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申时幕营开始埋锅造饭点备兵马。准备戌时一到就开始发动攻城。
别看这只是一次做做样子的佯攻,但张珩反而要把声势做的足足的。
戌时一到幕国军营这边就战鼓齐鸣,喊杀声震天。无数火把被将士们举在手上宛如万点星辰铺满了整片大地。
幕国的动向第一时间就被金沙城的守将得知。见到对方如此声势浩大就猜到对方可能要选择夜间攻城了。
一时间金沙城的军号声传遍整个城池,城内五万将士立刻按照提前做好的部署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第一拨接敌。
关山海在得知幕国来攻城了他不但没有惊讶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幕国大军盘桓城外迟迟没有动静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悬着的那只靴子终于落地了。他也不用整天疑神疑鬼连睡个觉都不敢卸甲。
登上城楼居高而望,只见城外狂野上星点密布,人头攒动。若用心观察的话很明显能看出对方军阵的形态和行进方向。
四里,三里,两里。
军阵离金沙城城墙越来越近,直到一里左右距离才堪堪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对双方来说都算是个安全距离。近一点就有可能被对方箭矢所伤。远一点则冲锋距离太过消耗体力。
此刻的金沙城城头早已是弓弩齐备,巨盾林立。只待敌人再敢上前一步就要万箭齐发。
“大帅,投石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发射。”
张珩闻言面色一狞,挥动着手中的帅旗淡淡道:“开始吧。”
“是。”
军令下达后传递消息的战鼓有节奏的响起。
听闻到特定鼓声的将士们便知道下一步的行进动作该如何了。
只见幕国军阵后方十架投石车缓缓推到前方,然后呈扇形分列开来。
“放。”
接到指令的小兵立刻点燃投石车上的燃料后斩断拉绳。十颗宛如流星一般的火球就这样径直朝金沙城城头砸去。
金沙城这边对投石车的出现其实早有准备。但当看到那十颗火球升空后却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尤其当火球砸在城楼上爆开时的反应才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皮发麻。
“火油,他们投的是火油。”
仅仅几个瞬间金沙城城头就化作一片火海。
关山海在随行护卫的保护下第一时间撤离了城头。可当他回头观望城头上的惨状时也不由让他感到头皮发麻。
“这是什么东西?”也难怪关山海一脸懵逼。火攻他不是没见过,可传统的火攻不就是一团棉絮点燃后再砸向对方吗?
至于火油他也想过,但很快就被他否定掉了。因为就算你把火油投出来那在空中就要散掉一半。更别说还能投这么远了。
可现在呢?人家不但投过来了。燃烧后的效果明显不是普通火油能做到的。
明明投过来时还只是一个火球,可落地后却砸出一片火花,但凡被这火花沾染上的就宛如附骨之蛆经久不灭。
张珩遥望着城头上的一片火海很是满意。
石脂水这种高级货岂是区区火油能比的?
石脂水原料如脂如漆黏稠性极强。只需用普通麻布包裹上几层就能凝而不散。完全不像火油那般不受控制。
他要做的就是把包裹的好的石脂水提前点燃后朝对方扔去,等落地时靠着巨大的冲击力把麻布冲碎便能把火焰铺满城墙。
以往的投石车火攻如果说只是单体攻击的话,那么把弹药石脂水后就变成了大范围群体AoE攻击。
虽然光靠几个投石车杀伤力依旧有限,但好处就是你城墙上别想站人了。先不说你怕不怕死,就光石脂水燃烧时散发出的气味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
张珩军旗挥舞,一支一千人组成的攻城小队分三个方向朝城头进发。
金沙城守将明显注意到了这点想要立刻组织攻势展开反击。可无奈城头火光盈盈,毒气漫天。一些弓箭手还没站稳就被毒气熏了个七荤八素。
这一轮火攻杀敌数量倒是没有多少,但对景国士兵的士气打击却是巨大的。
“所有弓弩手听令,全部暂下城楼在城内向城外抛射。”关山海当机立断指挥道。
城楼上是不能待了。除了少数几个传令兵其他人都先退了下来。
可弓手退下来不代表他们就能闲着,于是八国攻城战中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无数弓箭手站在城内朝着天上放箭,至于射出去后能不能命中就只有天知道了。
幕国的这次火攻完全在关山海的意料之外。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对方会开展火攻,但这种强度的火攻他是从来没有遇见到的。
在不搞清楚对方用的是什么手段后他不想让手下的士兵白白牺牲。
至于对方会不会打进来他倒是完全不担心。
哪怕他就算放任对方顺利爬上城墙那等待他们的只有无情的屠杀。
城内五万精兵就是他的底气。守城从来不是说城墙丢了城就丢了。爬上城墙只是第一步,你能不能继续走下去才是成败的关键。
他可不认为对方人马就算真上来了还能翻天不成?
缺少了弓箭手的威胁幕国这边的行进很是顺利。那一千人几乎没遭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摸到了城下。
除了少数几个倒霉蛋被抛射出来的流矢射杀基本没什么损失。
打过仗的人都知道。四大军功分别为“先登”“陷阵”“斩将”“夺旗”
而这四大军功中又以“先登”为首。可见第一个登上敌方城头的人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可要是在把“先登”这个头衔放在如今以军功授爵的幕国。那他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能不能封爵不知道,但只要能活着回去那百亩良田绝对是少不了的。
于是幕国这一千先登队跟疯了一样搭梯架桥朝城头爬去。
看似一切都是这么完美无缺。景国大军也全都是一些不堪一击的烂泥。
可远在后方观战的张珩却是心如止水,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一千人注定是有去无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