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万里这位部长亲自举报,宋国龙这个市长亲自下令调查,又有可能是华夏建国之后第一起金融诈骗案。
这他娘的bUFF都快点满了,公安也不敢怠慢啊,转眼间就把沈卫红一家子全给抓了。
虽然这个年代不太好搞大记忆恢复术那一套了,但上点精神压力,反复审问几个问题,沈卫红这个年纪最轻的小姑娘就先承受不住了。
“我说!我都说,马叔叔是我爸的朋友,是他介绍我们买债券的!”
“一开始家里也不是太相信,所以就买了一千块钱的,结果真的拿到两成的利润之后,家里就开始逐渐加钱,买了更多的债券。”
“我们一家靠那些债券的收益都过上了好日子,后来马叔叔跟我们说只要介绍别人来买债券,我们还可以分到更多的收益。”
“我们一家那时候都非常信任马叔叔,所以就介绍自己的朋友,同学也来买了债券。”
“那你介绍了多少人买债券?”
“我就介绍了一些我的同学,大、大概十几个人吧。”
“把他们的名字都写出来,老实配合我们的调查,我们不会为难你的。”
“好,好的。”
沈卫红战战兢兢地将一个个名字写了出来。
之前在外面被公安问话的时候,她还能欺骗自己马叔叔不是坏人,自己也介绍人买债券也不是坏事。
但被带到了公安局,没有了自己熟悉的环境,面对的是严肃的公安还有封闭昏暗的审讯室,陌生又压迫的环境很快就让沈卫红破防了。
在沈家这一大群人里,先撬开了沈卫红的嘴,想要其他人交代就简单了。
公安拿着沈卫红的口供将剩下的沈家人一一突破。
他们之中有的人本来还想犟嘴坚持一下,但看沈卫红都交代了,不少人的态度就从原本的不断解释,不想交代,直接变成了生怕自己交代得不够快,这也是很真实了。
而沈家人交代的情况大部分跟沈卫红差不多,都是说沈卫红的爹先认识了那个姓马的开始买债券,赚了钱之后家里其他人再加入进来,自己买债券,也推荐其他人买。
那么问题就集中在沈卫红的老爹沈北山身上。
拿到了沈家大部分人的口供之后,公安开始集中审讯沈北山。
“沈北山,根据你家人交代,是你最先认识了一个姓马的人,并且在他的推荐下开始购买债券的,说,你跟这个姓马的人是怎么认识的?!”
沈北山有些惴惴不安地回答:
“我、我们是有一次在茶楼里打麻将认识的,那天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喝茶,打麻将,结果三缺一,当时那个人就跟我们毛遂自荐,加入进来了,他麻将打得一般,不过好像很有钱,虽然是刚认识,不过一口气输掉两百多块也一点都没有着急生气。”
负责审理的公安的队长心想:‘这明显是做套等着人入局呢,典型的诈骗套路。’
“那后来呢?!”
“后来一来二去我跟他也就熟悉了,他出手很阔绰,不仅打麻将输了从来不急眼,还经常请客吃饭,而且好像不用固定工作,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去玩,时间久了我就好奇跟他打听是做什么发财的,他是说是卖债券,我当时还不懂债券,他就跟我解释了,不过说得云里雾里的,我也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就……就……”
“就记得人家说一个月有两成的纯利了是吧?”公安补上了沈北山的话。
“是。”沈北山不好意思地承认了。
“那后来怎么样?他就开始卖你债券了?”
“也不是,一开始我也想让他教教我怎么买债券赚钱,不过他不同意,后来我请他吃了几顿饭,好说歹说他才松了口。”
“不过他不肯教我里面的门道,只肯让我拿钱,他去买债券,之后每个月的利润直接给我,一开始我不敢投太多,就给了他一千块,之后他真的每个月拿着两百的利润给我,我看真的有得赚,就砸了更多的钱进去,也开始带着家里人一起买他的债券……”
沈北山老实地交代他和那个姓马的买债券的过程。
公安听了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玩金融的骗子,本质上也跟一般的骗子差不多,这套路我都熟了。’
这庞氏骗局,虚构个赚钱的项目,然后拆东墙补西墙,利用新入局的傻子的钱来补前面人的利润,吸引更多傻子入局,这套玩法公安确实没听过。
但整个骗局的其他方面,公安却熟悉得很。
那姓马的骗子一开始以大款的形象做局,故意展现出自己非常有钱,花钱大手大脚的样子,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好奇心。
现在这年头,不少人都通过做生意发了大财。
而没发财的也有很多,虽然不礼貌,但总有人好奇想打听别人发财的门路,有些人愿意说,有些人不愿意说。
这骗子也是高手,知道与其自己眼巴巴地讲,不如让别人上赶着来打听,他引起沈北山的好奇心之后故意晾着他,让他的好奇心和贪欲越来越重,最后忍不住花钱请客,招待那骗子,骗子看沈北山上套了,最终才‘勉为其难’地说出自己的赚钱门路。
公安是老公安,过去查过不少案子,类似骗子做局的套路他见得多了。
如今这骗子,骗人的说法是跟过去不同,不过做局的手段还是一个样。
“那姓马的现在在什么地方,你们平时是怎么联系的?”
“他不是本地人,平时就住在望江酒店,他说自己用不惯电话,有事的话大部分是我去找他,偶尔他会来找我,把每个月的利润给我。”
“望江酒店?知道几号房吗?”
“302房。”
“带他去给那个姓马的做个画像,要快,其他人抄家伙,准备跟我去望江酒店抓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