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进门,第一个就盯上了赵凡。
来人是顺天府尹张璧的心腹幕僚,姓王,平日很受张璧信任。
王幕僚一眼认出赵凡,也看到堂上紧张的气氛。
他皱了下眉,快步走到钱府丞面前,小声说了几句。
钱府丞听着,脸色变了好几回,额头的冷汗更多了。
严宽见王幕僚过来,以为救兵到了,刚想说话。
却见王幕僚猛一挥手,大声道:“钱府丞,你胆子不小。”
“张大人有令,让你立刻把严宽这小子拿下,好好审问。”
“至于赵公子他们,是张大人的贵客,哪容你在这放肆。”
钱府丞腿一软,差点坐地上,他知道这次惹到硬茬了。
“王……王先生,下官……下官也是听命令行事,是严宽他……”
王幕僚哼了一声,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张大人说了,钱府丞你办事不行,看人不清,即刻起停职反省。”
“顺天府的事,暂时由我代管。”
说着,他带来的一队带刀护卫已上前,直接把严宽和几个还在嚷嚷的衙役捆了。
严宽嚎叫起来:“王先生,你不能这样对我,我爹是……”
“你爹是谁都没用。”王幕僚眼神冷冷的,“张大人说了,严家余孽,一个都不能放过。”
几个护卫拖着严宽就往外走,严宽的惨叫声慢慢远了。
钱府丞脸色惨白,知道自己官运到头,瘫在椅子上,说不出话。
张玉娴见了,脸上露出一丝笑,走到赵凡面前。
“赵公子,让你受惊了,我爹马上就到。”
果然,话刚说完,顺天府府尹张璧已带一群人匆匆赶来。
张璧一走进公堂,先瞥了钱府丞一眼,然后满脸笑容迎着赵凡走过去。
“赵公子,真是抱歉,我手下人不成器,让你和唐解元受了惊。”
他不停作揖,说话显得格外客气。
“这个钱德光,还有严宽,我其实早都不顺眼了。”
“只是严家虽败,余党还不少,很多事一直查不到实证,这才动不了手。”
“今日多赖赵公子出面,才把那些害群之马一网打尽。”
“赵公子,你算是真的帮了我大忙了。”
他说得极为顺畅,好像真的是个除恶务尽的清官。
赵凡心里暗笑,这家伙见谁说什么,倒也圆滑得很,脸上看不出一点破绽。
一旁的钱府丞和刚被拖回堂上的严宽被这说法气得够呛。
“张璧,你那嘴信不得,什么时候我们就成了碍你眼的钉子了?”
“明明你也是见风转舵,巴结几个没根底的外人。”
张璧面色直接沉下来,高声喝道:“大胆家伙,都要判了还嘴硬。”
“来人,把他们嘴捶实了,让他们闭嘴。”
立即有带刀护卫过来,把钱府丞和严宽揍了个够,打得满脸是血,完全说不出话来。
之后,两人全被拖下去,剩下只能等着最后的定罪。
闹剧终于停息,张璧立刻露出笑脸,邀请赵凡和唐伯虎。
“赵公子,唐解元,今日要不是二位,我可没机会翻老账。”
“为表感谢,我请两位在府里坐坐,就做一桌便饭招待,务必留下。”
赵凡本想着婉拒,他来京城还有其它事情,不愿磨蹭下去。
他也答应了唐伯虎要领他去个特别的地方。
“张大人客气,事情还没处理完,我们心里着急,可能就不叨扰了。”
唐伯虎点头,“张大人人太好了,我这闲人也怕打扰了府中的清净。”
这时候朱元璋开了口,摸着胡子笑着讲。
“张大人诚心又有这兴致,要是再推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他转头对赵凡说:
“小凡,张大人也这样惦记你一回,还是一块去的好。”
马皇后紧接着劝道:“不错,一个朋友一条路,多结个善缘没坏处。”
怀庆和雨蝉在旁边也看赵凡,很好奇京里的宴会会是什么样。
朱樉和朱橚更直接,嚷嚷着要去。
“妹夫,去吧去吧,说不定有好酒好菜呢。”
赵凡一看这情况,知道这宴是推不掉了,无奈地笑了笑。
“既然父皇和母后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璧非常高兴,连忙说:“太好了,赵公子爽快。”
“家里简陋,不成敬意,还请各位不要嫌弃。”
“我们这就过去,我已经叫人在本城最有名的杏花楼备下了酒席。”
“那里有珍藏多年的杏花三酿,今天正好请各位尝尝。”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往杏花楼去。
杏花楼果然名气不小,楼阁精致,门口人来车往,很是热闹。
张璧把众人引到三楼雅间,这里视野好,大半个京城景色都能看到。
菜肴很快端了上来,桌上摆满了各种珍稀美味。
张璧亲自给大家斟酒,酒液澄清微黄,带着一股独特的香气。
“大家请,这就是杏花楼的招牌酒,杏花三酿。”张璧举起杯子说道。
“这酒做法很讲究,要用早春第一批新开的杏花,九蒸九晒,加上上百种药材,再深埋在杏树根底。”
“第一酿三年开坛,味醇香足。”
“第二酿是在头一酿里投新花和陈参,再过五年,味更厚,还有补身子的效果。”
“至于第三酿,那是头两酿的精华,配了天山雪莲、东海珍珠,埋在百年杏花怪木底下整整十年,这才成型。”
“这酒一年才出三坛,能喝上一口都不容易。”
“让我能招待各位,实在是我的荣幸。”
大家听了都觉得稀奇,纷纷举杯。
酒入口,先是清冽,紧接着一股暖意全身流淌,味道醇香浓郁,口中杏花余味久久不散。
朱元璋喝了一杯,说道:“真是好酒。”
“张大人下的本钱不小,让我们都有些受宠若惊。”
张璧赶紧笑道:“老太爷说重了,不过是几杯薄酒,不算什么。”
“其实,今天我想请大家,不光是因为前面的事情。还有个个人的小心思,正巧也是件喜事,想商量下。”
他说到一半,目光落到赵凡身上,似乎有些期待。
“实话说吧,我有个女儿,名叫玉娴,今年才十六,懂些书画词章。”
“早上清风雅集,小女见着赵公子的才气人品,在家里就和我提了几句。”
“所以今天,我也不绕弯子,直接为小女儿来向赵公子提亲。”
“不知赵公子愿不愿意,还有老太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