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各自的胡思乱想中,马车停了,东陵到了。
玄烨走下龙辇,他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胤禛、胤禵、弘皙,大队人马走了进去。
在孝陵面前,玄烨站住了,这座气势恢宏的最大陵墓,是他亲自为父皇顺治皇帝下旨营建的,设置十八对石像生,修建圣德神功碑,玄烨认为再宏大的陵墓都无法匹配父皇,他是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那紫禁城的宝座,一个小小的六岁孩儿,就这样坐上去了,太祖太宗的一生何其波澜壮阔,都没有等到入主中原的那一天,可是父皇刚继位,大清就入关了,这都是父皇的福泽,德佩天地,才使得有后面的大清万年基业。
康熙元年,八岁的玄烨奏请太皇太后,下旨修建先帝陵寝,在大殿之上,面对着朝中大臣对父皇颇有微词的样子,年仅八岁的玄烨愤怒了,虽然自己尚未亲政,但是他端坐在那高高的御座上面,目光犀利地看着底下的臣子,愤怒地说道:“先帝的功过,岂是你们能评判的?”
话一出口,整个原本嘈杂的大殿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四大辅臣也是一愣,他们没想到,这个八岁的小皇帝居然气性这么大,连当时的太皇太后都有些吃惊,她惊喜地看着坐在宝座上的孙儿,心里不住地点头,“这才是啊,这才是皇帝,畏首畏尾不是天子!”那一刻,布木布泰真心觉得自己没有选错接班人,大清的未来有希望了,因为玄烨不是好拿捏的。
面对着一个八岁孩子以天子般的威压,四大辅臣妥协了,所有大臣都妥协了,因为玄烨的目光要喷出火来,他不允许父皇死后被如此议论羞辱,他想起继位前,虚弱的父亲拉着他的手,嘱咐着:“玄烨,记住,满汉一家,普天之下皆是大清子民,以后不是在打天下,而是治天下!”
玄烨用力地点了点头,他那个小脑袋里已经明白,祖制要变,要变得适应天下。
玄烨看着眼前的陵墓,恍惚了,他好似看到父皇顺治在冲着他微笑点头,玄烨也不禁对着前面空无一人的殿宇笑了起来,他喃喃地说道:“皇阿玛,我做到了,你看见了吗?天下已定,满汉一家,大清已经越来越鼎盛了。”
胤禛注视着父亲的表情,他不禁小声凑过去说道:“皇阿玛,皇阿玛....”
玄烨从冥想中回过神来,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带着众人祭拜了顺治皇帝,他知道,大清有今天就是因为父亲和祖母选对了继位人,如果不是选了自己,而是选了福全或者常宁,那么大清就不会有今天,不得不说,他比福全和常宁更适合当皇帝。那么如今,难题又轮到他了,他的继位人该选谁呢?玄烨回头,目光看了看胤禛,又看了看胤禵,最后又看着弘皙。
玄烨没有说话,默默地向景陵走去,那是他的归属,他要先去跟他的元后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