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怪不得赵振国震惊,主要是芬姐的话太突然了。
彼时,他们正围坐在温暖的堂屋内,炉火噼里啪啦地烧着,映着每个人的脸。
赵振国刚端起茶杯,正准备抿上一口热茶,就听到芬姐那轻柔却又带着几分决然的声音响起。
“老四,清清,我过完年就不去木耳棚工作了,我……”芬姐微微低着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神里却透着一种坚定。
赵振国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芬姐。
一旁的宋婉清同样是一脸震惊,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张开,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蔡惠芬见他们这副模样,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老四,清清,我过完年就不去木耳棚工作了,我……”
这……芬姐怎么突然就要辞职,不在木耳棚工作了?赵振国和宋婉清面面相觑,交换了个眼神,那眼神里满是疑惑与不解。
芬姐咋会突然间就不想干了?难道是嫌待遇低?赵振国在心里迅速盘算着,可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芬姐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她向来本分老实,对工作也是尽心尽力。
难道是今天的事情闹的?
赵振国暗暗把王大海好一顿骂。他明明交待过王栓住要注意分寸,可村里那些人的嘴他实在管不住,难道是有啥难听话传到芬姐耳朵里了?
赵振国再也坐不住了,连忙问道:“芬姐?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了?要是有啥问题,你尽管跟我说,我一定改。”他的语气里满是焦急与自责,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芬姐连连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有,没有,老四,你一直都对我很好,工作上也从没亏待过我。”
赵振国还是不放心,接着追问:“你难道是有什么难处?要是有啥困难,你跟我们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芬姐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随身带的包里面取出个本子,递了过去:“清清,这个给你。”
这东西宋婉清太熟悉了,是木耳棚的账本,每个月芬姐都会来跟自己对账。
这……这是真打算不干了啊?宋婉清下意识地不想接,双手往后缩了缩。芬姐却不由分说,将账本塞到了宋婉清怀里。
面对赵振国接二连三的追问,芬姐终于缓缓开口,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充满了力量:“我...我准备过完年带着三个娃去镇上。你们也知道,镇上的学校条件好,现在这都恢复高考了,以后孩子们多读点书肯定有出路。”
“桂兰可以用,还有拴住叔家的婶子,也可以用,到时候让她俩互相监督就行...\"
芬姐这不仅要辞职,甚至连辞职后的继任人选都想好了,而且还找了俩,相互之前有个牵制。
可哪怕是芬姐说是为了孩子,赵振国觉得
赵振国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芬姐,我理解你的想法,可这木耳棚你也知道,一直都是你在打理,你这一走,很多事情都得重新安排。而且,镇上的生活开销大,你带着三个娃,日子能过得下去吗?”
可哪怕是芬姐说是为了孩子,赵振国心里那股子疑虑还是如影随形。
他总觉得,要是没今天在村里闹出的那档子糟心事儿,芬姐怕是不会这么突然地来提辞职。
赵振国缓缓抬起头,看向芬姐,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芬姐,我理解你的想法,你一心为孩子,想让他们去镇上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没错。可镇上的生活开销大,你带着三个娃,这日子可咋过哟?”
芬姐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里透着一种历经生活磨砺后的坚韧。
“振国,我已经想好了。到了镇上,我可以纺花,那活儿我熟,手快的话一天也能挣不少。还能给别人浆洗衣服,虽然辛苦点,但也能贴补家用。再加上之前在木耳棚攒下的一点积蓄,总是能够活下去的。”
宋婉清坐在一旁,听着芬姐的话,求助似的看向赵振国。芬姐压根没提村里那俩糟心男人,找的理由是为了孩子上学,这让宋婉清根本就没法劝。
其实,知道了芬姐的想法,事儿也就好办了。
赵振国思索片刻后,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坐直了身子,看着芬姐,认真地说:“芬姐,这么着,哪怕是为了娃的学习,也不用离开的...”
芬姐听到这里,急忙想打断赵振国:“振国,我……”
赵振国却抬了抬手,示意她先别说话,接着说道:
“芬姐,这事儿这么办,你带着三个娃去镇上,木耳棚那边,照你说的,让之前跟你关系好的那俩姐妹当你的助手。她们手脚也勤快,跟着你学了这么久,基本流程都熟悉了。你隔个十天半个月,回来看看就行,给她们指导指导。这样,你既能在镇上照顾孩子,又能兼顾木耳棚这份工作,一举两得。回头啊,咱们就在镇上开个专门卖干货的铺子...”
赵振国心里清楚,年底就要开会搞改革搞开放了,芬姐提前到镇上谋划,还真不是不行。
芬姐微微一愣,眼睛瞬间瞪大了些,原本微微蹙起的眉头此刻更是高高扬起,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她完全没想到赵振国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嘴唇微微颤抖着,结结巴巴地说:“这……这……”
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神中既有惊喜又有犹豫。说不出拒绝的话,振国这安排,实在是太好了。
可转念一想,她的担忧又涌了上来。她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忐忑,开口问道:“这样能行吗?我怕耽误了木耳棚的事儿。万一因为我两头跑,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就麻烦了。”
赵振国笑了笑,那笑容里满是自信和笃定。他拍了拍胸脯,说道:“怎么会呢?芬姐,你在木耳棚干了这么久,经验丰富,那俩人你都说信得过,你不在的时候,她们肯定能把活儿干好。而且你隔段时间回来指导指导,就万无一失了。”
宋婉清也在一旁附和道:“芬姐,振国说得对。你就别犹豫了,这样既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多好啊。”她轻轻拉了拉芬姐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