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逻些城“鸿门宴”的消息,是随着一名从吐蕃逃回的大理商队传入羊苴咩城的。
当高泰明于逻些殿中被斩,首级悬于城门的细节被反复确认时,整个大理都城瞬间陷入死寂,随后便被恐慌与混乱吞噬。
高氏府邸的朱漆大门前,挤满了前来打探消息的族人与官员,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府邸,此刻却弥漫着悲戚与焦躁的气息。
高泰明不仅是高氏家族的嫡长子,更是大理军权的实际掌控者,他的死,如同抽走了高氏家族的顶梁柱。
这份恐慌很快蔓延至朝堂。
早朝之上,国主段正严身着褪色的龙袍,端坐在冰冷的龙椅上,双手不自觉地颤抖。
他眼前浮现出高泰明往日里手握兵权、威压朝堂的模样,心中既有对高氏失势的隐秘庆幸,更有对大理未来的深切忧虑。
“诸位卿家,高将军遇难,吐蕃已归大乾,如今大乾势不可挡,我大理若再顽抗,恐有亡国之危。”
段正严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当务之急,是即刻拟写国书,向大乾上表请封,愿为藩属,以保我大理安宁。”
他的话音未落,朝堂之下便响起一声厉喝:“国主此言差矣!”
高氏长老高智升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出朝列,白发与胡须因愤怒而抖动:“高将军为抗击大乾、守护大理而死,尸骨未寒,国主便要屈膝求和,这是对高将军的背叛,更是对大理列祖列宗的亵渎!”
他环视朝堂,目光扫过高氏亲信,声音陡然拔高:“大乾虽强,却远在中原,我大理有横断山脉为天险,龙首关为屏障,麾下亦有两万精兵,为何不能一战?若国主执意求和,我高氏绝不答应!”
随着高智升的表态,朝堂上的高氏亲信纷纷附和。
“不可求和”
“与大乾决一死战”
段正严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无奈。
自大理立国以来,段氏王族便始终被高氏架空,如今高泰明虽死,高氏仍掌控着大理八成以上的兵权,朝堂上的官员也多为高氏亲信,他这个国主,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傀儡。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在高智升凌厉的目光下,最终垂下了头。
大理此刻的处境,进退两难。
此时的荆湖,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灾民安置点内,百姓们排队领取粮食,医学生们穿梭在帐篷之间,为患病的百姓诊治,空气中虽仍有灾后的疲惫,却已多了几分生机。
然而,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姜齐手持一份来自大理的军报,眉头紧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军报上详细描述了大理朝堂的争论,以及高氏家族阻拦段正严上表请封、执意抵抗的态度。
姜齐狠狠将军报放在案上,目光扫过帐外忙碌的救灾场景,心中的怒意渐渐升腾:“契丹已平,党项归降,吐蕃俯首,如今大乾一统之势已成,区区大理,弹丸之地,竟敢如此狂妄,阻拦国主请封,妄图抗衡大乾,真是不知死活!”
他猛地一拍案几,桌上的茶杯应声晃动,茶水溅出杯沿。
“传朕旨意!”姜齐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组建南征大军,命云龙为主将,率领一万五千兵丁出征大理;祝永清、祝万年兄弟为副将,协助云龙统筹军务,负责前线作战;李彦仙率部殿后,掌管粮草补给与后方防御,确保大军后路无忧!”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愈发坚定:“此次南征,务必一举攻克大理,平定西南边疆,让大理彻底纳入大乾版图!”
传令官躬身领旨,转身快步走出军帐,将旨意传递给各地将领。
姜齐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思绪万千。
大理地处西南,虽国力不强,却因地形险要,历代中原王朝都难以彻底征服。
如今大乾正值兵甲犀利,兵马奋勇,若不能趁此机会平定大理,日后必成隐患。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下决心:此次南征,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必须成功。
旨意下达后,云龙迅速集结部队,从荆湖出发,向西南方向挺进。
此次南征的第一重考验,便是穿越横断山区。
这片区域山高谷深,峰峦叠嶂,山间小道狭窄陡峭,仅能容一人一马通过。
山中气候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暴雨倾盆,山洪与泥石流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云龙下令轻装简行,士兵们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干粮与药品,沉重的铠甲与多余的物资则由后勤部队随后运送。
即便如此,行军依旧异常艰难。
战士们每天天不亮便起身,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不少人脚下一滑,便会坠入深不见底的山谷。
暴雨过后,山路泥泞不堪,士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裤腿与鞋子沾满了泥浆,不少人的双脚磨出了血泡,却仍咬牙坚持。
途中,部队还遭遇了一次小规模的山洪。
当时,大军正沿着一条狭窄的河谷行军,突然天降暴雨,河水迅速上涨,浑浊的洪水裹挟着石块与树木,向大军冲来。
云龙当机立断,下令部队迅速向高处转移,战士们互相搀扶着,在洪水中艰难跋涉,最终虽有惊无险,却也损失了部分物资与马匹。
历经十余日的艰苦跋涉,大军终于走出横断山区,抵达金沙江畔。
站在江边,战士们望着湍急的江水,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穿越横断山区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太久。
云龙举目远眺,只见金沙江对岸的山坡上,隐约可见大理军的营寨,江面上,几艘大理军的战船正在巡逻,严密监视着江面的动静。
“将军,大理军已在沿江布设防线,战船日夜巡逻,若强行渡河,恐会遭遇重创。”
副将祝永清走到云龙身边,面色凝重地说道。
云龙点了点头,眉头再次紧锁,金沙江水流湍急,江面宽阔,大理军又防守严密,若不能找到安全的渡河方式,大军只能在江边停滞不前,而拖延的时间越长,大理军的防御便会越坚固,南征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李彦仙率领的后勤部队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