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班级的交换生报名表就交到了校方后,校方就开始了对报名的学生进行面试。
交换生的项目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设立的,为的是学生们学完归国更好的建设祖国。所以校方在选人的时候,想看看他们的意志是否够坚定,会不会去了国外见识了繁华就不会来了。
很快学校就公布了交换生的名单。榜上有名的学生当然高兴,不在榜上的学生就比较沮丧了。
张诺看到自己在名单上后,大大松了口气,不过见名单上没有江惜月的名字,他有些吃惊。她成绩不错,创办的小故事报刊也得到了学校的表扬,在陪同外资代表团的行程中又表现不错,按理说她和赵凡旭都是板上钉钉的人选才对啊。除非……除非她自己拒绝了。可真的有人那么傻,出国留学这么好的事都拒绝吗?
在交换生名单公布的第二天,学校就流传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有谣传说赵凡旭是赵副校长的儿子,之所以在留学名单上,赵副校长肯定出面了。同时还有谣传说江惜月明明最有可能在名单里的却被无辜挤掉了。
这谣言只差点明说江惜月是被赵凡旭给挤出名单的了。
一时间江惜月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同情目光,而赵凡旭则是受到了同学们的指指点点。
这天上课,班上有个男生忍不住问赵凡旭,“赵副校长真的是你爸吗?”
赵凡旭也没有否认,神情冷静道:“他确实是我爸,但这和我出国留学没关系。”
“班长,这我们当然是相信你的啊。”男同学讪讪笑了笑,“班长,那你还真是低调。”
“我爸是我爸,我是我,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高调的。”
“班长说得对。”江惜月觉得谣言和自己有关,有必要说明下自己的立场。
“同学们,大家都成年了,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赵班长和我们相处了这么久,他人品怎么样,他的成绩、做事的负责态度,大家心里应该有数。谣传不过是因为妒忌赵班长有机会出国留学罢了。其他班的同学我管不着,但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不要明知道班长是冤枉的还随波逐流造谣班长。”
“副班长说得对。”
“我们和班长相处这么久了,班长不仅成绩好,对我们这些同学也是关爱有加,我们都相信班长凭的是自己的实力拿到的名额。”
“对,我们都相信班长!”
赵凡旭听到同学们对自己的信任,一股暖流涌入心口,感激地朝江惜月笑了笑。
校方也没想到交换生的事,学校里居然会传出这么个谣言来。
赵副校长气得在会议上直拍桌子,他儿子为了不想学校老师对他过多关照,也不想别人讨好他,在学校都避着他这个当爸的。他还气儿子过分清高过,没想到学校有人居然会这样造谣他儿子。
“查!必须给我严查!”于公于私他都不允许有人污蔑他儿子。
几天后,经过校方的严查总算是查清楚了造谣的人是谁。
造谣的人是外语系的一个老师。她的儿子面试结果排21名,而这次的交换生的名额只有20名,一个名额之差,她心有不甘。想到赵副校长和赵凡旭的关系,便制造了这个谣言。
她很清楚赵副校长古板的做事风格,以为有了这个谣言,赵副校长会为了避嫌把赵凡旭的名额给剔除,却低估了赵副校长维护儿子的决心。
经过学校领导们开会决定,这个老师为了私利制造这种谣言已经不算一个合格的教师,看在她在学校任职多年情分上给她记大过,然后去后勤部打杂,以观后效。
这结果一公布出来,再次引起了学生们的议论。
江惜月也是唏嘘不已,还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和勾心斗角,即便这个纯朴的年代也不例外。
在11月中旬的时候,江惜月接到了老吴打过来的电话,说厂里的集资房已经建好了,预计在月底的时候举行剪彩仪式,她作为集资房的提议者,厂里希望她能回去参加。
对此她当然欣然答应,怎么说县纺织厂也是她第一份工作的地方,也见证了纺织厂由衰转盛,她觉得很有意义。
……
县纺织厂
这天一早,纺织厂的职工们一个个脸上都洋溢得喜悦,厂里到处都贴着热烈庆祝纺织厂第一批集资房建成的横幅。
纺织厂的集资房不仅对纺织厂的职工来说是大事,对县里也算是大事件,所以这天不仅报社记者过来采访,县里也来了领导参观。
看着职工们欢喜的笑容,县领导们也是感慨万千。
“老崔,老姚,看到同志们这么高兴,我们高兴又惭愧啊。”
“你们纺织厂敢想敢干,真的是给我们这些畏首畏尾的干部们狠狠上了一堂课啊。”
崔厂长笑道:“领导们说笑了,我们敢想敢干,也是得了你们的支持啊,没有你们顶着压力支持,我们又哪里有底气做出一番事来。”
他这马屁拍得不错,惹得县领导们一个个忍俊不禁。
有领导看到站在老吴身边的江惜月,笑道:“这位小同志是不是就是你们一直赞赏有加的江同志啊?”
“对,是她。”老姚忙朝江惜月招手,“小江,你过来。”
江惜月走到各位领导们面前,她脸皮厚,不害羞也不怕,毕竟已经见过大场面了。
“各位领导好,我叫江惜月。”
县领导们见她神情镇定,一点也没有见领导的激动和怯场,赞道:“小同志,很不错啊,不仅让纺织厂由亏转盈,到了市总厂也不忘带着纺织厂升级改造,你这些优秀表现,要不是摆在眼前,我们还真不敢信是你一个小同志做出来的。”
“领导们过奖了,我只是提了想法,是厂领导们深明大义,带着大家一起努力才有了纺织厂的今天。”
“哈哈!”县领导笑道:“小同志还挺谦虚。”
老姚看了下时间,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让领导们到了集资房门口准备剪彩仪式。
江惜月也被安排在其中,可以说她是领导队伍里最年轻的同志。
对于她能和领导们一起剪彩,纺织厂职工们是完全没有异议的,毕竟她对厂里的贡献,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崔厂长手里拿着剪刀和红布,笑着看向同样笑容满面的纺织厂职工们道:“同志们,我宣布我们纺织厂第一批集资房正式完工!”
“好!”职工们高兴得用力鼓掌。
温庆飞站在外围,把这欢喜的一幕拍了下来。他也替纺织厂的职工们感到高兴。他还记得这么欢乐的一幕还是三年前纺织厂给职工们放电影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