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将至的消息像阵风似的刮遍安阳城。叶明站在衙门口,看着工人们忙着给街道挂灯笼,心里却七上八下——皇上突然亲临,绝非寻常。
\"大人,接待章程拟好了。\"陈瑜捧着厚厚一叠文书,\"按亲王规格,需准备...\"
叶明摆摆手:\"不必这些虚礼。皇上最厌铺张,咱们把安阳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就行。\"
正说着,其其格飞奔过来:\"大人!顾王爷派人送信来了!\"
信是顾长青亲笔,只有寥寥数语:\"朱氏余孽未清,借御前弹劾。慎之。\"
叶明心头一凛。果然,朝中有人坐不住了。
\"陈瑜,去把近三年的账册整理好,尤其是农政司的。\"叶明沉声道,\"再请周大人过来一趟。\"
十日后,安阳城南门旌旗招展。叶明率众官员静候圣驾,却见远处烟尘中,只有一队轻装简从的人马。
“这……”陈瑜面露疑惑之色,喃喃自语道,“仪仗怎会如此简朴?”
然而,一旁的叶明却早已快步迎上前去。他的目光紧盯着那匹通体雪白的御马,心中暗自思忖:除了皇上,还有谁能乘坐如此神骏的马匹呢?
果然,当御马缓缓靠近时,叶明看清了马上之人的面容——正是李景隆皇帝!只见他身着一袭素袍,却难掩其神采奕奕之态。
见叶明欲行大礼,李景隆皇帝连忙摆了摆手,朗声道:“免了。朕此次乃是微服私访,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
叶明闻听此言,赶忙起身,这才注意到皇帝的随行人员。除了一众侍卫之外,竟只有太子李君泽和两位阁老。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家的家主朱焕竟然也赫然在列!
“叶爱卿,”李景隆皇帝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叶明,缓声道,“朕听闻你这安阳之地,连七品县令都要亲自下田插秧,可有此事啊?”
叶明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答道:“回陛下,农政司官员身负管理农事之责,若不通晓农事,又怎能深知民间疾苦呢?故而下田插秧,实乃职责所在。”
朱焕冷笑一声:\"荒谬!朝廷命官,岂能沦为田舍郎!\"
皇上却饶有兴趣:\"走,带朕去看看你的'农官学堂'。\"
书院农科试验田里,皇上亲手扶犁耕了一垄地,累得满头大汗,却兴致勃勃:\"好!这新式犁比宫里的轻便多了!\"
李君泽趁机道:\"父皇,叶大人还改良了水车、脱粒机...\"
朱焕阴阳怪气:\"奇技淫巧,终究不是治国正道。\"
叶明不慌不忙:\"陛下,请移步账房一看。\"
农政司的账册摊开在桌上,每一笔收支清清楚楚。更难得的是,各地农官上报的田亩数、产量、税收,全都附有农户画押确认。
皇上翻着账册,眉头渐渐舒展:\"好一个'农户画押'!这般透明,看谁还敢虚报!\"
朱焕脸色铁青:\"陛下,叶明擅改祖制...\"
\"祖制?\"皇上突然拍案,\"太祖时的《农政要略》第一条就是'官员须知农事'!到底是谁违背祖制?\"
朱焕顿时哑口无言。
傍晚时分,皇上突然提出要去市井逛逛。叶明只带了其其格随行,一行人扮作客商,混入夜市。
街边小摊上,皇上买了个甘薯饼,咬了一口连连称赞:\"香甜!比御膳房的点心还妙!\"
卖饼的老汉笑道:\"客官是外乡人吧?这可是我们叶大人推广的甘薯做的!\"
\"哦?\"皇上故意问,\"那叶大人是个好官?\"
\"那还用说!\"老汉激动起来,\"自打叶大人来了,咱们安阳百姓再没挨过饿!您瞧这夜市,三年前还鬼影子都没有呢!\"
逛到绸缎庄,皇上又被\"安阳青\"瓷器吸引。掌柜的夸道:\"这釉色是叶大人请来的老师傅独创的,连景德镇都没有!\"
一路走来,百姓们对叶明的称赞不绝于耳。皇上意味深长地对朱焕说:\"听见没?这才是真正的民意!\"
次日清晨,皇上在安阳城楼上召见叶明。朝阳初升,为整座城池镀上金边。
\"叶卿,\"皇上望着远处的田野,\"朕欲在全国推行《安阳农政》,你以为如何?\"
叶明心头一跳:\"陛下圣明。只是...\"
\"只是什么?\"
\"各地风土不同,不宜照搬。\"叶明诚恳地说,\"臣建议先选几处试点,因地制宜。\"
皇上满意地点头:\"朕没看错人。不居功,不冒进,难得啊!\"话锋一转,\"朱焕那老东西,朕替你收拾了。\"
原来朱家勾结北燕的证据,皇上早就掌握,此行不过是为了堵住朝中悠悠之口。
\"陛下...\"叶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别急着谢恩。\"皇上摆摆手,\"朕要调你去江南,任三省总督,把安阳这套搬到鱼米之乡去,你可愿意?\"
叶明愣住了。江南是朱家的大本营,这差事堪比虎口拔牙...
\"臣...想推荐周明德大人。\"叶明斟酌道,\"他对安阳新政最熟悉,又是江南人士...\"
皇上哈哈大笑:\"好个叶明!别人抢破头的肥缺,你倒往外推!\"笑罢正色道,\"准了。不过你也别想清闲——北境这一摊子,还得你兼着!\"
圣驾离开那日,安阳百姓自发沿街跪送。
皇上特意停下御辇,从路边小贩手里买了个甘薯饼,当场咬了一口:\"好味道!叶卿,这饼该叫'安阳福饼'才是!\"
众人哄笑。叶明却注意到,朱焕不在随行队伍中——据说突发恶疾,先行回京了。
送走圣驾,叶明独自登上城楼。远处田野里,新式水车缓缓转动;书院方向传来琅琅书声;街市上商贩的吆喝此起彼伏...
十年了,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人!\"其其格在城楼下招手,\"新一批农官学员到了,等您训话呢!\"
叶明整了整衣冠,大步走下城楼。安阳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的使命,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