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率领着大西洋舰队,历经漫长的航行,姗姗来迟地抵达这片海域时,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英国皇家空军几乎全军覆没。尼米兹听闻此讯,内心瞬间被绝望与无奈填满,几乎到了欲哭无泪的境地。他深知,英国皇家空军的覆灭,让他们原本就艰难的救援行动,变得更加危机四伏。
此刻,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将军心中萌生出打退堂鼓的念头。然而,包围圈里的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将军发来的求援电报,如雪花般一封接着一封,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焦急与绝望,仿佛重锤一般敲打着尼米兹的内心。无奈之下,他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带领大西洋航母编队继续前行。
在距离法国海岸还有200海里的地方,大西洋舰队遭遇了大明王朝的航母编队。双方的雷达几乎在同一瞬间捕捉到了对方的踪迹,紧张的气氛瞬间在海面上弥漫开来。李定国和尼米兹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同时果断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刹那间,双方的舰载机如离弦之箭般,从航母甲板上呼啸起飞,以最高时速朝着对方的航母编队猛扑而去,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就此拉开帷幕。
李定国作为大明印度洋舰队司令,严格按照事先精心制定的作战计划行事。在放出舰载机之后,他立刻下令舰队朝着英吉利海峡附近迅速后撤了近一百海里。那些放出的舰载机在完成第一轮轰炸任务后,也不做过多纠缠,急匆匆地朝着预定的海域飞去,准备在那里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进行补给和重新装弹。
尼米兹看到大明两艘航母编队放出舰载机后便迅速后撤了一百海里,心中暗自揣测,以为是大明王朝海军实力不济,心生怯意。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命令大西洋舰队全速追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都在大明舰队的算计之中。当大西洋舰队追至预设海域时,瞬间遭到大明王朝印度洋舰队的迎头痛击。
只见周围海域,几十艘航母如幽灵般突然现身,大批的舰载机如乌云般密密麻麻地铺天盖地扑来。尼米兹见状,顿时脸色煞白,心中暗叫大事不妙,自己已然中了埋伏,陷入了包围圈。但此刻,一切都为时已晚,战斗已然全面爆发。
双方的舰载机不顾一切地朝着对方的航母猛冲过去,战列舰也纷纷朝着对方的航母全力突进,或是在战列舰与战列舰之间展开激烈的厮杀,炮弹如雨点般在海面上爆炸。其余各类舰艇也都卷入这场混战之中,杀得难解难分。
李定国深知航母对于舰队的重要性,果断命令驱逐舰务必全力保护好航母,绝不能让对方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靠近分毫。同时,他着重强调舰载机要优先轰炸对方的航母。在这样明确的作战指导思想下,美利坚大西洋舰队的航母遭受了巨大损失。
随着战斗的进一步升级,局势愈发激烈。大明王朝的陆基飞机适时加入了战场,数千架飞机如乌云蔽日般朝着大西洋舰队蜂拥飞去。刹那间,炸弹如冰雹般落下,海面上顿时被炸得巨浪滔天,一艘艘美军军舰在爆炸声中缓缓沉入海底。
得到消息的德国空军也迅速加入了这场海战。在德国空军第一王牌飞行员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的带领下,数百架德国轰炸机如同一群黑色的猛禽,朝着尼米兹的旗舰呼啸飞去,给大西洋舰队带来了更加沉重的打击。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率领的德国轰炸机群,如鬼魅般迅速逼近尼米兹的旗舰。鲁德尔眼神犀利,紧盯着目标,他的飞行技术堪称一绝,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穿梭自如。只见他一马当先,带领着轰炸机群突破了美军舰队的防空火力网。
一枚枚炸弹从德国轰炸机的弹舱倾泻而下,精准地朝着尼米兹的旗舰砸去。旗舰周围瞬间激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爆炸的火光将海面照得如同白昼。尼米兹站在指挥台上,面色严峻,尽管四周爆炸声震耳欲聋,但他依然努力保持镇定,指挥着舰队进行反击。
然而,面对德明联军的两面夹击,美军舰队的防线逐渐开始崩溃。一艘艘巡洋舰、驱逐舰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海面上浓烟滚滚,到处都是舰艇残骸和挣扎的美军士兵。
李定国抓住这个时机,再次调整战术。他指挥大明王朝的航母编队再次靠近战场,舰载机进行第二轮密集轰炸。同时,战列舰也向前推进,用强大的舰炮火力对美军舰队进行覆盖式打击。
此时,大西洋舰队的局势愈发危急。航母在连续的轰炸下,有的飞行甲板已经被炸得扭曲变形,无法正常起降舰载机;有的舰体倾斜,逐渐下沉。尼米兹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心中充满了不甘,但他知道,必须想办法突围,否则整个舰队都将葬身海底。
他迅速下达命令,组织剩余的舰艇集中火力,试图在包围圈上撕开一个口子。美军的驱逐舰奋勇向前,用密集的防空炮火阻拦着来袭的敌机,为航母和战列舰提供掩护。但德明联军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猛烈,美军的抵抗显得愈发艰难。
就在这时,德国空军的第二轮轰炸又至。鲁德尔再次带领轰炸机群低空掠过海面,对美军舰队进行了又一轮致命打击。一艘美军重型巡洋舰在连续的轰炸下,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随后缓缓沉入海底。
在德明联军的持续攻击下,大西洋舰队的舰艇数量不断减少,战斗力也大幅削弱。尼米兹明白,这场海战他们已经无力回天。最终,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尼米兹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幸存的美军舰艇在一片混乱中,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狼狈地撤离了战场。
这场海战以德明联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美军舰艇的残骸,以及阵亡士兵的遗体。德明联军成功地粉碎了美军救援被困盟军的计划,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战场的优势地位。而对于盟军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在欧洲的局势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李定国望着远去的美军舰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之后,大西洋舰队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其损失之惨重,几乎令这支曾经庞大的舰队元气大伤。
十一艘中型航母中,有七艘被击沉,舰体残骸在海面上扭曲变形,缓缓沉入海底,另外两艘严重受损,动力系统、飞行甲板等关键部位遭到重创,已完全丧失作战能力,盟军只能忍痛炸沉,以免落入敌手。仅有两艘中型航母凭借着出色的防空火力和运气,虽也伤痕累累,但仍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二十八艘轻型航母的命运同样悲惨,二十艘被直接炸沉,海面上只能看到一些漂浮的碎片和燃油;六艘受到重创,失去了起降舰载机的能力,舰上燃起的大火短时间内难以扑灭,只能无奈地退出战斗;剩下的两艘虽未遭受致命打击,但也多处受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维修。
五艘战列舰中,四艘被德明联军的炮火和炸弹击中要害,发生剧烈爆炸后沉入海底,巨大的舰体在沉没时带起的漩涡,吞噬了周围不少小型舰艇和士兵。仅剩下的一艘战列舰,舰身也千疮百孔,主炮大多被炸毁,只能勉强跟随舰队撤离。
九艘重巡洋舰里,七艘被击沉,爆炸产生的火光和浓烟久久不散。另外两艘虽未沉没,但也失去了战斗能力,舰上设备大多损坏,人员伤亡惨重。
六十八艘驱逐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约四十艘被击沉,在战斗中,它们作为舰队的防空和反潜力量,首当其冲地承受了德明联军的攻击。其余的驱逐舰也大多受损,部分驱逐舰的舰体出现破洞,海水不断涌入,只能依靠紧急排水系统维持航行。
至于扫雷艇、补给舰等辅助舰艇,由于自身防御能力较弱,在战斗中成为了易受攻击的目标。超过一半的扫雷艇和补给舰被击沉,剩下的也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了舰队的后续补给和扫雷作业能力。
综合来看,此次海战,大西洋舰队总计一百六十多艘战舰,近乎三分之二被击沉,剩余的战舰也大多带伤,损失了绝大部分的舰载机,短时间内已无法恢复其原有的战斗力,这对美国海军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
在这场与大西洋舰队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海战中,大明王朝印度洋舰队及协同作战的德国空军凭借出色的战术与强大战力,成功铸就辉煌胜利。然而,激战之下,己方也无可避免地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大明王朝印度洋舰队方面,一艘中型航母在战斗中不幸遭受重创。美军舰载机趁着战场混乱,突破重重防空火力网,数枚重磅炸弹精准命中该航母。瞬间,航母上爆炸声连连,燃起熊熊大火,滚滚浓烟冲天而起。飞行甲板被炸得扭曲变形,舰载机被爆炸气浪掀翻,燃起的大火迅速蔓延至弹药库与燃料库。尽管舰上官兵们争分夺秒地展开损管作业,试图控制火势、拯救航母,但火势凶猛且引发连锁爆炸,最终这艘中型航母舰体急剧倾斜,缓缓沉入海底,众多英勇的舰员随舰壮烈牺牲。
另有一艘轻型航母同样未能幸免,被美军舰载机突破防空网击中。炸弹在航母上炸开,飞行甲板被炸出多个巨大破洞,部分舰载机被直接炸毁,动力系统也遭受严重破坏。虽经全力抢救,已无力继续参战,只能在友舰掩护下,无奈地暂时撤离战场,驶向后方进行紧急抢修。
战列舰方面,一艘战列舰在与美军战列舰的激烈对轰中,不幸被数发大口径炮弹击中舰桥附近区域。剧烈的爆炸使得舰上指挥系统部分瘫痪,舰体上层建筑严重损毁,冒出滚滚黑烟,多名官兵在爆炸中伤亡。但凭借其坚固的装甲结构以及舰上损管人员的顽强作业,该战列舰仍坚持留在战场,继续向敌方倾泻炮火。
巡洋舰在战斗中损失了三艘。它们为全力保护航母编队,积极抵御美军攻击,却不幸被多枚炸弹与鱼雷命中,舰体遭受致命损伤,最终带着舰上官兵的英勇与不屈,缓缓沉没于波涛之下。驱逐舰的损失相对较多,共计十二艘。在保护航母及与美军舰艇近距离交火过程中,这些驱逐舰承受了巨大压力,部分被敌方炮火击中要害,或是为躲避鱼雷而触礁受损,最终沉没。此外,还有一些扫雷艇和小型舰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了舰队的整体作战与保障能力。
舰载机方面,由于长时间高强度作战以及美军防空火力的猛烈拦截,大明王朝印度洋舰队损失了约三百架舰载机。许多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这场激烈空战中壮烈牺牲,他们驾驶着战机,如无畏的雄鹰,冲向敌阵,为胜利付出了宝贵生命。不过,得益于事先充分的准备与合理调配,舰队仍保有一定数量的舰载机,足以支撑后续作战任务。
德国空军在此次战斗中,同样付出了血的代价。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所带领的轰炸机群在勇敢突破美军防空火力网时,遭遇美军密集的高射炮与舰载机拦截。约八十架德国轰炸机被无情击落,机上飞行员大多壮烈殉国,其中不乏部分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此外,还有一些轰炸机虽成功完成投弹任务,但机身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艰难返航后急需进行全面检修,方能再次投入战斗。
尽管德明联军在这场海战中有所损失,但相较之下,大西洋舰队所遭受的打击近乎毁灭性。盟军虽凭借顽强抵抗给德明联军造成了一定杀伤,挽回了些许颜面,但仍难以改变其大败的战局,而德明联军的这些损失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丝毫无碍其在欧洲战场稳固的战略优势与后续行动能力。