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将军~~~”

一骑如飞,从北边飞驰而来,正苦于找不到八百流寇行踪的黄忠顿时精神一振,终于有消息了吗?早在凌晨时分,黄忠就率大军进抵随县,却发现八百流寇早已经引而远遁,整座随县早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但是很快,黄忠就发现情况不对了。

这骑是从北边来的,而且也不是他派出的探马,定睛仔细一看,这不是秦大人的小舅子文聘吗?怎么弄的如此狼狈!?头发蓬乱、衣衫破烂,身上还沾满了斑斑血迹,倒像是刚从乱军中冲杀出来似的。

(PS:有读者提出李严、文聘的出场时间过早,希望能提供确切的生卒年份,演义和三国志中好像都没有记载,反正剑客是没查到)

文聘策马冲到黄忠跟前,双手猛地一勒马缰,战马吃痛顿时人立而起,后腿蹬地一连弹了两下始才嘎然收住前冲的势头。黄忠目光一凛,不想文聘小小年纪,一身力气倒是不小,骑术更是精湛,是个可造之材。

“文聘,你不在复阳护卫秦大人,如何前来随县?”

文聘神情惨然,带着哭腔道:“将军,大事休矣!”

“休要惊慌,慢慢道来。”

黄忠神色凛然,魏和与蔡瑁亦闻讯围将过来。

文聘长叹一声,将昨夜发生的一幕说了一遍,黄忠三人听罢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尽皆目露惊惧之色!这个马跃,端的狡诈异常,众皆以为他袭得随县之后,必然会顺势南下江夏,不曾想竟然虚晃一枪又杀回了复阳。

魏和作色道:“秦大人与邹大人如何了?”

文聘黯然道:“姐夫病重,困于县衙无法行动,在下突出重围时,邹大人及数百将士业已身陷重围,想来……已然不幸了。”

“唉!”

蔡瑁重重地跺了跺脚,脸上尽是懊恼之色。

魏和转向黄忠,森然道:“将军,请速下令回师复阳!”

蔡瑁急忙劝阻道:“且慢,若我等果真回师北上,安知这不是马跃的又一个诡计?八百流寇倘若再次掉头南下进袭江夏,如何是好?”

魏和闷哼一声道:“那是江夏人的事,跟我们南阳人没关系!”

蔡瑁色变,吼道:“魏和!你别忘了我也是江夏人。”

黄忠脸肌抽搐,几乎咬碎满嘴钢牙,厉吼道:“传令,后队改前锋,全军回师复阳!”

蔡瑁森然道:“要回你们回,老子不奉陪。”

黄忠冷然道:“主不欺客,尊驾自请离去便是,驾。”

片刻之后,黄忠、魏和率2000南阳兵回师北上,蔡瑁则率1000江夏兵继续南下,前去于陆一带与李通、赵慈所部汇合不提。

又是整整一夜的急行军,次日凌晨,等黄忠率两千疲惫不堪的南阳兵赶回复阳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却又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整座复阳城四门大开,鸦雀无声,街市上行人绝迹,鸡犬不闻。

“怎么回事?莫非其中有诈?”魏和神色一凛,沉声道,“不如谴小队士卒进城查探。”

“唔!”黄忠应了一声,下令道,“大军城外休息,三军将士衣不解带,刀不离手!文聘听令。”

文聘策马向前,沉声道:“末将在。”

“领军200,前往城中打探,可有流寇埋伏。”

文聘抱拳作揖,朗声道:“末将遵命。”

文聘领了军令,点起200士卒从复阳南门进了城,而这时候,尽着缟素的八百流寇已经堪堪赶到宛城城东十里。

这几日之间,复阳在官军和流寇之间反复易手,城中百姓虽未曾遭受流寇茶毒,却已经寒了心胆,此时虽知朝廷大军杀回,却没有一人敢开门迎接。官军既至,宁知流寇不会紧跟着又杀进城来?朝廷的军队已经被流寇击败两次,怎知不会有第三次?

文聘搜遍全城毫无所得,遂下令强行逮捕了十数名无辜百姓,拷问之下方知八百流寇早已经离去多时,至于去向何处,城中秦颉、邹靖等人的下落,却是一问三不知。可怜升斗小民,如何晓得这等军机大事?

黄忠只得作罢,大军却不敢进城驻扎,只在城外扎下营盘,一面加强戒备一面多派探马四出侦察,到了第二日晌午时分,探马始才传回一条惊天噩耗——宛城沦陷了!这一消息着实让黄忠、魏和两人大吃一惊。

宛城可不比复阳,复阳只是座小小的县城,宛城却是城高池深的郡治所在,有足足一千精锐南阳兵驻守,还有都尉张勋坐镇,即便是遭受数十万黄巾贼围攻,也足以支撑上数月之久,马跃的八百流寇并非天兵天将,如何能在一夜之间攻陷宛城?

黄忠、魏和两人的第一反应是其中有诈?等到从宛城溃逃下来的残兵把另一个噩耗带给他们之后,黄忠、魏和两人却相信了!真可谓是晴天霹雳,秦颉大人居然已经故去,可恶马跃贼子,竟然以秦大人的灵柩诈城,此等欺侮亡灵之事,也只有马跃这样的无耻贼寇始才做的出来。

魏和面有忧色,说道:“汉升兄,宛城已陷,大人已死,事不可为矣。唯有棘阳诸县防备空虚,随时可能遭受流寇袭击,若有差池,我等后路绝矣!不如引军回屯固守,静待朝廷派来新任太守,然后再作计较?”

黄忠默默点头,叹道:“罢了,也只好如此了。”

……

宛城局势逐渐趋平静,管亥与裴元绍的身影同时出现在太守府衙之外。

“伯齐,你找我们?”

马跃点了点头,说道:“老裴,你带上百十号弟兄,把淘汰下来的兵器,多余的器械,还有从富户家中查抄出来的铁器全部搜集起来。”

“搜集铁器?这是要干吗?伯齐,弟兄们的兵器已经够精良的了,不用再打造了。”

“闭嘴,让你做什么就去做。”

“遵命。”

裴元绍闭上嘴巴,虽遭马跃斥骂,却丝毫不以为意。

“老管,你也带上百多号弟兄,把宛城方圆百里之内的铁匠和木匠都给我抓来。”

“遵命。”

“还有,这几天要分派弟兄们学骑术,旬日之内,所有人都必须学会骑马,否则,等到大军转移之时,别怪我把他扔在宛城等死。”

马跃话音方落,裴元绍就纳闷道:“啥,我们还要转移?留在宛城多好啊,这可是一座大城,好容易才打下来的,弃了多可惜?其实就算是复阳,我觉的也应该留下人马驻守的,到时候好歹也是条退路不是。”

马跃冷然道,“总共就千多号人,这里分兵,那里驻守,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守得住吗?”

“人手不够可以募兵啊,附近的百姓多的是,只要烧了他们的房子,抢了他们的粮食,他们要想活命就得跟我们走,几天之内就能聚集上万人,嘿嘿,张大帅、刘督帅以前不都是这么干的。”

马跃狠狠地瞪了裴元绍一眼,森然道:“所以,张曼成、刘辟他们都死了!”

裴元绍的脑袋耷拉下来,扁了扁嘴巴无话可说了。

马跃皱紧眉头,耐心地解释道:“我告诉你们,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张曼成,刘辟那一套,的确能够在短时间里聚集起数万、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人,可那并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会浪费粮食、呐喊几声壮壮声势,他们还能干什么?就说张曼成,几十万人围攻几千官军驻守的宛城,打了足足几个月,死了好几万人才打下来,那也能叫军队!?”

“而且,一旦队伍的规模庞大了,朝廷就会重视起来,到时候尽谴天下精锐汉军前来镇压,我们拿什么抵挡?就凭那些乌合之众?颖川的波才是怎么败的?南阳的张曼成又是怎么死的,冀州的张角老道想来也死半截了。”

“所以说,学张角、张曼成、波才那一套,是没有活路的,现在,我们唯一的活路就是当流寇!只要队伍不是太庞大,朝廷就不会重视,就不会尽谴精兵强将前来镇压,我们才有活路。”

PS:票啊,票啊……我的推荐票啊。

!!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北宋小厨师抗日之雪耻汉厨江山权色冠冕唐皇水浒话事人支点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绛色大宋大明虎威军门奸臣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明末之生存危机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抗战之血染山河重燃热血年代抗日之超然兵王完美世界之武魂国公凶猛欺世盗国带着商城去大唐织田家的恶鬼姬龙血战神三国之巅峰召唤交锋铁甲轰鸣内北明不南渡华夏鼎世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大明孽子钢铁陌世天风谍影大唐最强路人甲杨广重生记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明月几时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永恒家园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李盛三国之东汉风云三国之袁氏败家子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