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台上。
常福老师傅捧着市级劳动模范的奖状,激动得不知所措。
他颤抖着声音对台下工友们说:
“我常福在轧钢厂干了十几二十多年,今天能得这个荣誉,值了!
感谢组织还我清白,感谢工友们以及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老工人都跟着抹眼泪。
这时,工业局的张向东主任在人群中冷眼旁观,心中暗腹:
“这个王建军,倒是会收买人心。”
王建军站在主席台上,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地说:
“同志们,今天的劳动竞赛,展现了我们工人阶级的力量!
常福老师傅兢兢业业,恪守岗位,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主任说得对!”
台下有工人高声应和。
张向东缓步走到王建军身边:
“王主任,常福的事情虽然查清楚了,但是影响还在。”
王建军正色道:
“张主任,常福同志的情况上面清楚了,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场合……
他是我们厂的老劳模,这是市里也同意的,他为我们的国家建设立过功。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不实之词,就否定一个老同志多年的贡献。”
张向东还想说什么。
王建军打断他:“上面号召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常福同志这样的老工人,正是我们要团结的对象。”
张向东看着攻击力十足的王建军眯了眯眼,随后豪爽一笑道:
“王主任,看来你们不仅劳动竞赛组织得很成功,就连思想建设也做得很好啊。
常福老师傅的事也处理得很好,体现了组织对老工人的关怀。”
王建军心头一动,也谦逊地回应:“这都是按照上级指示办的。
常福老师傅确实是我们厂的宝贵财富,这些年带出了不少好徒弟。”
张向东点点头,目光扫过台下热情的工人们:
“现在全国都在‘抓革命,促生产’,你们轧钢厂带了个好头。
不过,我还是那几句话……”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
“我听说最近厂里在搞技术革新,这方面我觉得你们还是要稳妥些。
毕竟现在生产任务重,万一影响了生产进度,不好向市里交代。”
王建军神色不变,语气却十分坚定:“张主任提醒得对。
不过我们认为,技术革新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最近几个车间的小改小革,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哦?有这样的事?”
张向东露出感兴趣的表情,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而在车间另一头,于海棠正站在宣传栏前整理稿件。
自从上次传送带事故被王建军所救,她一直想找机会当面道谢。
可每次见到王主任,都因为自己最近受处分的事觉得难为情。
“于干事,今天的报道写得不错啊。”一个女工路过时打招呼。
于海棠勉强笑了笑:
“都是工人们的功劳。”
这时她看见秦淮茹从车间里出来。
于海棠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去:
“秦师傅,今天的竞赛报道,你们车间有什么先进事迹需要特别报道的吗?”
秦淮茹有些意外,轻声回答:“于干事,我们车间常师傅带伤参赛。
还有几个年轻工人创新了工作方法,都可以写写。”
旁边一个老师傅插话道:
“于干事,听说上次王主任为了救你受伤了?
你可要好好写写咱们主任啊!”
于海棠一下子尴尬住了,她支吾着说:“哦,是啊,行!”
——
就在轧钢厂劳动竞赛白热化的时候,一辆吉普车驶进厂区。
工业局副局长周志刚快步走下车。
张向东早就得到消息等在这里。
只见他立即换上热情的笑容迎上去:“周局长,您可算来了。
竞赛正进行到精彩处呢!”
周副局长笑着与众人握手:“刚才在市里开了个安全生产会议,来晚了。
建军同志,听说你们这次劳动竞赛组织得很不错?”
王建军正要回答,张向东抢先道:
“是啊周局长,王主任很有想法,还在厂里搞技术革新呢。
不过我觉得现在生产任务这么重,是不是应该把精力先放在保生产上?”
周副局长若有所思地看了张向东一眼,转向王建军:
“建军同志,你怎么看?”
王建军不卑不亢地回答:
“周副局长,我们认为技术革新和完成生产任务并不矛盾。
相反,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生产指标。
最近二车间改造了一台机床,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嗯,千言万语不如摆事实讲依据!”
周副局长满意地点头:“这才是有担当的表现。走,带我去看看。”
生产车间。
王建军陪同周副局长和张向东巡视各竞赛场地。
在二车间,三个小姑娘正由聂文娟带着参观。
小靖雯指着改造过的机床说:“看!这个机器转得真快!”
菲菲踮着脚尖:
“哇,比去年那个快多了!”
瑶瑶小声说:“这个机器也没有声音,不像有些机器老是咔咔响。”
周副局长被孩子们的天真逗笑了,对王建军说:
“王主任,这是你家的孩子?”
“是啊,我大哥,三弟还有我的。”
“哈哈哈,有福气啊!这几个娃娃一看就很乖巧可爱啊!”
王建军闻言不语。
只是给聂文娟使个眼色,聂文娟立马拉着三个小家伙去别的地方。
张向东看检修人员在检查设备:“改造得不错,不过安全措施一定要到位。
周局长,我觉得这种改造还是应该先报工业局审批,毕竟涉及到安全生产。”
王建军平静地回应:
“张主任提醒得对。
不过这次改造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的小改小革,完全符合安全规范。
我们已经组织厂里的技术骨干进行了充分论证,也做了安全测试。”
周副局长仔细观察设备运转情况,问道:
“这个改造方案是谁提出的?”
“是我们厂技术科、车间老师傅和年轻工人们共同研究的成果。”
王建军介绍道:
“我们鼓励工人们提合理化建议,这对技术革新很有帮助。”
张向东微微皱眉:
“群众积极性是好事,但技术工作还是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来主导。”
周副局长摆摆手:
“哎~向东同志,这话不对。
工人同志们长期在一线工作,最了解设备的实际情况。
技术革新就是要依靠群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