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可是崇祯任命他们有什么用?

纵然是洪承畴也是稳妥起见,并没有派兵厮杀掳掠的盆满钵满的清军。

多尔衮率军经迁安县青山口出关,得胜返回沉阳。

倒是靖辽侯吴国俊领兵进驻遵化虎视眈眈想要抢一抢清军臃肿的辎重,余者皆是不敢靠前。

首辅刘宇亮听到卢象升阵亡的消息,连忙逃走,生怕自己也步入后尘。

就在清军撤走之时,吴国俊向刘宇亮提出,清军已经向东北遁归,我军应该抄掠或者后截,以免再次遭到对方:“官兵免送”之羞辱。

但是刘宇亮即使会和了洪承畴、傅宗龙等人也不敢邀击,反倒答复不必如此节外生枝,万一清军闻风复返,莫不如任其饱掠而去。

可傅宗龙是一个想要干实事的人,他会和吴国俊在武清、蓟州、冷口关夹击清军,取得小胜,直到清军完全出塞,才停止军事行动。

清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且辗转如此之久,大明没有打过一场歼灭战,将领们也不敢正面迎击。

一味的尾随跟踪,像个痴汉。

再加上朝廷中枢调动不灵,前线飞报军情,兵部不敢擅自做主,要事事请示皇帝,坐误战机。

待到清军走后,兵科给事中张缙彦第一个上书皇帝,陛下,咱们得追究诸臣工战败的责任。

他从头到尾的数,第一便是从墙子岭入口,有罪者吴阿衡、吴国俊、邓希诏;

第二是青山口再入的清军,有罪者巡抚陈祖包,总兵陈国威、监军孙茂霖。

第三是丢失城池,有罪者卢象升、总监高起潜,总兵王朴、杨国柱、虎大威、侯拱极,赞画杨延麟、巡抚张其平,总兵刘光祚、总监方正化。

第四是失陷藩封,有罪者是督察刘宇亮、总督傅宗龙、总监高起潜,以及调发逗留诸将李绩、祖宽、郭进善,巡抚颜继祖、总兵倪宠。

第五是坐视清军出关,有罪者刘宇亮、傅宗龙、陈新甲、高起潜、刘光祚、王朴、杨国柱、侯拱极、祖大寿。

最重要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身负国防重任难辞其咎,诸臣之罪全都在他身上。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内阁滚滚猪公也难辞其咎,尤其是以首辅刘宇亮最为严重,无安内攘外之功,致鲁莽之笑料。

甭管你是活人还是死人,都不能避免被分锅。

这个奏疏不仅是分锅大会,他还批评诸多臣工游谈浮论,不肯实心办事,不要以为敌军退去就可以安享太平了。

崇祯批阅之后,接受了他的意见,要杨嗣昌主持失事诸臣的查核工作。

当杨嗣昌给出了相同的意见,崇祯思索半天,改为边防、城守、入援、调度四个方面,分别核查,按律处理。

杨嗣昌得到回复之后,再次上书。

崇祯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名单,开始为底下几个官员主动开开脱。

总督傅宗龙,担着残局,自然不可能有所建树,因此被斩,属实是罪责过大。

总督陈新甲,麾下的精兵都归了卢象升,后面的则是归了傅宗龙,新收的皆是零散败兵,勿要苛求。

督察刘宇亮,未成师以出,未终局以定,勿要苛求。

赞画杨延麟,书生入幕,怎能擅长军事,勿要苛求。

总督卢象升,以丁忧之身,忽做卷甲勤王之事,捐躯报国,勿要苛求,相比较吴阿衡不同,一个是失火之人,一个是救火之人。

这些人崇祯都给减轻罪责,他认为失职严重的有副将祖宽,违期不进,粉饰他词,难逃大法。

其中关宁军重将总兵祖宽救援济南不力,迟滞不前,被崇祯下来夺职,以“失陷籓封罪”处死。

卢象升领军镇压起义军时,曾夸耀军中唯有祖大乐、祖宽等人最勐,且杀敌最多。

祖宽是祖大寿家仆,后被收为养子,性骄横,兵马所过之处焚毁民宅,奸银妇女,比清军有过而不及。

崇祯第一个处置祖宽,也是在敲打祖大寿。

总兵李重镇,弃总督卢象升而逃,应当重处。(当时在高起潜麾下听令)

总兵王朴,先行撤走,后提兵满万,坐视不救,削职。

最终崇祯审批后,定下五等罪证,守边失机,残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帅,纵敌出塞,并且开出一张惩治清单。

太监有蓟辽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巡抚有顺天巡抚陈祖包、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

总兵有蓟辽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总兵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以及副将下至州县官,一共三十七人。

因吴国俊是受到邓希诏以及吴阿衡等人的邀请,后续又主动袭扰清军,功过相抵,不以追究。

所以一共有三十六人被抓,直接被崇祯下令在西市同日处斩。

这是崇祯自从登基以来,惩处封疆失事最为严厉的一次。

愿不得卢象升宁愿战死,也不愿意逃跑,运气不好的话,结局不过是在西市口一起被处斩。

从三十六人变成三十七。

唯一的幸运儿吴国俊站在人群当中,看着一波波大明忠臣被皇帝下令处死,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反正皇帝真要敢杀了他,以他的战绩,就是自掘坟墓。

吴国俊可是崇祯剿灭锤匪,灭杀皇太极的希望。

所以崇祯也是轻拿轻放。

帝国的无双上将,皇帝真正信任的靖辽侯则是在思索着贺大帅什么时候能够入主中原?

他倒是觉得按照清军的尿性,过不了二年,还得继续入塞劫掠。

倒是不着急直接入主京师,毕竟清军对于劫掠这条路极为熟悉,大军也不好堵截。

崇祯真的是发怒了,处斩了这些人后,几日都不允许他们的家人奴仆收尸,还都给赶出去了。

内阁成员建议崇祯从轻发落,毕竟皇后要生产了。

崇祯则是反驳,祖宗封疆不能保住,要儿孙有什么用?

朱由检是想要用重典让余下的大明文臣武将为他效死。

可按照目前的情况而言,大抵是起到了反作用。

毕竟谁干事谁就死,不是死在清军手里,就是死在皇帝手里。

不干事兴许还能不死。

属实是陷入了闭环逻辑。

皇太极发动第四次入关征明,以中原为目标,入关五个月,辗转二千里,凡旌旗所指,无不如意。

两路清军共败明军五十七阵,破七十余城,俘获人口牲畜将近四十七万。

黄金不足五千两,白银不足百万两。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可是清军士卒揣在自己兜里的,谁能统计出来?

除去杀明军各路官员,生擒了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x与y(不认识字),监军太监冯允升。

刨除清军所杀的文武官员,大明皇帝也帮他们杀了不少。

清军杀一波,大明皇帝杀一波。

大明的损失,从里到外可谓是极大。

中原地区的广大百姓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光是清理济南城的尸体,就足有十三万。

全城财物被劫掠一空,以至于好长时间,城中都无人居住,且容易害了病。

大明兵科给事中李永茂向大明皇帝朱由检呈上了他调查结果。

自京郊庆都到顺德,千里之间,一望荆榛,四郊瓦砾。

整个畿南郡县,民亡十之九,种种惨状,目不忍睹。

人口牲畜被杀以及掳掠,劳动力锐减。

大牲口在没有机械出来之前,可是重要的劳动力。

如此行径使得中原地区的生产力遭到重要的破坏,崇祯纵然是想要恢复,根本不可能。

许多死里逃生的百姓,都想着要逃离这些地方。

下一波清军再来,还能保住性命吗?

即使皇太极在出兵前告戒诸多士卒,严禁烧杀抢掠。

但清军杀起人来,毫不手软。

可实际上,为了破坏大明的统治,补充大清所需要的劳动力,他皇太极才是真正进行有组织的集体抢掠最大主谋。

所以一个人嘴上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看他做了什么。

相比于清庭的战略成功,明廷面对皇太极发动的第四次征明战事,内部矛盾重重。

党派纷争愈演愈烈。

掌握大权且被崇祯深信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一直认为,以大明目前的财力或是兵力,都不足以和大清对抗。

所以坚持对清采取守势,千方百计的想要与清廷媾和妥协。

宣大总督卢象升则是表示强烈的反对,坚决拒绝和清的和谈,当众刺激皇帝,动摇他们的讲和议和。

而杨嗣昌在后来的军事行动当中,则是以减少对卢象升的兵力相报复,导致卢象升所率将士全部阵亡。

毫无疑义,从对待这次清军发动掠夺战事当中,最大的误国者就是崇祯!

他本来倾向于杨嗣昌主和派的主意,但又不想明确表态,直到清军兵临城下,他又不敢承担对清讲和的责任,生怕耽误自己“小尧舜”的名头。

结果让杨嗣昌戴上了一顶主和误国的帽子,被群臣攻击。

表面上,崇祯一直装作主战的姿态,在卢象升面前否认朝廷说过议和的事,使得卢象升决心和清军血战到底。

可又不给他相应的兵力和权力,对于杨嗣昌的掣肘视而不见。

崇祯对战是和的举棋不定,出尔反尔,文臣武将皆是无所适从,在战场上,以至于一败再败以至于惨败!

即使杨嗣昌、高起潜等人也要肩负重要,但说到底,问题根源还在崇祯那里。

但是没有人敢说皇帝的问题,皆是指责杨嗣昌。

有言官含沙射影指责,有言官就直接上误国四大嘴,希望能像对待袁崇焕那样处死杨嗣昌,以儆效尤。

崇祯大怒,再次把弹劾杨嗣昌的言官给贬到吴国俊手下戍边,清军来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去死呢?

谁敢弹劾朕的小杨,谁就滚蛋。

但是崇祯如此偏袒杨嗣昌不仅没有让他感动,反倒是让杨嗣昌深感不安,屡次上书想要引咎辞职。

因为在此之前清军每次南下,兵部尚书皆被大明皇帝“绳之以法”!

哪一任也无法逃脱被制裁的宿命。

可让众人失望了,也让杨嗣昌的担心落空了。

此番失陷七十余座城池,崇祯仍然对杨嗣昌信任有加,丝毫没有加罪之意,令人惊讶。

现在朝廷目光都在看着分锅大会,自是没有精力威慑中原流寇,以及在四川稳定发展的锤匪。

毕竟那里官军真的是兵力空虚,容易出现新的叛乱。

一向统率关宁精锐的祖宽、李重镇被处死,洪承畴奉旨率领陕西精锐留在蓟辽边境,一方面是防备清军,一方面也是防备祖大寿。

毕竟这个人自从看见袁崇焕被捕后,就一直不怎么听从皇帝的诏令,难免会心生不满,投降皇太极。

而且崇祯也没有什么后招可以防备祖大寿。

在辽东那块地界,祖家的势力可不是崇祯能够随便插手的。

但是傅宗龙他是一个真想办实事的人,认为此举不妥,给杨嗣昌写信据理力争,说秦兵不可久留于此,留则强增贼寇的实力,而无益于边关。

况且士卒的妻女积蓄皆在秦地,把他们强行留在边境,不是哗变就是逃跑,这是驱兵从贼的事,必须得考虑天下安危。

洪承畴手中的秦兵皆是被洪总督说,甭担心锤匪会杀了你们家卷,我们总有一日就会杀回去的。

这才稳住了这波秦兵,若是把他们留在边军,那可就不太妙了。

杨嗣昌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更没有向皇帝汇报。

毕竟无论做什么事,皇帝都宠信咱们,没办法啊!

不仅如此,杨嗣昌反而心生疑虑,怀疑傅宗龙真的想要取代他的位置。

因为傅宗龙多次想要面见皇帝,商讨军国大事,但他不仅与高起潜不和,还被杨嗣昌给针对了,屡屡阻挠。

结果忧心上火的傅宗龙因为感冒发现自己的一只耳朵听不见了,遂上书想要回家修养。

但是崇祯认为他是故意推诿,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叫傅宗龙赶快练兵,不得推脱有病,不许延误,否则定然判罪。

傅宗龙见皇帝不想要见自己,派人奏请杨嗣昌转呈他想要面见皇帝的请求,希望兵部尚书能给他说说好话。

毕竟皇帝最宠信的就是他。

但是杨嗣昌怀疑他要在皇帝面前弹劾自己,直接退回奏疏。

转头杨嗣昌见到皇帝就说傅宗龙托疾非真,崇祯异常暴怒!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千宋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武炼巅峰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三国之大汉再起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带着基地闯三国命理探源【译注】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乾元盛世系统大明锦官梦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穿越宋末,海上发家天赐良臣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一世豪权,一世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