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不收探报,清军主力从青山关出关之后便一路向着东而行,一路远去。

崇祯十二年,三月十三日,辰初一刻。

孙传庭在青山关下亲自为亡故在青山关之役的将士,还有被屠戮受难的百姓写下了祭奠的碑文。

在哀婉悲凉的筚篥声之中,孙传庭带领着大军就此踏上了归京的道路。

青山关一战,就此彻底落下了帷幕。

七千余名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军卒永远的长眠在了大青山下,他们留在了大青山,留在了这道千百年来一直庇护着华夏的长城旁侧。

和他们一起长眠的,还有在青山关下数以万计受难的百姓,那些百姓都被埋葬在他们墓地的后方。

从青山关到北京城一路共有五百余里。

大军一路南行,行军的路途之上少有人的脸上带着笑意,甚至连生气都没有多少。

他们在青山关的大捷,并不足以洗刷了那持续二十年的耻辱。

青山关下那些手无寸铁被屠戮的百姓,压下了他们对于得到胜利的喜悦,所有人都在沉默的行军。

从青山关一路南下,一路所见处处皆是地狱般的景象,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尸骸白骨,更是让气氛越加的沉闷。

京畿一带也是同样的惨状,到处可以见到建奴经过的痕迹。

直到三月十八日的时,大军抵达了京师的近郊,这样的情况才少了许多。

不同于其他人迹罕绝的地带,京师的近郊此时正聚集着大量为了躲避战乱而一路逃亡而来的饥民。

外兵不得轻易入京,遵奉旨意,大军停留在了永定门外。

礼部的官员已经是事先划好了安置的营地,并准备了充足的酒水和粮草作为犒军之资。

兵部的官员进入了军营,统计着各镇的战功和军队详情。

天子嘉奖三军的诏书也随着内官的传达,使得三军知晓。

内官携诏入营,孙传庭奉旨,乘上了马车,进入了京师之中。

他将在平台等到崇祯的单独接见。

而勤王军的营地四周,也聚满了前来的观看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更多人从京师四面八方赶赴而来。

所有人的都想来看一看,能打出青山关大捷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精气神态。

此前大捷的消息震动了京师的内外,二十多年的压抑一朝得放。

如今京师的街头巷尾,还有沿路沿岸皆是欢呼雀跃,前来迎接的平民百姓。

二十年来边患不休,建奴两番入寇,兵至北京城下,遍鞣京畿,如何不让人恐惧,又如何会不让人恐慌?

边军腐败,无力戍边,建奴频繁入寇,毫无安全可言。

但是眼下,一切都不同了!

前线胜了!

青山关大捷!

什么都能造假,但是那斩获的一千多颗头颅,缴获各式各样旌旗,盔甲器械却是真的难以造假。

消息经过了审核,从紫禁城内传来,那还有假?

天子明发圣旨,昭告天下,传谕四海,怎会有假?!

永定门内外,皆是攒动的人头,附近街道人满为患。

外城兵马司虽然提前加派了人手,但是前来围观的百姓实在是太多,道路仍然是难行不堪。

最后一直到锦衣卫的缇骑赶来之后,阻塞的情况才得以好转。

盛大的欢迎仪式结束之后,负责主持的官员宣布了明日,取得青山关大捷的勤王军的军将将会入城献捷之后,人群才稍微稀疏了些许,旦是很多百姓仍旧是迟迟不愿离去。

一直到日近黄昏之时,徘徊在永定门附近的百姓才最终全部散去。

日暮西山,将半边的天下都染成了赤红之色。

孙传庭在皇宫之中与崇祯一直谈到了黄昏之时,最终才返回营中。

再回来时原本穿着绯色文官公服的孙传庭,已经是换上了一身正红色的蟒袍。

十九日,平旦,天微明。

永定门内外早已经是站满了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一众身穿着华服罩甲的锦衣卫缇骑分立于四下,维持着城中的秩序。

不仅如此,甚至连京营都出动了,守卫在道路的两侧。

青山关大捷的消息,早在许久之前便已经是传遍了整个京师内外。

十八日的时候,朝廷已经贴出榜文放出了公告,明言十九日,便是勤王军入京献捷的时日。

大明太需要一场胜利了,朝廷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二十年以来建奴每每犯边,劫掠边关,破城烧杀,甚至于两次入关进逼迫京师,奇耻大辱。

朝廷需要这样一场大胜来挽回威信,朝廷需要这样的一场大胜来提升军气民心,朝廷也需要一场来告慰那些死于动荡之中的百姓。

天色微明,北京城中却早已经是万人空巷。

道路的中央留出了一个宽阔的走道,两侧密密麻麻都站满了人,入目望去皆是攒动的人头,所有人的脸上都无比的激动和振奋。

苍穹放光,东方渐红,旭日东升。

金光破开了层层的云雾向着四方辐射而去,一轮红日缓缓自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永定门外,六千余名明军的军卒正列阵而立。

金色的阳光照耀在了永定门外明军的军阵之中,

他们的脸上和那些前来观礼的民众百姓也都一样,浮现的都是激动和振奋。

数万大军自然是不可能全部入城,因此每一名入城的军兵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挑选。

各镇按照人数,战功等等细分,然后给予名额,总额最终被定为六千人。

所有的军卒都是昂首挺胸,站的笔直,他们的脊背挺得甚至比手中的长枪还要笔直。

孙传庭身穿正红色的蟒袍,外罩暗金山纹罩甲,头戴着盔顶戴饰着红色的缨花及盔旗的尖顶明铁盔,保护脖颈的顿项和护耳此时都被卷起放置在头盔的两侧,盔甲的边缘都用皮毛缘边点缀。

骑乘着一匹纯白色的骏马,独自一人立于军阵之前。

在孙传庭的身后,第二排的位置则是同样罩袍束带的曹文诏、贺人龙、杨国柱、虎大威、左光先、五名总兵。

而除了他们五人之外,还有两名副总兵也在第二排的位置。

陈望是其中一名副总兵,而祖大乐则是另外一名副总兵。

陈望头戴三旗月明盔,身穿齐腰鱼鳞甲,下着兽纹赤金战裙,鞓带腰刀,挎长弓,带箭囊,跨骑着枣红马,立于最右侧的位置,而祖大乐则是立于陈望的左侧。

这样的位置排列自然是有深意。

祖大寿并没有归京受赏,在半路之时辽东方向传来了军情,祖大寿便带着麾下的大部分兵马告辞北上辽东。

所有人都维持着默契,没有多说什么,包括孙传庭也是一样。

己巳之变的时候,祖大寿偕袁崇焕两次应召进宫,其中在第二次袁崇焕被捕入狱。

祖大寿在回营之后的第三天后,便与何可纲率一万五千名关宁军东奔,声称自己是出关抵御束不的,实际上是却是奔向关外大营。

虽然在后面祖大寿还是低头接了旨意再度回援之后的战役,但是祖大寿心中有了畏惧,从此之后再不轻易踏出大营,甚至是很少离开辽东。

祖大寿的担忧,所有人都很清楚,他担心自己也步袁崇焕的后尘,被崇祯所杀。

如今的辽东局势其实就是一团乱麻。

崇祯对于逐渐军阀化,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的辽东军镇极为不满,但是又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够依靠着祖大寿,暂时稳定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想用杨嗣昌之计和清军和谈。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削弱辽东拥兵自重,军阀化的进度,同时平定内乱,也能够有余钱和余力来编练精兵,稳固北疆。

不至于需要像现如今一样,需要依靠着祖大寿,才能保住辽东。

祖大寿深知只要自己掌握着足够的兵力,能够稳住辽东的防线,那么眼下的局面也能够维持。

从一开始,所有人就都知道祖大寿不会入京。

这一次入京,代替祖大寿的是他的堂弟祖大乐。

陈望来到队列之中后,主动向着一旁的祖大乐行了一礼。

祖大乐也是同样抱拳笑着回了一礼。

这个时代的人乡土颇重,同为一地人,天然就会亲近很多。

祖大乐和祖宽还有曹文诏的的关系都不错。

所以对于这个原先和祖宽一样,都是家丁出身,又是曹文诏嫡系,一路凭借着战功升上来的陈望,祖大乐自然是不会厌恶。

青山关一战,南山的血战,众人也都是看在眼里。

陈望箭定公树台,射杀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正面击溃了清军的护军营,更是大壮三军之气。

而且最为重要的,公树台一战,陈望带的是麾下的辽骑打出来的胜仗。

身为辽人自然是引以为荣。

陈望和祖大乐谈论一下青山关的战事,而后话题便又转到了辽东的事上。

陈望请求祖大乐若是可以,对于在山海关的家族照拂一二,祖大乐则是满口答应下来。

祖家在辽东,现在其实和土皇帝没有多少的区别。

陈望自然也不会和祖家交恶,毕竟陈胡两氏,现在都还仍然在辽东。

现在如今这样的情况,陈望不可能将自己的家族接到汉中。

问题自然不是远距离的迁徙的问题。

而是身为营将,皇帝自然是不可能放心你统兵在外,拥兵为众,自然也需要一些筹码。

很多时候将校的家眷便是皇帝的筹码。

一般来说在外为将,其家族主要人物都会被要求留在京师。

“呜————”

伴随着苍凉而又低沉的号角声,陈望和祖大乐两人也默契的停止了交谈,举目向着正前方的高大的永定门看去。

巍峨的城墙和城楼不由自主的让人的心中生出敬畏。

一面面火红色的旌旗飘扬在城墙之上,恍若燎原的野火一般。

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呀声,那扇高大而又壮丽的永定门缓缓的向着左右而开。

陈望举目向着门内望去,哪怕历经百战,久经沙场,但是心中也不由为他现在眼前的所看到的一切而动容。

道路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甚至是沿街的楼阁窗台之上都站满前来观礼的民众。

街道两侧,布满了维持秩序的京营军卒。

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和锦衣卫的缇骑也在其中。

就在陈望看向城内之时,城内的一众百姓也将目光向着他们望来。

孙传庭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马鞭,轻轻向前一挥,下达了命令。

“入城。”

陈望牵引着战马,轻轻踢动马腹,抬起了头,向着前方缓缓行进而去。

哀婉悲凉的筚篥在京师的城郊缓缓响起,伴随着摇动的旌旗,官道之上一众明军的军卒皆是向前迈开了自己的脚步。

迎着初升的朝阳,沐浴着旭日的光芒,六千甲兵齐齐而动。

沉闷的脚步声在城门的甬道之上回响,一瞬之间一切的声响都被其所压倒。

围观的人群被勤王军的气势所震撼,直到陈望骑乘着战马通过了甬道,都已经是进入了瓮城之中全城上下仍然是静静悄悄。

能够被选入入城献捷者,无一不是各营的精锐,军容军貌堪称鼎盛。

最为重要的是,数万大军数日之前尚在青山关与清军血战,从战场之上所带的血气和杀气现在都还未散尽,更显气势迫人。

朔风吹袭入阵中,带起赤缨飘扬,卷起旌旗而动。

密密麻麻的枪戟汇聚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山林,层层的旌旗几乎遮蔽了他们头顶的天空!

寂静最终还是被打破了,不知道是谁高声的呼喊了一句。

下一瞬间,无数的喝彩之声便已经是从道路的两侧如潮而来,扶摇直上九霄!

巨大的欢呼声一瞬之间响彻在众人的耳畔,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猛烈的撞击着每个人的胸腔。

被压抑了二十年的情绪这此刻全都喷发出来,二十年血泪,二十年的恐惧,都在今时今日被打破!

陈望环视着四周,眼前是无数向着着他们振臂高呼的民众,耳畔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马蹄声、脚步声、军乐声,再如何的响亮都不如那欢呼声响亮。

此刻,天地之间一切的声音,都在那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之中黯然失色。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谍战:我的绝密生涯千宋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抗日之铁血兵魂扶蜀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带着基地闯三国命理探源【译注】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乾元盛世系统大明锦官梦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