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偌大的宫殿里,仅仅六个人,空空荡荡的,上面下面,君臣两个,相顾无言,寂静如斯。
“嗯”
龙座上的朱皇帝,沉思了一会,考虑完其中的利益得失,点了点头,看着老武夫吴三风,郑重的说道:
“行”
“你说说看吧”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利益交换,做皇帝也不能例外。
精明老辣的朱皇帝,为何要威逼利诱吴三风,逼迫他去大江南。
其主要原因,朱皇帝认为,这个吴三风,太鸡贼了,肯定有办法,去说服说降祖永烈。
毕竟,吴氏祖氏是姻亲,又是利益共同体,吴氏更是继承了,祖氏在辽东的将门遗产。
没错的,历史上,松锦之战过后,明军惨败,九边精锐尽失,等同于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
这个时候,锦州的祖家,被围了那么长时间,翻盘无望的情况下,只能出城降清了。
此时的吴三桂,任职宁远总兵,手头上有1万多人,也参加了松锦之战。
但是,此战后,吴三桂的兵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增加了好几倍,直接暴涨到3万人。
这里面,就有很多兵将,是祖家的旧部,还有一些辽东的散兵溃将。
所以说,朱皇帝非常清楚,这个吴三风,之所以不愿说服祖永烈,应该还是利益问题。
如今,镇守苏州的祖永烈,手握5千重兵,3千绿营兵,还有2万多家眷,工匠和家奴丁壮。
这个家伙,万一真的玩命抵抗,躲在城里不出来,那就麻烦了。
朱皇帝的大军,没有个四五万人,就别想围城,更别想啃下来。
更何况,只要说服了祖永烈,一旦反水了,大明的好处,不要太少啊。
最大的王炸,就是对满清鞑子,在大江南的统治威望,肯定是毁灭性的,就跟尚可喜一样。
“咚咚咚”
“吾皇圣明”
得到朱皇帝肯定的吴三风,内心大定,先磕三个响头,再高呼朱皇帝圣明英明。
“回禀陛下”
“末将,还有家侄,很久没见吴妃娘娘,家人甚是想念”
“临走之前,末将和家侄,能不能入景阳宫一趟,觐见吴妃,就简单的叙叙家常”
“其二,祖永烈的爵位问题”
“他的爵位,是祖可法传下来的,现在是子爵”
“其三,祖永烈的兵马问题”
“他手头上,有五千兵马,还有不少家眷,一旦全部投过来,这个又该如何安置”
“陛下圣明”
“能否考虑一下,给末将透个底,末将的把握,也能更大一些”
“咚咚咚、、”
快速说完,这个老匹夫,也不敢看朱皇帝了,直接跪下去,磕头如捣蒜。
没错的,这个老武夫,听到祖永烈在江南的时候,就一直暗暗的思考,该如何搞定。
是的,吴氏和祖氏,是姻亲关系,也是利益同盟。
但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一荣俱荣啊。
西南吴氏,不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去做有损祖氏利益的事情,否则就没得谈了。
所以说,吴三风要想真正的说服祖永烈,就必须考虑祖永烈的利益,甚至是他身后的祖氏。
首先,满清册封的爵位,得保留吧,至少不能降级吧。
吴三风很清楚,朱皇帝对爵位的执念,否则不会罢免废黜那么多爵位。
其次,是兵权的问题,大几千的人,跟着祖氏祖永烈。
这里面,就有不少兵将,是从关外跟到关内,再到大江南,这个也要安置的。
最后,就是入宫的问题,这个就简单了。
临走之前,他要带着吴应麒,入宫看看吴阿珂,三个家族核心,得好好商议一下吧。
“呵呵”
“老狐狸”
“老匹夫,老杀胚”
“选的倒是时候,真敢开口啊”
听完吴三风的三个条件,再看着磕头不止的老家伙。
龙座上的朱皇帝,目光冷冽,呵呵冷笑,冷言冷语,嘀咕个没完。
不愧是将门出身的人啊,很有远见,也很有胆略,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条件。
没错,祖永烈的爵位,兵权,肯定是招降条件。
之前,一直看重爵位的朱皇帝,是故意装聋作哑,不想主动说出来。
想不到啊,这个老匹夫,胆子真大啊,真的敢开口要东西。
不过,想了想,也就释然了,辽东军阀,能一直存活几十上百年,这就是他们的生存法则。
“好”
“朕现在就答复你”
沉思了一会,下定决心的朱皇帝,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入宫觐见,没问题”
“皇室天家,也是讲究人情冷暖的”
“更何况,朕的爱妃,也甚是想念你们”
“去吧,没问题”
“带上吴应麒将军,好好见个面,吃个饭,朕会吩咐下去的”
“还有一点,去大江南,朕也会安排锦衣卫”
“丁仁”
“你也记一下,派出得力干将,沿途好好照应吴老将军,护卫周全”
说到这里,朱皇帝特意回过头,看着自己的心腹丁仁,吩咐了几句。
没错的,从两广北上江浙,过了福建的沿海地界,就是满清的范围了,还是有点风险的。
这个吴三风,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会有一大堆人倒霉的。
至于入宫觐见,朱皇帝更是没问题,不会为难他们。
是的,这个年代的宫禁,是非常严格的,普通的男丁,即便是家属,也不能随便进出。
朱皇帝知道,吴三风带着吴应麒,去景阳宫,肯定不是为了叙旧。
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商议大事,如何去说服祖永烈,要付出什么筹码,才能真正的打动。
“爵位”
“这个啊,你知道的”
“现在不是永历王朝,朕很重视爵位的封赏”
“大明也有祖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册封”
“否则,年前的时候,朕就不会废黜那么多爵位”
“新朝的爵位,最新册封的功勋名单,最大的爵位,也就是侯爵”
“就像刚才,旧港侯的册封,就有不少人反对”
“所以说,这个爵位册封,让朕很为难的”
是的,现在的爵位,不是之前的几个王朝,一文不值的玩意。
去年的大朝会,朱皇帝的大封赏,册封最高的,也就是侯爵,公爵一个都没有。
唯一的郡王,只有朱企鋘一人,那是宗室宗正,其他的王爵和公爵,都是原有的,或是降爵位的。
就像今天晚上,为何那么多人,反对册封张苍水,就是因为知道,朱皇帝要控制爵位了。
那个祖永烈,再怎么牛逼,还能比张苍水更牛吗,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
“这一次,朕就破例一次,也算是给吴氏一个恩典”
“毕竟,你们这些人,带着那么多的兵将,千里迢迢的,从汉中赶过来”
“朕的吴妃,也怀了身孕,朕不能让宠妃,没了面子”
“这样吧”
“子爵,大明现在还没有”
“不过,你们可以放心,朕马上就下旨礼部,开始增设子爵,绝不会亏待祖永烈的”
“当然了”
“你们,或是祖永烈,要是有心的话,要想更高的伯爵,或是侯爵”
“那也没问题,朕不会吝啬的”
“但,需要战功,功劳有多大,朕的封赏,就会有多大”
“毕竟,你也看到了,朝廷的几个尚书,并不是吃干饭的、、”
是的,思来想去,朱皇帝也拿出了折中办法,不能一味的死脑筋。
现在的大明王朝,军力豪横,朱皇帝就非常强势,舍不得册封爵位。
但是,天底下有一大堆的军阀武夫,一个个桀骜不驯,不见兔子不撒鹰。
眼见的吴三风,夔东的李复荣,冯启凤,就是典型的例子。
你朱皇帝不给,那他们就会想办法,一直惦记着,甚至是叛逃,投诚满清鞑子,换取荣华富贵。
说实话,满清的爵位,明显就比大明灵活多变,公侯伯子男,一二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所以说,朱皇帝不能再等下去了,不能等天下太平了,再着手改革。
现在,增设一个子爵,学习满清鞑子,也是一种试探,看看朝廷的反应吧。
没办法啊,现在是东征,将来是北伐,会有一大堆的军阀军头,都会眼巴巴的看着爵位呢。
这个祖永烈,就算是试验品吧,先许诺一个子爵。
要想伯爵,侯爵,那也是可以的,用鞑子的人头来还,要是能干掉岳乐,朱皇帝直接赏国公了。
“兵权方面”
“也是差不多的”
“朕可以许诺,留一个营的编制,祖永烈就是主将”
“但是,规矩不能变,大明的军队,就得守大明的规矩”
“到时候,也是统一改编,得符合兵部的标准,这都是老规矩了”
“怎么样?吴老将军”
“这就是朕的诚意,你老还满意吗?”
说到这里的朱皇帝,眉头一挑,俯视凝视下面的吴三风,直接反问了一句。
是的,这就是朱皇帝最后的诚意了,要么接受条件,要么就滚蛋了,朱皇帝亲手去剁了祖永烈。
没错的,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东征北伐,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
搞定了大江南,就等福建的消息,如果有人不想要体面,朱皇帝就会带兵,去送他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