发放,那可就比较幸福了。

原本以为这帮子大臣会顺着杆子往上爬,结果朱厚照发现,这群该死的狗东西居然害羞了,平日里嘴上说着大道理,实际上不干人事的这帮子大臣,居然害羞了?

“回陛下的话,臣觉得我大明的俸禄制度挺好的,太祖高皇帝何等雄才大略,他老人家定下的俸禄制度,必定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是啊是啊,陛下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我们为官一方,为的就是心中的理想,为的是替百姓谋福利,为的是让大明国富民强,至于俸禄,完全够吃也够用了,挺好的,挺好的。”

……

听着这群狗东西争先恐后地夸赞着朱元璋的大智慧,一个个都说朱元璋定下的俸禄制度好得很,这点大米够家里吃了,布匹也够大家做衣服穿了,朱厚照就有些好笑。

既然够了,你们还搞这么多的产业做什么?还搞这么多明目的孝敬干什么?还天天争名逐利干什么?

等了半天,硬是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说大明朝的俸禄制度有问题,应该增加俸禄,并且该用银子来代替粮食和布匹,朱厚照渐渐地也没耐心了。

第一次见这么贱的人,自己给他钱,提高他的待遇,他却嘴里一边喊着不要,背地里一边想方设法搜刮着银子,实在是虚伪至极,虚伪至极!

殊不知底下的这帮子大臣,一个个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银子是个好东西,谁又不想要呢?若是能够光明正大的拿银子,拿工资,谁又愿意去顶风作案搞钱呢?

说句难听的,朝廷给自己发的那些粮食和布匹,自己堆在家中看着都心烦,简直就是浪费空间,浪费资源。

虽然心里一个个都想要,可没人有胆子站出来说啊,你一说就是否定了开国皇帝定下的规矩,就是贪婪无道,就是追名逐利,就不再是两袖清风,不再是为了百姓谋福利才来当官,不再是为爱发电。

大家都在等,等有一位有识之士站出来告诉陛下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可偏偏大家都是聪明人,也都是要面子的人,就是没人愿意站出来当这只出头鸟。

又过了一会,还是没人愿意抛下伪装,朱厚照终于忍无可忍了,银子你想要,脸皮你也想要,你咋不去死呢?

“依朕看,俸禄用粮食和布匹之类的生存物资发放,在太祖爷那个年代的确是一个善政,可放在如今,确实是有些过时了,所以朕觉得,以后的俸禄,还是改用现银来发放比较合适。另外,这不同官员的俸禄额度,应该发放多少,朕觉得也应该重新议论一下。”

“不知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若是觉得朕说的对的,就站来左边,若还是想保持原状的,就站来右边。老规矩,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开始吧。”

这下子大家不矜持了,只要不用站出来表态,那么一切都好说,不就是站个队吗,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于是百官纷纷低下了脑袋,不约而同地朝着左边走去,不一会儿,右边就仅仅只剩下了两个不知好歹的御史言官。

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凶光,两人犹豫了片刻,还是灰溜溜地跑去了左边站着,这才得到了大家的谅解。

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右边,朱厚照有些好笑,示意大家可以站回原地了,他们的意思自己也明白了。

等百官们重新站好,朱厚照才缓缓开口道:“好了,诸位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就众望所归,朕宣布,从此以后,我大明朝官员的俸禄,一律改用现银来发放,不再像往常一样发放粮食和布匹。”

听了朱厚照的话,大家觉得陛下长大了,懂得关心体恤大家了,更有甚者,觉得这是自己认识朱厚照这么多年以来,听到的第一句人话。

“多谢陛下厚爱,陛下如此仁慈,实乃圣君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这次是心甘情愿地拜倒的,对于朱厚照的夸赞和吹捧,也是发自内心的。

原因无他,这是陛下第一次代表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为自己的利益所考虑,这样的好人,夸几句怎么了?不给陛下写本书都不好意思拿银子啊。

“那么,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应该发放多少俸禄,大家又有什么好的提议呢?”

……未完待续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抗日之铁血兵魂扶蜀洪荒:成圣从坐稳皇位开始三国之银河射手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大明杀戮吞噬一切亮剑之我是炮兵(抗战之我是炮兵)大秦之召唤群雄重生之横扫天涯在明末继续建设美丽中华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断狱一品儒商九州恃风雷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唐朝好地主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鲁国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