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君臣父子,父子君臣

从大明宫急着跑出来报丧的小太监立刻被年长的太监训斥:“你不要命啦!在宫里大呼小喝,还敢诅咒上皇,你有几个脑袋,你是哪宫哪位公公的手下!”

只见这小太监泪流满面,不住磕头呜咽着道:“太上皇的确……驾崩了……”

……

大明宫内,太上皇身着常服,躺在床上,胸口没有了起伏。一旁的太医满头大汗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而太后和甄太妃两人相互搀扶着跪在床前,止不住的哭泣着。

太上皇本刚沐浴完,说是屋子里太闷太热,便穿上常服出门透了口气,回来后便一直说后脑酸胀,头痛,然后是觉得晕眩,以及手脚不听使唤。

等到太医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已经不能动弹,躺在床上不省人事了。

还不等太医诊脉行针,就已经停了呼吸脉搏。

最后太医再三检查,最终确认,太上皇龙驭宾天了。

“到底是谁在胡言乱语,朕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脑袋够……”

一道雄浑同时又带着怒气的声音从门口处传来,正是隆庆帝收到消息后立刻从御书房赶来大明宫。

入目的便是跪在地上的太后和太妃两人,紧接着便是躺在床上一身龙袍的太上皇。

隆庆帝心中一喜,面上一悲,一个踉跄竟然险些倒下去。

“哎呦!!陛下您小心龙体,小心龙体啊!!”

隆庆帝一甩袖子,挣脱太监的搀扶,踉跄着走向床边,看着床上已经失了血色的太上皇,一头埋在太上皇的胸口,抓起太上皇的手腕泪流满面。

“父皇!!父皇,您别睁开眼睛,看看儿臣呐!!父皇!!”

嗯?没有心跳,也没有脉搏,老爹确实是归天了。(?>?<?)

隆庆帝确认后脸上哭的更加伤心,悲痛欲绝,几乎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一旁的太医壮着胆子提醒了一句:“陛下,太上皇已去。

如今陛下肩负天下苍生,万望保重龙体啊!”

就连跪在地上一直哭泣的太后也出声道:“人们常言万岁,天底下哪里真有万岁的人呢?你父皇八十有五,母后亦七十有九,皆属高寿,皇儿不可悲伤过度。”

隆庆帝红着眼睛,连忙起身去搀扶太后,又命夏守忠去搀扶甄太妃,请两人移驾到他处休息。

随后立刻调来人马将整个大明宫团团围住。

隆庆帝哭声也停了下来,坐在床边,冷声问道:“我父皇临终可曾有何遗言?”

伺候太上皇的大太监戴权此刻已经六神无主,只是跪在地上一味的打哆嗦。

当初仗着太上皇,他可没少得罪还是王爷的隆庆帝,这会怕是谁也拦不住这位秋后算账了。

许是惊吓过度,戴权竟然晕厥过去了。

“陛下,戴太监晕了。”

隆庆帝只是挥了挥手,夏守忠便明白该怎么办了,招呼两个侍卫,托着昏厥的戴权去了偏殿。

不一会儿的功夫夏守忠便回来了:“启禀陛下,太上皇龙驭宾天,戴公公伤心过度,年事已高,便直接随太上皇他老人家去了。”

隆庆帝只是看着躺在床上的太上皇,头也不回的下令道:“将这宫殿中所有宫女太监清出去。稍后派人过来给太上皇沐浴更衣。

另外,去朕的御书房,将我父皇遗诏取来。”

有道是知父莫若子,既然父皇没来得及立遗嘱,那朕这个儿子就代劳吧。也算是给自己的父皇刷点好名声吧。

在隆庆帝准备给太上皇的遗诏中,效仿汉文帝,诏令天下,宗室素服二十七月改着素服三月,腰系素带二十七月。

官吏着素七日,百姓三日,不许禁止婚丧嫁娶,吃肉、喝酒,更不许强令官员百姓痛哭。

减少葬礼的仪仗规模,用于国家之事,百姓之身上等等。(文帝称第一,真心没人不服啊)

如果隆庆帝不准备这封遗诏,按照本朝大明世祖皇帝的丧礼流程会是这样:

成服(披麻戴孝)皇室宗室穿孝二十七个月,叫做服斩衰。

京外宗室自接到消息那一日起,第四天开始算,服斩衰二十七个月。

文武官员,要服斩衰二十七天。随后穿特定的素服,二十七个月。除此之外监生、僧道,也要素服二十七个月。(官员家命妇、女儿等也是二十七个月)

普通百姓,则是穿素服二十天。

音乐祭祀等全国范围停百日。

男女婚嫁,官员之家停百日,哪怕你说明天就结婚了也不行,也得往后推。

普通居民家停婚嫁一个月。

全国四十九日内禁止屠宰杀生。

除此之外,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仪式和规矩。

可以这么说,每一次皇帝驾崩,对于朝廷,甚至于民间都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而皇帝遗诏中下令简葬轻礼减免臣民负担,无疑是对皇帝的加分项之一。汉文帝就是其中的表率。

隆庆帝安排人手去京中各处报丧,又命驿站往天下四处报丧后,便独自坐在太上皇的遗体前。

刚刚开始知道太上皇去世的消息,有久违的欣喜。因为太上皇给隆庆帝添了太多麻烦。

别人都是坑爹,太上皇是真的坑儿子。

可欣喜中,也有难以掩盖的悲伤。

二人说到底也是父子,在隆庆帝年少的记忆中,他们也曾经有过像正常父子一样相处的时光。

甚至有一次,隆庆帝说想要一把父亲亲手雕的弓,太上皇就真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做了一把宝弓出来。

除了父子的身份外,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便是皇帝。

看着昔日挥斥方遒,纵横草原无敌手的太上皇,如今静静的躺在这里,隆庆帝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低声呢喃,似在和自己说话,也似乎在和太上皇说话。

“父皇啊,人们常称咱们爷俩为万岁。可是我知道,天下万物萌发生长从来就没有不死的。

死者天地至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

当今的人们,喜欢生而怕死,为了一场葬礼常常破家舍业,殊不知金银珠宝埋于地下,也不过是久伴黄土,徒留后世挖坟掘墓之子孙贻笑耳。

我也是个俗人,我也怕死啊,尤其……当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再为这个王朝,为我的儿子、臣民遮风挡雨时,我也萌生过寻仙访道的想法。

毕竟,统御四海八荒,人间已极,天下有的没有得不到的,这样的日子,谁不想多享受几日呢?

可相较于享受,儿子更担心的是我努力了半生的基业被后世的崽子们挥霍,以至于功败垂成。

说到底,还是不甘心,放不下啊。

不过好在,我的儿子很好,比父皇你的所有儿子都要出息,当然也比我出息。

太子年轻时胜过我,年老后更应该远胜现在的我。

我……或许没有那么怕死了,因为我已经有了继承志向的人。

父皇……咱们爷俩斗了半辈子,等到了下面,儿子再给您赔罪吧……

但在这之前,请您保佑我,替太子平平安安的铺完最后的一段路。

朕,叩首了……”

父子君臣,君臣父子,分别是这两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写照。

前半生,先是至亲的父子,后是至疏的君臣。

后半生,先是至疏的君臣,在最后又回归了至亲的父子。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大唐:我的徒弟是李承乾黄天之世薄厚人生绝世太子:我的江山我做主红楼:玩主天下农门坏丫头北明不南渡第一兵王农家崛起路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带着基地回大唐抗日之特种战将佣兵的战争皇上请驾崩乱唐小宋腾龙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三国:庶民崛起中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穿书女频文?开局霸王之力了解下汉末天子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一把砍刀平大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逆天好运公子白重生之嫡女不善执手春江地球球长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战国从赵王雍开始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黑魔法三国传大唐财阀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前传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