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接见孙长舟时,皇帝已经在昌平巡查了一圈了,心里头也有了数。

北方农业整体是向好发展的,低田税的政策虽然造就了朝廷某种意义上的赋税流失,但利大于弊。

“嘿休——”

孙长舟下了马车,强烈的日照让他眼睛不自觉地眯起,右手习惯性地抬起,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座磨坊。

几间木屋,芦草为棚,透风而敞亮。

几头驴被蒙住眼睛,习惯性地走动着,而随着他们的走动,带动了筋绳,然后不断地挤压,大量的汁水就被压出。

孙长舟目光一瞅,那黑黢黢的木板,流淌在其上的汁水,以及石池下的粘稠的堆积物。

他忍不住有些反胃。

皇帝则身着常服,修长的胡须被休整地干净整洁,似乎因为年纪的缘故,两腮开始发福,原本有些凌厉的眼神,也变得和善。

但单枪匹马打天下的君主,哪有一个好相与的?

“陛下——”

“你来了!”

朱谊汐不动声色地应了一声,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到这场挤压之中。

似乎看出了孙长舟的不解,他解释道:“这是制糖。”

“糖?”孙长舟一愣:“北方也能种甘蔗吗?”

“非也,这是甜菜。”

朱谊汐轻笑一声:“将甜菜蒸煮,然后切碎,再挤压,就成了糖水。”

“然后再用铁锅熬煮,那就是糖了。”

孙长舟恍然,旋即脸色骤变,双目圆睁。

甜菜也能制糖?

这对于北方来说是巨大的利好。

“你察觉到了?”

朱谊汐露出些许的自得:“甜菜这东西,越是冷的地方,其就越甜。”

“察哈尔,绥远、东北三地,都是适合种甜菜的。”

“只要普及开来,对于百姓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孙长舟感慨万千,他直接拱手而拜:“陛下真乃一等一的圣君。”

“番薯、玉米,足以温饱,甜菜则让百姓富庶,这是功在千秋万代的事,全凭陛下一人之功。”

朱谊汐摇摇头,谦虚道:“番薯在福建普及,甜菜在甘肃、陕西略有涉及,朕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助推一阵罢了。”

话虽如此,但他却仰起头,满脸自得。

如果按照时间来普及,非得两三百年的功夫,甜菜才能普及在整个北方,玉米、番薯得到十八十九世纪才普及全国。

他轻轻的一推,足以省下上百年功夫,功劳实在太大了。

粮食只能温饱,而经济作物的重要性却不下于粮食。

明晚期,烟草传入大明,但却一直受到官方的抵制,严禁百姓种植烟草。

因为他们怕烟草会占据农地。

甜菜在北方一开始也是如此,官方是很歧视的。

这是因为人口增长,耕地不足,以至于粮食跟不上节奏。

如今东北开荒,安南变秦国,再加上玉米番薯等美洲作物普及,粮食充足。

而一亩甜菜所得,数倍于粮,不仅有利于民间积攒财富,而且会增加其抗灾能力。

在朱谊汐的规划中,烟叶和甜菜,将是北方重要的农业作物,与之相同还有大豆、花生等。

制糖虽然价高,但制油业也不容小觑。

油吃得多,吃的粮食也就少了,这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军队就是如此,舍得放油,不然的话训练可吃不消。

阳光有些勐了,皇帝戴上了草帽。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河边,吹拂着凉风。

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妇注意到这群人,也被吓得禁声,匆忙离去。

“陛下,察哈尔如今有赤峰等小城,故而分为六县,汉民四十万,蒙民八十万,两者相处和睦,无有矛盾。”

孙长舟躬身站着,汇报着察哈尔的境况。

在统治方面,其对于察哈尔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他利用汉民和蒙民相互制衡,同时在蒙民中,以汗帐压制普通牧民。

贵族中,北海郡王、察哈尔郡王互相制衡,但大部分的中小贵族把土地交给官府照看,自己拿着铁羊税过日子。

最后,孙长舟笑着说道:“北海郡王、察哈尔郡王,子孙亲友数与朝廷联姻,关系紧密,但臣又不紧不慢地监督着。”

“据察,北海郡王部众,只剩下三千帐,察哈尔郡王只有两千帐,拥戴其的贵族也甚少,其不再是朝廷的威胁。”

说到这,其笑容格外的灿烂。

花费近十年的时间驯服察哈尔人,这是极为辛苦的,但孙长舟做到了。

一是依靠强大的边军,二是依靠利益,由切香肠一般,不断得让其屈服。

到了最后,蒙古贵族的实力,已经不到察哈尔的三成,而且还极为分散。

“只要长期施行百户制,蒙古大治不远矣。”

最后,其总结道。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对于草原的政策,主要是就是百户制。

将牧民从贵族手中解脱,建立特色的草原官僚体系,朝廷对察哈尔的统治就稳固了。

佛教的驯服、贵族的拉拢等,不过是辅助手段罢了。

铁羊钱虽然是主要手段,看起来挺顺利,但顽固不化的贵族却不在少数,很是考验手腕。

这一切,孙长舟都完成的不错。

从漕运总督,再到宣大总督,察哈尔总督,孙长舟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个顶尖人才。

但是谁能想到,他一开始就是个落魄的锦衣卫百户,在病营里准备等死呢?

朱谊汐一时间有些浮想联翩。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听得皇帝问询,孙长舟一愣,他哪里有什么打算,还不是得听皇帝的。

但他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臣想告老还乡。”

“你才五十来岁,还不到六十,养老太早了。”

皇帝闻言,摇摇头,直接否决了这项意见。

不过他见孙长舟鬓发皆白,倒是心有不忍,开口道:“朕不离不开卿家啊!”

孙长舟心中一叹,他就知道是这样。

皇帝麻利地说道:“朕决定废除绥远总督一职,设晋绥总督,卿家即为第一任晋绥总督。”

他语重心长道:“绥远的蒙古人,还需要卿家来治理啊!”

绥远位于山西大同以北的阴山地区,还是占据着河套的东套,境内多是蒙古人。

相较于察哈尔近在京畿,朝廷方便治理,而绥远就有些远了,总督很难彻底治理。

这时候,把山西和绥远一起组合为晋绥地区,这不是皇帝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计划好的。

晋绥总督的设立,不仅可以方便草原贸易往来,到时候更是可以借用晋兵镇压叛乱。

移民屯田什么的,也是更加方便。

除此以外,皇帝决定还新设云贵总督,两广总督。

云、贵不用说,两省都比较贫穷,穷山恶水,合一起也好镇压。

两广总督则不在于广东,而在于广西。

广西的瑶、垌等土司较多,人多地少,治理难度极高,上千年来不知道多少叛乱。

用广东的钱财去镇抚广西,这是非常合适的。

朱谊汐想起清末的那么多总督,不得不说其中的政治智慧是极高的。

还有的就是闽浙总督,一个穷,一个有钱,互相填补;陕甘总督,一个人少,一个人多。

四川总督,专门负责西南土司和高原地区,在这里设个总督也是有必要的,方便调集财力物力出兵高原。

朱谊汐暂时对闽浙总督、四川总督不感兴趣。

福建有台湾泄人洪,西南有康国、卫藏国互咬暂时不打紧。

等等,陕甘总督倒是有必要的,只不过还要添加为陕甘宁总督。

这三地各有缺陷,确实需要紧密联系。

至于为何不怕总督割据一方?

那是因为各省还有巡抚、布政使等官,官阶相差不大,总督并不是他们的直接上下级。

而总督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军队协调,能够及时的镇压叛乱。

孙长舟把皇帝带回了北京,距离会试开始只有三天时间了。

会试三场,每场三天。

绍武初年持续的科举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贯彻到了乡试,只有童子试还在沿用旧例,只考八股。

在新式科举下,会试依旧是三天,三场,考试的内容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在之前,主考官、同考官,需要一起阅览三场试卷,加一起数万份,上千万字,可谓是昼夜不休。

但如今,主考官只是监考,拾缺补漏,而同考官则分成三支,分别阅览三场考试。

也是如此,同考官的数量,增加到了三十人,每场十人。

与此同时,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则由八部之中抽取,属于随机式的,绝难作弊。

在考试内容上,则进行了大范围的更新。

第一场,考的策论三篇,诗、词各一篇,必须要用到八股文格式,这是与旧时一样的。

除了八股文标准化,且较为公平外,更重要的是八股文格式是大明的公文。

皇帝的圣旨,地方的公文,都要用八股文来撰写。

绍武朝的八股,最大的特色在于有了标点符号。

以往的考官审文,并不是说看完之后就直接来个准或者否,还是要进行句读的,这带来的阅读难度是极高的。

有了标点符号之后,八股文阅卷就更简单了,时间缩短了一半不止。

阅卷的规则添加了一条:标点错误两个及以上,则直接淘汰。

第二场,则考的是法律和经文,以及历史,常识等。

可以将其比作明经,需要进行填空,默写,考验的是记忆力。

如,太祖皇帝的年号是什么,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等。

第三场,则考的应用题。

如,根据内容判桉,算数难题等,基本属于官场上的基础难题。

一开始对于这样的规则,读书人是不满意的,舆论哗然。

但面对官场的诱惑,许多人还是口嫌体正,底线来了一场突破。

只要能当官,有科举,怎么着都成。

就像是北宋时,欧阳修当主考官,直接罢黜太学体(险怪奇涩,怪诞诋讪,流荡猥琐),录用了苏轼、曾巩等人,太学生们直接闹事。

但过两年,被欧阳修批判的太学生领袖刘几,直接改名重考,文风大异,被欧阳修直接录用。

文人的底线,比想象中的还要低。

故而,绍武新政真设施行了,举子们立马大改,然后不约而同的都将第三场当作是最重要的一场,因为其没有参考答桉,背是背不下来的。

数千举子抵京,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力,让京城的纸加翻倍,客栈爆满,各种各样的桉件层出不穷,让巡警总厅忙得乱七八糟。

街边吆喝的小贩,一个个也闭上了嘴;喧闹的酒肆饭馆,则谈起了会试之事如考官,考题,以及考省等。

巡街的巡警,一个个满脸严肃,看谁都像是小偷。

皇帝便衣出行,注意到京城的紧张氛围,不由得感到好笑。

京城百万人,似乎都与这群应试举人同呼吸了。

也是,成了进士以后,这次也能是个知县,百里侯,成为万人以上的大人物,谁不紧张?

朱谊汐没在街上闲逛,这要是被那些巡警逮住了,那可就闹了大笑话了。

他径直来到了一间书肆:。

不用提,这是穿越者的恶趣味。

其中最为显眼的,莫过于历年来的考试集,其他的一些四书五经,经史典籍也卖的不错。

还有历次的公报,也卖得不错。

而令朱谊汐感到高兴的,莫过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畅销。

“咦——”

他看到书名,径直走去:《物理小识》。

这本名太让人惊奇了。

“方以智?”

朱谊汐脑海里思索一番,觉得熟悉。

片刻后,他才恍然,原来是山东布政使。

曾经的江南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的庶吉士,名气极大。

不曾想作为堂堂的布政使,竟然也出书了。

翻阅了一下,朱谊汐有贬有褒,不过相较于民间的传说,这些常识已经算是不错了。

“公子,这书您要吗?只要两毫。”

伙计忙跑过来殷勤地问道。

朱谊汐多人精,立马就知道他这是在催人,不允许顾客多看书。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日之雪耻汉厨江山权色支点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水浒话事人绛色大宋大明虎威军门奸臣权行天下明朝谋生手册明末之生存危机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我欲扬唐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穿越大明之唐伯虎娶秋香重燃热血年代龙血战神乘龙佳婿抗日之超然兵王崛起大明重生国民千金医统江山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欺世盗国带着军火库到大明带着商城去大唐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织田家的恶鬼姬我的谍战生涯三国之巅峰召唤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铁甲轰鸣内北明不南渡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大明孽子钢铁陌世天风谍影大唐最强路人甲杨广重生记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明月几时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永恒家园碧蓝之海中的奶爸穿越日常三国之东汉风云三国之袁氏败家子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明孽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山谷长人茶大明极品皇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综穿]相依为命逍遥小地主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绝世宠臣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公主的坏心思才下刑场,便上战场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穿越】我爹是异性王三国:汉家天下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庆帝元年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