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刚刚得到商队被土拨人扣下来的消息时,柳叶心中就产生了一些想法。
只不过当时担心商队里边所有人的安危,就把这个想法暂时搁置。
如今不管怎么看,禄东赞都不敢动商队里的人一根头发丝,商队安然归来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柳叶也就能腾出心思,好好琢磨琢磨节约成本的问题。
做生意的门道,在于掌控上游和下游。
柳叶从后院的库房里找出来一大堆木条,都是当初李青竹按照柳叶的图纸,找人做马车时剩下来的原材料。
李青竹就留在一边,给柳叶打下手。
趁着找原材料的时间,柳叶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原原本本跟李青竹说了一遍。
“做生意的上游,在于高端的技艺,如果放在布匹生意上,那么如何纺线,如何织布,就是这门生意的上游。”
“只要把握住了上游,就能赚到这门生意最大的利润。”
“而下游,则是原材料的供应,说白了也就是来自草原的羊毛。”
“同时掌握上游和下游,咱们就等同于将这门生意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中间环节不管交给谁,都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生意的上游和下游,也最能体现出这门生意的价值!”
“还是说回咱们要做的布匹生意,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咱们需要掌握的是原材料的产地,至于朝廷所需要的那些附带价值,比如说掌控草原之类的想法,跟咱家没有多大关系。”
“跟咱家有关系的,只有商队前往草原收购原材料的费用,以及商队往返的路费。”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羊毛纺线的技术固然重要,但相对于织布的工艺来说,纺线技术就变成了中游!”
“可偏偏,羊毛纺线这门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
“就像青竹你研制出来的工艺,虽然纺出来的线,质地比较好,但想要凑齐一张尺许大小布匹所需要的羊毛线,至少要一个工匠,连续不断工作六个时辰以上!”
“再算一算长安城的用工成本,其实这是一件并不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当时咱们一心考虑的要将羊毛生意掌握在手中,就给忽略了。”
李青竹帮着柳叶摆弄那些木头条,听的连连点头。
她的理解能力,要比竹叶轩里大部分人都强的多。
倒并非是因为李青竹也是做生意的天才,而是因为在女红行当之中,李青竹属于那种真正的行家。
“叶子,你是想将咱家那种羊毛纺线的技术送给吐蕃人吗?”
柳叶洒然一笑。
“怎么可能白送?当然是卖给他们!”
“如今不管是咱家还是皇帝,都在逼迫禄东赞,要抓紧时间将咱们家的商队送回来!”
“二十天的期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差不多足以让禄东赞做一个决断了!”
“如果他留在秦州的人,能够将羊毛纺线的技术研制出来,咱家自然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吐蕃人彻底从羊毛生意中驱赶出去!”
“可如果他们的人来不及研制新技术,咱们就可以将你之前研制出来的技术卖给他们。”
“从那以后,吐蕃人就成了咱们的中游!”
“羊毛从草原送到吐蕃之后,在那里变成羊毛线,再送回中原,由咱们织造成布,卖给百姓们!”
李青竹微微蹙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想了一下才问道:“既然吐蕃人可以研制羊毛纺线的技术,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研制织布的技术呢?”
“那样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借助吐蕃距离草原更近的便利条件,彻底垄断羊毛生意!”
柳叶又从库房里找出来一堆钉子,将木头条简单的搭成了一个框架。
李青竹虽然不明白他在做什么,但还是俯下身子,当柳叶将框架扶住。
夫妻二人配合的相当默契,很快就将一个木头框子钉结实了。
“那就要看生产力的高低了!”
“同样是一匹布,咱家织完了只需要一天,他们却需要三天,从供货能力和成本的角度考虑,傻子才会继续跟咱家竞争!”
“禄东赞是个聪明人,知道没有好结果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去做。”
李青竹还是想不通,柳叶该用什么办法来提高自家的生产能力,或者说用羊毛织布的速度!
柳叶却示意李青竹稍安勿躁,他需要开始认真的思考了。
织布机这种东西,原理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一个木头架子上边,搭一个足蹬式的打纬架罢了。
从汉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原始的斜织机,织布的速度是人工的十倍!
直到现在,人们还在用这种已经沿用了近千年的斜织机。
柳家大宅后院的房间里,就放着一台。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普通百姓家里都有这样的一台织布机。
没办法,买现成的布匹实在是太贵了!
千年以来,唯一的技术发展在于纺纱锭的数量不断增加。
纺纱锭的数量越多,织造的速度也就越快。
一块纺纱锭,就代表着一根丝线。
而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六锭同织,也就是一下子纺六根线。
不光是中原,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就连西域之地也早就拥有了制作斜织机的技术。
哪怕是对于吐蕃来说,斜织机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也是禄东赞一心想要拿到羊毛纺线技术的底气所在!
只要拿到足够的羊毛线,他随时都可以回到吐蕃大肆招人开工!
随着柳叶搭的木头架子越来越复杂,李青竹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
“你是想制作一个巨大的纺纱车吗?”
“为什么会多了一个大轮子?”
柳叶直起身子,看着这个丑陋无比的巨大纺纱机,抹了一把汗的同时,心里却有些骄傲。
一个文科出身的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这个轮子需要架在溪流或者河水之上,用水的力量来带动纺锤!”
“这只是个初步的设想而已,还需要你跟岳母大人完善一下,基础的框架有了,我想完善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如果这种纺纱机能够架起来,可以一次性持线六七十锭,能全方位的碾压普通纺纱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