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受到认可度比较大的就是他为太子求情,因为之前胤祥和胤禛是跟在太子身后的,可能就是包庇太子,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胤祥被放出来之后,从康熙四十八年到康熙五十年实行轮班制,胤祥虽说每次还能以皇子身份进行伴驾,但是在这一时期康熙却不喜欢他,康熙四十八年的封爵位直接忽略胤祥】
胤祥表示已经反复被天幕扎心了,这是要他坚定不要皇阿玛的想法。
【从康熙五十年的时候,少数史料中记载胤祥这一段时间身体出现问题。他的腿部生了一种毒疮,会起白泡,破了之后就成为疮,时常流着脓水。这个病一直到雍正二年也还未好,雍正曾说:“王(胤祥)今春夏只觉瘦弱”】
“毒疮?”
幸好这个时候离康熙五十年还远,但无法保证这个时候没有病根。
康熙当即招来太医为胤祥看看。
【自从胤祥有这个病之后,康熙时不时的询问,胤禛遍访名医,但一直都没好,具体是怎么得这病得也不得而知】
胤禛觉得太医可以现在就开始找了,胤祥怎么能够生这种病呢,他要是生病了还怎么骑马射箭?
【大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胤祥自康熙一朝算是彻底得退出政治,没有什么消息了。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不受到康熙得重视,并且康熙一直在忽略他。其二就是因为这个病,胤祥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也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胤禵听到这里却气的很,觉得老四就是一个白眼狼,也没见到他对额娘这般好,对他这般好,对老十三就和颜悦色的,对他们就冷着一张脸。
而胤祥相当感动,表示以后要为四哥分担,绝对不会让四哥被政务累死,以后就让他来监督四哥的生活吧。
胤祥在心底暗自给自己加油,绝对不会让四哥那么早就死掉的。
【胤祥真正登上政治舞台可以说是从雍正登基之后开始的。康熙才仅仅去世两天、雍正才刚刚登基就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又是封其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又出任议政大臣】
【又是命胤祥管理户部,雍正对于胤祥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也无需质疑】
“好好好,只有他们这些兄弟都是假的吧”
前面他们这些兄弟的结局是要多惨有多惨,怎么说前面也是有兄弟之情的。
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这几人还是特别的义气的,但下场不用多说,大家都只得互相安慰。
而到了老四、老十三两人就是相互成就了?咱们不是来看你们两个人来诸位兄弟面前大秀特秀兄弟情的。
老四、老十三:我们也不想啊,但是没办法,谁让我们之间的兄弟情在后世广为流传。
【雍正是真的很信任胤祥,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三年,胤祥又是担任总理,还要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
【又是管理会考府、造办处、户部;还要参与西北军事的管理;还要办理外国传教士的事情】
【管理水利;统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还要帮他的好四哥建造陵墓、府邸】
【还要帮忙断案,代行祭祀等等事情,可以说胤祥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真的是一个人身兼众职】
胤祥倒是觉得很是激动,毕竟这可是真正的重用他,可不是跟在他皇阿玛身边当个吉祥物那样的,没想到他居然得四哥这么信任,什么事情都交给他来管理,四哥真正是对他信任到极点。
胤祥心中发誓一定要不辜负四哥的信任,绝不能让大清沦落到后世的那种地步,一定要让大清强盛起来。
小小的胤祥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是他奋斗的决心。
诸位兄弟则是不敢相信,没想到老四居然这么不看重权力,这是不可能的,绝对是因为老十三那个憨憨好掌控,不然绝对是 不会给他那么多的权力,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而诸位大臣的想法特别的纠结,一方面很羡慕十三阿哥有这么大的权力,另一方面则是在思考,这么多的活全是一个人在干,真的不会把十三阿哥给累死吗?
忽然又想起来,好像天幕说四贝勒当上皇帝也是累死的,真不愧是兄弟俩,难道就要连死的方式也要选择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