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旺在旁解释道:“两个孩子在家跟着义父读书呢!我们一会还要去趟庄子,逗留不了太久,就没把明轩婉宁给带来。”
得知宝贝孙女未跟来,陈父眼中不禁流露出一抹失望的神色。
小溪将公公眼中那一抹失落尽收眼底,轻声说道:“爹,待收完庄稼,得空了,我便让相公带明轩和婉宁过来看望您和娘。”
最多到月底就得收秋了,她虽不用下田,但相公必须得去,定是没有时间过来。
自己也不得清闲,家中几十口人,光是冬日需储存的蔬菜就得几百斤。乃至上千斤。
她还得抽空去打听一下,芙蓉镇周边哪个村有菜农,须买些易于储存的蔬菜,譬如:白菜、萝卜、土豆、冬瓜、南瓜等。
还有村中那暖棚也该搭建起来了,若是等到秋收过后再着手,地面恐怕已开始结冰,难以挖动,倒不如趁这会有时间,抓紧将其弄好。
至于山上那边……她心中也没底,毕竟那山上树木繁茂,遮天蔽日,夏日阳光都难以穿透,更遑论冬日了。
回头得问问相公,看他有何看法,再做决定。
不过,宋叔那边倒是可以搭建几个暖棚,主要是那菜园颇为宽敞,冬日里闲置也是浪费。
若是竹溪村和庄子两处皆搭建上暖棚,想必足够几十人熬过这个寒冬。
陈父连连点头,“好好,我晓得你们小两口忙,若实在抽不出空,就不必过来了,我和你娘身子骨还算硬朗,无需挂念,况且,还有你大哥大嫂在呢!”
幼子家中不仅开有两间铺子,村中还有一片药田,以及养殖场,新买的那座山头上也种满了药材,庄子那边亦是如此,处处都需要小儿子费心。
他着实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好在,儿媳那间花馍铺,一直是她亲力亲为,否则,恐怕只会更加忙碌。
“爹,等收完地里的庄稼,我就带孩子们过来看您,那几亩田好收。”
家中田地虽多,却也只有当初分家时,所得的那几亩田种了庄稼。
还有庄子那边的十几亩沙土地。加在一起,也才二十几亩,用不了多久也就收完了。
陈父轻轻应了一声,“行,你们啥时得空过来看看,我和你娘就心满意足了。”
孩子们忙,没时间过来他能理解,就像老二一样,虽然同在码头,但一个月也见不了几次面,毕竟他也要过日子,一家四口的所有开销,全靠那间皮货铺,还有冬梅的小摊。
偶尔能过来看看,他就已经很满足了,只要儿女的小家幸福,少来几次又何妨。
“老头子,你在同谁讲话?”陈母那和蔼的声从院内传来。
“是家旺和小溪来了。还给咱们带了只乌骨鸡,和一堆吃食”陈父的声音中透露着一丝喜悦。
听闻小儿子夫妻过来了,陈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本还在琢磨既然老大没空去镇上,不如明日自己同老头子去瞧瞧。
没想到,小儿子竟然来了,大概是老天得知她想念儿子了吧!
“明睿也没带来吗?”陈父一直没有看到小孙子,心中不禁有些诧异。
“来了,只是,这一路马车摇摇晃晃,已经睡着了。”
话落,小溪就将车帘掀起,白芷便抱着小家伙,从里面走了出来。
“快进屋,别在把孩子给冻着。”恰好此时,陈母也来到院外。
小孙子才几个月大,体质自是不及成年人,一场风寒都有可能要了孩子的命,更何况还睡着了呢!
附近村子每年都会有孩子因为染了风寒而丧命,还是小心谨慎点好。
小溪见婆婆一脸紧张的模样,忍不住轻笑一声,“娘,裹着被子呢!不碍事,哪有那么娇气。”
秋季的天气,早晚是有点凉,可这会儿,太阳早已高悬于空中,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应该不会着凉。
“你这孩子,咋不听话呢!娘可是过来人,见过不少孩子因为染了风寒……”
虽然婆婆没有继续往下说,但小溪显然已经猜到了,脸色瞬间一变,跟着陈母就进了前院用来守夜的小屋。
“娘,谁来了?我咋好像听到弟妹的声音了。”
正在房间里做被子的张氏,听到院中的动静,不由问了一嘴。
也不知是她缝的不结实,还是住店的客人太用力,隔三差五就有被子开线,包棉花的里子都露出来了。
“是家旺和小溪抱着孩子过来了。”陈母转身对着屋外回了一句。
休息室分为内外两间,外屋同正常厨房一样,锅碗瓢盆啥都有,里屋是一铺火炕,虽然不大,但睡三个人绝对没问题,地下一张桌子,外加几个板凳。角落里还有一个简易的衣架。
“快把孩子放下,这样抱着孩子也不舒服。”说着,陈母就要去接白芷怀中的小孙子。
白芷微微一笑,“老夫人,还是奴婢来吧!”
闻听此言,陈母将已伸出去的手,给收了回去,“那也行,可千万别把孩子吵醒,不然该闹了。”
小两口难得过来一趟,她还想留人多坐一会呢!可不能被小孙子给搅和了。
张氏将最后一针缝完,便迫不及待地穿鞋往外走。
来码头开店有利也有弊,虽然比在家侍弄庄稼赚的多,却很孤独,不像村中,有相熟的邻居,谈得来的小姐妹,闲暇无事,凑到一起唠唠家常,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但自从来到这边,一切都变了,好似每个人都戴了面具一般,假的很,即使面对面碰到,也不会多说一句话,最多笑一笑,便过去了。
想找个谈得来的话搭子,也成了奢望。
每天面对的不是家人,就是来此住店的客人。
憋闷许久的她,得知妯娌来了,自然是喜出望外。
主要是,小溪性格随和,这些年,两人相处融洽,从未红过脸,仿佛亲姐妹一般。
张氏满脸笑意地进了屋,“弟妹,你来了?不是说家旺也来了嘛!怎么不见人?”
小溪微微一笑,“相公在大门口同公公讲话呢!大嫂最近可好?生意如何?”
“好,我好着呢!托你们小两口的福,生意还不错,每天都能住满,倒是你们来的可真巧,昨日咱娘还念叨家旺呢!想让你大哥过去看看,他从山上回来没,今日你们就过来了。”
张氏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小脸睡得红扑扑的明睿。
“是吗?那确实巧,相公也是昨日下午才回来的,昨晚就念叨,许久未看到爹娘了,想过来瞧瞧,我们一拍即合,便过来了。”
小溪还真不知,公婆竟打算让大哥特意跑一趟镇上,只为看看相公下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