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几日之后,可思汉调查出了一段时间以来会饮得人都有谁,果然和景熙说的大致无异。
耿额,兵部尚书,负责全国的兵马组织与调配。
齐世武,刑部尚书,负责全国的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
鄂缮,八旗都统,统领本旗兵马以及署理旗内事务。
玄烨眉头越发紧皱,这些参与会饮的官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兵权。
他们要做什么?聚集在一起要干什么呢?在密谋什么吧,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多年的帝王之术使得玄烨心中已经心知肚明,无需多言,有两个字呼之欲出,“造反”。
造反,师出有名吧,要拥立的人会是谁呢?那只有一个人了.....
玄烨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这一切终将是来了,这样的聚集密谋,是得到了胤礽的同意吧,肯定是的。儿子,你真的这样等不及了吗?
玄烨漠然地坐在龙椅上,虽然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还是会废掉胤礽的太子位,但是真的事到眼前,他犹豫了,心痛了,尤其是以这种方式废位,他本想着以后找机会和胤礽谈一谈,父子俩坐下来好好聊聊,说说心里的话,让胤礽主动请辞,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一定会让这个儿子安享亲王尊位。
玄烨并没有马上发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是让亲卫秘密调查,结果秘密越查越多,托合齐、齐世武、书耿额等人,借“会饮”寻欢作乐是假,帮助太子胤礽“缘结朋党”是真,更令玄烨感到无比惊恐的是,这些人除了为胤礽拉拢、招募朝廷官员,扩大其势力与影响力,甚至还在密谋计划着种种“阴谋”,简直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
这是一桩简单的违反禁令吗?不,当然不是。这就是一桩彻彻底底的“会饮谋逆夺位”事件。
继续纵容吗?当然不能。继续装看不见的话,恐怕结局就算是想保也保不住胤礽了,所以,趁着事情还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只能.....
玄烨再次流着泪地闭上了眼睛,待他睁开眼睛时,又恢复了那往日的掌控一切的神情。
“来人!”
李德全马上跑进来。他知道,皇上伤心完了,又要下旨意了,反反复复地被伤透了心。
“奴才在。”
“传禁卫军来,立即逮捕耿额、齐世武、鄂缮,交刑部审理,由胤禛和胤祥主审。”
“嗻!”
“还有,传禁军,立即包围毓庆宫,将皇太子胤礽带来见朕。”
“嗻!”
李德全慌慌张张地下去了,他知道,要彻底变天了,皇太子啊,哎。
毓庆宫
胤礽独自坐在书房,他低着头,身着太子服饰,他的脑子里回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从景熙参托合齐一本开始,再到皇上侍卫的频繁出动,胤礽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很可能这件大事是冲着自己来的,前一段时间托合齐跟自己说了要笼络官员协助自己登基的事情,结果就是没反对,也没赞同。
胤礽想着,他其实是急着继位的,尤其是受到了这次废位的影响,再次复立,他的内心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了,他知道,父皇已经不再跟以前这么信任他、呵护他、包容他,他不知道是如何变成这个样子的,他的内心,还是深深爱着父皇的,但是,没办法,天家父子就是这样,皇位只有一个,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但是,父皇的皇位是多么稳固,一个八岁登基的皇帝,岂能是旁人可以轻易揣测的呢?胤礽心里明知道不是父亲的对手,但是内心的那种好胜心,还是驱使他想去和皇上斗一斗,看看自己是不是比皇上父亲强。
很显然,胤礽失败了。当毓庆宫外脚步声响彻天地,他知道,抓他的人来了,与其说上次在蒙古时被抓是假的,而这次则是真的,他懂得。
外面惊恐的呼喊声响起,胤礽起身,慢慢地推开书房的大门,外面一院子的人,太子妃带着众妻妾,还有孩子们站在那里,太子妃含着泪微笑着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知道胤礽这些日子在做什么,她想劝解,但是她知道也劝解不了,所以就这样,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果然,这一天来了,这是太子妃已经预料到的了。
胤礽看了看周围的人,没有发现弘皙,是啊,弘皙不住在毓庆宫,是有皇上亲自抚养的。还好,也许这样可以保住弘皙吧,他这个当阿玛的对不起他,胤礽没有哭,只是安静地走到禁卫军前面,轻声说了句:“走吧。”
禁卫军将胤礽层层围住,带走了。
“太子爷,我们等你,太子爷....”,太子妃撕心裂肺地呼喊着。
胤礽此时的眼泪流了下来,他没有回头,因为没有勇气,他迈开大步走出了毓庆宫,这是他最后一次走出毓庆宫的大门,从此以后,直到死亡,再也没有回来。
这个他从小长大,康熙皇帝特意花费心血给自己最心爱的太子胤礽打造的宫殿,从今天开始已经不再属于他了。
禁卫军押着胤礽走在紫禁城里,一路上的宫人无不低头,胤礽知道,这一次他逃不了了,上次侥幸复位,这次,太子之位彻底跟自己说再见了。
养心殿
玄烨让所有人都出去,大殿之中只有他们父子二人。
玄烨看着眼前的胤礽,这就是三十几年前把他带到人间来的那个可爱的男婴,他一落地就被自己视若珍宝,天赐嫡子,立刻被册立为皇太子,不顾祖制,只有疼爱。自从被册立那一日起,就亲自带在身边,事无巨细地教导他做人、为君的道理,玄烨在胤礽身上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这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希望可以培养出青出于蓝的一代明君,可以让大清继续繁荣下去的明君,但是,老天爷就是爱开玩笑,甚至连天子也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