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不太理解,能有什么好处?人多势众?
某种程度上,人多势众又不是什么好事。
关键是正处于上升期的杨辰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他指不定以后去哪发展呢,建自己的势力有什么用。
就他现在自己那帮手下,能帮到他的才有几个,韩国强和朱亮不算,真正能算的只有丁步铭。
杨辰要是离了清沅,很可能一个都带不走,那这些人就只能留在清沅发展。
到时候如果杨辰还象现在这样给他们的发展提供帮助的话,就得拿出更大的利益去跟人家交易。
不仅不能给杨辰提供帮助,反而还会成为杨辰的负担,那收这些手下有什么用。
至于高军辉留下的这些人,杨辰的身份又不比他们高,他们也不可能拿杨辰当高军辉对待,杨辰要他们有什么用。
不过高军辉这里另有一套说词。
就见他笑眯眯地冲杨辰说道:“小杨,你下去担任县委书记的本意是什么?”
杨辰有些纳闷地说道:“想干点实实际际的事,而且我没有县这一级的履历,需要补全。”
高军辉故作高深地问道:“后一个理由成立,前一个理由不成立,难道在市里就不能干点实实际际的事。”
杨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高军辉替他说道:“难道不是因为当市长助理没有最终决定权,就是有什么功劳,也不能算是自己的,所以才下去的?”
杨辰叹了口气:“高书记,人艰不拆呀!”
高军辉皱眉问道:“什么意思?”
杨辰:“人生已经这样的艰难了,有些事您知道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拆穿呢?”
高军辉不太接受这样的用语,干脆说道:“你这心思是个人都知道,以为别人看不出呢。”
杨辰很无语地看着他。
高军辉继续给他分析道:“其它大家都明白,你的年龄在你这个级别,已经是非常显眼了,所以要想继续提拔,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别人做不到的优秀成绩。”
“就跟你这个经济数据全省第一一样,这个数据一出,谁敢说你没有工作能力,谁敢说你没有工作思路,谁敢说你工作作风不够踏实?”
“同时也坐定了你经济专家的名头,不再象以前那样,或者其它人那样是纸上谈兵,你这反而成了学以致用的典范。”
“按照四化干部的方针,你首先革命化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在坚持道路方面,别说你这个年龄层次了,就是很多老干部都比不上你,事业心和责任心也没问题。”
“年轻化方面,你绝对符合,甚至还偏年轻;知识化,你学历又够,都读博了,正经你这个层次的干部,大多数还是党校本科呢;专业化吧,就更不用说了,有理论,有论文,有应用,懂技术、会管理。”
“可以说四化方面,你一点都不缺,现在缺的就是时间,或者说契机,如果你在革命时期,不怎么考虑论资排辈的话经,早就把你提上去了。”
“但是现在就不行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突破用人原则限制,所以你现在想要破格提拔,就必须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甚至说放眼全国都算是耀眼的成绩,你是不是照着这个路子走的?”
杨辰赶紧摇了摇头:“能在全省领先就不错了,我可不敢放眼全国。”
成绩够用就行,太出风头,也不是什么好事。
特别是官场上,看似风头特别强劲,反而不一定是好事,容易众矢之的,成为集火的目标。
杨辰的骨子里,有“苟”的成份,或者说因为上辈子的关系,习惯了猥琐发育,但官场上又不适合这种刻意低调或故意隐藏实力的行事方法。
要适度张扬,适度高调,但是又不能嚣张。
高军辉这才说道:“小杨,你想过没有,哪怕你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或者说日常表现非常出色,能自己跑到领导面前自卖自夸吗?肯定不能?靠你的手下给你吹捧吗?他们的层次又不够。”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些帮手,来帮你进行日常的吹捧,就跟你们县拿到全省第一这件事,不是刑耀文来跟我说,我怎么可能知道。”
“但是同样是汇报,老刑来跟我说的,就是很正常的语气,说你们有可能拿到了一季度经济增速全省第一的开门红,为什么呢,因为你跟老刑没有什么私交,平时也跟他没有太多的来往。”
“他可能是觉得当了常委后,你应该比以前更尊重他的,但是你并没有是吧?”
这个杨辰承认,他跟刑耀文没有什么私底下的交情,无论是他先当上秘书长,还是后来又任命常委,杨辰都只是打了一个祝贺电话,并没有别的表示。
杨辰都跟市委书记这么熟了,还需要巴结秘书长吗?
就是江宏图在的时候,对他周少游也是这个态度呀,就是其它的常委,他也没有去过分尊重呀。
有这个必要吗?
杨辰认为没有,对主要领导表示足够尊重就行了。
高军辉说的这个有道理,但没太大必要。
就算市委书记不是高军辉,两个人没有这么好的关系,那努力发展关系不就行了,也不需要通过秘书长去迂回呀。
杨辰现在差的又不是关系。
高军辉又继续说道:“但是我在走道碰见志新书记了,志新书记以前管过统计,对统计工作十分熟悉,上来就介绍以前清沅市的最高记录是多少,最高名次又是多少,现在又是什么状况,多少年清沅市象这种重点工作,清沅市没有拿过全省第一了。”
“他这么一介绍,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这个成绩的含金量自然就上来了,如果再有其它人来我面前对你大夸特夸,我是不是印象更鲜明。”
表面上高军辉说的是自己,实际上说的是新市委书记,或者新市长。
杨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就是商业互吹的意思,你有机会了吹捧我,我有机会了吹捧你,互相这样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