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立刻明白,雨管事为何不收自己入场费。
也顿时明白,雨管事为何仅凭她的反应,就送上一大碟粹灵青莲糕。
原来,秦家和点苍阁是这样的关系。
在知道秦舒拒绝与上奇宗合力追查灭门秦家的凶手后,秦念还担忧秦家会因此行动困难。
有点苍阁暗中帮助,她以前的担心有点多余。
秦念往外看去,盯着繁复华丽的穹顶:“姑姑,穹顶上的纹路也是因此而来的吗?”
“嗯。”
看见秦念的笑容,秦舒的目光越发柔软起来。
她伸手轻抚秦念头顶:“算起来,我们也有五年未见面了,你都长这么高了,都快和我一样高了。”
秦舒拉着她仔细打量,想到阁主的那番话,心中越发的忧伤起来。
“二十年不过弹指间,你就从那么——那么小一个娃娃长到了这么大。”
秦舒伸手比划,眼泛水光:“可我活了八百多年,竟连这小小二十年,都失去了十四年。”
秦舒微微哽咽,眼中尽是困顿和心疼:“你怎么就突然长的这么大了?”
面对这张褪去大半稚气的脸,秦舒恍惚间看到了婴儿时的圆乎乎的秦念,看到了六岁时活泼可爱的秦念。
这些或大或小的身影与脸孔,犹如在昨日般。
秦念的成长,在她眼中像是被压缩成了四天。
第一天是个婴儿。
前天是个六岁孩童。
昨天突然长成十五岁的少年。
今天再见又突然长成了二十岁的大高个。
秦舒心中很不是滋味。
想到自秦念六岁开始,独自一人闯荡世界后,所遭遇的那一切,她心中难过不已。
秦舒无尽关怀的目光落在秦念身上其貌不扬的衣裳上:
“你这身衣服是自己买的吗?”
也不等秦念说话,她继续开口:“这衣服不是今年买的吧,袖子有些短,衣领也太紧了,衣摆也短了些。”
秦念心中一动,瞬间哽住,只重重点了点头。
秦舒又牵起秦念的手:“你和上奇宗那几个孩子相处的挺好吧?”
秦念接着点头:“嗯,他们都很好,师长们也很好,峰主们和内外门的弟子们也很好。”
秦舒露出笑容:“和你舅舅说的一样。我听雨管事说你喜欢吃粹灵青莲糕,上奇宗的食物符合你的口味吗?”
“我会自己做饭,师兄师姐也会,我们做的都很好吃。”
听到这话,秦舒嘴唇动了动,沉默了一会。
六岁离开家,学会自己做饭似乎是件理所应当的事。
可就是这个理所应当,让秦舒心中又多了几分心疼。
这让她忍不住问这问那。
甚至问出来的很多问题,都是秦念曾经在信中和秦舒说过的。
但是秦念没有一丝不耐烦。
她甚至觉得心中被一股温暖包裹。
她明白,这样深刻的感受到亲情带来的关怀,是件很幸福的事。
可这个时候,秦念总会想到已经逝去的原主。
她嗓子逐渐发紧,心中情绪复杂,鼻子酸酸的,已经红了眼。
她深深吐出一口气,问道:“姑姑,你这次来世外城,是为了复仇的事对吧。”
“对。”
说到这个话题,秦舒柔和的神情忽然多了几分凌厉。
她想到了金阙会会主看秦念的眼神。
“阿念,我这次来见了一位老朋友,她那儿得知,金阙会会主对你身上的灵宝很感兴趣。且不知是谁近日告诉他,你身上的灵宝名叫清平界。”
“而今天又有境外邪祟出现在第一层,世外城对你来说还是很危险。日后在这里若遇上什么事,尽管请点苍阁出手帮助。”
“我会小心的。”
秦念应声后,陷入了沉思。
知道清平界这个名字的人不多。
一是她的师父师伯和师兄师姐们。
二是古遗迹群的亡灵们。
可是亡灵们并不知道清平界就在她身上。
而师长和师兄师姐们,万万不可能将这透露出去。
可是除了这些人,还有谁?
秦念不免想到了苏挽灵和境外邪祟。
之前她就推测过,苏挽灵不立刻取灵骨杀死原主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原因极有可能就是对方为了寻找秦家秘宝,所以留她多活几年。
这一点,在球球吐出雪糕之后得到了证实。
原书曾提到苏挽灵在获得灵骨后,曾大肆收集灵石。
再之后,拥有了大量灵石的苏挽灵在幽冥秘境契约了冰麒麟。
而这一切的真正真相应该是:
苏挽灵找到了秦家秘宝所在,杀原主夺灵骨与秘宝。
秘宝需得投喂大量灵石,所以苏挽灵需要收集大量灵石。
在幽冥秘境之中,苏挽灵用大量灵石开启秦家秘宝,冰麒麟从秘宝现身,苏挽灵才能与之契约。
这几年,秦念无需正经修行,有了一些空闲心思调查苏挽灵。
苏挽灵是京州人士。
苏家家境不算殷实,但很清白,直到天赋异禀的苏挽灵出生,才有了些地位上变化。
可在秦家灭门之前,秦念查到苏挽灵从未离开过京州。
这一切结合起来,苏挽灵不像知道她身怀秘宝这件事,更加不像能知道清平界为何物的样子。
还有一点,苏挽灵这几年的踪迹很透明,除今天之外,她不曾来过世外城。
虽然秦念觉得苏挽灵不是个好人,但是这件事确实可以暂时排除她。
其次,便是境外邪祟。
秦念未从原主的记忆中发现一点和秘宝相关的信息。
就连苏挽灵,也从未向她询问过这个问题。
这只能说明境外邪祟大概率知道秦家秘宝的存在。
且境外邪祟活在没有断代如南灵境这么严重的另一个世界,秦念还真说不好这邪祟知不知道清平界是何物。
不过凭境外邪祟那已能飞升的修为来看,秦念觉得境外邪祟知道的概率占比更大。
更值得注意的一点,刚才秦舒说了,境外邪祟又在世外城现身。
秦念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没有比这只邪祟更合理的怀疑对象。
秦舒看到秦念如此认真正经,神情再度柔软下来:“你本就长得像你母亲,如今这般神色,更是和她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