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看鹏鹏的路上,老同学一家人就把他被拐带前后发生的事儿都说了。
当时一听到鹏鹏对迷药的成分过敏,导致又拉又吐又尿,我就明白了。
那会儿孩子被闷在袋子里,不透气,原本就很虚弱了。
又被下了药,又拉又吐的没了气力。
当时在鹏鹏阳气最低迷的时候,石艳芳心脏病发作猝死。
她原本就害怕被抓,所以死了以后,魂魄就自然找到了最适合隐藏的地方。
那就是鹏鹏的肉身。
小孩子阳气最低迷的时候,是最容易被鬼魂趁机钻空子的。
加上后面这孩子两次想要拐带小孩子离开的行为,就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测。
对付这种胆小的鬼魂,让她最快现行的方法,就是喊叫她生前的名字。
只要她回应了,就像是平日里上课点名报到一样,阴差循着这声“到”,就会找过来了。
果然,当日我一喊出石艳芳的名字,她立马就露出了马脚。
下意识的用方言喊了一声:娘咧!
然后,原本晴朗光明的天色,突然黯淡下来。
一阵狂风裹挟着落叶,啪的一声就吹开了鹏鹏房间的窗户。
我担心那鬼魂情急之下狗急跳墙,于是顾不得鹏鹏是不是就躲在门后了。
猛地就推开了房门,将他给撞得倒地上了。
但和一般的小孩子摔倒在地就哇哇大哭的反应不同。
鹏鹏倒地之后,就像是吸血鬼一样,瞬间弹跳起来,猛地朝着窗边冲了过去。
看来是要同归于尽。
但是她反应的太慢了。
在她刚刚冲到窗边的时候,整个身子像是撞到了一堵看不见的墙。
瞬间就被弹的摔倒在了床上。
当时鹏鹏一直看着窗口的方向,惊恐的一个劲儿的作揖,用方言喊着:别抓俺,俺知道错咧,别抓俺啊……
但喊着喊着,鹏鹏就哇的一声吐了。
一阵寒气也紧跟着被吐了出去,并且快速的被吸到了窗边。
原本被大风吹开的窗户,此刻再次随着这阵吸力砰的一声关上了。
那窗户玻璃上,还留下了一片寒霜。
之后,天空像是飘走了一大片乌云似的,阳光又重新洒满人间了。
说完这个拐婆子石艳芳,我又想起了一个类似的恶毒老太婆的故事。
我简单给你们讲讲昂。
这个事儿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了,那会儿我还没来京城呢。
大概就在我十几岁的时候。
为什么事隔这么多年我还能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这个事的事主,是同村一个非常照顾我的大姐姐。
这个姐姐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如玥。
那会儿在村里,能够给女孩子起这么文艺讲究名字的,绝对不是一般人家。
如玥姐姐的父亲就是当年来村里下乡的知青,后来因为就和当地人结了婚,在这里落了户。
如玥姐姐的爸爸是个读书人,满腹学问。
但是因为早年受到了一些挫折,身体给整坏了。
以至于都人到中年了,才得了如玥这么个宝贝闺女。
但是老子得子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老人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太短了。
在如玥姐姐刚结婚没多久的时候,他和他媳妇就先后去世了。
没了娘家的女孩子,就没了靠山。
在婆家肯定是要受欺负的。
而且在那个年代,有些落后地区的人本来就对于有学问的女孩子抱有天然的敌意。
更不要说婆媳之间天然就存在的那一层隔阂了。
如玥姐姐那会儿是挺着五个月的孕肚,强撑着精神将父亲的丧事办完的。
之后,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婆家给了几个月的好脸色。
但孩子一出生,如玥的婆婆就开始惦记上亲家留下的遗产了。
如玥的婆婆没有名字,本姓是赵,后面就叫她赵寡妇。
赵寡妇成天撺掇儿子大强去跟如玥要钱,但是如玥心里明白婆婆不安好心,就说没有遗产。
时间久了,钱要不出来,赵寡妇就烦了。
事实上,如玥生了个女儿,她本来就很烦了。
只是为了如玥手里的那点儿遗产,才一直演戏,装作很喜欢这个小孙女。
现在钱要不出来,她就天天找茬儿,故意在如玥坐月子的时候跟她吵架。
大强虽然也想要钱,但是更怕这个来之不易的媳妇儿跑了。
所以老娘虽然作的厉害,但是他还是知道分寸的。
有时候赵寡妇闹得厉害了,他就立马站在自己媳妇儿这边,将赵寡妇气得够呛。
后来,如玥刚生出来的小女儿,就生病了。
这小姑娘原本白白胖胖的,两个大眼睛跟黑葡萄粒儿似的,特别有神。
猛地一看,就好像是芝麻馅儿的白汤圆儿。
所以,如玥也给她取小名叫汤圆儿。
汤圆儿起初只是有些厌奶,后来就连嘴都张不开了。
家里有小孩子的朋友都知道,小宝宝消化快,一天要喝好几次奶呢。
汤圆儿就是个奶量大的宝宝,如玥姐奶水其实很足。
但是因为要喂她,所以每天都得加餐,不然能量根本供给不上。
所以,当汤圆儿一整天都喂不进去奶的时候,如玥就慌了。
村里的大夫来给汤圆看了,当时脉搏一搭上,脸色就变了。
说汤圆儿脉搏很虚,几乎摸不到了,估计这孩子可能要留不住了。
而且,这孩子像是吃了什么致敏的东西,嘴唇变得越来越红肿。
原本宝宝薄薄的两瓣嘴唇,后来肿的几乎将原本就单薄的皮肤给撑得都裂开了。
小孩儿免疫力低,如玥姐不敢用不干净的布给她擦嘴上的血迹。
可是用酒精棉擦的话,每擦一下,孩子就被酒精杀得嗷嗷的哭。
后面哭得脸都涨紫,眼白都翻出来了。
如玥姐还坐着月子呢,就这么给大夫跪下去了,求大夫救救这孩子。
可那时候村里的大夫都是赤脚医生,没那么专业啊。
他根本就看不出来汤圆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但那个时候村里孩子的夭折率本来也高,所以他也只能是叹息一声,吩咐了下准备后事之后就离开了。
刚好那时候师父去镇上商店买了几斤红糖,又将家里的攒的鸡蛋都装好,让我拿着去看如玥了。
在过去的路上,我刚好看见赵寡妇和村里其他人在哭呢。
说什么大夫来看了,说是孩子活不成了,也不知道这没出月子就活活饿死的小孩儿,死了以后怎么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