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雾还未散尽,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等候上朝的官员。
叶明站在父亲叶凌云身后,既然减轻赋税不行,那他和李君泽商量了一下,准备把新的耕种方法先推广了再说。
他的目光扫过文官队列最前方那个挺拔的背影——当朝首辅杨毅。
即使已年过五旬,杨毅的身姿依然如青松般笔直,紫色官服衬得他威严不凡。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众官员整齐跪拜。李云轩龙行虎步走上御座,抬手示意众卿平身。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李君泽率先出列:\"儿臣有本。\"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关于新耕法推广一事,儿臣已拟定具体方案,请父皇过目。\"
太监将奏折呈递御前。李云轩展开细看,眉头微蹙:\"只在三县试点?\"
\"回父皇,儿臣与叶大人等商议后认为,新耕法虽在国公府田地上成效显着,但各地土质气候不同,宜先小范围试行,确认无误后再全面推广。\"
李云轩尚未开口,杨毅已缓步出列:\"陛下,老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虑极是。新法推行关乎万民,确实应当谨慎。\"
叶明眼角一跳。昨日还带头反对的杨毅,今日怎么转性了?
果然,杨毅话锋一转:\"不过老臣以为,所选试点需有代表性。河东三县虽为京畿要地,但土地肥沃,恐不能验证新法优劣。不若加上北疆的平谷、河曲二县,此二县土地贫瘠,若新法在此见效,方能服众。\"
朝堂上一片寂静。叶明暗自咬牙——平谷、河曲二县是出了名的\"种一葫芦打两瓢\"的贫瘠之地,十年九旱。杨毅这招够狠。
李君泽显然也意识到这点,正要反驳,李云轩却已点头:\"杨爱卿所言有理。太子,就按此办理吧,加上平谷、河曲二县。\"
\"儿臣遵旨。\"李君泽只能躬身领命。
退朝后,叶明快步跟上李君泽:\"表哥,借一步说话。\"
两人来到东宫偏殿,李君泽挥退左右,一拳砸在案几上:\"杨毅这老狐狸!平谷、河曲那种地方,神仙去了也难有好收成!\"
叶明却若有所思:\"未必是坏事。\"
\"嗯?\"
\"杨毅想让我们在贫瘠之地失败,我们偏要做出成绩来。\"叶明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地图,\"平谷虽贫瘠,但可分三种地块试验:山脚坡地、河谷地、还有那片盐碱地。\"
李君泽凑过来看:\"你的意思是...\"
\"选取相似条件的传统耕作田作为对照,只要新耕法比传统方法增产,哪怕绝对产量不高,也能证明其价值。\"
叶明手指点在地图上,\"而且贫瘠之地增产比例往往更明显。\"
李君泽眉头渐渐舒展:\"有道理。但谁去督导?这种苦差事...\"
\"我去。\"叶明斩钉截铁,\"我对新耕法最熟悉。再说,国公府三少爷的身份,在地方上行事也方便些。\"
\"不行。\"李君泽摇头,\"太危险。杨家肯定会在暗中使绊子。不如派个得力官员...\"
叶明笑了:\"正因为可能有人使绊子,才更该我去。普通官员哪应付得了杨家手段?再说...\"
他压低声音,\"我也正好借机考察北疆情况。大哥在边关募兵,粮道安全至关重要。\"
李君泽沉思良久,终于点头:\"也罢。但你得多带护卫。我让东宫卫队挑几个好手给你。\"
\"不必。\"叶明摆手,\"人多眼杂,反而不便。我带府上几个护院就行,都是父亲亲手调教的好手。\"
正说着,门外传来侍卫的声音:\"殿下,杨首辅求见。\"
李君泽与叶明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扬声道:\"请杨大人进来。\"
杨毅迈着方步进来,见到叶明也在,丝毫不显意外:\"老臣参见太子殿下。叶公子也在啊。\"
叶明行礼:\"见过杨大人。\"
杨毅捋须微笑:\"老臣此来,是为新耕法推广一事。平谷、河曲二县条件艰苦,老臣担心地方官员怠慢,特意选派了两名得力干员协助。\"
说着从袖中取出两份文书,\"这是他们的履历,请殿下过目。\"
李君泽接过一看,眉头微皱:\"杨大人的侄子杨文昌?\"
\"文昌虽是我侄,但确实精通农事,曾任司农寺主簿。\"杨毅笑容不变,\"另一位赵德勤也是老成持重之人。有他们协助,殿下可省心不少。\"
叶明在一旁听着,心中冷笑——什么协助,分明是监视。但他面上不显,反而笑道:\"杨大人考虑周全。有杨公子这样的才俊协助,新耕法定能顺利推广。\"
杨毅意味深长地看了叶明一眼:\"叶公子年轻有为,将来必成大器。对了,听闻令兄叶秋在边关练兵,可有家书回来?边关苦寒,将士们辛苦了。\"
叶明心中一凛——杨毅突然提起大哥,绝非偶然。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多谢杨大人关心。兄长前日来信,只说一切安好,未提其他。\"
\"是吗?\"杨毅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老臣告退。\"
送走杨毅,李君泽脸色阴沉:\"这老狐狸!派自己侄子监视不说,还特意提起叶秋表弟,分明是警告。\"
叶明却若有所思:\"他越是如此,越说明我们触到了他的痛处。表哥,事不宜迟,我明日就启程去平谷。\"
\"这么急?\"
\"越快越好,赶在杨家人做手脚前把试验田定下来。\"叶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另外,太子不妨也选个试点,亲自去看看。\"
李君泽一愣:\"我?\"
\"对。\"叶明点头,\"太子亲临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传出去必是一段佳话。而且...\"他压低声音,\"您亲自督导的地方,杨家不敢太过分。\"
李君泽眼睛一亮:\"有道理。那我就选...河曲县吧。离京城不远,离你的平谷不远,有事也好照应。\"
两人又商议了些细节,叶明便告辞回府准备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