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萍说的头头是道,听的三姑一愣一愣的,来山里一年多,秀萍都成了选杏专家了。
“秀萍,你这选杏子的方法,可以出一本书了,书的名字就叫《刘氏选杏大全》。不管是谁,只要看了你的选杏大全,就能立马选出最好吃的杏子。”三姑打趣。
“去年刚来的时候,我也一点儿都不懂,都是整天和学生在一起,他们一点儿一点儿的教给我的。”秀萍被打趣的有点儿不好意思。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你失去了平原上的工作,我们都还在为你惋惜,你却获得了我们都没法涉及到的知识盲区,还真是应了那句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话。”季岚也说。
“是啊,只有身处其中,才能获得有些不曾涉及的领域。以前只知道杏子能吃,现在会挑选好吃的杏子,知道一些杏子的性状,杏子杏仁的用处。说实话,在山里的这一年,还真是受益匪浅啊。”秀萍也感叹道。
有了秀萍分享的选杏经验,几个人很快都摘满了书包。虽然现在天色还早,但是鉴于回去的路都是山路,她们还是果断离开杏树坡下山。
上山时,费劲巴力地攀爬了一个多小时,个个累的气喘吁吁。下山时,跟头骨碌的用了不到半小时就下来了,真真的体验了一把“上山像鬼拽,下山如鬼踹”的刺激。身上披着的山顶阳光的余温还没散尽,人都已经到了山腰。站在一处潺潺流水旁,回望山巅 ,那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又紧紧地扣在顶峰的青枝绿叶上了。
这一次的摘杏子之行,不仅品尝了美味的杏子,还享受了登山过程中的种种乐趣,感受了一路上的别样风光。
尝到了爬山摘杏的甜头,第二天一早,季岚就吵着要上山。秀萍无奈,又把孩子送到邻居奶奶那里,和她们一起上山了。
这次上山,她们没有背书包,每人都拿了一个面袋子。中午回来的时候,每个人的肩上,又都背了半袋子金黄喷香的大杏子。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三姑和秀萍都愣住了,祁江抱着祁麟,赫然站在秀萍的宿舍门口。季岚不认识祁江,没有开口,三姑和秀萍,看向对方的眼神里,都是疑惑与询问。
“是你告诉他的?你怎么出卖我?”
“你不是说和祁江没有联系了吗?他怎么来了?”
“秀萍,你终于回来了,你们去哪里了,我和麟麟都等你半天了?”
不等三姑和秀萍相互询问,祁江先开口说话了,那语气,仿佛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关心。
“祁江,谁告诉你我在这里的?”秀萍。
“祁江,你知道秀萍在这里的?”三姑。
两个人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问出了各自心中的疑惑。
“是你们原来学校的校长告诉我的。去年春天你走后,我就去学校里打听过,没有人给我说你去了哪里。今年那个老校长退休了,我又去新校长那里问,他给我查了查,告诉我你在这里,我就马上过来了。”祁江往前走了一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气。
“我们都离婚了,你还过来干啥?”秀萍面露愠色,径直进了屋子。
季岚不认识祁江,但是她知道秀萍和祁江离婚的事情,看了一眼祁江,跟着秀萍进了屋。三姑在他们结婚前就认识祁江,知道他在秀萍最难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和秀萍离了婚。就狠狠地瞪了祁江一眼,并没有看他欲说还休的样子,也抬腿进了屋子。
几个人都不搭理自己,祁江还是有点儿尴尬。可是,祁麟毕竟是祁江的儿子,虽然时隔一年不见,他还是记得祁江这个爸爸。
“爸爸,我可想可想你了,好几天看不到你,我都想的哭了。”
小脑袋在祁江的脖子上蹦来蹦去,那样子仿佛是离群的小鸭子,终于回到了亲人的怀抱。
“爸爸也想麟麟,一会儿麟麟和爸爸回家好不好,爷爷奶奶在家里等麟麟,他们给麟麟做了好吃的等着麟麟回去吃。”祁江的脑袋抵着麟麟的脑袋,低声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