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说,小编辑也意识到自己确实想得简单了,他神情不忿道:“这仁和出版社还真是花招百出。”这让他们怎么招架得住啊。
“主编,我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李婉晴道:“仁和那边搞竞赛,多家学校参加,那能脱颖而出的学校肯定在少数,我们可以从这个出发点找学校老师谈,再在版权费上再涨一点,这样的话谈成的几率就会很大。”
阎谬听她说完,连连点头,“你说得对。把书给我们,我们就可以立即帮他们出版,但是给仁和那边,还要通过评审到最后还不一定有机会见天日。就这么办,小李,你现在就组织人手去找那些学校老师谈,务必要争取到两三个学校。”
“好,我现在就去。”
事实也确实如李婉晴所想的那样,有些学校老师打听到有那些学校老师报名参加竞赛后,原本激动的心情也冷静下来了,辛辛苦苦编出来的书如果最后不能出版那也太可惜了。所以有些学校老师在不确认自己能不能排名靠前后,最终答应了和李婉晴抛出的橄榄枝。
锦源出版社这边打的算盘江惜月并不清楚。自从她发布了出版竞赛活动后,仁和出版社各部门比之前更忙了,特别是编辑部,不仅要校对要出版的辅导书稿件,还要忙着审核作者投过来的文章稿件,为之后推出的短篇故事集做好准备。
她也不是压榨职工的领导,见大家确实忙不过来,她便让人事部招人分担下工作。
一个多月后,学校老师们编好的辅导书总算是校对好了。
江惜月让汤美如把稿件送去印刷厂把样本给做出来,还把每个学校老师的名字统一给封起来,还让人现场拍照表明他们出版社的公平公正。之后便把样本寄去了省城大学给那些教授老师。
怕学校老师们心急,她还体贴地把进度贴在出版社的门口,同时也给了每个报名参加的学校老师们打电话通知。
不得不说很多老师对她这举动很是满意,这说明人家很重视你,而不是投稿完了就不了了之了。
这天,发行部的小雅跟着司机送书去书店的时候,好巧不巧地遇到了锦源出版社这边也送书过来。
小雅看到他们送的书分别是高二和初二的辅导书,撇撇嘴,不过也没说什么。
倒是锦源出版社这边的人有点心虚,虽然他们出版的辅导书和仁和出版社的不同,但毕竟这辅导书是人家先出版的,他们怎么也摆脱不了跟风的行径。
小雅像是看出了他的不自在,挑了挑眉,道:“同志,我们江主编说了,不管是哪家出版社出版辅导书,那都是像帮助学生,所以你们出版社也没必要觉得学我们是丢人的事。格局放大点,如果我们每个出版社出版的辅导书能让我们淮东市的升学率上涨,这也算是大功一件。”
“呵呵……同志说得对。”锦源出版社的人没想到她居然没生气。他本来还想着如果对方要是说些难听话的话,他肯定怼回去,现在她这么好说话,倒是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了。
小雅把单子给书店店员签字后,抬头挺胸走出了书店。不过出了门口后,她只让司机离开,自己则是在门口等着。
别看她刚话说得那么大义凛然,但她对于锦源跟风的举动还是有意见的。
很快她就看到了锦源出版社那边的人走了出来。确认人已经离开了,她就忙走进书店,然后跟店员打听锦源出版社的辅导书卖得怎么样。
店员和小雅关系不错,所以也没瞒她,“放心,他们的书没你们卖得好。”
“嘿嘿,那我就放心了。”小雅一听她这么说,心情顿时舒畅起来。
锦源出版社的人回到社里后,忍不住把她说的话和其他同事说了。
“他们真的这么说?”有同事质疑道:“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换作是自己,肯定要挖苦一番。
“真的,我骗你们干什么?而且她说着话的时候神情我可一直看着,一点也没有恼怒的样子。”
“你个傻子,人家虽然嘲讽我们跟风,但她却嘲讽我们没格局啊。”
“这也不怪人家,是我自己心虚,人家才这样说的。而且我觉得她说得也没错,要是我们出版的辅导书帮到了学生提高了升学率,这可真的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市领导那边说不定还会表扬我们呢。”
有人没他想得这么乐观,“要表扬也是表扬仁和出版社,我们最多只是是顺带的。”
“那没办法呀,毕竟辅导书是人家先搞起来的。”
“这话你可千万别在阎主编跟前说。”
“我又不傻。”
……
小雅离开书店后,也回了仁和出版社,她也把从店员打听来的消息和廖经国说了。
“部长,锦源那边销量没我们的好。”
廖经国笑道:“那必须的,我们出版社风头正盛呢,还比不过他们的话,那只能说我们无能了。”
“嘿嘿,部长说得对。”小雅笑盈盈道:“我现在特别期待省城大学教授那边的评审,我觉得到时候评选出了的书肯定能让我们的销量再登一个高峰。”
参加出版社辅导书的学校老师不少,再加上这次竞选的年级有小学和初中各年级,稿件不少,所以省城大学教授们审核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
一个月后,江惜月才收到省城大学老师们寄过来的评选结果。
初中年级各科编得最好的是市一中的老师,还有东阳县一中的数学老师编的数学题库也编得很好,省城大学的老师们给了很高的评价。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师有些科目也编得不错。
小学的辅导书编得好的学校老师也很多。毕竟小学内容不算很难。
不过这么多书,出版社也不能全部出版,所以最后江惜月就每个年级科目选出前三名的,然后让市报把获奖的名单登出来。
各学校老师们看到这消息的时候,当然是有人激动有人失落。
“啊!我的选上了!太好了!我是第二名!”
“我是第三名!”
“我差了一点,可惜了!”
“没事,重在参与,这可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呢,还挺有意义的。”
江惜月为了鼓励那些积极参与他们的编书的竞赛的老师们,不仅把原稿和样本寄回去给老师们,还把省城大学老师们指出的问题都反馈给他们,同时还答应到时候会把把前三名的书寄给老师们,算是出版社的一点心意。
她这一举动让那些没有拿到名次的老师们本来失落的心情好了不少。算是没白参加这次比赛。同时也激励了很多老师,让他们有了上进的心思,不再是日复一日麻木的教学方式。
学生们和学校领导对这一现象很是惊讶,但更多的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