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快一个月。
后勤补给没有任何压力,再加上各皇朝联军的出手,全国的叛军如割麦子一般,望风即降。
伏诛首恶之后,大部分的士兵,也只是略作惩戒,除了那些真的作恶多端,甚至帮着满清屠杀汉人的军队外,大多数都是好的,形势所迫。
但一些满清的余孽,结局可就惨了。
百姓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同情,联军更是没有丝毫的手软。
眨眼间,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日月山河重回汉家手中。
……
夕阳将太和殿的金瓦染成血色,殿内十二根蟠龙金柱投下长长的阴影。
历代帝王围坐在鎏金御案旁,空气里弥漫着龙涎香与未散的血腥气。
李世民指尖摩挲着青瓷茶盏,突然轻笑:“诸位可知,此战最妙之处何在?”
刘彻把玩着手中的金盏,头也不抬:“杀得痛快。”
“非也。”李世民放下茶盏,目光扫过殿外飘扬的各色龙旗,“妙就妙在——这是场没人抢功的仗。”
朱元璋猛地抬头,眼中精光暴射。
“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看。”
李世民指向殿外列阵的各朝军队——玄甲军的黑、羽林卫的赤、明军的玄黄在暮色中交织,“汉武的羽林卫破居庸关时,可曾计较斩首几何?我的玄甲军驰援太原时,可曾索要粮饷?”
刘邦突然拍案大笑:“懂了!这他娘是场不要钱的买卖!”
满殿哄笑中,朱元璋缓缓起身,苍老的手按在御案上,震得玉玺微微颤动。
“对你们是买卖。”他双眼扫过众人,“对咱老朱家,这是家事。”
众人皆是沉默,一时间不知该说说什么才好。
朱元璋却忽然笑道:“行了,说说吧,这鞑子被咱们给灭了,这国家还是得有个掌舵的人才行,你们怎么看?”
这还倒是说到了重点。
这段时间来。
他们各皇帝两头奔忙,在处理完本朝的事情之后,还要忙着过来打打仗,亲自指挥一般。
日子虽然艰苦了些,但他们却乐在其中。
如今事情办完了,自然不可能还由他们轮流过来坐庄办公,战时一切从简到还好。
天下平定了还这样,那可是要乱套的。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今天颁布的政令,等第二天另外一个皇帝来了觉得不合适,又马上撤回吧?
那成什么了,朝令夕改?
别说自己心中不痛快,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绝对谈不上什么好事。
所以,还是得商量出一个章程出来,到底由哪一边派人来治理国家。
李世民挑眉笑了笑:“换做平时,我肯定是想争一争的,但之前咱们在聊天群中就说好了,算上这个时代离贞观太远了,我这里就算了。”
他刚说完,汉武帝也是如出一辙的说辞。
接下来的其他皇帝同样这般。
“要我说,还是由老朱你自己安排你家的人好了。”刘邦笑着道:“崇祯这小子不就正合适吗,刚好亡国的也是他!”
虽然早就重新收复了旧山河,但这会儿被人提到当年的事情,崇祯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尴尬。
他连忙解释道:“汉高祖陛下,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有心也无力了,还要照管着我那边的时空,这里实在顾不过来。”
众人想想也是。
虽然崇祯在目前看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各种情况都熟悉,但就如他说的那样。
一个人管一个国家都够要命了。
要是再管一个体量国情相当的平行时空,那简直是要他的老命。
朱元璋皱眉沉思,是不是该把他那几个儿子扔过来历练历练的时候,朱棣忽然开口了。
“爹,我举荐个人怎么样?”
“你?”
朱元璋脸上带了几分狐疑:“你想说高煦?”
“没错!就是这小子!”
朱棣兴奋的挥了挥手:“爹,你可别小看了他,虽然混不吝了些,但我看人准没错,这家伙是我那几个儿子中,最像我的人。
只要给他时间,未必不能成长起来。
更何况,我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当初祁钰那小子的时空里,不是让高煦去当过几天皇帝吗?
虽然时间有些短,但怎么说也是有经验。
更何况……”
“何况什么?”
朱元璋本来正琢磨这话也有几分道理,是不是考虑让他过来的时候,朱棣话说一半忽然停下了,让他有些不喜。
朱棣尴尬的搓了搓手:“当初我不是答应让他去当皇帝过过瘾,省的老是惦记着老大家那位置吗。
结果爹你直接把年轻的我给弄过去了,高煦屁股没坐热就得腾位子,我这不是想着补偿补偿他吗。”
“好啊!原来你小子存着这样的心思。”
朱元璋冷笑几声:“好吧,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接着环顾四周:“几位真的没想法,将这个皇位让给我老朱家了?”
李世民等人皆是摇头。
朱元璋这才道:“你去和高煦说说看,问问他什么想法,如果愿意,马上就带过来准备登基吧。
咱们早点办妥了这边的事情,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爹你放心吧,这小子对皇位执着得很,怎么可能会不愿意,我这立马就过去。”
朱棣高兴的返回了永乐时空。
“汉王呢?马上把这小子找来见我!”
一开口,下面的小太监们立马跑断了腿。
等朱高煦气喘吁吁的跟着跑进皇宫时,却被亲爹的第一句话给直接问懵了。
“高煦,你要皇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