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

月,见过家国的兴衰,见过人生的起伏,更见过诗人的风流时光。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谁写出这样的诗?

就是人称“小李杜”的杜牧。

杜牧是官三代,他的爷爷还是宰相,可以想见,杜牧少年时期是有一肚子的宏图大志的。

但少年往往无定性,还容易被现实中的小小波折打击。

杜牧26岁中了进士之后,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这之后,他开始了长达年的幕僚生涯,其间分别先入江西观察使幕,后转淮南节度使幕,然后又入观察使幕,杜牧分别身在洪州、宣州、扬州。

这等小官杜牧不太看得上,也是应付了事。不但如此,他还觉得是朝廷没有人尽其才,让他空有大志无处施展。

恰巧,怀才不遇的天才文人,遇上了扬州。于是,一段放浪风流的生活开始了。

在扬州,杜牧过的是优哉游哉的生活,一方面是潦倒江湖,以酒为伴,一方面是秦楼楚馆,美女娇娃,其实质是放浪形骸之外的状态。

杜牧的才子气质在这里彻底养成,但也因此消耗掉了杜牧最美好的青年时光。

十年之后,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杜牧已经外放为黄州刺史,成了有实权的地方长官,他写了一首诗纪念自己年轻时的放浪生活,诗名《遣怀》,全诗如上。

杜牧这次是怎么来到扬州的呢?要问他,他肯定会说,反正不是他主动来的,他是被动的。

大和七年(833年),大唐前宰相牛僧孺(779-848)出任淮南节度使(治所扬州),他不仅与杜牧相识,更欣赏杜牧才华,便以淮南节度使之名征召杜牧。于是,杜牧来到了扬州,先任节度推官(负责案件讼诉的小官),后任节度掌书记(类似现代的机要秘书)。

扬州不愧江淮繁华之地。

扬州,从当年隋炀帝为观赏琼花而修了那条大运河开始,就成了“烟花繁盛地,温柔富贵乡”的纸醉金迷场,就成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锦绣繁盛地。骚人墨客为扬州写就了无数的名诗佳赋。

《太平广记》载:九里三十步的长街(杜牧诗言“春风十里”,已近写实),娼楼林立。每到傍晚,万盏红纱灯齐明,辉煌的灯火照亮整个天空。珠翠满身的妓女,摩肩接踵,挤塞路口,远远望去,宛如仙境。

比杜牧早些年,诗人张祜来过扬州,目睹此景,禁不住赞叹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纵游淮南》)

初到扬州的杜牧,而立刚过。精力充沛的杜牧,每天工作一结束,便去长街消磨。当然,每次出门,杜牧都会避开牛僧孺的视线。毕竟公职人员经常去那种地方,影响不好。古代也不行。

杜牧当时有多疯狂,后来的事情给出总结。

大和九年(835年)年初或年中,杜牧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

杜牧赴长安任职前,牛僧孺在节度使府中为杜牧设宴饯行,并告诫他说:“以你通达处事的气概,一定能走上坦途。然而,你风流不羁的性情,却让我忧虑,或许也会对你的身体有所伤害。”

杜牧连忙分辨道:“所幸我平常能检点自己的行为,还不至于让您担忧吧。”

牛僧孺闻言,笑而不答,让侍从拿来一只小书箱,在杜牧面前打开,里边全是街头巡卒关于杜牧行踪的密报,多达一百几十张。

上面都这样写着:“某晚,杜书记去某家,没有不安全情况。”“某晚,在某家赴宴,情况与上次一样。”

杜牧看罢,惭愧不已。

原来,牛僧孺发现杜牧总是流连娼楼妓馆,心想,文人嘛很正常。他既不想扫杜牧的兴,又担心他出事,便专门派出三十名士卒,改换服装,悄悄跟在他身后,暗中保护,以防不测。如此两年下来,杜牧竟全然不觉。

(二)

如果因为《遣怀》,便以为杜牧只是一个沉缅酒色、胸无大志的花花公子,那就太冤枉诗人。

如果我们读过杜牧的《阿房宫赋》、《过骊山》、《感怀诗》、《史将军二首》以及《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等诗文,就会发现他其实更是一个忧国忧民、志向远大的热血男儿。

杜牧不仅文学才华出众,政治才华也相当出色。杜牧十多岁时,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读书之余,他开始关心军事,曾专门研究过孙子,写下十三篇《孙子》注解。二十五岁时,杜牧写下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

然而,晚唐牛李党争、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杜牧纵有报国之心,亦难有所作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不过是用放浪形骸的表象,掩饰了杜牧孤独苦闷的内心。

繁华富庶的扬州,不仅吸引商贾富豪,更吸引像杜牧一般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纷纷慕名而来,或寄情山水,或寻访友人,或为功名拜谒诸侯。

我们后世人要感谢的是,他们也写下大量咏吟扬州的优美诗篇。

据《扬州历代诗词》所载,仅唐代便有158位诗人共计430多首咏吟扬州的诗篇,其中着名诗人有骆宾王、张若虚、孟浩然、王昌龄、李白、高适、刘长卿、韦应物、孟郊、卢仝、张籍、刘禹锡、白居易、李绅、徐凝、张祜、杜牧、温庭筠、皮日休、韦庄等几十位。

杜牧应是咏吟扬州最多的唐代诗人,他至少为扬州写下《扬州三首》、《题扬州禅智寺》、《将赴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二首》、《遣怀》、《隋苑》、《隋宫春》等十多首诗作。

我们如今依然耳熟能详的还有: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三)

大才子杜牧在扬州放浪形骸,不仅仅是因为官场不如意,也不仅仅是扬州的“勾引”。

一度爱而不能的心死,才是主因。

杜牧的这段故事,昭然于千年之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着杜牧仅存的书法墨迹——《张好好诗》卷。它也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

该卷书用麻纸,制作相当精细。书用硬毫,笔法劲健,颇多叉笔,这些都是唐代书法的用纸、笔法的特点。

《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是说作者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

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

该卷先后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

情深不寿。这件宝物也难免命运多舛。

1912年,清廷退位,但仍居紫禁城。1924年,逊帝溥仪将此卷在内的众多墨宝带出宫外。伪满洲国时期,诗卷被藏在长春伪满皇宫小白楼。

抗战胜利前夕,溥仪仓皇出逃,这卷宝物被一名伪军士兵窃取后埋藏在地下,生出霉斑,破坏严重。

也许是卷中深情护佑,此宝命不该绝。

1950年,琉璃厂的靳伯声先生在东北购得到此宝。曾有“民国四公子”之称的张伯驹先生得知后,为免国宝流失海外,急托人追寻,最终以5000元重金购回。他为此身负重债,但也不觉苦。

自此,张先生对这件宝贝爱不释手,在很长时间里,他每晚睡觉都将该诗卷置于枕边同眠,还自称“好好先生”。

1956年,张伯驹先生毅然将《张好好诗》卷连同晋陆机《平复帖》等共八件国宝捐赠给新中国。张先生谢绝了所有奖金,仅兴高采烈地收下了一纸政府签发的褒奖状。至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一卷有情诗,几多世间缘。

千年前,张好好遇人不淑,饱经磨难。千年后,张伯驹先生坚持只求国宝“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信念,献宝新中国,正是经他之手从此免去宝物颠沛流离之苦。

这份为国献宝的深情,必将与“家国离乱无良缘”的道理一起传诸后世。

国宝的意义不待缀言,而诗中张好好的故事自让人唏嘘。

自唐大和二年(828年)十月,尚书右丞沈传师外放为江西观察使,后转任宣歙观察使。杜牧就一直跟随沈传师身边,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做了五年幕僚。

沈杜二家本为世交,沈传师年少时就为杜牧祖父杜佑所器重,他对才华横溢的杜牧自然格外关照。

唐朝官员可以挂着朝廷的官衔职位,然后去地方上工作,薪水还比朝廷给得高。

杜牧去了洪州之后做江西团练巡官,也是沈传师府上常客,经常去沈传师家吃饭。

沈传师是唐朝有名的书法家,也极为喜欢吟诗赏月这些风雅之事,两人是一拍即合。

一天,沈传师在赣江边的名阁滕王阁摆下筵席,邀请众幕僚谈诗论道。杜牧就坐在他的旁边。

一碧如染的赣江之畔,高倚入云的滕王阁中,这场“华筵”高朋满座。

“前些天,本官在民间寻得一乐女,人长得标致,歌声也婉转,今天诸位都在,就把她叫过来让各位开开眼。”沈传师对大家说。

说罢,高阁之上,一位少女在众女的的簇拥下,如众星捧月般,缓缓出现,轻轻踱步到阁楼中央。

只见她年约十二三岁,身穿翠绿衣裙,袅袅婷婷,就像飘曳着鲜亮尾羽的凤鸟;粉嫩脸庞充满了少女特有的青春活力,如一朵摇曳清波的红莲,含葩欲放。

如群星拱卫的新月,少女的身姿落在杜牧的眼眸,刹那间便把这“高阁”和“华筵”照亮了!

少女的风姿一瞬间也震撼了全场。沈传师猛地看见她,差点滑下座位,手中的酒杯一斜,酒洒了一半。虽然此前已见过了,少女的正式登台,还是惊艳到了他!

自觉有些失态,沈传师赶紧起身,斟满酒举起杯道:“来来来,歌舞之前,我再敬在座各位。祝大家佳节喜乐、阖家安康!”

在杜牧眼中,看到的是少女如春日般的明媚,如闪电一般击中了自己。当时,他心中像有好几只野兔同时在跳,跳得那叫一个快,一只都抓不住。杜牧生怕自己失态,赶紧附和着举杯,一饮而尽……

亮相之后,少女在另外两位美女的引导扶持下,走向唱台中央开始试唱。站定后,少女低头不语,摆弄着长长的前襟;一双发鬟高下相宜,缕缕发辫才曳过短襦。

猛然间,少女乍一摔袖,席间顿时响彻新生凤凰一般清润圆美的歌鸣。

歌声嘹亮清丽,竟使伴奏的器乐都有难以为继之感,以至于琴弦都快要把关钮迸散,芦管即将为之破裂。而她的袅袅歌韵,却压过“众音”,穿透滕王阁最高层,直上云衢!

一时间,宾客哑然。大家不禁惊住,如此小儿女家,竟有声震梁尘的妙喉!

人美曲妙,歌喉婉转,举座陶然而醉。杜牧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住处的,回到住处之前的那些寒暄客道更是忘到了九霄云外。

一位初登歌场的少女,一鸣惊人,赢得了观察使大人的青睐。她从此被编入乐籍,成了一位为官家的歌伎。她就是张好好。

杜牧后来知道了,张好好是洪州人,是唐朝合法的官伎。唐宋的伎乐文化非常盛行,宫廷有宫伎,军营有营伎,官府有官伎。平时主要给主人唱歌,跳舞,陪侍。

才十三岁、未更人事的张好好,自然不懂得,这失去自由的官伎生涯,对于她的一生意味着什么。

她满心喜悦地看见,面前一扇富丽繁华的生活之门,已向她砰然打开。想想看彩霞满天的秋日,她伴着“主公”登上“龙沙”山(南昌城北)观赣江之浪;明月初上的夜晚,与幕僚们游宴“东湖”……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充满无限乐趣!

在杜牧眼中,张好好的风韵日益可人:“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不知不觉中,这位少女已长成风姿殊绝的美人。这对于杜牧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但杜牧也仅仅是想想而已,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在洪州的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后,当沈传师“旌旆”东下、调任宣歙观察使时,自然没忘记把她也“笙歌随舳舻”地载了去。

作为幕僚的杜牧自然要也跟随。

于是,每遇霜秋、暖春,宣城的谢朓楼,或城东的“句溪”,就有了张好好那清亮歌韵的飞扬。也有了杜牧神来之语相和。

杜牧的诗句,也渐渐在张好好的歌曲中多了起来。

才子遇佳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爱情悄然地滋长。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从此他们会常常见面,三天不见就觉得时间太久。

一个欣赏对方的美貌聪慧,一个倾慕于对方满腹才情。自从,杜牧与好好经常携手看秋浪,月夜泛舟,才子佳人,缱绻情深。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宣城的山山水水都成为他们爱过的证据。

但是,两人却不可能再往前走一步。

杜牧和沈传师是好友关系,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上下级的关系。向沈传师提出要把他身边的美人娶走?这对于杜牧来说是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的。

两人虽有情愫,却又身不由己。只好约定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论婚嫁。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有感》)

杜牧这回真的迟了。

三年后,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拉去做幕僚,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却相中了张好好,向哥哥提出纳张好好做小妾,沈传师答应了。

豪华婚宴在洪州举行,杜牧得知后急忙赶回,可已无回天之力。

沈述师把张好好娶到手后金屋藏娇,不再让她抛头露面。杜牧想见面,也被张好好拒绝了,只给杜牧留下了一首诗:“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

爱而不能,哀莫过于心死,杜牧从此放浪扬州。

大和九年秋(公元835年),33岁的杜牧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办公地点在东都洛阳。

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在赴洛阳任职路上的一个小酒馆,杜牧竟再次遇见了张好好。

杜牧无法想象的是,当年的梦中情人,竟然站在街头卖酒。沦落如此,这让杜牧十分震惊。

“好好,你怎么到洛阳了?怎么卖酒为生了呢?”相见的短暂震惊后,看见张好好风中憔悴,杜牧心中充满了痛楚。

“十三郎,这几年你干什么去了这么辛苦?怎么年轻轻的就白了胡须,朋友还都在吗?这种失意的日子可还坚持得住?”张好好没回答,却先问杜牧,好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不幸。

然后,两人对视无言,抱头痛哭。

衰柳、斜阳,凉风座隅,让两人更觉人间酸楚。

原来,张好好嫁给沈述师不久就被嫌弃抛弃,独自一人离开了沈家,后来只能以卖酒为生。

杜牧才智难申、须发斑白,好好流落市井、当垆卖酒。不仅爱而不能,更都是不幸之人。

杜牧默然无语,在“凉风生座隅”的悲哀中,扑簌簌流下满襟的清泪。曾经以那样美好的歌喉惊动“高阁”“华筵”,出落得“玉质”“绛唇”“云步”“艳态”的张好好,却落到这样不幸的遭际中。

后据野史记载,杜牧五十岁病逝时,张好好听说后瞒住家人到长安祭拜,想起这段有缘无分的当年情,痛不欲生,肝肠寸断,竟自尽于杜牧坟前。

而杜牧写给张好好的诗,像是爱情的鉴证,留存了几千年。

有些爱情像烟火,注定只是一闪而过,虽然短暂却强烈、真挚。即使瞬间迸发出的火花,也依然耀眼。

(四)

离开扬州,杜牧最舍不得还是那些歌妓,其中一位杜牧特别喜欢,不知是她貌美如花,还是才艺绝伦,又或者在她的身上有张好好当年的影子。

这位歌妓当时也是十三岁。

杜牧离开扬州时,恋恋不舍地和她在烛光下了对望了一夜,为她写了着名的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从此,豆蔻年华便成了十三岁少女的形容词。

春风十里扬州路,这是杜牧作为扬州形象大使为扬州代言的名句其一。

离开扬州,杜牧变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清明》,据说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读这诗,顿时让游子如归故乡,几乎已成中国人表达“乡愁”的代言诗。

那时杜牧已经四十二岁。由于长期醉生梦死生活方式的摧残,他已经露出老人的衰相,不再过度留恋青楼,而是返还了老人的童心,虽然他还并不老。

回归了人生的纯真,诗人的诗艺也随之返璞归真,进入化境,给我们写下了众多名篇佳句: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冬,四十九岁的杜牧病重。

杜牧心知大限将至,竟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后人读来平实无奇,丝毫看不出文坛巨擘的风采。或许,这正是一个诗文天才近乎造化的手笔。

据《新唐书》记载,墓志铭写好后,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家人留下十之二三。焚之的,其中定有不少在扬州的应景、应酬之作。

一个大活人给自己写墓志铭,这正是一个别具个性诗人的行为艺术。或者,他要借此表达自己对这个时代与社会人生的态度。返璞归真,才是真。

杜牧所处的时代正值晚唐,国势日蹙、政局日下,他看到当时统治势力的弱化,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朽,也看到藩镇的拥兵自重、百姓的民不聊生,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他不能不为唐王朝的前景感觉到忧患,便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泊秦淮》,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一首诗能成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杜牧也可以封神了。

(未完待续,随时补充修改)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大秦:造反从坑爹开始权行天下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平凡的清穿日子一品布衣卫青与霍去病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最强路人甲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骗了康熙三国麴义传少将军三国行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初唐闲公子水浒:绑架宋徽宗强索江山逍遥小县令我的老婆是皇上弃妃魅天下将门毒女驭夫计唐朝那些事异世最强纨绔驸马爷苏维埃上空的鹰灭宋鬼话三国祥龙传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雅骚百炼飞升录逍遥小相公黑藻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国色芬芳抗日之血色獠牙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谍海偷天军旗永辉梦醒时折花殷商玄鸟传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兴梦渺渺江山权色木叶二鸣惊人大秦特使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真太监之开局葵花杀穿后宫汉末少帝大唐繁荣系统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澶渊风云录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刘璋在三国假三国:天谕异世搬运工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穿越到明朝利用现代科技制霸全球开局迎娶四大美女,我要做皇帝天下局大乾九皇子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烽火乱世行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隆庆中兴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书生凶猛汉末无衣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Q版水浒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大秦:魂穿胡亥,被始皇偷听心声太祖实录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对话历史:我听众生疾苦,摆渡人间!横行霸道,我有空间我怕谁!开封府胥吏回到前世做大牛大夏守国人世代英魂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抽盲盒,搞科技,我在古代当皇帝穿书后,夫人总想对我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