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的光景转瞬即逝,京城的天空被一层淡淡的暮霭所笼罩。
史鼎和贾赦在醉仙酒楼的密谈也悄然落下帷幕。他们的话语,每一句都被隐藏在暗处的东厂暗卫听了去。
这些暗卫训练有素,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将谈话内容整理成详细的书稿。
皇宫东苑西北处,东厂驻地安静的矗立着。
阴森的围墙,冰冷的铁门,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神秘与残酷。东厂督公曹正淳正坐在宽敞的正堂里,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阴沉的脸。
“督公,史鼎和贾赦的谈话内容已经整理好了。”一个身材瘦小、眼神狡黠的暗卫快步走进正堂,双手将书稿呈上。
曹正淳接过书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满意的点点头,紧接着,他缓缓打开书稿,目光在纸上扫视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曹正淳将书稿重重地摔在桌子上,不屑地说道,
“呵呵,这俩人还真是异想天开,户部如此重要的地方,圣上自有计较,
况且,那秦尚书还未致仕,现在就想安排人进户部,当真是想瞎了心!”
站在一旁的贴邢官王福赶忙赔笑着说道:“督公说得是,这史鼎和贾赦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不过,咱们是不是得赶紧把这事儿禀报给圣上?”
曹正淳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厅内来回踱步。“那是自然,这么重要的事儿,可不能耽搁。”说完,他便朝外走去。
走了几步,曹正淳突然停下脚步,转头问身后的档头李勇:“此时,圣上在哪儿呢?”
李勇连忙单膝跪地,恭敬地回答道:“回督公,圣上今日下了朝就回了归一殿。”
“好,去归一殿!”曹正淳当机立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一行人快步走出东厂驻地,沿着长长的宫道朝四海归一殿而去。
这四海归一殿,是鼎盛帝杨起的寝殿,顾名思义,取四海归一,天下一统之意。
宫道两旁的宫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曹正淳走在最前面,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身后跟着贴刑官王福和档头李勇等人。
“督公,您说圣上知道这事儿后会怎么处置史鼎和贾赦?”王福小心翼翼地问道。
曹正淳冷笑一声,说道:“哼,多嘴!如何处置,自有圣上圣断,轮得到你多嘴多舌么?”
“属下失言,属下掌嘴!”那王福立刻朝着曹正淳跪下,准备自己掌嘴。
曹正淳环顾四周,“要掌嘴,自己回东厂掌去,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滚回去!”
“谢督公!谢督公,小人告退!”王福如蒙大赦。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四海归一殿的门口。殿门紧闭,两名守卫手持长枪,神情严肃地站在门口。
“站住!什么人?”一名守卫大喝一声。
曹正淳上前一步,亮出自己的腰牌,说道:“东厂督公曹正淳,有要事面见圣上。”
守卫一看是曹正淳,连忙行礼,说道:“原来是曹督公,小人失礼了,还请督公稍等,容小的进去通报一声。”
“去吧!”
不一会儿,守卫出来说道:“圣上有请。”
曹正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走进了四海归一殿。殿内灯火通明,鼎盛帝杨起正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奏折。
曹正淳连忙跪下,说道:“老奴曹正淳参见圣上,愿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起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平身吧,曹正淳,你来见朕,所为何事?”
曹正淳站起身来,将史鼎和贾赦的谈话内容详细地禀报了一遍。
杨起听完后,脸色变得十分阴沉。“哼,这俩人好大的胆子!”杨起愤怒地说道,“朕自会处置他们。曹正淳,你做得很好,下去吧!”
曹正淳再次跪下,说道:“谢圣上夸奖,老奴告退。”
说完,曹正淳退出了四海归在回去的路上,曹正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一次,他又在圣上心中立下了一功。
……
归一殿
待曹正淳走后,杨起屏退众人,看着眼前的书稿,“看来得想个办法了!”
杨起倒不是对贾兰贾芸史元英等人有什么意见,这三人皆是可造之材,用对地方对朝廷有益无害。
只是,身为帝王,最讨厌的就是被人算计,哪怕这人是曾经的有功之臣。
“这三人年纪尚浅,外放地方,历练几年早说!”杨起打定主意,立刻回到书案前,奋笔疾书,
“大理寺贾芸,自入大理寺以来办事妥当,任劳任怨,擢升贾芸为从四品太原郡太守,克日启程赴山西道,望爱卿再接再励,勤勉如初,钦此!”
“兵部管事贾兰,年少老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朕心甚慰,擢升贾兰为从四品福州太守,克日启程赴福州,随林如海爱卿多多学习,望爱卿一如既往忠于国事,勿负朕望,钦此!”
待墨迹干透,杨起又分别对这两道圣旨用印。
“来人!”杨起对着殿外说道。
戴权立刻推开殿门,快步来到杨起身边,“陛下有何吩咐?”
“将这两道圣旨分别送往大理寺和兵部,你亲自去宣旨,朕放心!”杨起吩咐道。
戴权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两道圣旨,对着杨起行礼,“老奴遵旨!”
说完,戴权就要告退,“且慢,你出去后,顺便派人去把纪纲给朕召来,朕有事吩咐!”
戴权虽然内心疑惑,但是也不废话,“老奴遵旨,老奴告退!”
……
过了一炷香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来到归一殿。
“臣纪纲参见圣上!陛下万圣躬安?”纪纲行礼问安。
“朕安!纪爱卿,免礼!”
纪纲口称谢陛下后,慢慢的站起来,恭敬的等着杨起吩咐。
“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你亲自将这两份书稿,分别送到史鼎和贾赦府上,见到他二人后,给朕传八个字,好自为之 下不为例!他们若是给你什么好处,你放心收下,就当是他们替朕给你的跑腿费了!”
杨起说完,示意旁边的小太监,小太监心领神会,立刻将两份书稿拿起,走到纪纲面前,双手奉上。
纪纲一边拿着书稿,一边对着杨起答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负所托!”
“恩,去吧!”
“臣遵旨,臣告退!”说完,纪纲就慢慢的退出了四海归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