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宣武军前身为河南节度使,成立于安史之乱第一年——天宝十四载(755年),后又相继改称汴宋、汴滑节度使。

建中二年(781年)十一月,改称宣武军。其辖地几经变迁,治所位汴州,长期领有汴、宋、亳、颍四州——大体在今河南、安徽与山东三省交界地区。

刘洽是宣武军组建后的第三任节度使,在位期间正值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他铁心忠于唐室,在永平、神策等军配合下,向北大破淄青叛藩李纳,向南与淮西叛藩李希烈对峙数年互有胜负,因战功卓着累封怀德郡王,被德宗赐名刘玄佐。

他出身贫寒,早年在县里做过捕盗吏,因犯法被县令施以鞭责,险些丢掉性命。后来投入永平军,靠着作战勇猛跻身将领。其人轻财重义,严而有谋,平定战乱后在韩滉劝说下入朝参见,是当时深受德宗宠幸的藩镇主帅之一。

他在宣武担任主帅七年,在他的调理下宣武军从一个二流藩镇步入辉煌,兵力一度达到十万。但也正因如此,宣武将士变得骄横跋扈,只听令他一人指挥。

贞元八年(792年)三月,刘玄佐病故。

与其他牛人统带的藩镇一样,他的死立时让宣武军陷于混乱。军府将佐担心发生兵变秘不发丧,以他的名义奏请德宗从速派人接替。德宗准备让陕虢观察使吴凑继任,遣使询问军中意见。

吴凑是德宗的舅爷,在福建、京兆两地干的都不错,颇有一些政声。监军孟介、行军司马卢瑗认为可以,德宗于是安排吴凑走马上任。

吴凑走到汜水时,刘玄佐死讯公开,军中向卢瑗申请仪仗以备发丧。卢瑗拍马心切,想把仪仗留给新节度吴凑上任时用,一口予以回绝。

这一做法激怒了尊重刘玄佐的众多将士,刘玄佐女婿带领亲兵披甲执刃,簇拥着刘玄佐的儿子刘士宁脱去孝服,占领军府,自称宣武留后。

他们抓捕了同意吴凑上任的守城将曹金岸、浚仪令李迈,将二人凌迟处死。卢瑗跑得快,得以逃脱。

刘士宁打开府库,用重金犒赏将士笼络人心,劫持了监军孟介,借以向朝廷施压。

德宗与宰相商议对策,窦参认为如果不答应刘士宁,恐怕他会倒向淄青李纳,对朝廷不利。德宗采纳了窦参意见,诏令刘士宁为宣武节度使。

刘士宁怀疑宋州刺史崔良佐不依附自己,便以视察为名到达宋州,用都知兵马使刘逸准取代了他。

都说将门出虎子,可惜刘士宁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优秀基因,根本不是做节帅的这块儿料。他淫乱残暴又不务正业,经常外出打猎数日不归,上任不过一年多点,便已惹来一身骂名。

都知兵马使李万荣素得人心,引起了刘士宁的猜疑,剥夺了他的兵权,打发他代理汴州政务。

贞元九年(793年)十二月初二,刘士宁带着两万人到郊外打猎。李万荣趁机进入军府,召集留下的千余亲兵,欺骗他们说:“朝廷征召李大夫入朝,让我执掌留守事务。你们工作辛苦,每人赏赐三十缗。”

众亲兵平白得了这么多钱,纷纷下拜道谢。李万荣又照此方法,告谕府外士兵,众人全都信以为真,愿意接受他的号令。

随即下令关闭城门分兵把守,派人飞骑通告刘士宁:“朝廷征召大夫入朝,请你立刻启程。如果迟疑逗留,诏令割掉你的首级进献。”

刘士宁眼见大势已去,带着五百亲信逃奔长安。只是树倒猢狲散,当他走到洛阳时,身边仅剩下数名家仆。

德宗听到这一消息,派人询问陆贽意见。陆贽道:“如今刘士宁被驱逐虽是出于众意,但李万荣执掌宣武却并非朝廷委任。此事涉及国家安危,请陛下派大臣前往查明,谨慎加以处办。”

德宗道:“如果动作慢了,恐怕于朝廷不利。我的想法是让一名亲王遥领节度使,暂且由李万荣代理留后,看看情况再说。我现在就从宫中直接下令。”

陆贽认为不妥,上疏劝道:“上阵厮杀不是臣的强项,然而运筹帷幄或许还有些见解。李万荣所上奏疏,言辞颇为张狂,只流露出他想上任的想法,全没有臣子该有的礼节。从这一鄙陋行为即可看出,他不是个遵循正道的人。”

“臣听说他生于滑州,热衷于搞老乡观念、团团伙伙那一套。宣武军中与他亲近的不过三千左右,其他士卒早已心怀怨愤。这一偏执行径,足已证明他实非将才。这种人一旦让他得志势必骄横傲慢,将来恐怕不是背叛就是丧师辱国。”

“像他这样靠着要挟朝廷获得官位,不会对朝廷恭顺。陛下碍于形势被迫授予官位,也不是出自本心。君臣之间势必互相猜疑,与其到了事态严重时再去制止,不如在尚未萌芽时予以拒绝。”

“治国之道,在于弘扬正义。若让将士忠于君王,先使他们学会服从。藩镇节帅专制一方,加罪一人何愁找不到理由。如果杀害主将就可以接替帅位,长此以往谁都会暗存歹念。任凭此风蔓延,非但助长叛乱,也开启了谋逆的祸端。”

“如今他刚刚赶走刘士宁,因为事情发生突然,各州刺史固然不是他的同谋,汴州将士也未必都与他同心。陛下只需从文武群臣中挑选一人,将其任命为宣武节度使,同时慰劳宣武将士,褒奖刘士宁平定乱局的功劳,将其另授官职外调他地。李万荣纵然不服,又能有什么作为!陛下按臣所说去做,如果发生任何过失,臣愿意接受罪责!”

陆贽的长篇大论没有打动德宗,他依旧固执的让通王李谌遥领宣武节度使,任命李万荣为宣武留后。

陆贽分析的非常准确,李万荣虽然夺得了帅位,但无论能力还是威望都不足以服众,上任没多久就发生了兵变。

宣武军有三百亲兵,原为刘玄佐护卫,战斗力很强,且极为嚣张。李万荣讨厌他们,打发他们到长安以西参与防秋。亲兵们满腹怨气,在大将韩惟清、张彦琳的蛊惑下攻向李万荣,被李万荣击败。

亲兵们在汴州城内抢掠一番,溃散逃亡。韩惟清逃奔郑州,张彦琳逃奔洛阳。

李万荣展开报复,疯狂屠杀数千人,全是参与叛乱亲兵的家属。有几个士卒在闹市高喊:“今晚有大军到,城池一定会被攻破。”李万荣收斩了他们,向德宗奏报是刘士宁所为。德宗信以为真,将闲居长安的刘士宁调往郴州。

贞元十二年(796年)六月,李万荣罹患中风,昏迷不醒。

护军中尉霍仙鸣推荐宣武押牙刘沐军政双优,可委以重任。

霍仙鸣、窦文场都是德宗最为宠信的宦官。别看德宗心胸狭窄视眼短浅,猜忌这个怀疑那个,但对身边宦官与佞臣却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六月二十二日,德宗诏令刘沐为行军司马,准备让他在李万荣死后继任。

简要说明一下,德宗担心藩镇闹事,不愿在节度使还活着时予以更换。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交接,他亲自选人担任藩镇行军司马,作为节帅的后备人选。因此但凡能做到行军司马,就相当于是下任节帅。

李万荣的儿子李廼在宣武军担任兵马使,执掌宣武兵权。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他集结众将,责备将领李湛、仇娄说、张丕工作不尽心,准备将他们打发到外县。恰好朝廷使者第五守进抵达汴州,宣读了刘沐的任职命令。

十多名士卒在底下喊道:“兵马使这么勤劳,朝廷却不予褒奖。刘沐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能当行军司马!”

一时间群情激愤,大有爆发之势。刘沐怕了,佯装中风倒地,让人抬出队伍。

又有士卒喊道:“仓官刘叔何贪污。”

话音刚落,士卒们一拥而上,将刘叔何乱刀砍死。

愤怒的士卒还想砍杀第五守进,被刘沐劝阻。

都虞侯邓惟恭与李万荣是同乡,平时关系非常亲近,李廼也把他当长辈看。邓惟恭稳住李廼,与监军俱文珍密谋,设计将李廼抓获押送长安问罪。

德宗见刘沐无法服众,便让宰相、东都留守董晋兼任宣武节主度使,把李万荣调整为太子少保,将李廼贬为虔州司马。命令刚下,李万荣病故离世。

邓惟恭赶走了李廼,将兵权握在手中,自认为理应由他取代李万荣继位,没有派人去迎董晋。

董晋接到诏令,仅带十余名家仆前往赴任。抵达郑州,无人迎候。郑州官员劝董晋暂时留下以观后变,有个从汴州回来的官员劝告董晋千万不要进入汴州,以免受害。

董晋丝毫不以为意,继续前行,很快距汴州城不足十里。邓惟恭没料到董晋动作如此迅速,他还没顾得上谋划就已到了,只得率众出迎。

董晋拦住了准备下马施礼的邓惟恭,神态安祥满脸笑容,与之相反,邓惟恭却显得局促不安。进城后,董晋毫不起疑,仍让邓惟恭继续执掌军政事务。

当初刘玄佐将宣武军扩充到十万人,待遇非常优厚。李万荣、邓惟恭为了笼络人心,也经常厚加赏赐,以致这些将士骄横跋扈无法驾驭。为了防范他们作乱,李万荣、邓惟恭均安排亲信驻扎在帅府庭院,董晋到达当天全部予以解散。

朝臣大多认为董晋性格柔和,担心他镇不住宣武将士,德宗也有此顾虑,诏令汝州刺史陆长源为行军司马,辅佐董晋。陆长源刚直苛刻,主张改革旧制。董晋一开始答应的非常痛快,但每每进入实施阶段便劝陆长源放弃。

邓惟恭看到董晋威信渐高,内心愈发不安。暗中纠集了两百多人准备作乱,被董晋发觉全部处死,将邓惟恭押送长安。

董晋身为朝廷宰相,其政治手腕相当高明,他靠着过人情商,以及以稳为先的策略,很快让宣武军的骄兵悍将安分下来!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初三,董晋病故,行军司马陆长源顺利接任。

陆长源是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书法家,他恃才傲物,性格急躁。由他挑选的判官孟叔度作风轻浮,荒淫放纵,时常怠慢辱骂将士,军中对这两人极为反感。

陆长源刚上任时,曾当众扬言:“宣武将士怠慢松懈,我一定要严肃处理!”

有人劝他用财物取悦将士,他说:“我又不是河北藩镇那帮反贼,不用靠钱邀买人心,换取节度使职位!”

按照惯例,主帅病故,军府应发给将士布匹制作丧服。陆长源不懂这些,让孟叔度给钱。孟叔度趁机从中取利,只为每名将士发了两三斤盐。军中怨声载道,陆长源却毫不介意。

二月十一日,汴州城再次兵变,愤怒的士卒杀死了陆长源、孟叔度,并将二人剁碎生食,这得有多大仇恨!

监军俱文珍因宋州刺史刘逸准是宣武宿将,历来很得人心,秘密派人征召。刘逸准率军进入汴州,兵变告以平息。

几天后,德宗升任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刘全谅。刘全谅有些本事,可惜命不长久。

九月初九,上任半年多的刘全谅病故,宣武军再次面临动荡局面。

军中将士感念刘玄佐恩德,共同推荐他的外甥都知兵马使韩弘为留后。

韩弘早年读过书,因科举不中弃文从武,在舅舅刘玄佐提拔照顾下步入仕途。为人精明,御下有方,在军中威信颇高。

经过这么几次折腾,德宗也感到烦了,很快批准了韩弘的任命。

之前,刘全谅在世时与淮西吴少诚约好共击陈许,把陈州划归宣武。淮西派来的数名使者此时还住在汴州驿馆待命,韩弘将他们全部驱逐出来当众斩首,以此表明了忠于朝廷的立场。

宣武军自刘玄佐死后,七年多时间里先后六次更换主帅、五次爆发兵变,士卒愈发骄横无礼,视主帅如无物。

韩弘上任数月,一直在暗中调查,发现郎将刘锷参与了几乎所有兵变,遂下决心要把这个罪魁祸首除掉。

贞元十六年(800年)三月,韩弘陈兵于牙门,征召刘锷及其三百同党,先责斥他们屡次参与作乱,而后将他们在军门通通斩首,鲜血染红了道路。

这份刺激来的过于血腥,震慑住了所有人。自此开始,直至韩弘退位的二十一年时间里,宣武将士再无人敢在城郭内大声喧哗,宣武军镇在他的带领下跃升为一代强藩!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黄天之世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农门坏丫头北明不南渡第一兵王农家崛起路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抗日之特种战将佣兵的战争皇上请驾崩乱唐小宋腾龙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一把砍刀平大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逆天好运公子白重生之嫡女不善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