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处长的认可和省里的支持,像一阵强劲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盐碱地上空的最后一丝阴霾,也极大地鼓舞了周小小、李文和所有社员们的士气。但周小小深知,这并非终点,而是更艰巨任务的起点。推广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必须拿出更扎实、更可复制的成果。

秋收后,土地暂时休憩,人的工作却进入新一轮的忙碌。周小小和李文将全年数据系统整理,着重突出“绿脉”系统在极端干旱下的保底能力、土壤指标的渐进改善以及不同技术模块(生态埂、排水沟、猫耳洞、秸秆覆盖、耐盐作物)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她们特别详细记录了那些来自群众智慧和阿海寄来的“土办法”,力求清晰易懂。报告厚厚一摞,附带着简易湿度计的制作使用说明、猫耳洞防渗改良方案、以及几种表现最好的耐盐作物(包括那种类似碱蓬的海边植物,被社员们称为“海蓬子”)的种植要点,寄往省里。

冬天,省里的批复下来了,不仅高度肯定了他们的工作,还正式将“盐碱地韧性生态改良系统”列为省重点农业技术试验推广项目之一。虽然资金和物资支持依然有限,但“名分”给了周小小他们更大的自主权和说服力。王处长信守承诺,推荐了省内另外两个盐碱化问题突出的公社作为首批试点推广单位。

春节刚过,周小小和李文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接到了新任务:陪同省农科所的一位技术员,前往这两个新试点进行技术交底和初期指导。临行前,老书记吧嗒着烟袋,对周小小叮嘱:“小小啊,出去代表的是咱们这儿的脸面,也是咱们摸索出的经验。别藏私,有啥说啥,但也别忘了,各地情况不一样,得教他们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新的试点公社情况各异。一个位于河流下游,排水不畅导致次生盐渍化严重;另一个则靠近内陆干旱区,蒸发量极大,土壤贫瘠。周小小没有直接抛出自己那边的全套模式,而是先带着当地干部和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土壤、水源、气候条件,了解当地的作物种植习惯和现有的劳力、物料情况。

在河流下游的公社,她建议重点挖掘和疏通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同时利用河道淤泥加固生态埂,既清了淤,又省了建材。在干旱区的公社,则更强调“猫耳洞”水窖的集群建设和秸秆覆盖的厚度,并建议尝试引种更耐旱的“海蓬子”和本地的一种沙生植物。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地区的社员们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有的觉得这些方法太麻烦,见效慢;有的则担心投入了劳力最后没有收成。周小小没有空泛地保证,而是把李文记录的数据本拿出来,一页页翻给老乡们看,讲自己那边第一年的艰难和挫折,讲那些活下来的苗子如何一点点改变着土地。她操作着那个用玻璃瓶和木棍做的简易湿度计,演示覆盖与否、挖窖与否的土壤深层差异。直观的数据和眼见为实的对比,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

同时,她牢记老书记的话,强调:“我们不是来教大家必须怎么做的,是来和大家一起想办法的。我们的那些法子,是在我们那块地上管用,大家得看看,哪些适合咱们这儿,哪些可以改改再用。比如咱们这儿芦苇多,能不能代替秸秆?柳条多,能不能编成护坡的网子固定埂子?”

这种尊重当地实际、不强求一致的态度,渐渐消除了隔阂,激发了当地社员的主动性。他们确实想出了不少好主意:用芦苇编织成席覆盖,效果不比秸秆差;利用冬季农闲集体开挖水窖;甚至有人提出可以利用灌溉尾水中的微量养分……

就在周小小和李文奔波于新试点之际,她们自己的大本营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公社接到了县里通知,为了加强农业科技力量,将分配来一名农业中专毕业的年轻技术员。

新来的技术员叫赵卫国,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戴着眼镜,书生气十足,报到时拎着一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全是农业书籍。他对周小小和李文这两位“土专家”显然有些好奇,也带着几分科班出身的审视。

最初的工作中,赵卫国确实表现出与周小小她们不同的风格。他更相信书本上的数据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于“猫耳洞”的尺寸、沟渠的坡度是否规范提出疑问,对“海蓬子”这类未经严格审定的外来物种表示担忧,认为应该优先采用农科所推荐的耐旱品种。他甚至带来了一台较为精密的土壤酸碱度测定仪,试图取代那个“不科学”的玻璃瓶湿度计。

不同的理念难免发生碰撞。一次,在讨论春季播种方案时,赵卫国建议减少“低产”的活水芽和碱蒿面积,扩大种植农科所推广的新品种抗旱玉米。

周小小耐心解释:“小赵,活水芽和碱蒿产量是不高,但它们是我们这里的‘开路先锋’,它们根系深,能打破板结,固氮改土的效果是数据上看得见的。现在地力还没完全恢复,盲目种高耗水的玉米,风险太大。它们的根能扎多深?能比得过活水芽吗?”

赵卫国推了推眼镜:“周姐,书上有数据表明,这种玉米在轻度盐碱地试验田的潜在产量很高。我们应该更相信科学选育的品种。那些乡土品种,或许该逐步淘汰。”

李文在一旁忍不住道:“小赵,咱们这地不是轻度盐碱,是重度!去年大旱,要不是这些‘乡土品种’和土办法,地早就废了!科学选育也得看地方啊!”

周小小制止了李文,拿出土壤监测记录:“小赵,我理解你的想法。你看这是我们去年的数据,土壤有机质和盐分变化曲线。活水芽和碱蒿区的改善是最明显的。我们可以划出一小片试验田种你说的玉米,用最好的水肥管理,和核心区做对比。如果确实表现好,明年我们再扩大。但今年,保墒改土、巩固‘绿脉’仍然是主线。你看这样行不行?”

赵卫国看着那细致却朴实的记录,又看看周小小不容置疑却愿意尝试的态度,点了点头:“好吧,周姐,就按你说的办。但我希望试验田的数据由我来详细记录。”

“没问题!”周小小爽快答应,“正好,你那个酸碱度测定仪,可以和我们的土办法湿度计一起用,互相验证,说不定能找出更实用的规律来。”

这场小小的争论,以一种务实的方式暂时平息。周小小没有压制年轻人的新想法,而是将其纳入到实践检验的框架内。赵卫国也逐渐放下了架子,开始真正深入田间,他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如何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变通应用,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他带来的仪器和科学观测方法,也确实弥补了周小小她们纯靠经验观察的不足,使得数据记录更加完善。

春去夏来,雨水依然不算丰沛,但有了前两年的基础,沟渠系统更加完善,水窖蓄水更多,覆盖保墒措施落实得更到位。大地上的绿色明显比往年更浓、更连片。活水芽和碱蒿长势旺盛,形成了良好的田间小气候。赵卫国负责的那片新品种玉米试验田,在精心照料下,初期长势不错,但进入盛夏持续晴热后,开始显现颓势,叶片卷曲,远不如核心区的作物耐旱。

事实胜于雄辩。赵卫国看着对比鲜明的田地,终于对周小小说:“周姐,你是对的。这里的条件,确实需要这些先锋作物先来养地。新品种再好,没有合适的地力也发挥不出来。”他开始更虚心地向周小小和李文请教那些“土办法”背后的道理,并尝试用他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和优化它们。比如,他改进了数据记录的格式,使其更便于分析;他研究当地水质,为猫耳洞蓄水的合理利用提供建议。科技与乡土智慧开始了真正的融合。

与此同时,通信网络也在发挥着作用。周成业根据反馈,进一步优化了沟渠设计,提出了在不同坡度地形上的修整方案。阿海则寄来了新的“礼物”:一些海藻肥料的简易制作方法。他说海边渔民尝试用腐烂的海藻肥田,效果不错。周小小如获至宝,立刻组织社员尝试制作。虽然腥味很大,但初步试用下来,对增加土壤有机质似乎确有奇效。

更大的惊喜来自于那年夏天的一次偶然发现。一位社员在收割碱蒿时,发现几只山羊特别爱吃这种带点咸味的植物。周小小心里一动,立刻组织人试验。结果发现,不仅山羊,绵羊也喜食碱蒿和“海蓬子”的茎叶。它们耐盐碱的特性,使得它们可以在其他牧草难以生长的边际土地上生长,提供宝贵的饲料来源。

“我们不能只盯着粮食!”周小小兴奋地对李文和赵卫国说,“这片土地也许不适合大规模种庄稼,但可以发展耐盐碱的特色种植和养殖啊!碱蒿、海蓬子可以当饲料,发展畜牧业;它们的籽实可以开发特色食品;碱蓬的嫩叶说不定还能上餐桌!这是一条循环农业的路子!”

这个思路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公社开始规划划出部分土地专门种植这些耐盐碱饲料作物,并鼓励社员利用房前屋后种植,同时试点饲养更多的食草家畜。畜粪又可以肥田,形成良性循环。土地的产出形式变得多元化,不再仅仅依赖于难以企及的粮食高产。

秋天,收获的喜悦是多方位的。粮食产量稳步提升,虽然仍未达到丰年标准,但社员们的饭碗明显更踏实了。碱蒿和“海蓬子”的种子被收集起来,准备扩大种植。几只试验喂养的山羊长得膘肥体壮。更重要的是,土壤监测数据显示,各项指标仍在持续改善。

那年冬天,省里召开了第一次盐碱地改良经验交流会。周小小、李文和赵卫国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另外两个试点公社也派了人来。会上,周小小做了主题发言,她没有过多强调成绩,而是坦诚地分享了整个过程:最初的挫折、群众的智慧、技术的摸索、不同理念的碰撞、以及从单纯求粮食到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路转变。她展示了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信件,强调了汇聚各方智慧的重要性。

她的发言引起了热烈反响。王处长在总结时动情地说:“周小小同志她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造自然的斗争,既需要科学的指引,更需要扎根土地的实践和耐心。她们的‘绿脉’,绿的不仅是土地,更是人心,是那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求发展的精神!这条路很长,但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松散的技术交流网络,由周小小她们公社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定期交流各试点经验,共享像“海蓬子”这样的特色作物资源,并组织交叉考察。

时光荏苒,几年的光阴在辛勤的劳作中流逝。盐碱地上的绿色一年年扩大、加深、变得厚重。沟渠纵横如脉,水窖星罗棋布,覆盖保育已成为社员的自觉习惯。耐盐碱的作物和牧草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与之配套的养殖业也开始发展,社员们的餐桌上逐渐丰富了肉、蛋、奶。虽然生活依然清苦,但希望和信心已然扎根。

周小小和李文的脸庞被岁月和风霜刻上了更多的痕迹,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赵卫国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成了“土办法”和“新技术”结合的有力推动者。他们和阿海、周成业依旧保持着通信,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这个跨越地域和领域的智囊团依旧在发挥着作用。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总裁老公:高先生的金丝雀飞了!风华正茂再重逢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重生逆天凰后:帝尊,你再撩!凤落紫霄之嫡女倾华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九天叶飘零瑶妃传浅予禇知白无明深渊快穿攻略之务实任务者原神:仙兽的我成为了执行官副本boss恋爱脑,娇娇宝快跑玄门小祖宗重生后再次封神【快穿】好孕尤物粉嫩嫩说好免费领福袋,你怎么骗我修仙从火影开始还散楼都市位面聊天群嫡女重生后,娇宠了高冷将军苟了千年,她的村民都成神了异世重生之:哥哥是个智能体快穿:宿主大大又抢男主了最后还是跟了你姚远小说全本免费阅读克苏鲁世界:我在那开诊所的日子蔚蓝档案重新的故事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养老世界,玩成末日求生惊悚直播:人畜无害小白兔?猫猫我啊,靠养皇子升咖啦叙世羽奥特:带着游戏技能系统穿越了时空绮梦:王爷拥有读心术快穿之炮灰只想修炼姐姐的名字宫门深海来自旧时光我们的家人啊先婚后宠的妻神秘复苏,但是无敌原神:别跑呀,我的树王大人柯南:我的人设很柯学前夫,认输吧!我身价千亿你高攀不起独爱天价暖妻我的小青梅好可爱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至尊霸爱:火爆召唤师太妖孽穿越之许笑笑的修仙人生从五雷神火令开始:捕快修仙
315中文网搜藏榜: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被休后:我带娘家登顶为王极品男漂亮女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夜月之暗东隅虽逝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世子爷的心尖宠:长公主婚后日常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你妹又作妖啦充电风云录携随身厨房,穿到四合院,发大财爱你如旧霸总的冰冷特工妻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暗黑向日葵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退婚夜,疯批大佬撩她吻她失控了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逃荒后,我怀孕了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异次游戏怦然心动第五人格之在庄园中嗑到嗨!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末世重生我靠囤货零元购硬核求生猎户家的小娇娇撩不停武祖之巅地府驻外临时工我的宿主有点傻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汝本明珠海贼:开局被卡普忽悠进海军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超神道士修仙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这不是意外你就是我的天堂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港综:我靓坤头马,苟在洪兴搞钱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恶女她有乌鸦嘴后每天都在崩剧情随母改嫁:团宠福宝三岁半全家霉运满身?别怕!我吉星高照疯批督主今天又跪搓衣板了快穿之女配她恃美行凶人在神印王座,但觉醒双生武魂了凌霄花上你犯贱我发癫!真千金爆火娱乐圈撩倒四个病娇,翻车后被日日求宠八零随军:改嫁冷面糙汉被娇宠退!假千金的道侣们赖上真千金了师姐怎么一刀把江湖诡计全劈了八零换亲,夫人只想搞钱食戟之料理的领域暖暖的万物听诊系统幼崽摆摊卖香火饭,成警局团宠二嫁公卿八零:娇娇一撩,冷面大佬破戒了病娇修罗场?炮灰美人反向拿捏诡异入侵:柔弱路人竟是诡异杀神七零渔村:靠赶海爆红大院带着物资去流放,恶女她成白月光纯情将军火辣辣,苗疆少年沦陷啦恶毒公主要和离?清冷世子后悔了冰山指挥官又在我面前哭崩了侯门主母穿成年代文恶毒婆婆后拂晓轻尘穿成七零小寡妇,假死丈夫回来了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被弃孕雌一胎六宝,众兽夫求原谅饕餮食肆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江城晚晴空教学杂谈我也可以优秀快穿:大佬只想搞事情红彼岸花与白彼岸花砚落宁安刺杀狗皇帝后,我们灵魂互换了!被丢进荒山后,她成了山神八零小木匠随军夏夜晚风和你穿成恶雌,五个兽夫跪求我别走共感后,师兄们被疯批师妹拿捏了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真千金是废雌?被顶级兽人团宠与君醉清风三年后,暴戾大佬被她宠成乖狗狗绝世丑妃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听心声后,我成了娱乐圈沙雕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