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包不同安排好后,王冈突然发现他又清闲了下来!
两件案子由蔡确和舒亶去查了,日常工作让包不同干了,就连跟其他几位监察御史的轮班,都只需抽空去下就行!
果然,只要肯动脑,就有摸不完的鱼!
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赵顼的早朝依旧,实在令人不爽!
无奈之下,王冈只得拿出当年进京时,从亳州买的小药丸,送了蔡确两颗,想让他跟那些殿中御史说说,以后上朝别点他的名!
蔡确笑眯眯的把药丸给收了,然后果断的告诉王冈这事不行!
王冈不悦,觉得蔡确这人太不够意思了,连点小忙都不肯帮!
蔡确见他面色不豫,笑着解释道:“这事若是别人来说,我一准就应下了,但你不行!”
见王冈不解,蔡确又解释道:“你是在官家那里挂了号的人!谁也保不准他早朝之时,会不会心血来潮唤你一声。
若你不在,那就有麻烦了,不仅是你,就连点名的御史都要受到责罚!所以你说,谁敢应你这事!”
听完之后,王冈心中更是不爽,敢情问题根子还是出在赵顼这里!
他怎么就不生病呢!
见蔡确这条路行不通,王冈也只能悻悻的离开。
蔡确看着他的背影,感慨的摇了摇头,当初他做官之时,一心就想着什么身后能成为升朝官,能与衮衮诸公同列大殿。
为此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若不是因为长的帅,还差点被治罪!一路历尽艰辛才成为朝官中的一员。
而王冈呢?小小年纪就成为了朝官,却一心想着偷懒!
若不是清楚他战斗力之强,恐怕都把他当成纨绔子弟了!
……
既然御史这边不能走通门路,王冈也就没办法了,总不能去跟赵顼说他不想上朝吧!
不过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就消沉,要学会苦中作乐。
主意一定,王冈就放飞了自我,每日上完朝后,将官服一脱,丢给自家的小厮,连卯都不去御史台点,就大摇大摆的去浪……查访民情去了!
空闲往往会带来空虚,而繁华的东京恰恰是填补空虚的好地方。
这里有琳琅满目,贩卖各种奇珍异宝的商铺,有热闹非凡的瓦子市,有临水而设的勾栏……
王冈随手买了几样吃食,边吃边走进瓦子里,见有女子相扑,花钱买了票,进去看了一会,白花花的一片,看的很是过瘾,不过他是素看,不像其他人还押盘口。
看了一会,又去其他地方看看,这里所有项目都带有赌钱的性质,宋人好赌,就连买卖东西有时都用买扑的方式,就这一堆东西,大家都别称,全凭眼力估,亏了赚了都看本事!
王冈绕了一圈,看到有斗虫的,他当即掺和进去,掏出一把银子出来,就叫嚣自己得到一只金甲大将军,勇猛无敌!
都是街面上厮混的人,谁会吃他这套啊!
但庄家表示他吃,当即就跟众人拱火,让他们教训一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顺便宰一下这只大肥羊!
众人盯着那些银子一时也是眼热,立刻表示要教训一下这纨绔!
庄家见这些人入彀,也是大喜,他才不管谁输谁赢,反正他都要抽钱的!
见有人应战,王冈就将金蚕蛊放了出来……
众人一看,这土不啦叽的小玩意,也配叫做什么金甲将军,当下就押上了重注。
起初金蚕蛊畏惧王冈,不敢反击,只让对方的虫子不断攻击,惹的众人不住的奚落嘲笑。
王冈见金蚕蛊那缩头缩脑的模样也是大怒,破口大骂起来,金蚕蛊见王冈有让他进攻的意思,就尝试了一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王冈一举连赢十三局,把那些斗虫的人脸都赢白了!
庄家惋惜的将那些输光了的人送走,并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对那些饿着肚子的人,还送了几个铜板,让他们吃饱了再回家。
回过头庄家再看向王冈,笑的像个弥勒佛一般,对着金蚕蛊一顿夸,主动表示可以帮王冈组局。
王冈却不在意,只说有机会再说,而后摆摆手就走!
出了瓦子,来到汴河边的勾栏,又进去听曲赏舞。
宋朝官员是禁止狎妓的,但勾栏不在此范畴,所谓勾栏其实是看戏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各种杂剧,还有傀儡戏、影戏之类的演出。
当然你钱给的足的话,那些能歌善舞的演员们,也不是不能客串一下青楼从业人员……
王冈听曲看戏很规矩,但出手很是阔绰,只要他看过的演出,都是一顿大额打赏。
这把后台的人看懵了,这么个打赏法,他究竟看上谁了?
王冈谁也没看上,在看完一出傀儡戏后,直接离开了!
随后他又是随处闲逛,路边茶馆有人斗茶,他去看一眼,有人说书,他也去听一段。
甚至听到有人在讨论针对夏、辽的方略,他也去插上几嘴,被人鄙夷,他还跟争吵一番,赢了之后,方才离去!
就这样闲逛,如同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一般,偶尔也会被人认出身份,他就立刻跑开,换个地方重新逛,直到天黑方才回去,第二天换了个妆容再周而复始。
一连许多天过去,京城中传出了一个“虫王”的名号,据说这是一个奇人,每天都去不同瓦子里挑战,至今未尝一败!
有传言说这位奇人来自外地,目的就是要斗败京中所有的虫子,成为天下第一。
还曾扬言:东京无斗虫,全靠人吹捧!
这一下就惹怒了京城中的那些纨绔们,纷纷花高价购来厉害的虫子,整日在各个瓦子里围追堵截那奇人。
可京中瓦子上百,哪有那么好找,一众纨绔只能分散各处,每有发现,便呼朋唤友而来。
然而那奇人斗过无数场,依旧不败,同时名气也越来越大。
而与此同时,王冈在朝堂中,又出名了。
自包不同替他写奏章后,他压根就不过问,而包不同又不懂这些,自然是每日有多少就上书多少!
每日少则十几本,多则二三十本,一个人的效率堪比整个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