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军刚渡过淮河,身后袁宗第、刘良佐、丁启睿、李平远、黄得功等部,就尾随而来。

两淮的梁军,似乎一下子脱胎换骨了一般。

其实在清军刚南下时,两淮的梁军也是敢一战的。

正因为如此,才爆发了嘉山会战,只可惜会战结果,是梁军败了,所以使得两淮梁军士气低迷。

这些人原本是明朝官军,对清军十分恐惧,因为高欢率兵数败清军,见自己也打梁军旗号,便也想与清军一较长短。

在失败后,各人便又心灰意冷,反应过来自己并非梁军嫡系,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强,又苟且起来。

现在则不同了,因为正儿八经的梁军,被高欢带来了两淮。

高欢一来,两淮的杂牌军,立时就有主心骨,气势瞬间暴涨。

丁启睿、黄得功这样被清军欺负了数月,损失近半兵马的,见撑腰的来了,还不立刻抄起家伙报仇。

刘泽清则是见大哥来了,怕被高欢追究责任,想要好好表现,争取将功赎罪。

这时,南面的梁军来了精神,打了鸡血般尾随清军之后,追着清军就过了淮河。

这可就苦了清军,多尔衮只能一面留人阻击,一面向北急进,寻找渡河点,企图跳出高欢的包围圈。

这时清军漫野进军,多尔衮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区域,立时喝令道:“何洛会!你率部先行,沿河侦查,寻找渡河之地,以及高蛮子的位置!”

“喳!”何洛会马上行礼,然后一扯马缰,便领着数千骑兵,疾驰而去。

多尔衮放出斥候,探查周围情况,一路向北而去。

这时斥候不听通报,身后梁军的位置,以及东北方向黄河的情况。

不出所料,在多尔衮自淮安向西转进,自五河渡过淮河之时,淮北的袁时中,已经西进至泗阳、宿迁布防。

多尔衮只能继续向北,一日后抵达睢宁。

此时,何洛会停在睢宁,等候着清军主力道来,见多尔衮兵至,随即前来禀报。

多尔衮坐在睢水河边,一块大石头上,身边众将正查看着地图。

何洛会走过来,喘息禀报道:“摄政王!奴才已经探查清楚,宿迁、沛县段黄河,都有梁兵防备。高欢只给我们在双沟留了一个缺口!”

一旁范文程忙在地图上,找到双沟的位置,“在这里!”

多尔衮一看,顿时就皱起眉头,“这么说,我们必须跨过睢水!”

众人面色阴沉,他们都是久经杀场的宿将,都知道跨过睢水,便进入了一块黄河和睢和相夹的区域,骑兵一旦进去,后面梁军追上来,就彻底被关屋里了。

如果说,清军渡过淮河,是被关进一座宅子,那么渡过睢水,就是进入了一间封闭的房间。

多尔衮黑脸问道,“高蛮子在何处?”

何洛会直接指着地图,“这里!”

“房村集!”多尔衮阴沉这脸,恨声道:“高蛮子这是逼本王,一步步进入他的陷阱啊!”

虽然多尔衮明白,但高欢使得是阳谋,多尔衮没有选择,只能按着高欢的意图进军。

因为高欢只给他留这么一道口子。

在战场上,两只军队交战时,如果双方都没有决战的意愿,或者是一方不愿意决战,那么野外会战肯定是打不起来的。

双方都不愿意不提,专说一方不愿意的情况,可以退守险要,或者干脆撤离战区,那么另一方会战就难以实现。

清军前三次进入河南,都想寻高欢决战,可是高欢不愿意决战,双方的决战便始终没打起来。

这次情况反了过来,高欢要与清军决战,换多尔衮不愿意了。

通常这种情况下,只要多尔衮不愿意,会战肯定打不起来。

多尔衮第一反应是跑,不与高欢决战,他选择了梁军偏师的方向进行突破,可是却被淮河和水师阻挡。

现在多尔衮依旧不想决战,只想回家,但是却被高欢逼着决战。

因为高欢只给他留一道口子,一线希望,而这一线希望,就是让多尔衮决战的意愿。

至于,高欢之所以选择决战,而不是困死多尔衮,一是多尔衮实力雄厚,十多万大军很难真正困住,二是满清的整体军力强过高欢,一旦得知多尔衮被围困,河北山东的清军,必然会救援多尔衮。

高欢要决战的意愿,便是要在河北清军反应过来之前,解决多尔衮。

现在双方都有决战的意愿,一场决战便不可避免了。

房村集,六万梁军驻扎于此。

多尔衮在得知高欢从黄泛区出来,内心生出一丝怯意,使得他得知消息后,最先选择了避战。

正是多尔衮开始的避战,使得清军错过了,与高欢决战的最佳时机。

现在六万梁军全部出了黄泛区,辎重装备也走了出来,六万梁军经过数日休整,已经恢复战力,便使得多尔衮被动了。

此时,高欢在双沟让开一道口子,给多尔衮一线希望,让他一步步落入自己的陷阱。

高欢则屯兵距离双沟不远处,以逸待劳,等待多尔衮过来。

这时,高欢站在黄河边上,负手而立,河堤下方营帐漫野,密密麻麻的梁军穿行其间。

“多尔衮到哪呢?”高欢沉声问道。

宋献策道:“斥候禀报,多尔衮停在睢宁犹豫。”

高欢微微一笑,“他会进来的!”

这时十几名斥候疾奔而至,为首骑兵翻身下马,单膝禀报:“启禀藩主,多尔衮过了睢水,直奔双沟而来!”

高欢握紧双拳,内心大喜,多尔衮果然进来了。

宋献策兴奋道:“藩主,多尔衮已经入瓮,您下令吧!”

“众将听命!”高欢振臂喝道。

跟在身边的众将领,顿时齐齐抱拳,“臣在!”

“传令袁宗第、丁启睿、黄得功等南来诸将,立时渡过睢水,攻击清军之后!”

“传令袁时中,在大战开始后,渡过黄河,从东面攻击清军侧翼!”

“传令大军!立时拔营,准备出发,随本藩进入双沟布防,阻击清军,务必围歼多尔衮!”高欢朗声大喝,一连发布数条军令。

“喏!臣等领命!”杨承祖、吴汝义等将齐齐抱拳。

军令飞传,沉寂多时的梁军营地沸腾起来!

梁军步军们拿起装备,冲出营房,向营地外汇聚。

马军则飞身上马,奔驰出营门,向双沟方向奔去。

不到半个时辰,六万梁军就出了营地,赶赴预设战场。

五月五日。

双沟镇外,六万梁军横陈于野,摆好军阵恭候着清军到来。

梁军士卒长枪如林,旌旗如云,军阵严整,士卒各执兵刃,用冷峻的目光注视着南面。

此时,南面的旷野上,忽然出现一骑、两骑、三骑,紧接着无数骑兵,奔涌过来,出现在梁军的视野里。

“藩主!来了!”杨承祖指着南面一面大纛,提醒一句。

高欢微微颔首,目光坚毅,脸上波澜不惊,内心道:“来得正好,多尔衮来决一雌雄吧!”

漫野而来的清军骑兵,同样发现了挡在前方的梁军。

多尔衮黑着脸,骑马随着大军前进,忽然挥手喝令,“停止进军!”

漫野而进的清军,在梁军阵前停下,两军对望,肃杀之气漫野,战场一片寂静,只有大风吹卷大旗的猎猎声,还有战马拨动前蹄,打着响鼻。

(求月票,推荐,追订。)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第一兵王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皇上请驾崩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大帝纪民国:开局觉醒千倍成长系统碰瓷在大汉帝国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我家娘子有点厉害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