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淡淡的对闹事的妇人道。
“可以确定了,你买的这就是假货,目前淑女阁产量有限,只在长安,洛阳,成都,扬州等数个城市售卖,怎么可能会在淮阳售卖呢?
哼,我倒是没想到,还有人打香水的主意,放心,我会立刻安排人去调查,等调查出来,我会给你个交代!
现在我劝你去回春堂看看,你这脸上红斑不似过敏那么简单,应该是有中毒迹象,叫做中毒性红斑。
虽然我知道怎么治,可现在手上没药,你自己去回春堂处理。”
他的话让闹事的妇人也坐不住了,赶忙挤开人群就要去回春堂看病。
李承乾自己也没在淑女阁内多待,毕竟也傍晚了,幸好现在是七月份,属于李承乾自己规定的放暑假的时间。
要不然今天没去师范大学授课,可能那些大儒得找上门烦他。
等回到东宫,夜幕已经降临了,苏灵韵和武媚娘二人看到他脸色有些不好,便询问道。
“怎么了?夫君,是不是因为霜儿姐姐在回春堂,不在家,所以有些不开心?”
“放心吧,夫君,霜儿姐姐顶多过几天就能回来,你没必要这样耿耿于怀的。”
“不是……”李承乾摇了摇头,对着她俩回道。
“孤在意的不是霜儿没在东宫,她过两天就能回来,这是孤清楚的。
孤在意的是,你们三人辛苦经营的淑女阁香水,现在居然有人仿造,并在河南道陈郡那里售卖了。
而且有人买到了这样的假货以后,找到了淑女阁闹事。
虽然孤将这事摆平了,可那些人仿造淑女阁香水,还四处售卖,有些不好办。”
“仿造咱们淑女阁香水?谁这么大胆子啊?”苏灵韵黛眉微蹙了起来,感觉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夫君,按道理来说,大规模制造琉璃应该只有您名下的琉璃厂能做到啊,这事情会不会跟琉璃厂某些员工有关啊?”
武媚娘仔细想了想以后,便试探着询问道。
武媚娘这么一提,倒是让李承乾想到了个问题,在自己把琉璃厂搞出来以前,别说是大唐了,就连整个世界想要规模化制作出琉璃的人根本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琉璃厂刚建起来那几年,他随便拿一块制作出来的琉璃制品都能够卖出高价,那些世家的人就跟傻子一样疯狂砸钱。
现在自己的琉璃厂越做越大,产量也越来越多,这才慢慢把价格打了下来。
现在搞出来有人居然能批量制作琉璃了,虽然品质没自己的琉璃厂般好,可也是个巨大威胁。
李承乾眉头微微皱了起来,难道是琉璃厂内出了内鬼,把这琉璃厂制作琉璃的手段给泄露了出去?
看来明天早朝以后得先去琉璃厂看看什么情况了。
“这样吧,韵儿、媚娘,明天孤亲自去一趟琉璃厂看看情况。
如果真的出现了内鬼,孤一定会调查清楚的,别人想要染指咱们淑女阁生意,想都别想。”
李承乾温和的对着自家两位娇妻说道,就在这时,他的五脏庙闹腾了起来。
苏灵韵便对着一旁的侍女道:“小柳,去安排人上菜吧,大家肚子都饿了。”
“喏。”侍女小柳点了点头,小跑着离开了,李承乾目光在四处看了看,没找到女儿李悦的身影,便问道。
“悦儿那丫头呢?怎么不见悦儿那丫头?”
武媚娘微笑着对李承乾回道。
“悦儿被阿耶和阿娘接去立政殿了,说是霜儿姐姐不在,就由他们带带悦儿,刚好也可以给诸位小公主作伴。”
“行吧,反正那丫头嫌弃她老子长得丑,老子还嫌她长得不好看呢。”
李承乾想到上午时候,那丫头一脸嫌弃的说不要长得像自己,就觉得很不爽。
明明自己长得也很帅的好伐?那丫头用得着那么嫌弃自己吗?哼……
吃过晚饭后,李承乾就准备让人将饭菜准备好,自己送去给回春堂的霜儿,没想到苏灵韵却阻止了他。
“夫君,霜儿姐姐的饭菜,臣妾早就让人送去给了她。
你那么忙,要是等你回来,吃过饭再临时送饭菜过去给霜儿姐姐,她怕是要被饿坏了。”
李承乾想了想也觉得有这么个道理,自己下午忙碌了一圈回来,又在淑女阁内处理了那些事情。
在回到宫里都已经是酉时,吃过饭现在估计都戌时了。
现在临时送饭菜过去给霜儿,她肯定也饿坏了,幸好东宫里有的是人,可以差遣人去送饭。
当然要是可以,李承乾还更是希望自己亲自去送。
翌日,李承乾早朝完以后,便开着车先去了趟回春堂,并且给霜儿送去了早膳。
霜儿和昨天相比,气色好了很多,也没有再那样精疲力尽的样子了,昨天刚生产完的她,的确看起来非常虚弱。
李承乾把数层食盒放到病床旁边,就亲手给她喂起了早膳,并且把假香水的事情告诉了她。
霜儿柳眉微蹙,神色认真的说道。
“夫君,我觉得媚娘妹妹说得很对,就琉璃瓶这事情上应该跟琉璃厂内部有关系。
咱们该调查的应该是内部开始调查起来,其他人没有这技术,根本不可能批量搞出这琉璃,咱们必须尽快把这些事情处理好。
要不然内鬼要是把如何制作防伪标识的手段也给学去了,恐怕以后咱们想要辨认,也没那么容易辨认清楚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孤也是这么想的,孤等会就亲自去琉璃厂查这件事情,应该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等李承乾从回春堂出来,他就开车前往了琉璃厂。
在抵达琉璃厂后,他第一时间就把厂长大柱和副厂长桑娥叫了过来,向他们询问最近是不是有谁离职了。
厂长大柱和副厂长桑娥都很明显的愣了一下,说的确有几人离职了,就在上个月月初的时候。
李承乾询问了那些人离职的原因,大柱和桑娥说是这些人都是同一个宗祠的表兄弟,家里有人过世,所以请辞,离开了长安。
古代有着守孝的规矩,家里有长辈过世,守孝很多都是一年起步,甚至有三年的。
守孝期间就算皇帝征召都可以不去,更别说帮他们厂里打工了。
所以当时大柱和桑娥就给那几人批了离职申请,没有加以阻止,谁让这时代孝道大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