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破了羌人的寨子,那些首级怎么处置?”李景隆一笑,又问道。
“筑京观!”
姜观起身道,“给其他羌人看看,这就是反叛朝廷的下场!”
“太残暴了!”
突然,边上的刘季篪插嘴道,“公爷,咱们是朝廷的王师.....”
李景隆把脸一板,指着外边,被焚毁的城池之中,在泥泞之中哀嚎的幸存百姓们说道,“你去外边跟他们说!去呀!”
顿时,刘季篪面色讪讪,不敢多言。
“好好一座城,一个个好好的家,都让他们给毁了!”
李景隆冷笑道,“他们杀人放火抢劫强奸,还要网开一面?诛他们九族,都难解心头之恨!”
说着,他看向李小歪,“带一队人,给那些幸存百姓搭窝棚。从咱们的军粮之中拿出粮食,炊具被褥衣物,发给他们!”
“是!”
李小歪点头答应,然后瞥了一眼地上趴着的,好似蛆一样被他剜了手指甲的那名落单的逆贼,“这个,咋弄?”
“喏...”
李景隆对着外头,在废墟之中哭嚎的百姓们努嘴。
“是!”
李小歪行礼抱拳,弯腰拽着那人的头发就往外拖。
“啊.....饶命饶命.....”
“大帅!”
抓了那反贼的骑士起身,讪笑道,“那不是卑职的军功吗?”
“人头算你的!”李景隆回头一笑。
骑士咧嘴大乐,边上的刘季篪看看李景隆,又看看他周围那些眼神嗜血,面容冷漠的军汉,不敢多言。
猛的,似乎有雨被吹了进来,打的他一个哆嗦。
~~
“开国才三十年....不到三十年!”
砰!
乾清宫中,朱元璋像是一头年老体衰,但依旧让人胆寒的老虎,低声咆哮。
“地方上的卫所竟然烂成这样?”
“一群妖民,竟能把县城给占了?”
殿中群臣,无不俯首战栗,默然无声。
“齐泰,你管着兵部呢,你怎么说?”朱元璋再次冷声低吼。
“回皇上!”
齐泰身子一僵,颤抖着开口,“臣以为,地方上的武备是要整治一番...”
其实他心中,实在是冤枉。
大明朝兵部能管到地方上的卫所才几天呀,以前都是督军府那些开国勋贵管着,兵部就是个泥菩萨,谁搭理他呀!
可这话他又不敢说,急中生智,忙道,“曹国公的公文,罢黜了十几名陕西各卫所的武官。请从肃镇提拔边军之中的将佐上来....”
“准了!”
朱元璋大手挠头,满脸阴郁。
“另外,曹国公还说.....抽调各卫壮军,混编练军。”
齐泰又道,“他还说,内陆各卫承平已久,兵士疏于战阵,是以才一触即溃,当严加操练!”
“准了!”
朱元璋又道,“曹国公本就是龙虎上将军,督军府左都督,有练兵之权。着,陕西,甘肃,四川各卫,悉数听从调遣。”
说着,他突然看向通政司使黄子澄,“曹国公可有新的战报?”
“回皇上,尚且没有!”
黄子澄出列,大声道,“但在臣看来,区区妖人作乱。而曹国公出身勋贵之家,少时即在军伍历练,又在边关治军多年。平定叛逆,自然不在话下!”
“打仗哪有必胜的?”
朱元璋皱眉道,“速速发文,咱这边要最新的最详细的战报!”
说着,他忽然大声道,“还有,给各行省州县发文。凡弥勒佛,白莲教,白云会等....凡旁门左道之术,非朝廷册封僧道之徒。”
“凡隐藏神像,夜晚聚会,烧香拜佛,蛊惑人心。”
“伪善拉拢百姓,以行善收买人心之事之人。”
“一经发现,为首者绞!”
“隐匿不报,全家发配充军!”
“嘶....”
群臣闻言,心中倒吸一口冷气。
如此的政令,地方上定然是一片腥风血雨。官府历来是有抓错没放过的,皇上说是为首者绞。但到了地方上,肯定是参与者一并绞杀,不容宽赦。
“老皇上这连坐治国的法子,越发的.....苛刻了!”
许多人心中暗道,“要是皇太孙还执政就好了,必不会如此以暴制暴!”
因此许多人的目光,不免就看向了皇帝身边,正襟危坐却一言不发的东宫皇太孙。
忽然,殿外又脚步传来,“皇上,北平捷报!”
“拿进来!”
朱元璋话音落下,就见武定侯郭英双手捧着公文,大步进殿,而后跪地叩首,“恭喜皇上,燕王在北平打了胜仗!”
“哦?”
朱元璋的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念!”
“燕王于宁王合兵五万出塞,于彻彻儿山遭遇北元大部兵马。”
“是役,斩首三千,活捉北元太尉索林帖木儿。”
“后追击至兀良哈秃城,斩北元大将哈拉兀,俘获人口牛马上万。”
“哈哈哈哈!”
龙椅之上,朱元璋朗声大笑,一扫刚才脸上的阴郁。
“老四...可以。老十七也是好样的!”
说着,朱元璋顿了顿,看向边上的朱允熥,“看到没,我大明边陲之安,还要靠你这些叔父们!”
朱允熥起身俯首,“皇爷爷说的是,九边安则天下安。王叔们镇守边关,劳苦功高!”
“嗯!”
朱元璋又点点头,“既然你晓得这个道理,就以你的名义赏赐你叔王他们!”
“是!”
朱允熥又道,“孙儿多谢皇爷爷,成全孙儿!”
以他的名义赏赐,是为了缓和宗室之间那层看不见的隔阂。
朱元璋见朱允熥答应的痛快,知道他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又是满意的点头。
~~
“皇爷爷,珍宝美玉,王叔们那边都不缺!”
朝会散去,乾清宫中只剩下朱元璋祖孙二人。
朱允熥俯身站在御座前,低声道,“孙儿看,不如赏赐一些京师的特产。”说着,他莞尔一笑,“比如,江南的糯米,咸肉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嗯!”
朱元璋眼帘低垂,“是这么个道理,他们什么都不缺。但家里的东西,北方还是不好找!”
“孙儿想,既然是赏赐,就要大张旗鼓。让王叔们麾下的护军,也知晓朝廷对他们的看重。所以孙儿觉得,当派遣大臣,前去劳军!”
“对!”
朱元璋睁开眼,看着面前站着的,跟他好似隔了点什么东西,再也没有往日那般亲近的孙儿,正色道,“是这么个道理!”说着,又看了朱允熥几眼,“你觉得谁去合适?”
“勋贵公侯自然是最稳妥的人选!”
朱允熥依旧低声,“举贤不避亲,要孙儿说。孙儿的舅舅,开国公常升可以担当此任!”
朱元璋眯着眼,看了他半晌,“准了!”
闻言,朱允熥心中长出一口气,好似一块石头落地了。
现在的他,身边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而思来想去,能真正忠心于他的,也就是他那如今关起门来小心过日子的舅舅了。
“至于副使,孙儿还有个人选!”
“谁?”
朱允熥抬头,“江阴侯吴高!”
“嗯?”朱元璋顿感诧异,身子微微前探,“为何是他?”
“是...”
朱允熥说着,低头道,“孙儿对不住他!想着,若是能稍微提拔一下他,也算....是一种弥补!”
“你不恨他?”朱元璋开口道。
“恨?”
朱允熥苦笑,“其实孙儿最近这些日子,痛定思痛之下才明白,孙儿要恨的,应该是自己!孙儿已犯下大错,若是再不知好歹,恨我大明肱股之臣。”
“那么.....其他臣子,日后也会在心中恨孙儿!”
“好!说的好!”
朱元璋抚掌,“你能看清这一点,咱很欣慰!”
不管他孙子是真不恨了还是假不恨了,但只要做出了微微歉意的姿态,就是一个上位者该有的态度。
一个女人而已,吴高那边也出气了,想来只会对自己的孙子日后感恩戴德。
见朱元璋脸上露出笑意,朱允熥微微低头。
但低头的刹那,眼神之中却满是怨毒。
“吴高?”
“孤让你最后死.......呵呵!”
“折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