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各朝各代的人们刚还在为我军连连获胜,占领多座城市,拥有大面积纵深的局面感到激动不已,结果转眼局势突变,我军再次落入下风。
明朝。某军营内。诸多将士们看到这一幕幕时,也不由得骂起来张Gt。
“之前打四川得时候这么倔,谁都不放在眼里,现在吃瘪了,果然如总舵手所言会回头北上与他们会合,可如今已经吃过亏了,就老老实实听话嘛,搞那么多事做什么”。
“是啊是啊,之前打四川得劲呢,现在这个关键时候居然一声不吭的卖队友,这个该死的混账东西”。
一旁的郑成功听着将士们的话语,虽同样气愤于这种不顾大局的自保行为,还是抱有希望的说道:“徐帅此前回到了红四,再加上朱总,或许还能有挽救的机会”。
众人闻言,沉思片刻。纷纷说道:“希望如此吧”。
毕竟此前是没办法,但现在大不一样,红四其他将领不可能再让他一个人胡闹了。
【因为红四此前在张的领导下走了错误路线,损失惨重,实力已大不如前,所以他提出了一个西进计划,简述如下,红四主力从黄河的循化永靖段西渡。】
【而后向北占据永登,以此为立足点,然后在西兰大道留下大约两个军,吸引牵制抵达的胡宗南主力,为红一减轻压力,而后全军集结在黄河以西,出靖远与河东的红一夹击马鸿逵,共取宁夏。】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避免了红四在西兰大道这个敌方优势区域与敌人决战,同时解决了给养问题。 红一现在所处的甘肃北部,经济不富裕,要供养两个方面军是非常困难的,不如让红四在河西独立解决粮食问题。】
【由于张的坚持,再加上从单纯的军事观点看,这个西进计划并非没有道理,于是9月24日前后,四方面军各部开始移动。】
天幕下,唐朝。
李世民沉吟片刻,对长孙无忌道:“此计看似有理,粮秣问题亦是实情。但是……分兵乃兵家大忌,何况是主力远隔黄河?若敌军速至,隔断两岸,则首尾不能相顾,危矣!”
李世民叹息良久,说道:“这个张Gt,还是想保存实力、打算有跑出去独立的念头。非是朕以恶意度人,实在是他过往行径,不得不令人心生警惕。”
【这令红一、红二的指战员大吃一惊,如果四方面军西渡黄河,随我军分隔三处,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红一方面军本来就兵力不足,如果届时胡宗南等敌军围攻而来,红四在河西恐救援不及,而红二情况更加危急,红四擅自西进,直接将红二的侧翼暴露给了敌人。】
明朝。
郑成功痛心疾首,急得直跺脚,怒骂道:“同室操戈之祸,往往始于猜忌与自保!大敌当前,怎么能擅自行动?这简直是拿其他部队数万将士的命开玩笑,这人,当初就该斩了他!”
【中央立即设法予以挽救,9月26日电,中央提出,红一方面军可以独立南下策应,9月27日间指出,“合则立后,分则力薄”。希望红四能与红一会合。】
天幕下,宋朝。
文天祥看着天幕上频繁往来的电文,感慨道:“‘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八字千钧!中央苦口婆心,只盼迷途知返,莫要一错再错!”
【在中央及四方面军内部同胞们的不断努力下,9月30日,红四终于开始回头。与此同时,鉴于严重的敌情,红二打算北上,靠近红一红四。红一旋即展开了南下策应行动。】
天幕下,众人稍稍松了口气。
郑成功看到这一幕,语气也稍缓道:“还好,还好!总算悬崖勒马!若是真过了黄河,后果不堪设想!”
【1936年,10月2日,我军攻克会宁,10月7日,红四的先头部队第四军抵达会宁,10月9日,我军总部及红四指挥部进驻会宁。】
【一场隆重的庆祝胜利会师联欢会正在这里举行,这一天,战士们的欢声响彻了会宁这座西北小城的天空,一股强大的赤色风暴正在中国西北的广袤大地,逐渐深沉,剧集激荡。】
天幕下,各朝古人看着那红旗招展、战士们激动相拥的场景,无不动容。
岳飞眼中隐有泪光,紧握拳头,激动的说道:“千难万险,终得会师!此情此景,足以告慰无数为国捐躯的英灵!望他们自此勠力同心,共御外侮!”
【10月10日,红二甩脱敌军,北渡渭水, 随后红二于10月21日与红一的第一军团成功会师。至此,我军大三主力成功会师。】
【我军决心提早宁夏战役,一方面国际上来电告知,说已准备了550至600吨的军队物资,但他们无法帮助运至宁夏,需要我军自己组织队伍去外蒙边界接收。】
【另一方面,甘肃北部补给困难,且敌情越来越严重了,若等到原定的3月再发起进攻,那时我军可能已经和敌军鏖战两个月,无法确定那个时候我军是否还有余力发起宁夏战役。】
【还有一件意外事情,红四在北上会师途中,意外遗失了制定的《通庄静会战役计划》,这份计划里写明了我军打通国际路线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