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深秋的午后,我坐在书房里整理旧物,偶然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学生时代老师的批评与鼓励。那些严厉的告诫,曾让我羞愧不已,却也帮我改正了不少缺点;那些温和的赞许,曾让我满心欢喜,也让我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琢磨其中的期许。这熟悉的感受,忽然让我想起孔子的一句话:“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杏坛之上,将对言语的思考娓娓道来。“法语之言”,是正直严厉的劝诫;“巽与之言”,是温和赞许的鼓励。这两种言语,贯穿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如同两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孔子的智慧,不仅在于区分了两种言语的特质,更在于点出了对待它们的核心 ——“改” 与 “绎”。若只一味听从却不改正,只一味欢喜却不琢磨,便是放弃了成长的机会。从春秋到如今,这份关于 “闻言思行” 的智慧,始终在时光里闪耀,指引着我们如何在他人的言语中汲取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法语之言:逆耳忠言中的警醒力量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所谓 “法语之言”,是合乎正道、正直严厉的言语,它往往不那么悦耳,甚至带着尖锐的批评,却如同寒冬里的一盆冷水,能瞬间浇醒迷茫中的我们,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面对这样的言语,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 “从”—— 表面上接受,可真正可贵的,是将这份 “从” 转化为行动,去改正自己的过错。

在历史的长河中,因重视 “法语之言” 而成就大业的故事,比比皆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便是一位善于倾听 “法语之言” 并勇于改正的君主。齐威王即位初期,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导致齐国国力日渐衰弱,诸侯纷纷来犯。大臣邹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直接指责齐威王,而是以自己 “比美” 的经历为喻,委婉却严厉地指出齐威王被身边的人蒙蔽,听不到真实的意见。邹忌的话,虽未直言批评,却字字戳中要害,属于典型的 “法语之言”。齐威王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深受触动,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他立即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这道命令下达后,齐国上下纷纷进言,齐威王则一一听取,认真改正自己的不足。他整顿吏治,废除弊政,任用贤能,很快便让齐国重新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齐威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法语之言” 或许逆耳,却藏着最真诚的警醒。只有放下身段,虚心接受,并切实改正,才能在错误的边缘及时回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反之,若对 “法语之言” 充耳不闻,甚至反感抵触,往往会酿成大错。商纣王便是历史上着名的反面例子。他在位初期,也曾有过励精图治的想法,可随着权力的巩固,他逐渐变得骄奢淫逸,暴虐无道。大臣比干多次直言进谏,指出他的过错,劝他体恤百姓、远离奸佞。比干的话,句句都是 “法语之言”,是为了商朝的江山社稷着想。可商纣王却听不进去,反而认为比干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最终残忍地将比干挖心处死。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向商纣王进谏,商朝的统治也日益腐朽,最终被周武王推翻,纣王自焚而亡。商纣王的悲剧,正是因为他拒绝 “法语之言”,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深渊。

在现实生活中,“法语之言” 同样无处不在。上学时,老师的批评 ——“你这次作业太马虎,基础知识都没掌握好,再这样下去成绩会越来越差”,是 “法语之言”,它提醒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查漏补缺;工作后,领导的告诫 ——“这个项目你考虑得不够周全,忽略了市场风险,必须重新梳理方案”,是 “法语之言”,它督促我们要严谨细致,提升业务能力;生活中,朋友的提醒 ——“你总是爱发脾气,这样很容易伤害身边的人,该改改了”,是 “法语之言”,它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性格,学会控制情绪。

可面对这些 “法语之言”,很多人却很难做到 “改之为贵”。有的人心存侥幸,觉得 “一次马虎没关系”“这次忽略了下次注意就好”,将批评当作耳边风;有的人自尊心过强,认为他人的批评是对自己的否定,不仅不改正,反而与对方产生矛盾;还有的人表面接受,承诺 “我会改”,可转身就抛之脑后,依旧我行我素。这些做法,都是对 “法语之言” 的浪费,也是对自己成长机会的放弃。

其实,“法语之言” 的本质,不是否定,而是帮助。那些愿意对我们说 “法语之言” 的人,往往是真心为我们好的人 —— 他们或许是希望我们进步的师长,或许是希望我们成功的领导,或许是希望我们幸福的亲友。他们冒着被我们反感的风险,指出我们的不足,只为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言语,将其视为成长的阶梯。当听到 “法语之言” 时,首先要放下抵触情绪,冷静地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然后要制定具体的改正计划,一步步落实到行动中;最后还要及时反馈,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 “法语之言” 的价值,在不断改正中提升自己。

二、巽与之言:悦耳嘉许中的思辨深意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与 “法语之言” 不同,“巽与之言” 是温和顺从、充满赞许的言语,它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能让人满心欢喜,感受到被认可、被肯定的温暖。面对这样的言语,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 “说”—— 感到愉悦,可真正可贵的,是在这份愉悦之后,进行 “绎”—— 琢磨、思考,弄清楚对方赞许的原因,以及这份赞许背后的期许与方向。

在人生的旅途中,“巽与之言” 是重要的精神动力,它能给予我们信心,让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但如果只停留在 “说” 的层面,而不进行 “绎”,这份赞许就可能变成 “糖衣炮弹”,让我们变得骄傲自满,停滞不前。

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可他始终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与他善于从 “巽与之言” 中 “绎” 出力量密不可分。苏轼年轻时,才华横溢,得到了当时许多文坛名家的赞许。欧阳修曾评价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这样的 “巽与之言”,让苏轼备受鼓舞,可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不断琢磨欧阳修赞许的原因 —— 是自己的文章有新意,还是情感真挚?他深知,欧阳修的赞许,不仅是对自己当下才华的肯定,更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许。于是,苏轼更加勤奋地读书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最终成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

苏轼在被贬谪到黄州时,生活困苦,心情低落,可当地百姓对他的友善与认可,成为了他重要的精神慰藉。百姓们喜欢他的文章,敬佩他的人品,常常邀请他参加当地的活动,对他赞不绝口。这些 “巽与之言”,让苏轼感受到了温暖,可他并没有沉溺于这份愉悦,而是思考百姓为何会认可自己 —— 是因为自己能关心百姓疾苦,还是能与他们真诚相处?这份 “绎”,让苏轼更加坚定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信念,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反,若只 “说” 而不 “绎”,就很容易在赞许中迷失自我。历史上,许多帝王因为沉迷于臣下的 “巽与之言”,听不到真实的意见,最终导致国家衰败。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初期,英明神武,开创了 “开元盛世”,可到了后期,他却变得骄傲自满,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不理朝政。大臣们为了迎合他,纷纷说些谄媚的 “巽与之言”,夸赞他 “功盖五帝,德超三皇”,唐玄宗听后满心欢喜,却从不琢磨这些话是否属实,也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最终,“安史之乱” 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也被迫退位,在孤独中度过了余生。

在现代生活中,“巽与之言” 同样常见。学生考试成绩进步,老师会说:“你这次表现很棒,继续加油!”;员工完成项目,领导会说:“做得很好,这个项目你立了大功!”;朋友看到我们的新作品,会说:“太厉害了,你真有天赋!” 这些话语,都能让我们感到愉悦,可如果只停留在愉悦中,不进行 “绎”,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有的学生听到老师的赞许后,觉得自己 “很厉害”,不再努力学习,结果下次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员工得到领导的肯定后,认为自己 “功劳最大”,变得骄傲自满,不再与同事合作,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有的创作者受到朋友的夸赞后,觉得自己 “有天赋”,不再钻研技艺,作品质量越来越差。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没有做到 “绎之为贵”,浪费了 “巽与之言” 中蕴含的成长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 “绎之为贵” 呢?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感到愉悦的同时,思考对方赞许的具体原因。比如,老师夸赞你 “表现很棒”,是因为你这次作业认真,还是考试时审题仔细?领导肯定你 “项目做得好”,是因为你方案设计合理,还是执行过程中应变能力强?只有弄清楚具体原因,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其次,要思考这份赞许背后的期许。老师说 “继续加油”,是希望你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争取更好的成绩;领导说 “立了大功”,是希望你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挥优势,为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理解了这些期许,就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最后,要将赞许转化为动力,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你因为作业认真得到老师的赞许,可你知道自己在知识拓展方面还有欠缺,那就可以在课后多阅读相关书籍,让自己全面发展。

“巽与之言” 如同一份甜蜜的礼物,而 “绎” 就是打开礼物的钥匙。只有通过 “绎”,我们才能真正读懂礼物背后的心意,将这份赞许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三、从改与说绎:言语互动中的成长哲学

孔子说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句话看似严厉,实则是对每个人成长的深切期许。“从改” 与 “说绎”,是对待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 的两种核心态度,也是言语互动中重要的成长哲学。它们看似独立,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我们在他人言语中汲取力量、完善自我的完整路径。

“从改” 是面对批评时的勇气与行动,“说绎” 是面对赞许时的清醒与思考。一个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态度,才能在言语的互动中不断成长。如果只做到 “从改” 而不 “说绎”,就可能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如果只做到 “说绎” 而不 “从改”,就可能在自我满足中停滞不前,无法突破自我。只有将 “从改” 与 “说绎” 结合起来,才能在正视不足的同时,保持自信,在肯定自我的同时,不断进步。

在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 “从改” 与 “说绎” 的践行者。明代着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就是其中的代表。王阳明年轻时,曾痴迷于朱熹的 “格物致知” 理论,他对着竹子 “格” 了七天七夜,却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反而病倒了。这时,有人对他提出批评,认为他的做法过于迂腐,不懂得灵活变通 —— 这便是 “法语之言”。王阳明听后,没有固执己见,而是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放弃了 “格竹” 的做法,这是 “从改”。后来,王阳明在龙场驿悟道,提出了 “心即理” 的哲学思想,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与赞许 —— 这便是 “巽与之言”。王阳明没有因此骄傲,而是不断琢磨自己思想的内涵与价值,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这是 “说绎”。在 “从改” 与 “说绎” 的过程中,王阳明的思想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 “阳明心学”,他本人也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王阳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从改” 与 “说绎” 是相辅相成的。“从改” 让我们摆脱错误的束缚,找到正确的方向;“说绎” 让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深入,实现自我突破。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现代社会,“从改” 与 “说绎” 的成长哲学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育领域,老师不仅要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引导学生 “从改”,也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赞许,引导学生 “说绎”。比如,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错别字,老师可以指出错误,让学生改正(从改);同时,老师也要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比如 “你的作文立意新颖,情感真挚”,并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让立意更加深刻,如何让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说绎)。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改正不足,又能发挥优势,全面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对待员工也需要兼顾 “从改” 与 “说绎”。当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领导要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员工分析原因,制定改正计划(从改);当员工取得成绩时,领导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引导员工思考 “这次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复制这种成功”(说绎)。这样的管理方式,既能帮助员工不断成长,也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人际交往中,朋友之间同样需要 “从改” 与 “说绎” 的互动。当朋友有缺点时,我们要真诚地指出,帮助他改正(从改);当朋友取得成就时,我们要真心地祝贺,并与他一起分析成功的原因,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说绎)。这样的友谊,才能在相互促进中更加牢固,让双方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结伴前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 “从改” 与 “说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以及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他们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 —— 面对批评,只想着辩解;面对赞许,只想着享受。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学会倾听,无论是批评还是赞许,都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不要急于反驳或沉溺;其次要学会自我剖析,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最后要学会行动,将反思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改正与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

“从改” 与 “说绎”,是孔子言语智慧中最珍贵的部分。它告诉我们,言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批评,都是一次改正的机会;每一次赞许,都是一次思考的起点。只有珍惜这些机会,把握这些起点,才能在言语的互动中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言语之道:跨越千年的处世智慧

孔子关于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 的论述,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更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处世智慧。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言语互动的本质 —— 言语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与促进;它也告诉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通过言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共同成长。

在古代社会,这种言语之道被广泛应用于治国理政、教书育人、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国理政方面,古代的明君都懂得倾听 “法语之言”,鼓励大臣进谏,并根据谏言改正自己的政策;同时,他们也懂得运用 “巽与之言”,肯定大臣的功绩,激励他们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间,虚心听取魏徵等大臣的批评建议(法语之言),不断改正自己的过错,完善国家制度;同时,他也经常表扬那些政绩突出的大臣(巽与之言),让他们感受到皇帝的认可与信任。正是因为唐太宗善于运用言语之道,才开创了 “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典范。魏徵去世后,唐太宗曾痛惜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这番话,正是唐太宗对 “法语之言” 价值的深刻认知 —— 好的批评如同镜子,能让人看清自身的不足,避免犯错。

在教书育人领域,孔子本人便是运用言语之道的典范。他对待学生,既有 “法语之言” 的严厉教导,也有 “巽与之言” 的温和鼓励。当子路问 “闻斯行诸” 时,孔子直言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指出子路行事鲁莽、缺乏考虑的缺点,这是 “法语之言”;当颜回问仁时,孔子赞许地说 “克己复礼为仁”,并耐心引导颜回如何践行仁道,这是 “巽与之言”。孔子通过两种言语的结合,既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又鼓励学生发挥优势,最终培养出了七十二贤士,开创了私学教育的先河。

这种言语之道,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交往、职场发展和家庭生活。

在人际交往中,言语之道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关键。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同事之间,难免会有意见分歧或需要相互提醒的时候。此时,若能恰当运用 “法语之言”,真诚地指出对方的不足,同时用 “巽与之言” 肯定对方的优点,就能在不伤害感情的前提下,帮助对方成长,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比如,朋友因为拖延症耽误了重要事情,你可以先肯定他 “平时做事很靠谱,这次只是偶尔疏忽”(巽与之言),再温和地提醒他 “如果下次能提前规划好时间,就不会这么被动了”(法语之言)。这样的沟通方式,既能让朋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又不会让他感到被否定,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反之,若不懂得运用言语之道,要么一味批评指责,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导致矛盾激化;要么一味迎合夸赞,让对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最终影响彼此的关系。比如,家人之间因为生活习惯不同产生摩擦,若一方总是说 “你怎么这么邋遢,从来不知道收拾”,这样的话语充满了指责,很容易引发争吵;若一方总是无原则地夸赞 “你这样挺好的,不用改”,则会让对方一直保持不好的习惯,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

在职场沟通中,言语之道更是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的重要工具。领导与员工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都需要兼顾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领导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不能只谈问题不谈优点,也不能只谈优点不谈问题。合理的做法是,先肯定员工在工作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巽与之言),再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法语之言)。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能让员工感受到被认可,激发工作积极性,又能让员工明确改进方向,提升工作能力。

比如,在项目总结会上,领导可以这样说:“这次项目能顺利完成,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尤其是小王,在技术攻关方面付出了很多,解决了不少难题,值得表扬(巽与之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项目在进度把控上还有不足,比预期晚了两天交付,下次我们要提前做好风险预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法语之言)。” 这样的沟通,既肯定了员工的贡献,又指出了团队的问题,能让员工更愿意接受批评,积极参与到改进工作中。

同事之间的协作也是如此。当发现同事的工作存在疏漏时,不能直接指责 “你怎么这么不细心,这么简单的错误都能犯”,而应该先肯定同事的工作态度 “你这次做的方案思路很清晰,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巽与之言),再委婉地指出问题 “不过,我发现有个数据好像不太对,我们一起核对一下吧,避免影响后续工作”(法语之言)。这样的沟通方式,既能帮助同事改正错误,又能维护同事之间的关系,促进团队的和谐协作。

在家庭教育中,言语之道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语,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对孩子的教育,既需要 “法语之言” 的规范引导,也需要 “巽与之言” 的鼓励支持。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能一味打骂指责,而应该用 “法语之言” 温和地指出错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改正。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父母不能说 “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做不好”,而应该说 “打碎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要向邻居道歉,赔偿损失,以后做事要更小心一些”(法语之言)。这样的教育,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在指责中变得自卑怯懦。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更要学会用 “巽与之言” 给予鼓励,并引导孩子 “绎” 出进步的原因和未来的方向。比如,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父母不能只说 “你真棒”,而应该说 “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 20 分,妈妈看到你这段时间每天都认真复习,做题也很细心,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巽与之言)。不过,我们也要看看哪些题目还错了,分析一下原因,下次争取考得更好”(引导 “绎”)。这样的鼓励,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增强自信心,又能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傲自满,继续努力进步。

反之,若父母不懂得运用言语之道,对孩子要么过度严厉,动辄批评指责,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叛逆;要么过度溺爱,一味夸赞,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承受不了挫折。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孩子 “你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长期下来,孩子会逐渐失去自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做什么都夸赞 “你真厉害,是最棒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

五、反观当下:言语之道的缺失与重拾

尽管孔子的言语智慧跨越千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当下社会,言语之道的缺失却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沟通方式,让人们越来越忽视言语的力量,也越来越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

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容易隐藏在屏幕背后,发表言论时缺乏深思熟虑,要么对他人进行无端的批评指责,要么进行无原则的吹捧夸赞。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因为一点小事就被网友口诛笔伐,各种尖锐的批评甚至人身攻击扑面而来,这些言论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只是情绪的宣泄,算不上真正的 “法语之言”;而有些网红、明星,无论做什么都能得到粉丝的疯狂追捧,各种夸张的夸赞充斥着评论区,这些言论往往缺乏客观的评价,只是盲目地崇拜,算不上真正的 “巽与之言”。

这种言语的失序,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陷入误区。过度的网络批评,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发悲剧;过度的网络吹捧,会让被夸赞者迷失自我,失去前进的动力。同时,这种不良的言语环境,也会影响社会的价值观,让人们变得浮躁、偏激,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言语之道的缺失同样存在。在职场中,有的领导只会批评指责员工,从不肯定员工的努力,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下,团队凝聚力薄弱;有的员工之间缺乏真诚的沟通,要么相互推诿责任,要么背后议论他人,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在家庭中,有的父母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要么对孩子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溺爱,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成长出现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有的朋友之间缺乏真诚的提醒和鼓励,要么一味迎合,要么相互指责,导致友谊难以长久。

面对言语之道的缺失,我们需要重新拾起孔子的智慧,学会正确对待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让言语回归其本质 —— 传递真诚、促进成长。

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无论是 “法语之言” 还是 “巽与之言”,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理解对方的意图,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偏见和情绪,不要急于反驳或沉溺,而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对方的良苦用心。比如,当听到他人的批评时,不要第一时间想到辩解,而是要先思考对方的批评是否有道理,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听到他人的赞许时,不要只沉浸在愉悦中,而是要思考对方赞许的原因,以及这份赞许背后的期许。

其次,我们要学会反思。倾听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面对 “法语之言”,我们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所在,制定具体的改正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面对 “巽与之言”,我们要反思自己的优势所在,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并将赞许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反思是成长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我们才能在言语的互动中不断完善自我。

最后,我们要学会表达。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具体的场景,恰当运用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表达批评时,要做到真诚、温和,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要肯定对方的优点,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表达赞许时,要做到客观、具体,说明赞许的原因,同时引导对方思考未来的方向,避免对方骄傲自满。比如,在指出他人的不足时,可以先肯定对方的努力和优点,再委婉地指出问题;在赞许他人时,可以具体说明对方的优点是什么,以及这些优点带来的积极影响。

六、结语:以言语为舟,渡成长之河

孔子的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是穿越千年的智慧箴言,它告诉我们,言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成长的阶梯。“法语之言” 如同寒冬里的警钟,提醒我们及时改正错误,避免误入歧途;“巽与之言” 如同春日里的雨露,滋养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而 “改” 与 “绎”,则是我们登上这座阶梯的双脚,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言语 —— 有严厉的批评,有温和的赞许,有真诚的提醒,有善意的鼓励。这些言语,如同河流中的浪花,有的可能让我们感到刺痛,有的可能让我们感到温暖,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养分。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听到 “法语之言” 的机会,因为它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方向;我们也要珍惜每一次听到 “巽与之言” 的机会,因为它能让我们感受到被认可,增强前进的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成为他人言语中的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 的传递者,用真诚的批评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用温和的赞许鼓励他人发挥优势。在与他人的言语互动中,我们不仅能帮助他人成长,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共同进步。

言语如舟,成长如河。愿我们都能以孔子的言语智慧为指引,驾驭好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 这两艘船,在成长的河流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让我们在闻言思行中,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言语互动中,传递真诚与温暖,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言语而变得更加美好。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林之漾祁砚尘甜欲被病娇影帝撩哄得脸红心跳免费阅读全文剑道真解LOL:离开RNG做国服之神网游之我有一箭可弑神都市的变形德鲁伊仙帝的自我修养从英雄联盟开始爆红全网网游之极品肥宅工业霸主斗罗:修改一个字,全员人设崩了满级力量,我真不是来打架的吃货‘路人甲’网游之不是玩家盛晚烟顾廷枭是什么小说似影是婙小仙医的风流人生从奥特装甲开始的DC世界[综漫]病态痞黑新书甜欲被病娇影帝撩哄得脸红心跳帝国破晓之剑鬼吹灯之南海归墟我去名学当嘴替颜语新书停球十米远,进球全靠蒙无限之命运主机和电竞大神组CP步步攻心联盟:电竞之盗火者传奇网游,我的运气有亿点点好波矮子的开挂人生神级融合外挂拳皇梦之蛇灾天才医神校园电竞:这座城市的王者诞生英雄联盟之开局让Rita怀孕苏缈苏喻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全民模拟:我有至高权限网游之铁卫凶猛全职教父从和平精英开始签到诡盗奇谈项云峰足坛幸运星纯原乡重生方协文玫瑰孕气不断相士至尊反派儿子你跪下,妈求你点事网游之堕落女神AI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无良家教全能运动系统
315中文网搜藏榜:全民穿越,异世界求生我在游戏王里不当人都市之纵意花丛斗罗之先天二十级网游:我的极品天使老婆金色的探险家手稿身为法师全程肉搏很合理吧!我靠系统养活十八个弟弟妹妹求生游戏:我的外挂能叠加爱是心里的阳光从拿瓦开始的诸天之旅神级融合外挂网游之剑界瓦罗兰快还钱篮坛希望美女的贴身风水师逍遥小村长海岛求生我捡了一只熊猫网游之天下第一当欧皇穿进了求生游戏致命娇宠许倾城薄止褣祁同伟开局觉醒空间异能制霸诸天穿到种田游戏过末日白蔹宋泯开局就被赶出豪门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诸天穿越指南自然界的小可爱们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长生诡仙翡翠王呢喃诗章惊悚游戏:疯批美人她不讲武德仙境世界,王者至尊还散楼之幻境奇缘龙族冰之莲华伟大的哥布林冕下军婚甜蜜蜜:俏军嫂在八零赚麻了地府全球购阳间巡逻人全家偷听我心声后嘎嘎乱杀万界无敌从斗破开始网游:我有一箭可破万物我在仙界种田我的皇室战争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叶瑜然甘逸仙小说阅读免费混沌天帝诀女主是谁幽暗囚笼陆神的国服女友文明争霸场[HP]里德尔小姐和斯内普先生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民国,从军阀到横扫亚洲算命吗?超准还送打脸服务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绝命一枪:抗日风云录青灯照剑影全球岛主:开局抽到多子多福神雕:开局令东来,领悟浩然剑气综影视:小可怜我来宠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序列劫:洪荒碎星录平凡青云路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娱乐:杨老板说我肾功能不错陨星武脉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大明:剩30天亡我靠纳妾救天下我的女友是个狐狸精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医魄封神?孤大商称霸洪荒大佬:我的纹身能加点谍战:我知道你的隐秘垂涎:无声告白捡来的玉佩通仙界新鸳鸯蝴蝶梦之天煞孤星星际纪元:龙影传奇缅北囚笼:血色地狱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沪上奕重生之炼狱归来诸天从射雕英雄传开始独宠,娇妻的无敌马甲被嫌弃的Omega她炸了星际青灯再启:与反派的前世戏神:被六大灭世病娇强制爱后昆仑帝龙决抗战兵王宫斗系统骚操作指南灵气复苏:你是我祖宗?!孤剑残雪录高维系统:我在诸天炼神师姐每天都在走火入魔闲来无事凑热闹我在八零搞事业癌症晚期,为活命我向鬼疯狂借寿异界佣兵:我的左轮会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